7 营造“气场”才能培养接班人

7 营造“气场”才能培养接班人

00:00
11:07

你好,这节课是我们关于帝国朝廷组织模式的最后一次讨论。


所有的组织,在规模大起来以后,必然就会考虑长治久安、继往开来的问题。


我们知道,组织一大,必然需要实行专业化行政管理。但规章制度越多,员工行为越一致化,管理也就越官僚化——大家越来越习惯于按照章程办事,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空间也就越狭小。


现实社会中,大企业经历的官僚化过程,虽然性质相同,却会创造出各自不同的命运。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两种企业:


有一些企业,虽然规模越来越大,却至少能够在某些业务上,能够表现出新的活力,创造新的业绩。比如说华为的手机和终端设备,起步虽晚,势头却出乎市场预料。


而另外一些企业,在一段时间的官僚化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或是需要沉沦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发展的正规。第一批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怎样来判断一家企业做大之后,是否会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更新,还是会在较长时间里一蹶不振?


最好的办法,是去观察和感觉它的内部活力,尤其是一个组织中层的活力。

 

一.气场


中国文化很讲究一个“气”字:积极向上的叫“朝气蓬勃”,正在衰败的叫“暮气沉沉”。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内部活力叫做“气场”。


“气场”是一家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你只需要去观察那些有本事、有经验、也愿意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中青年骨干,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气氛里工作,就可以预见到企业未来的前途。


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关于“气场”的故事,那就是红拂女的传说。红拂是唐朝开国元勋、大军事家李靖的红颜知己和结发之妻。




她与李靖是这样结识的:隋炀帝当政期间,正值天下大乱前夜,青年李靖胸怀大略,到长安去求见当朝老臣杨素。但杨素倨傲无礼,李靖当面直言,国难当头,你作为一国之臣怎么可以没有担当呢?


两人对话被杨家侍女红拂听到了。红拂看到李靖气宇非常,心怀侠义,不由得满心倾慕,便深夜前往李靖下榻的驿馆,邀他一同去投奔后来长安城的新主人李渊、李世民父子。


红拂女对李靖说,杨素“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这句话被后人一再引用。“尸居余气”是什么意思呢?是古人用来形容将死之人,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状态。


据正史记载,杨素虽然权倾一时,却也时时受到隋炀帝的妒忌与牵制。这是历代朝廷政治危机的典型症状,在皇帝与朝廷重臣之间,已经没有直截了当的对话,更谈不上推心置腹的合作,都在玩相互防范的游戏。


杨素心里,已经预见到了隋朝衰亡的前景。据说他在卧病期间,甚至不肯吃药,还对亲属说:“难道我还要活下去吗?”这种人还没走,心已先死的现象,最贴切的形容,就是“尸居余气”


杨素的“尸居余气”折射出隋朝的“尸居余气”。想想看,一个王朝,已经发展到了连当朝要员都已经无心担当,连普通侍女都已经看出它的统治集团混不下去了,那么这个王朝的短命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随着古代帝国制度日渐僵化,到了明清两朝,“气场”更加衰败。到了清朝末年,人们纷纷把眼光投向新的方向、新的机会,就像历史故事中红拂那样,毅然决然拉着李靖去“私奔”。于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各种尝试改变现状的社会运动层出不穷。


从这里我们就得出了一条组织管理上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家企业如果让有知识、有技能的员工感到压抑、无法施展,甚至怨言多多,接连出走,就说明那里的“气场”一定出了问题,那里的事业也就要走下坡路了。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有选择的自由,不开心,就走人。青年人不会满足于一年、两年、三年地站在老一代身后排队等待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


所以,一个企业,尤其是历史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必须善于“气场”的管理,而不是满足做一个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已迷失方向的“老干部俱乐部”。


我曾经就见到过这样一家大型金融企业:CEO不但是企业家,而且是大学者,然而他身边都是一批不再有第一线能力的“创业老臣”,没有一个人懂得如何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间做团队建设。结果企业的接班人梯队始终培育不出来,管理层里的中青年待一阵都走了。


所以说,企业的“气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文化问题。它是事关一个组织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能否做到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二.管理和营造“气场”


那么,一个企业如何管理自己的“气场”呢?


一个常用办法,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去不断发现“边缘业务”,聚集“边缘人才”,通过发展创新业务的机会,来营造一种气氛,让经过考验的中青年骨干去带队伍、长才干。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他说,美国铁路运输业自打一战后便不再对青年工程师具有吸引力了。等到二战结束,高速公路网发展起来,铁路运输业的衰败就已成定局。到了2019年,拖了又拖、建设了11年的加州高铁项目,终于因为筹资困难而被迫中断,人们依旧看不到美国铁路运输业有重振气势的机会。


相比之下,中国的铁路运输业通过在旧系统里打开新缺口,发展高铁,在短时间内,就使整个产业改变面貌。


这种产业级别的经验教训,在企业里,更加常见。尤其在科技企业,中层换血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因为前沿技术每隔几年就会更新,市场也会每隔几年就转换游戏规则。


在体制上打开缺口仅仅是营造“气场”的开始。最终的考验,还在于能不能为年轻一代的发展打造一个平台,并营造出相应的“气场”。当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发展成为创新平台,具有了促进中青年人才合作竞争的“气场”,自然就会吸引人才陆陆续续投奔而来。


在中国历史上,最体现一个王朝“气场”管理能力的,就是它的人才选拔制度。我们不妨再回过头去看一看隋唐时代。隋朝一开始机会不错,战乱平定、国泰民安,可惜皇二代隋炀帝是一个极度爱权又极度任性的人,断送了国运。


但隋唐两朝合起来看,却创造了继秦汉之后又一个辉煌时代。有学者说盛唐之所以为盛唐,就是得益于它的一种“少年”精神;它的文化,充满了少年纯真和青年血性,爱恨情仇,一律都堂而皇之地表白出来,就像红拂女拉着李靖在黄土高原上骑马飞奔那样浪漫。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政策上的原因,隋唐两朝建立了科举制,为平民子弟博取功名打造了一个更加公平的平台。这个制度把全国锐意进取的青年都动员了起来。从唐人大量的边塞诗、励志诗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这种“气场”的强大。比如说李白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等。


实际上,自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行政官僚帝国,中国人就一直在不断打造一种为它输送新鲜血液和后备人才的制度。


从汉朝“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一次又一次改造,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隔绝家世、人脉等各种因素对人才标准的干扰,为真才实学的人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制度性平台。虽然科举制到了明清时代日趋保守,丧失了生机。

 

那么,我们能从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呢?


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能够把中青年骨干聚拢起来,各自发挥才干的“气场”。 没有这种“气场”,发展势头势必受挫。


 “气场”不是形式主义。它不是各种宣传品,也不是脱产培训,加班学习能够营造的。它也不仅仅是企业文化。


 “气场”的形成,只能通过在组织内部创造一种平台效应,让中青年骨干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里各自锻炼心智、施展才华。


如果新的平台发展迅速,取代了旧的平台,也会使企业完成一次全面转型。


通过历代人才选拔实践的演变,也可以看出,人才制度的建设,没有完美模式,不能一劳永逸;时间一长,它就会受到各种社会利益的侵蚀,不能发挥最大效益。所以人才制度、选拔机制,都需要根据新出现的社会趋势,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霜红雁

    喜欢主播的语气 喜欢晓刚先生所写内容。

  • 听友193286705

    干货不多,灌水较多

  • 1354538yqyp

    “气场”的形成,只能通过在组织内部创造一种平台效应,让中青年骨干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里各自锻炼心智,施展才华。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