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暗示心理】平时看着精明,遇事总是被坑,怎么破?

28 【暗示心理】平时看着精明,遇事总是被坑,怎么破?

00:00
13:16

28 暗示心理| 平时看着精明,遇事总是被坑,怎么破?


开头引入:


受害人的恐惧心理呢,彻底的讲完了,我们这节课要讲一种可能与外在观感有着强烈反差的心理——有些人看上去很聪明,但是却特别容易因为被人暗示被人坑,我们就来讲一讲这种暗示心理。


有些人可能说,“这有什么暗示的,人家说什么你别相信就好了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呢。说起来确实是这样的道理,但是实际上在那个环境下,可能你就接受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暗示,




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案例——新闻报道杭州警方前段时间破获了一起设局暗示诱导男士高额充值的新型诈骗案件,这个案子主要就是发一些暗示性的信息,然后把人忽悠过去,体验消费,可以说是把暗示心理发挥的比较极致了。


这个店啊,就是一个XX国际那种高档男士会所,然后它就盲加很多人微信,当然目标都是男的。还真的有人就被这种暗示给击中了,就悄悄的去体验了,比如小强。


前不久一个叫思思的女生就加他微信,头像就很仙的女孩,跟他说哥哥好,我们这边是高端男士减压会所,一顿夸,等等。最重要的你要注意几个词,私密、安静,服务的都是模特,在养生的同时享受感官刺激。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思思接着发了几张美女图片,说这些就是在我们这里的服务人员,你看看多美,然后就与小强暧昧,目的就是叫小强去一趟,体验一下。这么几天的心理暗示下来,小强就慢慢的心动了,想去试试看,就到达该会所,然后被带入一个放着舒缓音乐挂着纱幔的屋子。小强就一下感觉有点进状态了啊,房间的灯还是红色的,那么大一张床。


小强本来就是想来体验一下,结过在这种强心理暗示的环境和穿的有点凉爽的服务员的各种诱导下就充了卡,一充卡就是 3万,而且3万还是最低等级的那种会员卡,小强一点都没觉得心疼,就觉得感觉来了,接着就体验了一把,然后发现自己好像被忽悠了。


体验过后,小强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服务内容就是非常正规的看个舞蹈,按个摩。如果在其他地方,其实也就100多,结果在这里自己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心思,充了3万,小强很生气,叫来店长质问,并要求退费。但经营方拒绝退费,并坚称:这就是我们的特色服务。


一个月之后,警方对该公司场所开展集中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经审查,该会所员工分工明确,有店长、化妆师、舞者、望风人员等,他们发送带有暗示涉黄服务的信息,暗示消费者到场高额充值消费,而实际只提供舞蹈、茶艺表演、正常按摩等非色情服务。消费者高额充值后因未达成目的而报警,还有一部分觉得丢脸,就干脆不说。




知识概念:


小强真的是一言难尽……但是小强这种暗示心理又是怎么来的呢?这种暗示心理跳出了这个案子的框架又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讲的暗示心理中的暗示是什么?


如果在网上搜一下心理暗示的概念啊你就可以看到一个我认为挺全面的定义了,指的就是人在接受他人或者外界的观念、情绪、判断、态度等因素的一整个心理活动。心理暗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因为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心理暗示之中。


我个人觉得,心理暗示是对他人想法的一种分享。但是,这种分享模式很特别,它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别人的想法。如果我们在经过深思熟虑的论证和讨论后接受别人的想法,那这个就不是心理暗示了,这个就是认同你的观点。所以心理暗示这个概念中存在的接受过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情愿的。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心理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比如,电视购物那种。




因素分析:


我们前面提到了人们基本是一直暴露在心理暗示的环境之中的,并且心理暗示明显就存在强弱、正负之分。那它的强弱甚至可以说是正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这里我们必须要聊一下,个体的易受暗示性,因为其实易受暗示性是个体因为心理暗示受害的核心。那么小强的易受暗示性高吗?其他方面我们不知道,但是单看性这一方面,其实是挺高的,所以这里我们要看看易受暗示性的一些特点,


