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前瞻】大国博弈,这次贸易战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大势前瞻】大国博弈,这次贸易战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00:00
18:05

更新提醒 


加入VIP畅听整张专辑,每周更新五期

点击右上角免费订阅↑↑


本期原文 


听众朋友您好,这一期的内容是分析中美的贸易博弈。


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先生。


他认为中美贸易战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一次躲不过去的大考,双方的谈判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且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以下是正文。


关于目前的中美经贸关系以及下一步有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想把我初步的研究心得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我们非常荣幸,生活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这个大变局时代再次发生了大国的战略博弈,在这种对手远比我们强大的战略博弈条件下,我们该怎么办?首先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世界经济的局势。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焦虑情绪正在全球蔓延

1.世界缺动力


世界经济缺少动力,换句话来说就是世界火车头跑起来没劲儿。


美国为什么过去10年跑起来没劲儿?因为美国在199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以前的10年,几乎所有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增长率都在下降,最后导致了美国经济的空心化、虚拟化、泡沫化。过去10年,美国重振制造业,重振创新,重振出口,效果不尽人意。


要想使火车头跑起来有劲,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合作,这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推动世界新旧动能转换、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合作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世界的技术保护主义在抬头。也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点,世界缺合作,国与国之间缺少合作。


美国现在把华为、中科曙光放到了实体清单,我相信美国今后会一个一个的把中国有可能进入世界前沿的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个人都放进管制清单,最后会一步一步走向我们最担心的结果:一个世界,两个体系。凡是有美国技术、美国产品、美国含量、美国成分的企业,就不敢与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打交道。


在科技领域,美国制定了14个新兴领域和基础技术领域出口管制的法案,而且出台了外商投资风险评估法案,这14个领域几乎包括了当今世界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


两个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不合作了,在科技领域打起来了,这也是现在许多领导人、企业家、民众焦虑的原因。


中美博弈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躲不过去的一场大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不同时间点上对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进行预测,他们给出了五个数据:

 

去年7月的预测数据为3.9%,去年10月的数据为3.7%,今年1月的数据为3.5%,今年4月的是3.3%7月的是3.2%,这一组数据是什么意思?

 

参考以前的数据,19902007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是3.74%。那去年7月的预测数据是3.9%说明去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还是非常乐观的,但是到今年7月,这个数字变成了3.2%,这是一个非常悲观的预测。

 

这种悲观,很大程度上跟大国政治经济冲突加剧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中美两个大国去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2%,中国的贡献30%,美国的贡献21.2%

 

对世界来说,人们很关心这两个大国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因为这牵动着世界经济波动的未来前景。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领导人讲: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可以说,中美博弈可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躲不过的一场大考。

就像我们领导人和外交部多次表达过的那样,中国并不想打贸易战。


美国为了解决经济空心化,开启了贸易战,企图把过去三四十年来全球在中国配置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全部打出去,最好打回美国。

 

而中国不想打,我们还希望保持一个较长的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美国朋友认为中国的这个重要机遇期已经过去了,不会再有了。

 

美国需要假想敌,没有假想敌,美国就是一盘散沙。现在中国就是美国的假想敌。为此,美国朋友很着急,他们说:为了这场贸易战,我们所准备的材料这个房间都装不下,再给中国机遇,美国永远当老大的梦想就很难实现。

 

因此,这场贸易战中国人不想打,但是中国人不得不打。

 

中国并不害怕打贸易战,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中国经济韧性足

 

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形成的市场多样性生态结构作为保障,即使展开贸易战,也只能打击到中国的局部,很难打穿中国的核心优势。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抗打击、耐折腾、恢复快。

 

第二个原因:中国经济潜力足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将带来新旧动能、新旧结构、新旧模式转换,其巨大潜力下一步将会更好地释放出来,因此,我们说未来的机遇在中国,这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第三个原因: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

 

我们用研发强度,也就是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作为指标,来看中国发展现状,可以看到中国有三个处在完全不同发展阶段的板块。

 

第一个板块,有7个东部沿海省市研发强度超过OECD,也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水平2.4%,其中北京的研发强度是5.64%,上海的研发强度是3.93%,深圳的研发强度是4.2%。这7个省份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的阶段。

 

第二个板块,研发强度在1.2%-2.4%之间的,中国一共有14个省市。这个板块的发展正处于投资驱动阶段,但这个板块的发展态势明显加快。

 

第三个板块,研发强度在1.2%以下的,有1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贵州等等,这些省市的发展依然处于资源驱动的阶段。

 

中国就像一个世界,拥有发展程度很不相同的板块,大经济体内部差异大,本身就最能够对冲各种风险,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所以,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可能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能源战、规则战,等等战役,打垮中国。

 

上一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要再领导这个世界100年。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希望使美国再次伟大,美国永远第一。

 

我们呢?我们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

 

美国曾成功修理过英国、德国、苏联,还曾经通过贸易战,让日本经济停滞了20年。美国要想永远当老大,就必须修理老二。

 

因此,两个国家的博弈是必然的,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躲不过的一劫。

 

那我们怎么应对呢?我用12个字做总结:早受冲击,早做调整,早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增长率是11%,所占比重是41.7%。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负增长,国有企业的进出口接近净增长。民营企业在贸易战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仍然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靠的就是活力,适应力和竞争力。

 

