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集 化敌为友
刘备举兵伐吴却大败而回,不久后郁郁而终。此时魏王曹丕则想趁机联合吴国,共同出兵,侵吞蜀地;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妙计连施,不仅破坏了魏吴两国的进攻计划,而且还与吴国订下共同抗魏的盟约。
吴国曾背信弃义,杀死关羽,夺取荆州,又打败刘备,吴蜀两国的关系已经恶化至此,诸葛亮又是如何打破僵局令吴蜀两国重新结盟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吴国与蜀国之间,从盟友到敌人,又从敌人变成盟友的复杂关系呢?
刘备在白帝城病危,孔明领众臣和刘备的几个儿子拜伏于龙榻之下。刘备令孔明坐于榻侧,执其手说自己不听丞相之言,才有今天的惨败。这是刘备的肺腑之言,自从火烧的那一刹开始他就明白: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孔明绝不会害自己,计策也绝不会比自己差,而且通常还比自己高明,这一点是他多年以来深有体会的。
他开始后悔自己这次为什么这么大意,就是不肯听孔明的劝,尤其是这次惨败之后,心力交瘁,命不久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临终时讲的话很少有假的,刘备此时绝不是虚伪,也不是客套,而是他内心的大实话,所以孔明听了也非常感动。
刘备特别提出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让孔明深察。这是什么道理呢?魏延和马谡这两个人在刘备和孔明心中的形象刚好是颠倒的。
魏延深得刘备的赏识,可是孔明一看他就讨厌;马谡很得孔明的赏识,可是刘备对他是一百个不相信。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有个职员很得董事长的赏识,可是总经理就是看他不顺眼;而另一个刚好相反,总经理认为他很可靠,可是董事长始终不敢用他。
一个人在这种状况之下应该怎样去调整自己,大家可以从这两个人的遭遇里去好好学习。
马谡跟马良是兄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刘备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才告诉孔明自己不是不听马良的话,而是他们马家兄弟都是一个样,嘴巴很会讲,其实都言过其实。
如果我们这样去怀疑刘备,那我们的心术就太不正了。他纯粹是在讲马谡,跟马良两回事。
刘备又拿出亲笔诏书,让孔明交给太子阿斗,说:“太子若可辅,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取而代之。”
刘备是阿斗的父亲,父子之间还有什么事情要假手外界,转到第三者孔明的手上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其实这才叫公私分明。
如果刘备只是把抽屉里还有两块金子,可以拿去用之类的琐碎事情交代孔明,那才是奇怪,他现在是要阿斗明白以后要听孔明的话,告诉阿斗孔明以后是什么身份。
这些都是国家大事,当然不可以将遗诏直截了当地交给阿斗。况且经过孔明的手,孔明就要负起很大的责任。
另外,如果刘备只是口头交代一下,孔明可能说那是刘备的家事,自己没有答应,也做不到,从而推得一干二净。
可是我们都知道:知子莫如父。我们很不赞成曹操讲的“知君莫如臣”,那是他瞎捧杨修的,杨修对曹操有多少了解呢?
