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次元文化(ACGN)领域的萌系角色到现实生活中的“萌妹子”“萌萌哒”等,如今,人们已跳跃性地赋予了“萌”新的寓意,即用以形容那些可爱的存在。
符合“萌”这一表征的事物逐渐得到人们的正视和认可,“萌”也成为大众皆可意会且乐于参与的概念,对它们的喜爱已日渐成为一种潮流。
为了应和这一心理和期望,作为我国最大的二次元集合地——B站,在2015年10月10日,正式将“卖萌日”定为“萌节”,因“萌”这一汉字拆分开来即为“十月十日”。在这一天,人们尽可以分享一切萌事萌物,表达自己对“萌”的新意解读。
用“萌”来形容可爱的人或物,这一做法源自二次元文化圈。在ACGN领域,人们将讨人喜欢且能够激发人们保护欲的对象定义为“萌”。
随着“萌文化”的发展,“萌”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天然呆、腹黑、傲娇、三无等属性皆可视作对“萌”的新解读。特征鲜明、内容通俗、形象可爱柔软,这些特质让人们能轻松地从“萌”中读取信息,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如今,对“萌”的审美倾向不再局限于二次元圈子,萌文化已渗入人们思维习惯和日常语用中,成为年轻群体乃至社会大众所能认知并参与的文化。
除了网络传播的力量,让有关“萌”的内容能轻松被曝光和消费,收获大批忠实的拥护者,更关键的在于“萌”对现代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
在当下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愈发感受到成长之艰辛、人世之复杂。由于背负的责任,又或是被保守内敛、“规矩”克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很多时候,人们无法像幼时一般肆意坦率,愈发感到孤独和疲惫,压力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纾解。
“萌文化”恰好为这种压抑的情绪提供一种抚慰。不同于传统严谨的审美标准,简单可爱的萌系画风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感染力治愈了繁忙都市男女那颗焦虑的心,为这个紧张激烈的时代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若即便直面众多艰深套路、世情难题,却仍能初心不改,未必不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人们捕捉这一份独特的美的存在,将种种压力、压抑在与“萌”的互动分享中进行释放,治愈现实带来的阵痛,便也是在清醒时,为平凡或贫瘠的现实世界保持一份柔软与温情。
如今,90后、00后日渐成为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当年轻的爱好者们热衷于对“萌文化”的交流传播,便也衍生出相应的需求,渴望通过消费,获得满足感和身份上的认同感。
这种追求年轻时尚、自我归属、悦己自足的消费理念促进着品牌和生产的调整。日趋风靡的“萌文化”也衍生出受众广泛、再生产能力强的“萌经济”。
早年的文创产品多以漫画电影作品出固定周边的形式,而如今,“萌物”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收获最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市场上经济潜力强大的“萌IP”。
一如电影《神偷奶爸》中的贱萌小黄人、《超能陆战队》的温暖大白,像皮卡丘、熊本熊、小猪佩奇这样的“萌系形象”,逐渐收获更为广泛的喜爱,相应的衍生商品从作品续集到日用品周边等,覆盖面极广。
除了从作品中开发“萌物”周边,不少品牌也积极将“萌”贯彻到产品设计上,从手机壳、文具包袋,甚至到美食饮品等,以“萌”的亲和力、吸引力驱动消费者购买。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自感是“一座孤岛”,那些“萌”系的存在恰可以治愈日常生活的贫乏和苦痛。可爱亲和的形象,传递着柔和的正能量。
你是怎么看待社会上的萌文化、萌现象的呢?你是否也为呆萌哈士奇、短腿小柯基这些萌物而心动呢?不妨在评论区为你最喜欢的萌物打卡呀 ~
占楼
这个为什么不是那个温柔小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