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作家黑塞代表作,我们可否通过学习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
《悉达多》讲的是公元前6世纪,婆罗门青年悉达多离开家乡,拜师修行,寻求智慧的故事,悉达多经历了极端的精神净化,也在世俗社会之中经受了长期的洗礼,最后在一条大河边开悟。小说的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黑塞,他在194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德国最后一个浪漫骑士”。
黑塞为什么要写《悉达多》?
黑塞是德国人,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战之后,战败国德国上下弥漫着失望和空虚的气氛,很多人转而去关注东方哲学和东方智慧。黑塞就是其中之一,他曾长期钻研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但是,当他完成《悉达多》这部书时,他已经从对这些思想的迷恋中走了出来,故事主角悉达多聆听一个个老师的教诲,最终却拒绝接受老师所传授的任何一种教义,而相信,一个人只有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才能找到智慧。这正是黑塞本人在这一番求索中的切身感受。
“悉达多”这个人物跟释迦牟尼有关系吗?
根据佛教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乔答摩·悉达多,是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王子,他走遍了恒河流域,最终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是尊称,他也被称为佛陀,意思是开悟之人。黑塞在构思这部小说时,将他的本名一拆为二,变成悉达多和乔答摩两个人,乔答摩是已成就的人,在书中,他就是被公认的佛陀,到处传教,而悉达多则是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未成就的人,他早早就认识乔答摩,却走了一条漫长的修行之路,向乔答摩回归,最终自己成为佛陀。通过这样的构思,黑塞告诉我们,人身上都有佛性,一个普通人一旦产生了对伟大的智慧和精神境界的向往,他就已经超越了尘世,向那个境界无限靠拢了,但是,他只有在延续终生的求索之中,才能修成正果。
书中所说的终极智慧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若是追求智慧,就必须要跟随老师吗?
《悉达多》所说的智慧意味着极乐,意味着超越时间的限制,不再被一时一地的得失所困扰,而达到内心永恒的安宁。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需要它,如今的我们也需要它。佛陀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据说能让人抵达这种智慧,佛教就是一门让人摆脱活在世间的苦痛,让有限的生命超越于时间的约束之外的深邃的宗教。但是,如果仅仅去跟随佛教老师学习,哪怕跟随佛陀本人学习,也是不够的。佛陀经历了一切,才能超越一切,进入智慧之门,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不是单单为了寻求智慧、为了一个崇高的精神目标而摈弃其余的一切,踏上修行之路。
而老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启发、细心倾听,但不能代替学生去设计他的路线,安排他的人生。悉达多向好友侨文达谈论佛陀时说,老师的生平经历,比他的教义更加重要,因为那才是智慧的真正来源,而每一个真正生活并体验过的人,单单他的存在,对其他人而言就是最好的示范。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秋安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主播声音沉静温厚,富有魅力 。文章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又简洁,确能给人以启迪。两者结合堪称完美!
这声音也太好听了吧
听完很受触动!我想,我也是一个在凡尘中渴求智慧的人,希望自己也能开悟。
李明禹 回复 @闪光的金子: 道家讲实证实修,就是要亲自体验入世才能出世,教义只提供了前辈们的道路,而自己的道路只能自己开悟
建议大家读一读杨定一先生著的《全部生命系列》,读过之后才恍然大悟我们人类之前走过很多很多冤枉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从一种信念跳到另一种信念;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而已…
baobao_Np 回复 @小熊猫文: 我去听听
这部作品解答了终极疑问:为什么你明白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讲得太好了,我在准备考研,百科这一门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挨个看名著,所以来听,对我来说收获很大,也收获了考试之外的乐趣,想必这些作品都是极优秀的,但你们的讲解更是锦上添花,感觉自己对于以前所认为的晦涩难懂的外国文学产生了新的兴趣,尤其是悉达多这一本讲解,感慨很多,会继续支持的!!
夏莫欸 回复 @_小仙乘月_: 加油
翁麻咪拜拜哄
南袁北韦 回复 @全记录1: 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言
西方人写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一分为二。追寻——体验——开悟,命运与轮回。所有的秘密都藏在河流中,人必须第二次来到河边方能醒悟。老师只能引导,不可为学生设计路线。主播的声音很好听,充满禅意。
PJY悠悠 回复 @游似: 想g-
老子说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悉达多,借水悟道,亦此亦彼,亦凶亦吉,亦断亦连。都往下沉,真所谓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无限。水,正流,永不腐。
零点思维hy 回复 @看云时: 在这世界上,柔软是最有力量的。这这句话是老子的老师常枞,在临终前对老子说的一句话,所以就有了老子的上善若水。 最上善的人像水一样,水能滋养万物而不争,但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也不能抵挡水。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他尚处于低下的位置,吸纳百川河流,所以成为百川之王!
生活之路必须自己去走,去经历去体验才能从中找到自我。 找寻之路会有亲人老师朋友的指引,但唯有有缘人才能与那些拥有永恒安宁的智者相遇。 老师,家长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启发、细心倾听,但不能代替学生去设计他的路线,安排他的人生。老师的生平经历,比他的教义更加重要,因为那才是智慧的真正来源,而每一个真正生活体验过并获得智慧的人,单单他的存在,对其他人而言就是最好的示范。 生命充满各种事件,思想和人际关系看似支离破碎,但却是一条顺畅流动的经验之河,我们要与这宏大的河流充分融合,投身其中,并体会日常的点滴和各个细节,才能找到找到心中的那个自我,从而获取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小岛的草棚 回复 @听友199740308: 人生必须自己去经历,必须自己去沉浸,自己去承受,自己去成就,自己去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