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集 火烧连营
刘备伐吴报仇,首战告捷后,孙权便立刻派人前来求和。但是刘备不仅没有收兵回川,反而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东吴。
那么,从最初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到先灭吴、后灭魏的战略转变中,一向行事谨慎的刘备,为何会屡屡拒绝听取他人意见,变得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这最终又将会给刘备带来哪些险恶的后果呢?
刘备打算再次发兵。孙权只好擒住张达、范疆二人,连同张飞首级一并送还刘备,并上表求和。
张达、范疆等仇人已死,刘备为什么不能适可而止呢?适可而止这四个字,其实就是中庸之道,既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一切都恰到好处,因此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就像行驶在路上的车子,何时该刹车,需要驾驶员精准的判断。如果刘备此时适可而止,对外说既然仇人都已经死了,两个兄弟的仇也算报了,然后接受东吴的求和,两家联合起来去攻曹丕,将来的格局就会大不相同。
可惜老天不断地给刘备机会,而刘备却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没有及时刹住车。
刘备执意再战,孙权只好应战。随即便任命年少的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马,抗击蜀军,并给予充分支持。
既然这是孙权自己的决定,那他就要负起全部的责任,可他又不能亲自去迎战。
所以只好充分授权,将宝剑和印绶都赐予陆逊,允许他很多事情能够先斩后奏,以防一些老将领见他年纪轻轻而不听他的命令。其实孙权平常是比较优柔寡断的,这次迫不得已做了这个果断的决定,结果果然非比寻常。
陆逊刚刚上任,刘备便率部来攻。东吴老将韩当、周泰等人,欲出兵迎敌,而大都督陆逊,却断然出面阻止。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不费一兵一卒而取胜才最合算。陆逊算好刘备领军远道而来,粮草供给不一定足,士兵水土不服,时间久了自然会疲惫。
因此不许将领们出战,只让他们牢守险要之处,这样既不会有什么死伤,也不必冒太多的危险,只要拖到刘备支持不住,自己就赢了。
要是陆逊此时想趁机表现自己、建立大家对他的信心而出兵应战,那他就跟一般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支撑不了多久。可他却表现得非常老练,最后果然一切都不出他所料。
蜀军长期驻扎在外,烈日如火,加上取水困难,苦不堪言。刘备大军不得不移寨山林茂盛的地方。
刘备此举乃兵家之大忌,因为天干物燥,再加上缺水,一旦敌人用火攻,损伤肯定会很惨重。刘备有很丰富的战争经验,如果别人这样做他肯定能看出其中的隐患。
人就是这么奇怪,一旦钻进牛角尖,就成了很可怕的一厢情愿。平常我们老劝别人要往这边想想,还要往那边想想,不能老朝某个方向一直想下去,否则越想越对,那就糟糕了。
中国人你说东的时候他就跟你说西,你说西的时候他又跟你说东,听起来似乎很乱,但慢慢你就会从中找出一个合理点,这个就叫做中庸之道,我们平常都在训练这种思维方式。
刘备以前也很懂这套,只是他现在当局者迷,再加上一心一意想要报仇,虽然杀关羽和张飞的人已经全死了,但他仍执迷不悟,从而影响到原本很清晰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糊涂。
刘备大军移扎在山林之中,马良明知不妥,却并没有劝阻。我们都知道,马良谦恭有礼,很会说话,跟刘备讲话一直很守分,但该讲的话一句不会少,只是此时的刘备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话。
当一个领导听不进去干部的话的时候,那这个领导就有问题了。刘备不听马良的意见,使得马良也不好意思再说,总不能拍桌子教训刘备,或者给他警告赏他几耳光吧?
