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马勇 |“预备立宪”如何开启中国新时代?

9.26 马勇 |“预备立宪”如何开启中国新时代?

00:00
17:33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勇,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


上一集就讲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中国开始了宪政的准备,就是派五大臣出洋考察,由于吴樾的推动,又弄假成真。过去我们批判,讲清廷的改革的诚意,我其实很认同的是,清廷在最初确实没有诚意,作为一个从这种“全能政权”向一种有限的“责任政权”转型,对任何一个权能政权(来讲)都是不愿意的,因为权力的垄断和权力的分享、受制衡,当然有差别。所以吴樾他们的革命的贡献就是说你不愿意(改革),很可能就导致另外一种状况(革命)。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事弄假成真,这种时候应该考虑的就是,确实和吴樾的自我牺牲、贡献有很大的因果关联。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走向君主立宪也不是一个玩笑的事情。大概在之后的10年左右的时间,到19151916年的时候,中国重回君主立宪的帝制(就是袁世凯复辟)。


发生这个事情,我们今天放到一个总体的框架当中来考量,实际上是这一代人对君主立宪有坚定的信念。他的信念在哪儿?他的信念就因为从1901年梁启超讲,这种新的宪法建构是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的时候开始。那么他们这一代人在推动发展。


上面几集我们都讲到,袁世凯在晚清李鸿章之后,他成为中国的第一汉大臣。从1901年新政到1905年的五大臣出洋考察,袁世凯在这时候起的功能就非常强,等于这种君主立宪架构是他在一手推动的。等到1912年不得不转型为共和的时候,他转了,但是又过了几年发现不对,还是说前面这么多年我们的认识是对的。所以这样去理解1915年、1916年,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叫杨度。我们过去很多在讲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时候都讲了一个故事,都是带一种嘲弄的口吻。就是五大臣其实都是纨绔,都是糊弄,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东西。说出去考察,报告基本上都是梁启超、杨度帮助起草的。这个说法其实有真有假。君主立宪成为中国人的认知的过程当中,梁启超、杨度、袁世凯都是不可忽视的人物。袁世凯是从体制内的高层在推动着中国,应该往这上面转型;梁启超是从言论上、舆论上在推动转型;而杨度和宋教仁这些君主立宪主义者,他们是在实践层面做了很大的贡献,还有后来的张宗祥,他们都在反复在演说,在讲解着,给体制内的高官在讲解着什么东西行。


因此五大臣出洋考察,在某种意义上,不仅获得国内资产阶级的认同和支持,其实在海外流亡的,像梁启超,也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梁启超不是个反满主义者,他在外边流亡是因为1898年那件事情说不清楚,清政府指责他要捉拿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但是他就没办法提出证据来说我不是这样子的。梁启超并不是一个反体制主义者,那杨度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杨度就是体制内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把原来他们对君主立宪的认识和五大臣的认识都结合起来。所以他们在日本考察的时候,像梁启超、杨度帮助他们去整理这些文件,很顺理成章的。


而且这里边还有个人际关系,就在出洋考察到日本去的团队当中有个重要的参赞官——熊希龄。熊希龄跟杨度是老乡、同学,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你说熊希龄约杨度过来喝个酒,聊聊天,说能不能帮我们提供点资料?那我们今天完全从人情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应该可以提供了,何况对国家有好处、有用处。


所以就在这么一种大的背景当中,当然他们可以逐步改变自己的认识,从原来假的诉求,往一种真的诉求去走。所以我们看到皇室成员,皇室背景的(像载泽)在出访期间看到君主立宪的好处时,就受到很大的震动。他在英国的时候就很激动地表示过,一定在回国之后会有所建议,要推动中国的宪政发展。


当然,这个宪政也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就是一个政治架构的改革。载泽在英国看到的一些东西,其实他知道宪政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制度安排,一个制度调整,它包括财政制度的改革、地方自治的改革、官僚体制的改革……一系列改革。我们今天讲政治改革,就是一个政治架构,一个权力分享。其实晚清宪政改革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财政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它议会的重要功能不是在审查、任免干部,而在审查政府的预算和支出,所以这样能够控制住政府的预算,能够遏制政府的支出,才能使国家往一种良性的角度去发展。 


所以他们在国外考察的时候,受到各个国家的影响,对他们后来回国之后的推动国内的,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东、西方国家们也对中国改革的诚意也相当地理解。你像伊藤博文看到中国终于有一个实质性的推动,伊藤博文在跟考察团在谈话的时候,也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给中国提出了一些建议,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做。这方面都有很细节的资料。


