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这里为什么不“戏说”汉字?

147 这里为什么不“戏说”汉字?

00:00
12:32

一百五十讲,一共讲了多少个字,我没有详细统计,每个字都没有走“戏说”的道路,坚持住了学术的底线,代价就是让没有一定汉字学基础的朋友听得很累。今天讲一讲我对戏说汉字的几点意见。


识字、古文字考释、汉字阐释是各不相同的几件事儿。识字有法可依,记住会用就行;古文字考释目标明确,把不认识的变成认识的就行;汉字阐释干什么?从认识的字里弄出一堆不认识的东西来。


从古到今,人们都爱用汉字说事儿,从春秋时期楚庄王的“止戈为武”,到现在的学人把表示太阳的“日”解释成女性生殖器,有点儿文化的就想说,而且还都能说。书店里有好多说汉字的书,很是热闹。


但我们把这些说汉字的书拿来读一读,就会发现,同一个字,众说纷纭,有的有证据,有的没有证据;证据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各说各话。谁是谁非?是与非的标准是什么?不很清楚。


现在“戏说”很流行,很多说汉字的类似戏说,戏说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需求,关键是把戏说当真,把臆测当学术,这就有问题了。


对汉字文化的探求是雅文化,是高品位,一旦流入“戏说”,就成了俗文化。我们没有任何贬低俗文化的意思,但如果把《三国演义》当做三国史、把戏说汉字当学术研究,那就有问题了。我的意见是汉字文化不仅不能戏说,也不能臆说。


我们先来看一看人们为什么要阐释汉字?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表达需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楚获胜,有人建议楚庄王筑京观以耀武,楚庄王回答:

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非吾功也。

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借汉字阐释表达思想的例证。“武”的价值是禁兵,也就是阻止战争,保障和平,这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思想,但“武”字的本义却不会是这种思想。楚庄王借题发挥,表达是成功的,思想是卓越的,但汉字阐释是不符合我们所知道的文字学证据。


《韩非子》在他的《五蠹》篇中说:“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以及当今段子手借“主”字说“民主”:民主少一点就是民王!都很有智慧,同样都是借题发挥。


汉字古老,有权威性,通过汉字阐释为自己的观点加强证据。


第二,学术需求。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汉字延续使用数千年,至今还在使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根溯源,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是必然之理。早在两千多年前,许慎就很好地建立起一套学术体系,用“六书”文字理论去阐释汉字,此后学者不断努力,每一个字都积累了大量的阐释成果。就以简单的“日”字为例。


《说文》:


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


古文。象形。

这里有声训,有对“日”中一横的理解:太阳之精。至于“太阳之精”是什么东西?那是汉代文化背景下的时人想象。


按照现在的古文字构形理论,“乘隙加点”是文字构形的通例。圆圈像太阳,里面太空阔,加一点字体饱满,“点”后来变成“横”,这是文字演变的通例,与“太阳之精”没有关系。


我曾经审读过一篇讨论“日”字的文章,说像女性生殖器,还举出“日他娘”等辞例为证,天文地理,古今钩沉,博引旁征,看着很有“文化”。


不论是非对错,学者都是把汉字阐释当做学术研究,努力发覆解谜。汉字阐释就是其学术目的。


古文字考释也需要汉字的阐释,合理阐释是古文字考释的终点。


古文字考释有多个层次,其核心是弄清文字所记录的音义,读通文献。但即使是知道它的音义,如果不能对其构形做出合理的阐释也算不得“完全释字”。我曾以楚简中的“贼”字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根据文献对读,知道它是盗贼之“贼”,这个字形为什么是贼?还应该有文字学上的解释。这个问题早已解决,在此不再赘言,对于古文字考释来说,即使是明确了读音、意义和用法,文字构形的合理阐释也是必要的,可以说是其考释的终点。


第三,教学需求。


例如,教西方人汉字,说“早”是太阳在教堂顶上的十字架上的位置,是早晨。这是为了识字编造的理据。“早”字产生的年代中国还没有教堂,但不妨碍是教西方人学习汉字的有效方法。


第四,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大众对其所熟知的事物中蕴含的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兴趣。汉字中所蕴含的种种知识对大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俗易懂的汉字阐释可以满足部分有兴趣之人的文化需求。对于求知的人应当给予正确的知识。


第五,名利等商业需求。


因为看到需求,就会想方设法满足需求,这是商业经济的特点。对于非学术的汉字知识需求,好奇是原动力,满足好奇就成了目的。脱离学术,炮制骇世惊俗的“奇文”,容易获得市场,也就获得名利。


汉字阐释大部分是拿汉字说事儿,目的不同,标准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同一个汉字,各说各话,彼此互不认同。我们把上述满足不同需求的汉字阐释概括为两条道路:借题发挥与汉字本体研究。除了学术需求之外,其他四个都可以借题发挥,并不求真,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戏说”。


借题发挥就是借汉字阐释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达到自己的其他目的。


原理:对汉字表意性和字符组合的粗浅认识,脱离文字学的材料与理论,脱离历史文化背景,为了自己的不同需求任意阐释。汉字阐释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最久远,现在也很有市场。


另一方面,大学者也未必专精汉字研究,有时解说汉字也脱离实际。


脱离学术的“通俗化”,自然就流于庸俗化。


第二条道路,通过汉字本体研究建构汉字阐释的理论,用理论去分析汉字、阐释汉字以及通过正确的汉字阐释达到其他学术目的。


这两条道路哪一条容易,哪一条难?一目了然!


我选择了难的。既然有很多人对汉字有兴趣,想了解汉字中蕴含的种种奥秘,研究汉字的学者能不能放下身段,接接地气,给大家一些符合实际的汉字文化知识?让汉字阐释进入学术的殿堂。


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要想做好汉字阐释,学者必须要有两个态度:第一是学术的态度,第二是普及学术的态度。


言之易而行之难!我这里可能是纸上谈兵,但我相信,经过一批学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会走出汉字低谷,迎来汉字阐释的真实繁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波_8j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课程!学生觉得非常的喜欢,非常的有趣!生活中"没有用"的知识和学问往往可能就是我们所缺失的。期待李老师的第二季课程!

  • 玥茗书院

    受益匪浅,感恩老师

  • 状元府私塾

    清华大教授,尽管没戏说,却错解许多,看来学问并不精深,还需努力啊!

  • 大中华寻宝记超级粉丝

    希望李老师能出第二季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