在中美贸易战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出口仍保持了7%的增速,靠什么?调研发现,他们的环保要求更严格了,污水处理后可以喝;他们的生产工艺更先进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强了,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完成了从产业链低端到产业链中高端的转型。

 

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进出口行业早受冲击,早做调整,早见成效。未来,非传统机电进出口产品也会出现这种发展态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东盟进出口的增长率都保持了两位数,但是对美国进出口的增长下降了9%,而顺差扩大了12%数据显示,中美贸易确实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同时,中美贸易顺差越打越大。

 

除此以外,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出口的增长率是9.7%,也是接近于两位数。


因此,中美贸易战虽然对中国外贸产生了影响,但总体来讲,风险可控。我们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可以化解中美贸易战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我认为,这次中美博弈可能比申请加入WTO的时间更长。当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用了15年。


这15年,我们搞明白了三件事:什么叫市场经济;什么叫国际规则;什么叫国际竞争力。在这15年中,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

 

这次中美博弈,可能会比申请加入WTO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我们同样要利用这段时间,解决好三件事,一是让科学、技术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二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成为全球性负责任大国。

 

我把中美博弈时间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8年到2020年,这个时期是中美两个大国战略意图试探的阶段。

 

美国人想搞清楚中国人会如何反应和应对;中国人想搞明白美国为什么打这场贸易战,他究竟会走多远?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极端手段?

 

第二阶段是20212025年,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困难的时期。


科技战、金融战、能源战、舆论战、规则战,美国会轮番出招,全面出击,步步升级。这个时期我们可能会先痛,痛才能动,大痛才能大动。这也是中国一步一步从被动到适应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20262035年,到这个阶段中国会越来越适应和美国较量、博弈。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中美两个大国博弈从非理性对抗走向理性合作,真正共同成为这世界上两个负责任的大国。

 

我们不能浪费这场大考给我们带来的复兴和强盛的机遇,对中国来说,这场贸易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贸易战呢?


有三点很关键:建设三个一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保持平常心。接下来我把这三点分别解释下。

 

第一点是建立3一流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批能够起领头羊作用的科技创新驱动的一流企业。

 

2019年《财富》杂志颁布的世界五百强,中国进入的有129家,超过了美国。这是一个历史性变化。我们进入五百强企业的数目增长得很快,但营业收入占比却是下降的,利润占比也是下降的,我们一流企业大而不强,其核心差距是创新能力。因此,培育更多一流创新驱动型领头羊企业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其次,我们需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


什么叫一流大学?一流大学也就是能够进入世界一百强的大学,是能够完成从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到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转变的大学,能够真正帮助我们的孩子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知识的大学。

 

再次,我们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一流的创新环境。

 

我们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更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起一个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这对更好发挥以创业创新创造为使命的企业家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点,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上升到14位,去年是17位,前年是22位,大前年是25位。从全球指标来看,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取得快速进步。那么在目前中美科技战的条件下,中国应该如何创新?


为了应对这个复杂的局面,我认为我们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工作要做。


第一是推动从01的创新,那么如何推动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和创新?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是否能够像当年两弹一星那样,探索建立新型的举国体制。我觉得很难,现在的情况和之前完全不一样。过去是计划经济条件,现在是市场经济条件;过去是封闭条件,现在是开放条件;过去是一穷二白,现在有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那些基础研究做好,为颠覆性创新建立一个良好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的生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是如何取得从110的突破?如何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设备、人才、团队方面取得突破。

 

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在新型产学研一体化联合研发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如何建立起一个新的科研管理体制,更好激励科学家一心一意做科研,激励工程师全力以赴做发明,激励企业家轻装上阵做创新;涉及到如何创造全方位国际合作环境,在中国把科学、技术和创新变成大家共同的事业。

 

第三个,是如何实现从10N的突破,就是以企业家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来进行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

 

前年在博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市场成长性最好的行业,排在第一位的是养老健康。有关研究人员估计,这个部分的产值规模将达到14万亿到16万亿。养老健康的服务、器具、机器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成长性最快的行业。中国市场需求增长的新痛点、新热点和新增长点将成为推动企业家创新的最大引擎。

 

上面讲了应对贸易战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分别是建立三个一流,以及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接下来我讲的是第三点,保持平常心。要做到保持平常心,有三点很重要。


第一点是要尊重常识、规律和基本的逻辑。


中央在一次会议上关于规律说了三句话:尊重经济规律,实现高质量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尊重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只有尊重规律,尊重逻辑,尊重常识,我们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点是要保持历史的耐心。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经历过、承受过远比这个更坏的场景。有一句话叫做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这两个大国博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三点是要保持战略定力。


不管两个大国的博弈发生什么,采取了哪些极端手段,经受了哪些苦难,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要保持底线思维,狼来了,狼是要吃人的,与狼共舞要有在开放条件下活下来的勇气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素心竹子

    什么时候能随便听,而不是试听就好了,国人听自家国事还要付费?唉😔

    正和岛 回复 @素心竹子: 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和反馈。我们这个节目是会员免费,如果您是喜马拉雅的会员,这个节目是免费收听的。后面,我们也会逐步增加免费试听的内容。

  • 冬日暖阳AA

    我为了听本书,刚才买了会员。

  • 听友57613505

    讲得真好,我听了三遍。

    想像xiang 回复 @听友57613505: 我也听了三遍、而且不焦虑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