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一位女性来访者,每年生日都要回避所有的庆祝活动。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喜欢以她生日的名义大宴宾客,而她则需要跟着父亲向来宾赔笑,在许多不熟悉的大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和才华。这样的生日,她过得非常不开心,因为这一天本应是属于她的,却被父亲“挟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她逐渐形成了回避过生日的习惯。
现在,她已经在生活和经济上完全独立了,但那些童年的感受仍然影响她处理问题的方式,对父亲的不满也是如此。当被问及为何不考虑自己规划生日活动,她说因为期待父亲可以考虑她的感受,问问她的意见。“他是我父亲,他先改变我才能改变。”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她没有考虑到的是:因为她自己一直没为自己发声,没说出自己的不满和要求,所以,父亲可能默认了她作为孩子的从属角色,于是一直主动承担规划生日活动的责任。 父亲有很多方式可以宴请宾客,为何一定要占用她的生日呢? 这个问题上的僵持,会不会是因为她自己多年来一成不变的相处模式呢?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人会用“孝顺”作为借口并自感道德优越,有的人被负罪感牢牢地牵绊,还有的人依然在经济和生活上依赖父母。 有些父母沉迷于这种关系,因为可以对孩子有十足的掌控和几乎无限的权力;而有些子女享受着这种关系,是因为表现得顺从、乖巧可以获得父母的各种支持。
这种相互依存的家庭关系,本质上没有对错。只是,如果它阻碍了个体的发展,形成了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尤其当子女成年后,有了独立的判断和思考,有了更清晰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感知后,与父母的冲突就会增多,可能引发出很多的家庭纷争。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会对关系的进化抱有抵触和恐惧的心理,担心设定界限意味着产生距离,担心独立意味着疏远。事实上,所有家庭成员中没有一个人成长,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此,固化的关系会因为无法与某个或某几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同步而把大家推得更远,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比如:在外打拼的子女,与父母联系时,往往只会说一些笼统的报平安、还不错之类的话,不会聊自己的辛苦、焦虑、不愉快、在新环境中的困难甚至是抑郁情绪等等。待到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不得不告诉父母时,父母才成为那个“最后知道的人”。这样的关系,表面上是照顾对方、为对方着想,实际上,是双方的成长已经脱离,渐行渐远,除了虚假的所谓的亲情和道德上的约束之外,很难说有什么感情或信任。
探讨原生家庭给我们造成的影响,不是为了纠结于过去,更不是为了讨伐父母。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事实,就算父母认错,除了转瞬即逝的胜利感,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更何况,父母认错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本书的作者,想要和大家探讨的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而不是“父母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就是说,手上的牌就是这样的了,我要怎么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