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所有文字的共性。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还有其特性,还有记录语言之外的其它功能。对于发展演变了几千年的汉字来说,经过淘汰、选择、规范,不仅是一个完备的文字系统,而且每一个汉字都有独特的个性,具有多重属性,可说的实在太多。今天我在这里谈汉字有哪些属性。笼统地说,有应用属性、艺术属性、文化属性和学术属性。
人类创造产品,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造锅是为了吃饭,造水泥是为了盖房,这都是为了满足实用需求;画一幅画是为了欣赏,唱一首歌是为了抒情,艺术创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这二者有区别,但可以统一,比如说穿衣,最初主要是为了取暖遮羞,是现实需求,现在既要具备基本的实用功能,更要彰显美,所以服装是不仅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人类的日常用品从总体上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我们越来越舒适,自身与环境也越来越漂亮。汉字这种产品很特殊,但也是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文化产品。
先说应用属性。
记录语言是文字的本质属性, 也就是文字的最主要的应用属性。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掌握得最好的,幼儿园就开始逐渐掌握了。汉字要求三会:会读,会写,会用。小时候经常听写、造句,随后在阅读中逐渐积累,我们不仅能够用汉字记录下我们所说的话——口语,还能创造出比口语精确的话——书面语。
这是汉字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掌握了这些,就算认识字了。讲授这部分属性的主要是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对外汉语教师,受众是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学汉语的外国朋友。
再说艺术属性。
汉字的线条、结构有无穷的变化,形成独特的艺术。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字会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只有汉字,书法是艺术,是艺术化了的汉字。
今天的书法家名利双收,书法爱好者趋之若鹜。但既懂汉字、又精于书法的艺术家是有数的;擅长书法的学者也是有数的。艺术有艺术的评判标准,圈外人不懂。但每个人都有权利对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喜欢与厌恶。看一下下面的两幅作品:
(苏轼的行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旭的草书《肚痛帖》,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北大和人大的校徽。
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汉字是艺术。
汉字的文化属性。
任何文字都是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汉字也是如此,它是文明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汉字作为表意字的代表,所蕴含的文化特别丰富,一点一画皆有可说,把它们发掘出来就是汉字阐释。讲汉字文化的是专家学者,受众是广大的汉字文化爱好者。这是我们这个“说文与解字”节目所关注的。
汉字文化的另外一面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看汉字,理解它在中华文化中的位置与作用。
汉字是民族凝聚的力量。
汉族是一个由不同民族逐渐融合成的文化共同体。
汉字可以超越古今,超越方言,成为民族认同的文化核心。
汉字的学术属性。
任何一种现象,不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人文的,只要人类意识到他的存在,就会研究,都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为什么我这里特别强调汉字的研究价值、学术价值?西方词汇学发达,中国文字学发达?为什么?
如果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英文只有26个字母,怎么研究还是26个字母。汉字历史悠久,数量庞大,作为研究对象,复杂而重要,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汉字无论是其本体,还是理论都有很多疑难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当今的学术体系中,汉字的位置很模糊。
提升汉字的学术性,不单纯是学者的研究水平,而是关系到文化自信的大事。大学课堂上有汉字学、古文字学等等,讲授者是专家,听众也是大学生、研究生。每年都有各种学术讨论会百家争鸣,宣讲者是专家,听众也是专家。
下面的图片是新发现的古文字:
其中的
等字许慎也没有见过,任何字书都没有收录过,是什么字?我就是干这种研究工作的,认识这些字是我们研究者的责任,把研究的结果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也是我们古文字学家的责任。这只是学术属性的一个方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掌握了第一属性——应用属性之后,其它就高高挂起,不闻不问了。我个人认为,汉字的其他属性也可以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进一步深入。
书法,那是有艺术细胞的人的事儿;研究,那是专家学者的事儿,这些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达到的高度,但把字写得好看一些,对汉字认识全面一些,是完全可行的。
了解汉字文化,只要你掌握一定量的汉字,只要你有追求文化的品味,只要你坚持听听看看,就会日有所得,不断增进,了解的越来越多。
学习
学习了
请问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学懂三五千汉字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有可能我们的中华大地现如今是若干个小国家。
不知不觉,听李老师说文解字已有一年了,受益良多。节目快结束了,竟觉得有些惆怅。。。。
先生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