1、年龄。易受暗示性有一个发展曲线,儿童-青少年-成人。我们的易受暗示性与年龄、经验和成熟程度成反比。比如前段时间一度让很多人都很恐怖的蓝鲸游戏,就是一种强心理暗示游戏,你会发现用户基本都是青少年。 诱导自杀 


2、性别。男性易受暗示性普遍与女性要低。因为男性没有那么多的感性情绪,不容易被暗示钻情绪上的空子。


3、知识储备,或者说学习能力。这个其实和学历没啥关系,主要就是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可以的话,看问题的批判思维就会比较突显。当然大学生因为心理暗示被骗的案子肯定是有发生的,但是这个其实是和其他方面相关的,比如我们后面讲到的心理暗示的来源,情绪以及生理状况。


4、兴趣。如果心理暗示的内容是我们感兴趣的领域,那这个暗示性本身就是很强的,个体的易受暗示性也会受到打击。比如案例中的小强,这个色情暧昧的心理暗示就更好是他当下有兴趣的东西,所以他就上钩了,并显得很急迫。                    


5、情绪。心理暗示会在逻辑思维缜密的情况下遇到很多的阻力,但是如果情绪上来了,我们的易受暗示性也就上来了。比如案例中的小强,这个思思的女生,先和他各种暧昧,然后情绪给他带起来了,接着去了之后呢,红色的灯光,大床,纱幔,情绪又上来了,小强又被带了一波节奏,直接就充了会员。


6、生理状况。心理暗示在一个人很精神的时候是不太起作用的,因为我们的易受暗示性会在我们感到疲劳、嗜睡、紧张、醉酒和精神抑郁的状态下变的很高很高。比如你喝多了,辨认能力下降,或者是催眠状态同样也是这样。同样是蓝鲸游戏的例子,青少年这么多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青春期心理状态带来的精神状态问题,导致这类孩子的易受暗示性太高,就会跟着指示去做。


7、心理暗示来源。心理暗示的力度取决于心理暗示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心理暗示的来源对于我们来说很强的话,那心理暗示就会很强,比如我说话的暗示效果,肯定没有一个行业的领袖行业领袖  说的话起到的心理暗示效果要大啊,因为我就是个路人,同样的情况还有,如果你买东西,一个广告说这个是一个新公司做的产品,另一个广告说这个是一个百年企业做的产品,这个对于我们的购买行为的心理暗示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出现了虚假宣传的问题。




应对方法:


其实暗示是有消极也有积极之分的,如果我们遇到了消极的暗示,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以及,我们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做事情呢?


第一点,认清楚自己。认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好地接纳自己。比如,别人带你的负面心理暗示,每天见到你说,“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就不会受到影响,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行”,所以,这种消极暗示就能够被自己免疫。


第二点,不要自己否定自己。自我否定同样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并且对人的影响很大,会让人深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且没有能动性。比如,本来上司安排给自己一件事情,自己的能力可以把它做好,并且别人也说了自己可以做好,但是,当你发现它有一点难度,或者说自己出了一点小错,就开始不断地否定自己,觉得,“这件事太难了,我做不好,我真的不行”。在这种负面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情况下,久而久之,自己就真的不行了。不盲目自我否定,同样也是建立在认清楚自己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点,积极利用有效的自我暗示。有一句名言,“你想成为什么,你就必须先假装自己是什么”,这句名言就是建立在积极心理暗示的基础上,同样也是一种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心里跟自己说,这件事有难度,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做到。这样一来,我们的能动性就会随之提高,当然也能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


最后,类似于前面案例中我们讲到的那种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暗示,其实就是消极心理暗示的一种。当我们遇到这种心理暗示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自动屏蔽这类消息。想一想,这种擦边球的心理暗示,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就是我们要运用理性思考,认清楚它的利弊。如果真的对自己有好处,就可以接受这个暗示。而我们应该明白,但凡是这种打擦边球或者是明确的犯罪行为,都不会有好事。比如,招嫖、网络赌博等等,所以,自动屏蔽这些消息,不受干扰是最好的方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