总而言之,五大臣出去之后看到了君主立宪的好处,看到了它的意义,这些好处和意义概括起来,就是后来戴鸿慈和载泽通过密折向皇帝、向皇太后所传达的“三个有利于”,他们认为君主立宪体制的改革、建构,有利于君(就君主的君),有利于民,不利于官,就是有利于皇权永固,有利于外患减轻,有利于消灭内乱。这也是真正打动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最重要的点了。


我们就讲皇位永固,讲国家万岁,王朝万岁,这是一个最正当的梦想。从秦始皇开始,秦始皇的理想就是一世二世以至于万世。一个政权,要求永久下去是没问题的。这个要求本身是正当的,关键在于怎样实现正当性。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就没找到,二世而亡。那他问题在哪?秦始皇是君主专制。秦始皇的君主专制体制一直延续到1905年、1906年这个时候还是君主专制。在考察宪政的大臣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走向君主立宪,就可以实现这个梦想了。 


君主立宪,君主的权力不再是一个绝对权力,君主权力还是至上,还是最高的权力,但是君主权力有另外的权力作为补充和辅助。有一个议会帮你出主意,就是我们今天最简单讲有个外脑,再聪明的君主,总有犯糊涂的时候,但这个时候有一个可辩论的外脑,外脑本身能够驳疑,能够讨论,能够进行否定性的论证。所以这时候你可以看到他们提出三个有利于,第一个有利于就是有利于皇位永固,就你的梦想“万岁”才能真正实现,这是第一个有利于。那对一个统治者来讲,对于这种王朝的建构者来讲太重要了,我的梦想就是如此,如果做到这个,当然可以了。


第二个他们提出来,他们考察中,在秘密的报告当中和谈论当中都在讲,外国人瞧不起我们,总觉得我们和它有很大的落差。他们建议,如果中国走向了君主立宪,那么外部对中国施加的压力就会减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讲近代中西之间发生交往以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制度上的落差。这个落差就在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君主立宪的转型,都建构了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为什么比君主专制好?君主立宪使君主的角色有了议会在讨论,在作保障。对外国来讲它优越性在哪?它的优越性在于制度变化,你的政治角色有可预测性。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信任建构在什么呢?建构在可预测,就一件事情做完之后你会怎么反应?你会怎么做?要可预测。那么看今天国际政治当中,最可怕的、最麻烦的就是,对哪个危险的热点最担心的原因在哪?就在不可预测。所以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制度和外国有落差,而这个落差在1905年、1906年初就是,人家主流国家都在实行君主立宪了,中国在这时候还是皇帝拍拍脑袋,军机大臣进行这种操作,这种风险就很大。  


第三个,载泽和戴鸿慈提出来就说,太后、皇上你们一天到晚最担心的事情不就是维稳吗?孙文今天在这儿扔个炸弹,明天在那儿扔个炸弹,到处革命党起义,我们知道从1901年新政开始,全国的这种暴力动荡,每年都是几十起上百起。新政改革之后,不是社会更平静了,而是新政使阶级重新进行利益调整,反而使社会更动荡了。而在动荡过程当中,由于底层民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那么暴力性的抗争、武装性的抗争也是接二连三地发生。


那么底层社会的这种社会不公正,怎么来解决?就这一点才能够理解孙中山这些革命先驱、革命先烈的贡献和意义。没有他们的外部施压,没有他们扔炸弹,就没有清廷的改革。但是,仍炸弹绝对对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发展不是一个正当的。一个国家的真正的发展过程当中是一种“维新”式的进步,就是后来我们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不断解读的,就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要靠维新的路径来维护一个国家的和平稳定的发展,而不是靠这种暴力革命、这种突破性的来变化。


这“三个有利于”的看法,它对于晚清时期中国人的思想改变,特别是对于高层政治家的心理改变影响非常大。慢慢,大家觉得君主立宪的改革可能会真正使中国会进到一个可预测的、繁荣的、稳定的国家上去。载泽和戴鸿慈这几个考察大臣,他们最初是通过“密折”的办法把这些意见提交上去,国内的这些督抚、内外大臣也都在通过各种各自的优势,各自的办法,把中国在君主立宪过程当中应该做而能够做的事情,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往上提出建议来。


等这些舆论的准备大致完成,两路考察大臣也都回到国内的时候,清廷也就在收到载泽和戴鸿慈密折之后不几天的时间,在1906年的825号,也就考察大臣考察宪政之后也就是一年的时间,组织了几次考察宪政汇报会,把这些“三个有利于”这种大的原则给太后、给皇上讲明白。太后和皇上理解了之后,我们看到那么复杂的改革,国家体制的大变动,也就非常简单。也就在会上太后就讲,既然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老早不办?大臣开玩笑讲,因为老早没有机会跟你说。既然现在有机会说了,而且道理都说明白了,太后就讲,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抓紧做,一天都不要耽搁地去做。


