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马勇 | 改革陷入瓶颈,日俄战争带来新希望

9.24 马勇 | 改革陷入瓶颈,日俄战争带来新希望

00:00
15:26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勇,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


“辛丑议和”和新政的开启,应该说是使中国历史重新回到了一个上升的轨道。那我们今天从后面的眼光往回去看,1901年之后,中国的改革真的是有实质性的启动。比如它在行政体制改革上,清政府确实是想按照立宪的原则,模仿日本的政治设施,就是设立商埠,设立一些新的机构,基本上都是按照日本的方向去做。


就是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启发非常大。我们要讲的话,主要甲午战争日本给中国的打击很大,但是中国很快就调整——学日本,留学日本成为热潮。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打击很大,辛丑议和之后,中国的新政开启,又不约而同地说,那又得学日本。所以中国的近代几次启动是学日本,这点也是我们今天可能建立一种新的认识时候,要去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改革在发展着,但是发展着也有它的问题,也有它的瓶颈。就走到一定的时候,你看1901年之后的改革,就是新教育的开启,我们看1898年最重要的诏书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把科举改良,新教育在这重新启动。但是义和团由于排外问题一直就没解决,1900年的战争不仅(使)新教育没有发展起来,而且新教育还受到很大的影响,包括京师大学堂都被义和团占领了,后来被八国联军征用过。


1901年新政开启之后,新教育真正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新学堂,也就到我们今天所建构的大学、中学、幼儿园这一套现代教育体制,就是1901年之后开始建立的。这个“开始建立”对我们来讲,从新政的角度,对我们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到今天都是得益于这个架构。当然我们今天在这一百年之中,我们仍然应该作为中国人去反省的话,应该不满足,我们没有很好地去理解消化日本和西方,就是我们真的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东西。我们这100年确实把这个架子搭起来了,就是研究院的教育,一直到幼儿园的教育,这一套从西方、日本传过来的。


那么当然司法改革也在1901年之后一直到1903年,也有个重大的进展,特别像清政府准备在这个时候开始调整。1903年我们知道,发生过一次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当时慈禧太后因为中俄外交谈判的泄密案,就把一个最著名的记者(当时著名,被打死之后更著名)——沈荩。沈荩就因为什么?因为说他泄露了中俄谈判当中的一个消息。中俄谈判这是一件大事,这是关系到国家的一个大事。前面我们讲过,义和团往南方走不动的时候,在淮河、长江这儿有防线,他们往南走不动的时候,义和团往北方走,再从直隶往东北渗透,往蒙古往这些(地方)渗透,那么往东北渗透的时候,俄国人一点不客气,俄国出兵把东北占了。把东北占了之后,但是义和团的事情我们知道,等到八国联军进了北京,义和团基本上就平息掉了。 


平息之后跟八国联军谈判,就是《辛丑条约》的时候,俄国也是《辛丑条约》的重要的一方。同时,俄国由于它是单独占领了东北,它和中国也有个东北问题善后谈判。那么这时候善后谈判究竟怎么样?那应该是一个增加透明度。那么这个时候,沈荩作为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媒体的记者,沈荩通过任何一种手段挖到的消息,当然都有权利发表。新闻记者怎么能够有泄密的问题呢?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替人民谋求新闻嘛。


所以,我们将来的改革当中,你肯定都会要注意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是泄密?你是官员,你叫泄密;那我是记者,我的责任就是挖新闻,所以这种挖新闻,它认为这是一种泄密的话,可能就是大问题。但是沈荩由于把有些消息透露出去之后,后来清政府把他抓住,据说慈禧太后下令,但这个细节我也没去考究它,就活活把沈荩打死。


打死之后就导致两个结果:外国抗议,就要去处理这个问题;另外它导致一个结果是什么呢?就必须要改革中国的新闻体制——就新闻的权限,新闻的自由,究竟在哪个位置,什么东西它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同时,也必须要调整司法体制。我们知道中国的司法体制从古典一直下来之后,中国的司法体制有自己的东方性、农业文明的东方性。


农业文明的东方性司法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这些年来了解中国古典司法和近代司法它的差别究竟在哪?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古典的法律非常野蛮,对吧?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这种大辟之罪、凌迟处死、在脸上刺字。在西方经启蒙运动之后,现代文明发展之后那就认为,怎么能够有这样的罪(处罚)?怎么能够凌迟处死?杀人不过头点地了!凌迟处死的这个处罚多残忍啊!三千多刀,三天三夜,你还不能让他一开始就死掉!三千多刀一刀刀地、割一刀刀割,这是多难的事情!