他只是猜透曹操的心思而已,并非真的了解曹操这个人,臣子不可能充分地了解君王,相反,“知臣莫如君”,曹操对杨修了解得一清二楚。
刘备对自己的儿子清清楚楚,阿斗从小就没什么教养,母亲早死,父亲又一天到晚打仗,怕他不安全,平常把他照顾得非常好,致使他根本没什么历练。
当年孙坚打仗的时候带着儿子,曹操打仗的时候同样带着儿子,可阿斗没跟着刘备打过一次仗。
所以刘备心里知道,阿斗到底能不能继承大业,其实是个问题,他希望孔明能多花点心思在他儿子身上,因此才会通过孔明把遗诏交给阿斗。这都是有用意的,孔明心里当然一清二楚。
刘备之所以说“太子若可辅,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取而代之”,是因为他也看到了,如果当时曹操认为汉献帝不行,就正面跟他干,人家也一样会佩服。
正式地改朝换代,成功了,你就是新的朝代,别人能说什么呢?我们千万不要怀疑刘备这时候是假仁假义,想试试孔明到底有没有这个意思,如果没有的话,再激发他一下,让他保证自己不会反叛,这样怀疑刘备就太冤枉他了。
我们承认他有时会一时糊涂,但如果他心地始终这样不好的话,孔明也不会跟他相处这么久,可能早就拂袖而去了。
所以这时候还怀疑刘备的诚意是很不厚道的,这些话的的确确是刘备的肺腑之言,如果阿斗确实不行,孔明也不必客气,自己来当汉中王,一样光明磊落,总比让阿斗去当傀儡或白手套,跟汉献帝一样过得人不像人好。这
是刘备的真心话,而且对当时的他来讲,也只有这条路可走。
随后,刘备又叮嘱赵云说,自己与他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希望他能看在故交的分上,多照看自己的儿子。
结拜兄弟都走了,只好特别拜托赵云照顾家人,我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中国人父母走了以后就听老大的话,因为长兄如父,长兄之所以责任特别重大,就是因为父亲走了,他就是父亲的代理人。
现在刘备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而两个弟弟比他还先走,下一辈谁来照顾呢?刘备感觉到心中有愧,但又不得不请出赵云。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无限的,日子还很长,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现在刘备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子,到头来还是要拜托外面的人来照顾自家人。
孔明下山的时候二十七岁,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就这么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如果孔明预料到此时会变成这样,他还会下山吗?我们应该多花一点心思,才能真正了解孔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下山是为了升官吗?不是。是为了赚大钱吗?也不是。
孔明是在刘备很需要他,全心全意来请他当军师,把一切都交托在他身上的时候才下山的。那他是为了什么?难道他不知道结果会这样吗?
他预想不到刘备的地位慢慢稳固以后,心理上和态度上会有一些改变吗?如果事先就能想到,那他为什么还会这样子?这个课题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了解。
听到刘备嘱托,赵云哭拜:“臣愿效犬马之劳。”随后,刘备便病故了,享年六十三岁。
曹丕得知刘备已经去世,想趁机起兵讨伐,司马懿建议,动员临近蜀国的三个小国,各出一路兵马,另外修书东吴,许以割地,令其出一路兵马,再加上曹魏自己,共五路兵马夹击蜀国,曹丕欣然同意。
司马懿以五路兵马攻打西蜀,这个用现代的话来说,就叫做外包工程,把一个大项目分割成几段,每一小段分别去找外包的人。
否则就算出动魏国所有的士兵,也不可能分成五路,况且这五路大军如果相距太近的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司马懿建议曹丕让各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攻打蜀国,给蜀国以沉重的打击。