8月25号宣布,我们现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等到几天之后,实际性的推动就开始。91号就标志着中国的大清帝国的预备立宪就正式开始。190691号,皇帝发布一个预备立宪的诏书。他宣布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往君主立宪的道路上去准备。所以叫预备立宪,就是说通过一个预备期,去完成一个完整的君主立宪的改革。


这个里边可以看到中国的改革的思路,内心所参照的标准就是日本。由于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就有一个充分的心理上的思想准备,和中国有不一样,但是中国毕竟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到现在,也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的心理上在这也已经开始慢慢慢慢地、经过一系列挫折的时候也开始成熟。那么中国的这种心理成熟,仍然还是打了一个提前量,给留了一个足够的可能,就还是应该是有节制地预备立宪,并不是说今天说了明天就执行,而是有节制的,这么去做的。所以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君主立宪的预备立宪过程,每年做什么、每年怎么做,它的指标、考核的标准是什么?清廷专门有一个叫做宪政编查馆,每年编订计划,用几年时间就走完这条预备的路,在再宣布正式的立宪。


从今天的立场来看,晚清的预备立宪是个很严肃的国家体制的变更,不存在过去我们去讲的,是视同儿戏,更不存在过去有人讲的,慈禧太后很荒唐很自私,知道自己要死了,就宣布现在开始预备立宪了。慈禧太后这个时候才70岁,怎么能知道就过两年就死了呢,对吧?康熙大帝、乾隆大帝也都活的年龄很长的了,慈禧太后怎么知道过两年就死了?过去的说法我们当然不必作为很重要的学术观点去讨论的。


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清帝国在这个时候宣布立宪,也就是形势比人强。国内外的大势只能往这个方向走。这也就是同时代的孙中山讲的,就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世界的潮流,浩浩荡荡。所以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才可以感觉到清廷宣布君主立宪,一下子唤醒了人心,唤回了人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民对国家政治真正发自内心地有一个认同感,有一个代入感,在这之前都没有,而就在这之后才开始出现。


9月1号开始预备立宪,到了93号北京的学生界,北京的学界,就开始隆重开会,去纪念朝廷宣布君主立宪开始。这个之后不久,上海、天津、保定……大大小小的城市也都发自内心开庆祝会。到1906年的时候,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了,而且开庆祝会和政府毫无关系,并不是政府去组织的,因为开会就要花销,这些钱都是来自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投入,特别在江浙地区,在长江流域,中国的资本主义更发达,在这个地方,商界、报界、教育界无不开会庆祝,这种发自内心是因为他们给出了一个中国的新方向,中国的新道路。


这时候,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获得空前的政治声望,中国人的人心也达到很高峰。应该看到就是说找到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能够唤回人心。所以这样就可以看到这么一个大的趋势吧。这一集我们就讲到这儿,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在你看来,“君主立宪”和“君主专制”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推送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毛毛牛bj

    能到“预备立宪”这一步真不容易。不过,如果五大臣告诉慈禧,立宪后你就是个摆设,没有实权了,她还会支持立宪吗?且听“预备立宪”如何演进。

  • 13761319bqo

    谢谢。

  • 少主521

    老师讲的很有用,这是我此前从未听到过的观点,让我知道了清政府其实也是有所作为的,只是形式复杂,这么一缕,晚清末期事件发生的真的是太多了,太乱了,太难了。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繁荣,保持一个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如此泱泱大国,真的不容易,感觉好多次面临着国土分裂的危险,多亏了先辈不惜努力,我们此前的对历史人物的看法,真的是太片面了。马勇老师真棒,为您点赞👍

  • 铁血海盗

    感觉大头比大炮有格局。

  • 和_vvv

    三个有利于。1906年9月1号,宣布预备君主立宪。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获得空前的政治声望,中国人的人心也达到很高峰。

  • 我的桃花源记

    大开眼界

  • baoziabc10abc

    预备立宪搞出个皇族内阁,你们细品,不要相信老师的善良讲述了,不杀人哪来的革新

  • 福瑞Free

  • 瑾原Song

    所以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制度和外国有落差 ----------- 不是落差,先进社会最大的优点就是允许多样性的存在,问题是一个肠道里有百万细菌,但唯独你是一条蛔虫,你的存在不是多样性而是一颗老鼠屎的破坏性。几十几十百年后呢,改变多吗?我们怡情时期采取的方式跳脱出了农民社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