是刘备让马良无法再开口,因此所有的责任都要刘备自己去承担,谁也替代不了。
东吴很多老将原本就对陆逊有成见,现在看到刘备开始移营,觉得是个攻打的好机会,便要求出战,可陆逊偏偏不同意出战,老是让等,好像胜利会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因此更是不满。
但陆逊不为所动,始终表现得很坚定不移,说刘备不可能只是单纯地移营,旁边肯定有埋伏,不许出战就是不许出战。其实,这才是一个都督应有的魄力,也是一个年轻人第一次担当重大责任时应该承受的考验。
数十日后,待刘备的伏兵移出,陆逊才去向孙权表奏自己的破蜀之策。这一点是所有年轻人都应该向陆逊学习的。
一般人觉得既然老板授权给了自己,自己就可以行使职权了,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老板授权给你只是对你表示尊重,并不代表他内心已经没有任何犹豫,现在你在行动前将自己的决定向他汇报,以表示对他的尊重,他将来才会更相信你,这一点陆逊把握得非常好。
如果陆逊行动前没向孙权报告,就算胜利了,孙权高兴之余也会更加慌张,生怕陆逊什么时候做出更严重的事情来,自己还要给他担责任。
孙权听了当然很高兴,说有这样的年轻人,我东吴无忧矣。很多事情我们不能片面地去想自己的处境,还应该想想对方的感受,这个是很重要的。
如果陆逊此时是跟众将们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或是自己直接决定、发号施令,后遗症都会很严重,因为如果他现在就开始听老将们的话,以后也势必统统要听他们的,既然已经坚持到这个地步了,就更不能放松了。
同时,陆逊也不能坚持自己说了算,否则以后上面不支持他,下面也不给他建议就糟糕了。
陆逊走的是最正确的路,他把要做的事情表奏上级,不管孙权支不支持,起码得到了上级的充分信任,下面的人自然就会对他越来越服气,他的立场也会站得越来越稳固。
现在的年轻人要好好学习陆逊的这一招,脚步才能站得稳,否则领导一充分授权你就出乱子或表现得很有魄力,会对自己很不利。
就在陆逊表奏孙权之时,马良也把刘备七百里连营的图本,送给孔明查看。孔明看后,大为惊慌。他此时能怎样呢?时间一耽搁,谁都没有办法挽回了。
那时候的通讯器材没有现在这么精良,想千里迢迢去通风报信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像我们现在一个电报、一个电话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刘备为什么不早让孔明知道呢?这时候才让他知道,他又能怎么样呢?这是孔明感觉非常无奈的一点。
以刘备的智慧和经验,是不应该做这种决定的;以马良平常给人的信任度,也不至于一点劝告的力道都没有。孔
明说兵家大忌,火攻怎么办?他这个时候除了感叹以外,真的是无能为力,他忧心忡忡,仿佛突然间苍老了许多。
“七百里”这个数字跟现在不一样,把古人所讲的数字跟现在的数字画等号是错误的。古人不见得有现在的人高,可他们的尺码一说出来就很惊人,因为以前的尺码大小跟现在是不一样的。
说彭祖五百岁,其实也不过几十岁而已,那时候一年时间的长短跟现在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做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把它们的规格、标准弄清楚,然后再去比较,不能见书上说是连营七百里就以为真的有七百里,它的意思只是蜀军的营寨连在一起,显得又长又广而已。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概念去了解。
不管怎么样,刘备这次的惨败跟曹操当年的惨败都有点出乎意料,这种很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天意吗?
其实,我们所讲的天意就是现代科学所讲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中国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冥冥之中像是有谁在做主。
但我们不是神本位,而是人本位,所以不是神,而是人心,一切都是人心在变动。
曹操好大喜功,所以他会犯那种错误,现在刘备皇帝也当上了,东吴也打败了,好像自己的判断都是对的,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果然不出孔明所料,陆逊令部下深夜来袭,火烧七百里连营,蜀军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刘备只得狼狈而逃。
人不要等到大祸临头时才来想办法,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事先多方面考虑,今天的话叫做沙盘演习,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像刘备这样,一定后悔得要死。
老天先让刘备小胜不断,然后再让他遭遇这么大的挫折,心理上的打击太大,所以说有时候打胜仗不见得是好事情,要是刘备刚开始遭遇到一些困难,现在也许还会小心一点。
为什么要一口气派七十五万大军呢?不能分散一些各个击破吗?可能刘备此时也非常后悔这些事情,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我们讲过很多次,西方人很单纯地对上帝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可我们不是,我们是对天地良心有信心,因为我们是人本位,认为人是宇宙的一份子。
宇宙有天理,人相对地就有良心,所以天理就是良心,良心就是天理。很多人问良心在哪里,如果有人这样问,那我们就不用回答了,因为那表示他根本就没有良心,没有良心的人还回答他干吗呢?让他去自作自受吧!这些都是中国人很普遍的思想。
一个人过分自信就叫刚愎自用,太不自信就叫软弱无能、犹豫不定,这个度很重要。
人不能不自信,以前的袁绍就是觉得这个人说的也对,那个人说的也对,那他凭什么来当领导呢?
当领导的人要拿出决心来,因为最后他要为这个决定负责任。可是过分自信,什么都听不进去的人也要自食其果,刘备跟孔明在一起的时候压力没有这么大,现在要独当一面了,想做给孔明看看,最后就完蛋了。
刘备惊慌而逃,陆逊穷追不舍,当追至鱼腹浦时,陆逊等人陷入了一石阵,一霎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陆逊有没有遇到孔明当年埋伏的十万大军?答案是: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根本没有。这种话西方人听起来很不高兴,他会追问你到底有没有,中国人则会问:怎么说呢?