怎么突然冒出一个司马懿?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并不想当官,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企图和阴谋,因为他也看不惯曹操的一些作风,跟曹操在一起,整天都没有安定感,曹操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司马懿出来干什么呢?干脆不出来算了。
他完全是被拉出来的。不要认为当时的人都是自己依附到曹操身边去的,其实当时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出仕,因为我们都受到孔子的影响,知道乱邦最好是不出仕的。
国家很乱的时候,宁可在家种田或做点小生意,也不要出来参与国家大事。当然,相反的,当国家安定的时候,有能力的人就要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可以袖手旁观,这是两码事。
当时司马懿是被曹操逼出来的,不出来就要死,这种方法曹操曾用在好几个人身上。董卓当年入京的时候也是一样,让好多大臣为自己做事,不同意的就给他好看。很多人都是这样被威胁、被压迫,才不得已出来做官。
司马懿出来以后,曹操也并没有好好用他,一会儿叫他出来,一会儿又把他冷冻起来,一会儿听他的,一会儿又不理他,忽冷忽热。
司马懿就是在这种困境中磨炼出来的,所以可以说,曹操是司马懿的老师。大家慢慢看下去就会知道,司马懿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跟曹操学的,这个完全出乎曹操的意料。
因为他并不想训练一个这样的徒弟,增加魏国将来的麻烦,可是他确实在无意中培养了一个跟自己手法很相像的人。
听说曹丕派五路兵马来攻西川,蜀国刚刚即位的皇帝阿斗,十分慌张。这一反应我们也很容易预想得到,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来当这个皇帝,出来接这个班也并不是自己的意愿。
一般人对阿斗只有坏印象,只会给予他不好的评价,但我们应该还他以公道,阿斗是个很守分的人,大家硬把他哄抬上台,他自己也毫无办法。就像一个不想坐轿子的人,大家硬要把他拉上去,坐上去又能做什么呢?什么都做不了。
他敢不听孔明的,自己乱做主张吗?不可能,所以他只好去斗蟋蟀。大家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了解阿斗的处境。
如果孔明的个性跟曹操一样,那阿斗就是汉献帝第二了,幸好孔明不是那样子,所以阿斗最起码表面上还像个皇帝。
既然像皇帝,就要去关心国家大事,不能什么事情都一问三不知,或者统统让孔明去管,所以阿斗得知曹丕来攻而孔明又生病不在,也是着急得要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是他必然的反应。
孔明为什么又托病不出呢?大家都知道,他的每次托病不出都是有用意的,真的生病大家都会知道,托病不出,大家也知道他一定又在动什么脑筋。
这次也是一样,孔明并不是为了做给阿斗看,看阿斗自己有什么本事,到时候要不要来请他。孔明不是这样的人。
刘备临终时跟他说,如果阿斗能干就帮助他,不能干就取而代之,他在地上磕头磕得血都出来了。既然承担了这样的重责大任,怎么可以耍手段呢?
既然答应了人家,就要把事情做好,把责任扛起来。这次孔明深居不出,是想充分利用时间,好好考虑怎样去对付那五路兵马。
所以阿斗来看他的时候,他还觉得很突然:怎么皇帝来了呢?可见他心里并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
入庭后,阿斗见孔明在园中赏鱼,问孔明安乐否?当然这是很没有礼貌的,哪有一个在官宦之家长大的人会问这种话的?说安乐否,意思是你玩得很愉快呀,看着池中的鱼,很闲情逸致吧。
那是在指责孔明根本就不负责任——国家面临这样的困境,你却躲在家里看鱼,你称职吗?像个宰相吗?这完全等于是在骂孔明。
阿斗并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这个我们也不能怪他。但是孔明也并没有介意,因为他知道这个侄儿不是有心的。
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阿斗只是很幼稚、很天真、很无知,但并没有什么恶意,所以孔明不会跟他计较,我们也不应该怀疑阿斗的动机,何况他也没那个能耐。
孔明笑着扶阿斗进屋坐定后,说来攻的五路兵马自己已经退了四路,随后便讲出了自己的计策,并派人分头实施。有这种可能吗?答案是你相信就有,不相信就没有。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那边司马懿无中生有,自己只有一路兵马,却调动了外面的四路兵马。