那么这种制度不改革,肯定是和西方没法接轨了。所谓治外法权的发生,我们今天讲近代史上最不平等,就不平等条约当中就是治外法权,凭什么你在我这犯罪,不在这儿用中国法律惩处?英国人犯罪用英国法律去惩处?所谓治外法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法律在西方人看来太过分。


但是我在这些年就在研究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社会。农业文明社会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就是一个很安宁的、很宁静的乡村生活。它的犯罪率是极低的犯罪率。那么极低的犯罪率它要怎么来惩处犯罪呢?古典没有专门的司法官员,行政官兼司法是因为它这案子太少了嘛,对吧?我们今天就讲这个逻辑关系,没有那么多的犯罪,所以行政官就代管了,行政官就(直接)断案了。在这种状态,如果犯了某个罪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把中国古典的司法看作是威慑性条款。 


所以我们去读中国历史,我们讲凌迟处死很残忍,但是历史上凌迟处死有多少?案子还是很少的。我们现在知道就是袁崇焕凌迟处死。今天我们讲袁崇焕很冤枉。但是当年袁崇焕在满洲人的挑拨离间下,袁崇焕是罪大恶极,那是严重的叛国罪啊!所以当时袁崇焕是凌迟处死。但是这种在中国历史上案例非常少。那么案例非常少,但是仍然它是属于中国司法的一个问题,不说是污点吧,它是问题。


那么在1903年的这种行政改革当中,新教育的改革、司法的改革就提上日程。我们可以看到清政府下最大的决心,让对中国的旧的司法体制有深入研究的沈家本,和一个对西方近代司法体制有深入研究的伍廷芳,我们知道,伍廷芳前面我们讲到,他也是李鸿章的随员,(沈家本、)伍廷芳他们两个人结合起来,重构中国的司法体制。


所以1903年沈荩案引导的后来这个司法改革,作为新政史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使中国的司法体制从1903年开始慢慢到了清末,就是中国重构了一个近代司法体制。所以这就是新政时的改革,而且这个司法体制到了民国时期,到了国民政府之前,都是一直延续使用的。就是民国建立了,民国就宣布,某一个法案没有全面公布的时候,就按照清帝国改革之后的司法执行。


所以过去我们讲“清承明制”、“汉承秦制”,其实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讲,民国是延续了清代的政治。所以今天去理解民国,为什么民国初年没有一种改朝换代的感觉?它只是个国体变更,从帝制变为共和,满族统治退出,但是它的政策的基本思路没有变,包括它的外交关系、内政的基本原则都没有变,所以我想讲的就是,新政改革这个过程当中贡献非常大。


但是也要看到1903年、1904年的改革走着走着走到瓶颈了:就是中国的根本制度究竟是怎么办?改革新教育,增加新教育,办学校,增加警察,增加市政,改革司法……这都是对的,但是涉及到一个中国根本国家制度,国家根本制度是什么呢?仍然是回到了就是1901年新政改革的时候,梁启超就讲了一个道理:中国在政府架构上,我们应该趋向于一种什么样的架构?1901年梁启超发表的《立宪法议》讲,就我们新政改革的时候,1901年的时候,全世界的政治架构有三种,一个就是美国这样的共和架构,那么梁启超认为共和架构是肯定不合乎中国,因为共和架构太激进了;另外,共和架构要求国民的素质、能力要求比较高,基本上中国现在走向共和的可能性不存在。