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说的。陆逊明明没看到一个人,可他确实又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就好像有十万大军在阻挡他前进一样,那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初孔明经过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地形地物有一种很奇怪的磁场反应,使人往哪个方向走都觉得不对,于是就会慢慢失去控制,这是地形地物所产生的一种正常物理现象,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外力。
孔明当年就在这里布置了一些类似堡垒的东西,虽然没有人镇守,但是人进去以后就像进了迷宫一样绕来绕去,而且时而还有地形地物所造成的雾和风,让困在里面的陆逊感觉异常奇怪。
所以我们才会讲,要说没有孔明的十万大军吧,它又好像有,可要说有吧,却又连个人影都没有。十万人在那里吃什么?怎么活呢?一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都只是孔明布的一个阵而已。
正当陆逊难以逃出之时,孔明的岳丈黄承彦现身石阵,出手相助。黄承彦明明是孔明的岳丈为什么协助陆逊逃离险境?
就是因为他是孔明的岳丈,所以才会协助陆逊离开险境。这话不是很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
千万不要以为黄承彦是因为不满意孔明经常随军在外,让他的女儿在家里忙,觉得孔明没有照顾好他女儿,所以才会这样。
事情并不是这样子,黄承彦知道孔明是不喜欢杀人的,打仗对孔明来讲是一种心理负担。
因为孔明是儒家,他只想用和平的手段使两边共同合作发展,出兵打仗只是不得已,所以此时黄承彦就劝陆逊不要再打了,冤是越积越深的,冤家要解开,不能再结了。
他完全是在为孔明着想,因为他知道孔明的内心也是这种想法,只是孔明没有机会跟陆逊讲而已。就算当面说,陆逊也会觉得好笑,所以这话由黄承彦来讲最合适。
黄承彦叫陆逊赶快回去,不要再动干戈。也只有黄承彦才有资格讲这种话。正当陆逊在孔明的八阵图里转得头昏眼花,始终出不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时,突然出现一个老人家,将他安全地带出了阵。
陆逊对这个老人家有感谢之心,在这种情况下,黄承彦劝他回去能和就和,不要老是打仗,他当然听得进去。其实这些话对每个人都有帮助。
陆逊难道真的是听黄承彦的话而不乘胜追击刘备?他有一大半是听黄承彦的话,一小半是由于他觉得杀关羽是自己出的主意,夺荆州也是自己出的计策,自己让东吴抛弃了鲁肃的策略而使结果弄成这样。
因此对自己检讨了一番,认为最好还是不要打仗,要尽量减少伤亡,能跟刘备缓和的时候要尽量想办法缓和,否则这样一路走下去,将来只会两败俱伤。
因此陆逊回去之后改变策略,能和就和,不给刘备太大的压力。否则这次他直接追到白帝城,说不定还能把刘备抓回来,但要是这样的话,两边就彻底没有合作的可能了,最后也只是让曹丕渔翁得利。所以我们认为陆逊做这样的决定是对的,最起码减少了很多老百姓的痛苦。
趁陆逊撤兵返回江东,刘备得以喘息,率部逃入白帝城,终日心事重重,不久便郁郁成疾。刘备的心里在作挣扎:究竟是留在白帝城,还是回成都呢?对刘备来讲,这两个选择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现在回成都,那他就是败军之将,带那么多人去打仗,结果大败而归,脸往哪儿搁呢?说不定百姓还会对他有意见,怕他回来又要把更年轻的士兵带出去牺牲,从而产生一种抗拒,那刘备一辈子的名誉就要归于零了。
此时刘备要做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就是他这一生的定位在哪里。如果定位在政治,那他无论如何也要回成都去。
可他知道自己的政治使命大概是完成不了了,本来想在有生之年中兴汉室,完成自己的理想,可因为这次的大意不可能实现了,所以他决定改变方向,留在白帝城。
意思是他已经跟政治脱离关系了,以后的事是他儿子跟孔明他们的事,他则要用自己的经历去告诉各位:人要么不跟人家结拜,要结拜就要有始有终;要么不发誓,要发誓就得承受相应的后果,跑是跑不掉的。
当年他们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前后没差多久就一个一个地走了,可见人不能随便发重誓,发重誓是逃不掉的。如果刘备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给我们后人一个教训,那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我们要好好体会刘备之所以不回成都,而要留在白帝城的原因。以他一生的奋斗经历,他最后总要给自己一个归属、一个比较理想的据点,于是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教化方面的典范,但政治是失败的。
论政治,刘备是失败的,孙权是失败的,曹操也是失败的。为什么一定要有人成功呢?实在没有一个有资格算成功的话,那每个人都是失败的。
天意如此,岂能强为,在不甘心,事已至此
天意如此,岂能强为,再不甘心,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
人生尽力就好,虽然我一无所有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493120126: 感恩留言,感恩相遇,感恩支持,谢谢关注和点赞,传承中华文化,你我同行,请多多分享,一起加油吧!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