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生命全无意义

《恶心》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生命全无意义

00:00
29:11

存在主义文学巅峰之作,哲学家萨特经典代表作。



《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年轻学生洛根丁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不仅为萨特赢得了极高的文学声誉,也呈现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轮廓。


一、萨特为什么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理由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他拒绝接受任何官方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说,任何荣誉都会约束人,而他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自由。

 

二、萨特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总的来说,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有这样几个主要观点: “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以及 “自由选择”。

 

首先是“存在先于本质”。颜色、重量、形状、光滑度等等,这些变动不定的物理特征意味着“本质”,我们一般是通过“本质”来认知事物的。但萨特认为,人们在认知“本质”的同时,却忽略了被这些“本质”所遮蔽的“存在”。 存在才是事物本身,是第一位的;而本质是第二位的。“存在”在“本质”之前。人的存在空无所有,因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本质则是人通过后天的行为慢慢形成的性质。在小说中,主人公洛根丁觉得感官接触到的任何东西的本质都是无法把握的,他因此而觉得恶心。


其次,与存在的虚无相应的,是生存的荒谬。萨特认为,人生活在时间之中,但是,人们通过开端和结束、过去和现在这些概念,所把握住的只是时间的本质,而不是时间的存在。由此就产生了人生存的根本性焦虑,在个体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之中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在小说中,主人公洛根丁本想搜集资料,为一位侯爵写传记,最后却发现他是在按照时间顺序凭空塑造出侯爵的一生,他所书写的侯爵的生平和他的真实生平很可能是两回事,他的历史研究只不过是在编故事。


第三,面对这种生存的荒谬,我们应该做的是自由选择。萨特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刻,那时,他眼中的世界没有任何名称、规定、象征或者标签,那时的人只是单纯地被世界的本来面目所震撼,也就是被世界的存在所震撼。但是之后,人就越来越多地接受事物的特征和现象,用语言描述事物的本质,而越来越远离存在了。在小说中,洛根丁意识到恶心,就迈出了从本质中解放出来的第一步。他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完全出于偶然,人也应该把自己的存在交给偶然,这样人才能够感到自由,人也应该运用自己的自由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三、为什么这部八十年前问世的哲理小说至今依然意义深刻?

 

因为《恶心》触及了我们生存焦虑的根源所在。只要我们觉得活着很焦虑,那么《恶心》就是为我们而写的。萨特让我们明白,焦虑跟没钱、跟工作太忙、跟家庭负担重等等无关;焦虑是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它来自我们降生的那一刻,来自最初的陌生感,来自完全偶然的、存在性的相遇。萨特认为,在这一片混乱无序的世界上,我们必须首先摆脱本质的束缚,确认自己的绝对自由,然后,我们要接受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我们要懂得,不管是痛苦的体验还是欢乐的体验,我们都是在创造自己的本质,创造自己的人生。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张仲阳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游似

    《恶心》触及了我们生存焦虑的根源所在。只要我们觉得活着很焦虑,那么《恶心》就是为我们而写的。萨特让我们明白,焦虑跟没钱、跟工作太忙、跟家庭负担重等等无关;焦虑是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它来自我们降生的那一刻,来自最初的陌生感,来自完全偶然的、存在性的相遇。萨特认为,在这一片混乱无序的世界上,我们必须首先摆脱本质的束缚,确认自己的绝对自由,然后,我们要接受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我们要懂得,不管是痛苦的体验还是欢乐的体验,我们都是在创造自己的本质,创造自己的人生。

  • 开开心心_o4t

    听书感悟:面对选择时,可以慎重思考,但不要犹豫纠结和焦虑,跟随内心大胆抉择,无论对错,也无所谓对错,这是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也由自己的选择组成独一无二的人生

    句话结束 回复 @开开心心_o4t: 但是我所有的決定都是错误的,所有的一切,因为我把我的孩子害死了,全部是我的错,所有的错误和思想和做法,言语都是极其錯誤的決定,萨特不看过去,我就总是在后悔中不可自拔,我做不到他这样,但是后悔,我的孩子也不会回来,我不会把事情好好的说,好好的解决问题,用了激將法,结果不可收拾,不可收拾 一步错步步错。。。。我是悔恨终生,只想快点死去。无牵无挂了。

  • 听友22174475

    存在主义。。。从加缪到萨特不停让我头皮发麻且激动万分,有一种内心被别人剖开的感觉。。。这大概是年轻人非常容易陷入的一种思想

    听友248490629 回复 @听友22174475: pi

  • 猪哥有声

    书名:《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述》

    欢喜yun 回复 @猪哥有声:

  • CharrrlesLeee

    并不认同。关于事物,本质先于存在,黑猫白猫都是猫,黑白都是存在形式,本质都是猫。 而关于人类,存在先于本质。本质即是"人之初",主观能动性造就了人的不同存在形式。

    墨武_o0 回复 @CharrrlesLeee: 黑猫白猫是你看见的。

  • 赶着来过年的宝

    总感觉是庄周 杨朱这些道家玩剩下的梗

    惜缘_c5 回复 @赶着来过年的宝: 所谓的西方文学,都不过是中国先人们的几个字而已

  • 慧_6do

    对无常的抗拒 是恐惧焦虑的根源

  • 毛毛牛bj

    存在就是事物本身 。而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会给出不同的性质的判断,即本质。由于人对时间和本质的不确定性,而觉得人生荒谬。怎么摆脱人生的荒谬感,运用自由选择来实现。比如,萨特在二战时居然逃出集中营, 是不是可以解释为萨特的一次自由选择。不拿诺奖也是他的自由选择。人生是自己创造的,随波逐流是人生,特立独行也是人生。可悲的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随波逐流。(呵呵,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 Jeck布

    恶心,也可能是怀孕了。

  • 梓虔

    萨特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不就是物质先于意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