那么第二种就是中国现在正在执行的君主专制架构。那么梁启超讲,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改掉君主专制。那么第三种,就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梁启超讲,这就是世界上主流国家正在执行的,也是中国应该采纳的方向,就君主立宪架构。这是梁启超1901年讲的,但1901年这是先知先觉了。 


但是在这190119021903年,大家都觉得无所谓。到1904年就发生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就是日俄战争开始发生。


日俄战争就是俄国人占领东三省,之后这个时候就善后谈判,俄国人退出,把东三省交给中国,因为主权在中国。那么俄国在这过程当中,它拖拖拉拉开始耍赖了,就是我已经造成既成事实了,就不怎么想撤。所以一期撤军还可以,二期撤军就开始耍赖。 


在这种状态,东三省、东北地区就成为日本所不能接受的。俄国人占领,日本就不能接受。因为日本的目标就是走向世界,和欧美诸强竞争。那么俄国人在那横插一杠子之后,地缘政治侵犯了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就希望,中国你出兵把俄国人赶走。你交涉不行的话,你出兵赶走。中国觉得很委屈,但是中国没有力量。那么日本说,你没力量,我帮你。日本就和俄国交涉,你撤走,俄国人说,我不撤。日本人说,不撤我就打!所以1904年就发生了日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发生前,中国朝野各界对这场战争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未来,都有盘算和押注。日本是在10年前,以一个岛国打败了中华帝国——甲午战争;那么10年之后,它又是一个岛国的身份,去要打一个欧洲的大国。俄国和中国都是帝国体制,而且都是君主专制体制。日本从1868年改革到了1889年,走向了立宪架构,日本就是一个宪政架构,君主立宪体制,它的君主天皇,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专制主义的天皇。 


所以在这时候,中国朝野各界都有一个判断,因为日俄是在中国土地上打仗,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宣布说,你们打吧,我看着。这其实我们今天觉得很荒唐的——两个国家在我的土地上打,我们说你打吧,我看着,我们不去拉偏架,中国方面只是把在可能的未来战场上的军政人员撤出来,老百姓就就留在里边了,老百姓撤不走。那么这场战争就在中国的土地上打。


战争发生之前,中国朝野各界对这场战争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未来有所判断。那么基本上是两个思路,就是清政府的最高层希望俄国能打胜,因为俄国打胜它可以证明中国、俄国的体制优越,就是不要跟我谈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一切一如既往。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野的或者朝廷中的体制内的中下层官员、知识精英,他们的判断是什么呢?他们的判断是日本应该还能打胜,而且必然大胜。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都参加军国民教育,参加义勇军,支持日本。中国不是参战方,但是我们可以参加日本的军队打俄国。


那么这场战争的细节我们就不讲了,日俄战争打了一年,打得也很顽强,日本以小国打大国,俄国一开始也是盛气凌人,但是你可以看到,这场战争打得很快就结束,日本还就是像中国这种的非主流的看法,日本就打胜了。那么日本打胜这一点对中国的启发,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日本打胜俄国打败,它迅速导致的结果,就是俄国进行调整。


俄国在战争还在进行当中,就开始调整政策,开始释放言论,释放新闻自由,开始改革俄国的杜马——俄国的议会。这一系列改革,它反过来对中国影响非常大。中国的朝廷开始在思考着,可能也要进行改革。那么中国(清政府)的反对派——各个山头的革命党,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在思考着俄国的失败,日本的胜利,给他们的一种启发,就是中国应该怎么走?

 

我们这一集就先讲这些,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在你看来,清政府1901年的新政对民间而言有什么意义?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推送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因你而来哟

    你把日本形容太好了吧!

  • 白小豆豆

    现在和100年前一样

  • 13761319bqo

    谢谢。

  • 旻睿思

    哦还有清朝人在日本军队参军啊

  • 13912568nli

    新闻记者是不存在泄密的?

  • 聊斋1

    哎为什么近一百多年来总是丧失机遇

  • 和_vvv

    强悍的小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