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唯有淡泊嗜欲、不自奉过厚方得养生之道

126.唯有****************

00:00
09:23

第七十五章 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为何治国者运用造作权谋的方式去治国,百姓反而机诈百出,难以治理? 为何说淡泊嗜欲、不过度地养生,才是真正懂得护养自己的生命?内圣外王本来是一物,看似外在的处世道理,一一都可落实在修行中。



我们看七十五章 贵生: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这个“食税之多”这个食,是偷吃了、私用了、暗藏了叫做。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治国者抽了人民太多的税拿去私用去了,拿来公用也不至于要抽这么多。公用人家也不会说话,拿去私用了。因此人民开始饥饿了,人民开始不足了。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变得难以治理,那是因为治国者运用造作权谋的方式去治国,使得百姓机诈百出,因此难以治理。上位的人要有坦荡开阔的胸襟,下面的人自然非常轻松如沐春风;上面的人不断使用心机,以为你不能拿我奈何,那下面的人自然就开始狡诈,这都是非常自然的。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人民变得不怕死,轻死的,是因为求生的意念已经被逼急了,所以他就不怕死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私欲大开了,太富裕了,或者是欲望不能满足铤而走险的。所以他也不怕死。


所以这个民之轻死,因为他的求生之厚,是没有可以喝没有可以吃,必须去争取的时候,他也不怕死,求生之厚。而是为了贪求私欲已经够丰足了,还贪求不足,那也是求生之厚。两种情况都会轻死,不怕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一段有两个意义,说因此只有淡泊私欲,无以生为者,不要贪那个生,不要贪那个痒、不要贪那个热,淡泊嗜欲,不过度的养生,这才是真正懂得护养自己的生命。吃得太好,吃的太饱,这反而伤身。佛家劝人吃饭吃七分,不要过多,不要太养自己的身,这才是贤于贵生


第二个意思在生死交关的时候,只有不贪生不怕死的人,敢跟顽强的敌人去战斗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存活。这也是前面所讲的无以生为者,不求生了而反而得生,所以是贤于贵生


这章重点在于求生之厚这一句。本来求生是理所当然,但因为治国者动了私念,想要求生过厚,导致抽税过多,人民纳税给国家用,本是应尽的义务。但不言上用税之多,而言上食税之多,不是用税而是食税,显然国家中有贪官污吏吃掉了,剥削了民脂民膏,才会用这个“食”这个字。


只为了增加宫室妻妾,或饮食或声色,来厚养一两个人的身,便巧立了名目,多抽了民税,于是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养生的资粮。上位者以权谋私欲压迫了百姓,而百姓与其守正道而死,他就会想,不如以诡谋而生,所以必铤而走险,以权谋机诈来求他能够生存下去......所以举国上下机诈百出,不用机诈便无以自存,无以自存便不会死了。


既然一点点立足之地都没有,那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那拼不拼?那当然是拼。君子不能见国乱,也必揭竿而起,甘赴国难,像七十二烈士就是这样,看不下去了,死就死,还不是死?因此他就不怕死,所以任何危难都不避,反而使举国得其生,所以叫做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不求生了,不怕死了,反而得生。若小人不畏死,那么他什么事都敢做,如此社会一乱必致于相互残杀。本来上下都是为了要讲究养生,但因自俸太厚,是所以造成杀生。所以唯有淡泊嗜欲,不自俸过厚,方得养生之道,所以叫做无以生为者,不要自俸太厚,是贤于贵生


而这一章我们用于个人的修行,就是将君王比喻我们的内心,百姓比喻我们身中的精气神,比喻身中的各种感受,其实感受就是精气神,甚至比喻你脑中的各种念头,都可以类比的。


当人们的情感过多,那么精气必难于蓄养,他日趋枯竭,所以叫做是以饥上食税之多,所以是以饥。当人的嗜欲过多,精气必然动荡不止,所以是以难治,你怎么样去调养没有用。


当人们的贪嗔越是分明,则对感受的取舍越趋于两极,不是越迎求就是越抵抗,是以本性更是受伤,精气更是飘散,所以叫做是以轻死。动不动就飘散,一天都不知道要飘散多少回?


反过来说,当你内心保持清真的实相,不论遇到多少感受来挑战、或多少思虑来围绕,放下贪嗔的取舍模式,尽可放大胆全然接受,任各种气机感受自在的去发生;当你不再为了保护自己,而与感受有任何抵抗,反而本性的造化得以尽情的发挥。所以精气神反而日渐充盈,所以叫做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放下一切,本性自然长养。


所以《淮南子》这一段:荆有佽非,有这么一个人叫佽非,得宝剑于干遂,在干遂这个地方得到宝剑,还反涉江,至于中流,要回家乡,要度一条江,刚好船到这个河流的中间最湍急的地方,阳侯之波,这个水神阳侯,要害死船上这一群人,掀起了滔天巨浪,两蛟挟绕其船,两条蛟龙绕着他的船,要吃掉他们。


佽非谓枻船者曰:佽非就问那个划船的掌舵的那个人说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曾经看过有两个蛟龙绕着船边这么大浪还可以活的吗?对曰:未尝见也。从来没有,没看过,应该是活不了了,这个时候还有闲功夫问这个,勇气很大。


于是佽非嗔目,攘臂拔剑,瞪大眼睛,卷起袖子,他不是得了一把宝剑嘛,拔出来,这把剑还有试过,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说,我是一名勇士,今天又求得把剑,就是一个勇士,勇士可以用好好说、好好劝,用道理来说服我,不能够用耀武扬威的方式想要屈侮我。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大不了死在江里,当江里的一堆朽骨,大不了这把宝剑跟着我一起走,就丢了这样算了吧,大不了死在江中而已,余奚爱焉!我有什么好怕的,我到底有什么好爱的!


赴江刺蛟,噗通跳下江里面,开始跟它厮杀,跟它战也是死,跟它不战也是死,那你选择什么?那就战战看。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没想到他这股勇气什么都不怕,反而生出无限的力量来,把那两个蛟龙的头给砍了,船中的人都因而被救活了。然后那个阳侯躲起来了,不敢再掀风作浪。荆爵为执圭。然后,这个事情传开来就被当地的父母官把他给封官了、升官了,“圭”就是古代的官才有拿的这种玉佩,让他当官。


故老子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说不要为你的身打算,不要怕这不要怕那,不论什么感受来侵袭你,不论多么炽热、不论多么麻、多么酸、多么难忍,跳进去,断它的头,就可以生,这是”贤于贵生“。直接扑进去,反而得到最好的生生之义。


同样的一段文章,像这一段,看起来是向外,其实它是可内可外的,可以谈治国可以谈修身,内圣外王本来是一物,就是在我们学者的善于类推,看这个《道德经》就是要这样子。说到百姓的饥饿,说到上面的食税过多,他未必是指国家,因为国家可以来类比在我们的一身上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周益红

    唯有淡泊嗜欲,不自俸过厚,方得养生之道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1014重阳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30731

  • ellen128

    放下贪嗔痴爱,分别取舍,本性自然长养,嗜欲过多,怎样调养都没有用的。

  • 1340819mqse

  • 听友256724152

    跳进去,断他的头,就可以生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