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法门】60 有什么样观看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眼睛

【修心法门】60 有什么样观看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眼睛

00:00
12:58

今日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第六十堂佛学修心课的修心法门。


修心的目的是为了回到本源。回到本源,最通俗的一种说法是,要回到我们自己的的内心,但心是什么呢?心在哪里呢?自己又是谁呢?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只是理论的阐述,更多地应该是在日常生活里去体验、去证悟,是通过一些持续的练习和观察可以感悟到的。前面我们讲了心的运作,靠八个零件,或者更确切地说,八个相互关联的发动机。第一是视觉、第二是听觉、第三是嗅觉、第四是味觉、第五是触觉、第六是意识,第七是末那识,第八是阿赖耶识。


前面六个发动机,核心在第六个意识,如果没有意识的作用,前面五个零件就不会起作用。但在我们的心识里,很多东西是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积淀下来的,死亡之后还会继续延续。这就是后面的两个发动机,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真正在源头上起作用的,最终极的根源在阿赖耶识。假如勉强借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那么,心理学家容格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可以拿来借用。


荣格深受佛学的影响,他在佛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出个人的潜意识有两种,一是个人无意识,就是个人从出生到成长过程里的各种记忆的积淀,形成个人无意识,自己常常不能觉知,但这种无意识却往往决定着我们的各种意识和行为。第二种是集体无意识,就是每个人的心中,还积淀着整个人类诞生以来千万年的各种记忆的积淀。


容格的个人无意识概念很接近末那识,集体无意识有点接近阿赖耶识。当然,阿赖耶识要比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更加恢弘,不单单是人类,而是整个宇宙意识的积淀,也是所有意识的种子库。


释迦牟尼的伟大在于,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有这么八个零件或发动机,相互配合,不断运转,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地产生各种影像。我们把这些影像当作了真实而不变的世界。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这种幻觉。所以,我们要想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就一定要先了解这八个零件。因为这八个零件,构成了我们的心。那么,他们之间如何运作呢?有一首偈: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


很通俗易懂地讲明了他们的关系,他们是一体的,只是各自的功能不一样,五个门前作买卖,指的是抛头露面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时时刻刻,都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在动来动去。一个在家把帐开,指的是意识,因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再动来动去,还是要靠意识去分析、分辨、归纳、整理,才能真正转动起来。而意识后面主导的,其实是伶俐的那一个,就是末那式,在幕后指挥意识做这做那,但隐藏得很深很深的,是另外一个看上去很呆的那一个,阿赖耶识,隐藏得很深很深,和我们平时的行为、心理活动好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其实根源都在它那儿。


这八个兄弟一起,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所以叫做心法,心的法性,也叫心王,有主宰意义上的作用。这八个心法产生作用,会引发五十一个心理活动,我们前面已经一一观察了这五十一类心理活动。我们再简单地复习一下。八个心法引发的心理活动,叫“心所有法”,可以理解为八识(八种心法)共同创造的心相,有点像水中的月亮,镜中的花。有心相就显外相,心相是“电影胶片”,外相是“演电影”。这些胶片怎么演电影呢?


首先是五条主线,每时每刻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围绕这五个主线在演绎,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这五条主线只是一念间完成,一瞬间非常快,是所有念的源头,是作用最大、最深的潜意识。就像我现在在讲话,或者你在听的时候,这五条主线都在起作用。


其次是五条支线,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求,不同的心境,第一条支线是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渴望,期待,追求。第二条支线是胜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见、价值观。第三条支线是念:每个人有自己的评判、结论。第四条支线是定,每一个都有自己关注的对象,因而有自己的心境。第五条支线是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再次是引起善法的十一个脚本。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疑: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只要我们按照这是十一个脚本去演出,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向善向上生长。


再次是引起根本烦恼的六个脚本,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只要我们陷入这六个脚本中,就会遇到无数的烦恼。我们痛苦的根源,就在这六个脚本。


再次是随着根本烦恼而引发的二十个连锁脚本。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矫: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最后是四个不确定的妨碍定力的脚本,一睡眠、二后悔、三寻、四伺。


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已经把我们日常的心理现象已经揭示得非常细致而深刻,几乎涵盖了现代心理学的所有的内容。也足以帮助我们进行日常的修心练习。但佛学不能等同于心理学,它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所以,在心灵的领域,它还要讲色法。佛学也不仅仅是思辨哲学,更是一种人生实践,所以,修心的目的是为了解脱,所以,它还要讲解脱的心理方法。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十一种色法。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法尘)。色即是空,在佛学里非常有名,这个色,我们往往把它解释为物质。但解释为物质,意味着和心灵或精神是对应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实际上不符合佛学的理念。


在佛学里,色不是一个物质的客观存在,而是心法跟心所法显现出来的影像,如果是拿心法和色法比较的话,心法更真实,色法更虚幻。这是佛学里关于色的一个解释,所以,色要放在修心的层面去理解。第二个解释是色来源于如来藏性里的地、水、火、风四大而成的。眼、耳、鼻、舌、身、意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色、声、香、味、触、法也是从这四大产生的。《楞严经》说:四大乃如来藏性,故地水火风,各各皆周徧法界,互不障碍。四大形成我们的身体,四大和合,就生出以上十一种色法。


这两个解释都有点玄,我们可以慢慢去领悟。简单地说,佛学认为我们以为的物质世界,其实来自于宇宙间的心识。比如,我们的建筑物、科技、社会形态,都源于想象和创造。而我们的身体,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也都来自于阿赖耶识。所以,佛学里的色,和我们讲的物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很特别的概念。另外我们可以从因缘关系上理解,我们前面讲的心法、心所有法,基本属于因,而色法则属于缘,这是世界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是一个整体。


那么,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平静下来。今天我们要观察的是一个第一个色法:眼睛。关于眼睛,首先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的眼睛,思考一下眼睛这个器官的构成,以及为什么会有眼睛?


其次梳理一下人类有史以来,创造了那些眼睛的衍生物?望远镜、显微镜、最远能够看到多远,最细微能够看到多细微?


最后,做一个练习,闭上眼睛坐十分钟,在黑暗中你能看到什么?再闭上眼睛走五分钟,体会一下在黑暗中怎么看清方向?


回到呼吸,在呼吸中回到整体性,获得内心平静的力量。愿我们的内心的眼睛永远带着我们远离黑暗,每时每刻都在平静喜乐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跑步0117

    感谢费勇老师,讲的太好了!

  • 1592957npko

    这一章太重要了!做了笔记。讲得太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和应证

    费勇修心课 回复 @1592957npko: 做笔记反复看,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呢~

  • 星星星星星星777

    感恩老师🙏🙏🙏法布施阿弥陀佛。

  • 丁潇素素

    感谢费老师

  • 余涛Tao瑜伽

    听不清:是色还是摄?色法还是摄法?

    沉默的睡眠 回复 @余涛Tao瑜伽: 色,第一次说的时候已经通过组词的方式说明了

  • 阿拉_布肖德

    我忽然产生了个想法:去广州暨南大学,找费勇教授读个研究生

  • 劳尔嘟嘟

    请问,文案版怎么这么多错别字

  • 根源gy

    闭上眼睛坐十分钟。在黑暗中看到什么?

  • annie的猫

    讲得非常好,获益良多

  • 云水禅心yz

    阿弥陀佛!感恩老师法布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