这边孔明也是无中生有,找关系劝说其中的一路兵马,说他承包这个工程一定是亏本的,最好趁现在还没有动工就赶紧推掉;吓唬另一路兵马,说如果他敢动一动,就给他好看。
利用利诱、威胁、说情等各种方法,把其中的三路兵马都吓退了,对魏国自己的那支军队就只守不攻,这样一来,就只剩东吴的那路兵马。
所以孔明在家里不是真的优哉游哉地看鱼,而是费尽苦心,以虚治虚,以实治实,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否则只要有一点点差错,这五路兵马就退不掉了。
阿斗听后欢喜而出,孔明弯腰恭送,对阿斗十分恭敬,这不是没有必要的。之前已经讲过,如果孔明对阿斗不恭敬,那他就跟曹操没什么两样了。在皇帝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往往都会指定辅佐大臣。
辅佐大臣如果真心诚意地指导小皇帝,帮忙他,让他成长,那么就是好的辅佐大臣;如果一切为所欲为,一心只想让自己的口袋鼓起来,这样的辅佐大臣只不过是拿小皇帝当白手套和傀儡,就成了曹操了,就是国贼了。
所以如果孔明倚老卖老,认为阿斗的父亲跟自己才是老朋友,阿斗啥都不是,什么都要听他的,那他就不是孔明了,我们也不必佩服他了。
虽然所有事情都是孔明在拿主意,都是他在发挥作用,但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就应该维持最起码的君臣之礼,换句话说,最起码要守自己宰相的分。
因此孔明任何事情都要启奏阿斗,而不是随便地跟阿斗交流,说自己打算怎么做,这是孔明修养很好的地方。
司马懿想出五路兵马去攻蜀国,其中有一路就是孙吴的。可是孙吴会出兵吗?孔明认为孙吴嘴巴上答应,但一定会先观望,看看其他四路兵马的动静,如果其他四路都胜利了,他再出兵;如果其他四路打败了,那他根本就不会出动。
为什么孔明料定东吴会有这种反应呢?说难听一点,就是因为东吴的信用在国际上早已经荡然无存了。个人的信用重要,一个集团的信用也很重要。
孔明虽然想到孙权会打如意算盘,到时候可能不会出兵,但是战争是不能等的,否则一旦打起来,速度会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因此孔明决定派一个人去跟孙吴讲和,劝他们不要出兵,可是到底该选谁去呢?
孔明看到一堆大臣里,大家都着急地问孔明到底有什么办法,只有邓芝面带微笑,不言不语,让孔明从他的神情中知道他已经看出了计谋。
一个人心里有想法,并且能恰到好处地透露出来让对方知道,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邓芝就是很好的榜样。
果然,待跟其他人打完招呼后,孔明特意将邓芝请入府内相见,先试探一番,见邓芝的想法果然跟自己一致,这才委托他去东吴游说。
孔明这边谋划着,而孙权也正为如何应对魏国的出兵邀请而发愁,于是找来众臣商议。
孙权跟大都督陆逊说,曹丕要东吴出兵蜀国,答应将来攻下来之后跟东吴平分土地,问陆逊觉得怎么样。
陆逊讲的答案跟孔明料想的一模一样,他说东吴先口头答应,敷衍一下,不要得罪曹丕,然后等其他四路快要成功的时候再直接出兵成都,抢块好地盘,要是其他四路都失败了,就按兵不动。孙权当然会欣然同意,因为他觉得这个对自己最有利。
可正是由于这种态度,才使得他守了那么久的基业一生都没有什么发展,更无法统一天下。孙权在位的时间非常久,可他就是因为老想着耍这个耍那个,自己再占点小便宜,搞得自己一点信用都没有,最后寸功未建。
孙权得知孔明派邓芝前来做说客,便向张昭询问应对之策。张昭说是连魏伐蜀才是良策。他年纪大了,通常人的年纪越大,就会越固执,很多观念都不容易改变。
张昭从曹操开始,一听到魏国就只有两个字——投降,他就是始终看不上刘备这边,认为东吴只有联魏灭蜀才最有利。当年他跟周瑜、鲁肃最有分歧的主张就在这里,周瑜跟鲁肃主张孙、刘两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可是张昭从一开始就不以为然,在赤壁之战之前就说打不过曹操,最好投降。
人的成见是很难消除的,除非遭遇到很大的挫折。可是张昭整天晃来晃去,动动嘴皮,也不用负什么实际责任,自然一辈子都很难消除成见。
孙权听从张昭建议,不欲与蜀国联盟,便设下油鼎和武士,想要逼退前来讲和的邓芝,而邓芝却毫不畏惧。
孙权一开口就问他是不是来当诸葛亮的说客的,张昭等人对他也是充满了敌意,旁边准备好的武士和油鼎也分明是冲他来的,在这种情况下,邓芝越是求饶,越是讲好话,东吴的人就会越看不起他。
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以视死如归的态度,说自己今天是为东吴的利益而来的,结果反而让东吴的君臣都刮目相看,觉得这个人不光是有张嘴皮子,而且有勇有谋。
邓芝说蜀灭吴必忘,张昭嗤之以鼻。为什么张昭始终听不懂?他不是不聪明,而是太固执、太有成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不能够固执,否则一固执就定在那里了,不可能会有进步。
邓芝再三地分析,现在的魏国是一股大势力,而东吴和蜀国是两股小势力,不管哪国联合魏国去攻另一方,到头来都只会被魏国吃掉,因为魏国现在利用你把另一个小国干掉后,他还是比你大,以后绝对会以大吃小,扫除后患。
衡量当时的状况,东吴其实也只有孔明所定的联合抗魏这条路可走,两股小势力联合起来对抗那个大的,最起码能抵挡住魏国的攻击。
况且自赤壁之战以后,越来越证明这个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是尽管如此,张昭始终都不能接受,这是他个人的修养问题。
我们应该从他那里得到教训,不管自己年纪多大,思想还是要开化一些,别人讲的话多少要听一听,最起码可以做个参考,多一种答案,多一个选择,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千万不要先入为主,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否则整个人就会开始闭塞,更不可能进步。
老实讲,邓芝讲了半天两国的利害关系,以及将来天下会怎么演变,孙权也不见得听得进去,因为他不见得会相信,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是不太会相信别人的。
正在孙权犹豫不定,对邓芝的话半信半疑的时候,探子来报,说其他四路兵马都退了,孙权当即大吃一惊,对于出兵这件事,已经有所动摇,邓芝见状,决定乘胜追击。
当然,邓芝是非常聪明的人。在没有听到探子向孙权报告军情之前,他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既然答应来了,就要鼓起勇气尽力而为。可是当听到探子的报告,他就知道孙权会听自己的。
邓芝已经有了信心,也知道自己会成功,可怎么收场呢?总不能在那里跟蒋干和许攸那样,说你现在该相信我了,该听我的话了吧,那样像什么使者呢?那种态度是不成气候的。
所以邓芝就表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说:你既然准备用油鼎煮我,那我就直奔那儿去,让天下人看看你们东吴是怎么对待进献良言的人的。
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孙权马上下令拦住了。随即请邓芝到内厅相见,两人一拍即合,约好两国以后不再打仗,还要联合起来抵抗魏国。
邓芝打了一场漂亮的仗,这场仗虽不胜在战场,却远胜过战场上的胜仗,因为它取得了外交上的最大胜利,可见邓芝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之所以能说服孙权是有原因的,要当好一个说客,不是口才好就行了,要是讲了半天,对方根本就听不进去,或者说得天花乱坠,却没有一点是合情合理的,对方也不会接受。
要当好说客,第一个,要下苦功,多看历史。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说客,要把他们当案例去好好研究。
什么情况之下要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情况之下要讲什么样的道理,这些都是变动的,并不是固定的,不是有一套方法就行,或事先可以做充分准备,一切都要随机应变。
第二个,一定要有无比的勇气。因为出使他国,能回来是万幸,不能回来就会以死报国,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而邓芝留给东吴的第一印象很好,温文儒雅,合情合理,一切都是按道理来说,并不是存心来吵架或是让对方下不了台,同时,他还有极大的勇气,既然东吴想让他死,他就死给东吴看。
孙权主政这么多年,看过各式各样的人,可从没见过邓芝这样勇敢的人。而及时的情报也让他对邓芝产生了很大的信任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邓芝说服孙权与蜀国联合,共抗魏国后,孙权便派张温回访蜀国。我们中国人讲的往来,就是要有来有往,来而不往是不礼貌的。既然两个国家要结成同盟,而蜀国的使者已经来过了,孙权说答应不就行了吗?
一般情况之下,这样也说得过去,但是两边刚刚打过仗,仇恨并没有从双方心里完全散去,所以东吴这时候要格外有礼貌,以表示自己的诚意才是。于是孙权配合当时很特殊的条件,当机立断派张温回访,这样孔明也不会怀疑孙权的诚意。
张温来到蜀国后,诸葛亮设宴相迎,席间蜀国学士秦宓,当众出难题考验张温。用意是很清楚的。来使既然敢来,肯定有一定的胆识和学识,经得起大家的挑战,而东道主想要考验考验来使究竟有几把刷子,也很正常。
我们不必把这次当做很特殊的案例,因为几乎每次使者出使他国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当年孔明到江东,也同样遭遇到很多口头上的挑战,只是孔明都应付得很好。
这次张温虽然是好意出使蜀国,可是蜀国也不能完全只讲些言不及义的话,最起码要让张温回去之后告诉孙权,蜀国这些人不是好惹的,以后来往要慎重一点。
所以张温既然来了,自然要面对这种挑战,总不能把桌子一拍,说我是客人,你们这样对我,行吗?
张温被秦宓问得满头大汗,孔明见状,便出来为张温打圆场。孔明是过来人,他知道这其中的滋味不好受,如果太过分的话,张温说不定会恼羞成怒。
原本应该很圆满的结局,最后出了差错,就叫做意外,好的意外叫惊喜,不好的意外就叫破局。本来好好的局,把它弄破了,那不徒劳无功,前功尽弃了吗?
但是孔明不能一开始就制止秦宓,让他少安毋躁,说人家是客人,那样太过分,因为张温不一定领他的情,他心想:我需要你保护吗?
难道我自己连回应的能力都没有吗?你也太小看我们东吴了吧!那样反而还不好。所以任何事情,只要过分了,后遗症都会很严重。
孔明也不是隔山观虎斗,他开始说,你们既然有话要说,那大家就把气氛弄热闹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
可是后来看形势越来越严重,来使都要下不了台了,于是又马上圆场说:席间的问难都是戏谈,张温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必在乎这唇齿之戏呢?正是孔明的这种长者风度,化解了张温的尴尬,使两边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张温离开时,孔明亲自送行,还特别准备了大礼,说是蜀主特别交代要送给张温的。一个人有的吃,又有的拿,还有面子,回去不说好话才怪。
我们也不能怪孔明使用心机,从另一个角度看,善待来使,表示自己的礼貌,让他回去说蜀国的好话,促进两边的和好,不是对大家都有利吗?
来使过来不容易,如果让他自己花旅费,吃也吃不饱,睡也睡不好,还要为难他,他回去以后怎么可能会说好话呢?所以我们不要净往坏的方向去想,而要从正面去了解孔明的用意。
孔明给足了张温面子,张温果然觉得不虚此行,回去后就尽力促进两国的和好。更妙的是,孔明还派邓芝护送张温回去,就好像两个朋友,你到我家喝醉了酒,我陪你回去,你又不放心我,又送我回来。一瞬间,所有的隔阂都不见了,这是很温馨的事情。
自此吴蜀两国通好,而曹丕闻讯后大怒,决定亲自率兵征讨东吴,孔明派兵支援。
曹丕也不是个简单的人,他在那样的家庭长大,从小就看惯了曹操的所作所为,因此他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充满了野心,尤其是当了皇帝以后,更是想要有所表现,有所作为。
当伐蜀的计划破灭后,曹丕改变方向,决定先去伐吴,而且还亲率大军。吴军只好尽量抵抗,可是孔明不能跟陆逊一样,先看看情况再做决定,如果东吴快败了,就赶紧出兵去分杯羹,如果曹丕打输了,就干脆按兵不动,否则蜀国在国际上的信用也破产了。
孔明很讲诚信,他认为既然两国说好联盟,那蜀国就要义不容辞地出兵支援,让东吴人看看,蜀国言而有信,不像他们。
孔明跟东吴来往从一开始就秉承了最了不起的两个字——诚信,自己说到就要做到。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孔明这么讲诚信,为什么又要抢人家的荆州呢?
其实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是所谓的计策。况且那也是周瑜自己搞来搞去,造成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果。很多演变不能单纯地只从一个方向去了解。
可是,见孔明增援东吴,曹丕会死心吗?这个我们还要再看,因为我们不能马上对一个刚就任的人下断言。对人多看几次,对事情多听几遍,然后再做评断,才比较可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