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欲擒故纵

66.欲擒故纵

00:00
30:27

第六十六集  欲擒故纵

 

在蜀军南征期间,南王孟获屡次被擒却始终表示不服。为了能使孟获诚心归降,孔明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与忍让,不但对其好言善待,而且屡次将其释放。


那么,面对这位赖皮而又蛮横的南王,孔明为什么不直接将其除掉,而非要坚持收服他的人心呢?孔明的这种做法,又能够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怎样的和平统一观念呢?


孟获被放后,让其弟孟优向孔明诈降。孟获原本以为,让自己的弟弟孟优去诈降,孔明就会相信,并提供一些帮助。


但是,孔明一眼就看出他们是来骗自己的,于是将计就计,将孟获也抓了起来。


孟获虽然吃惊,但是仍然一百个不服气,他的理由还是如果硬碰硬地正面交战,败在孔明的手上,他才会心服口服。可孔明都是靠阴谋诡计抓住他的,因此他怎么都不服。


其实,孟获的想法也不无道理,但孔明不管这些,他只想用自己的方式让孟获口服心服。


所以在历次战争中,孔明这次表现出了最大的包容和宽容,因为他这次出兵的动机跟其他时候不一样。


为了能使孟获心服口服,孔明故意撤掉了看守,打算再放他们一马。孟获兄弟趁机逃跑,不料半途遇到赵云,赵云却不强留。


因为大家越来越觉得孔明的做法是对的,对两边长远的友好交往最有利。赵云的意思是,并不是蜀军没有防备,只是孟获他们要走,孔明也不想强留,想走就走吧,所以才给孟获让出了道路。


赶到河边的马岱就比较不客气了,他说:如果再被我擒到的话,下次必不轻饶。一个柔,一个刚,这样才比较好配合。


他们放孟获走并非懈怠职守,放纵敌人,而是完全理解了孔明的一番苦心。当然,他们也并不是存心让南蛮之地将来归属于中国,否则动机就不对了。


可是结果是自然而然的,当一个人心悦诚服的时候,他就会自动投过来。中国的版图之所以会越来越大,就是孔子所讲的,自己先把自己的内政治理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把文化水平不断地提升上去,那四周的人自然会心悦诚服,愿意投奔于你。


就在赵云马岱按照孔明的意思,放过孟获兄弟不久,魏延却又截断了孟获兄弟的去路。


在蜀军的这些将领里,魏延的态度始终是比较不友善的,他把孟获兄弟的去路完全阻断,让他们回不了家,看他们能怎么办。


虽然魏延没有违背丞相的意思,没有杀孟获他们或抓他们回去,但是他心里仍在抱怨:丞相这样子怎么打仗呢?他决定给孟获兄弟一点脸色看看,就表示他心里对孔明的做法并不服。


孟获兄弟对孔明的不服,只是战争上的不服,而魏延对孔明的不服,则是战略上的不服,他认为孔明的这种策略根本就不需要,要打仗就打,讲那么多干什么呢?


历经几多周折,孟获终于回到了山寨,见到了夫人。孟获夫人要亲自迎战孔明,孟获却不肯答应。各位,如果你是孟获,你会答应吗?


孟获的夫人说孔明这么难缠,那我去打好了。孟获如果说行啊,我打不过他,你去吧。有这样的男人吗?


所以孟获很自然就说:你不要去,我打得过他,用不着你。其实他心里何尝不希望夫人帮他打一打呢?可是他嘴上只能这样讲。通常一个人讲的话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妥当不妥当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面来看这一情况。作为一个领导,孟获这样说最起码没有逃避责任,再困难也要自己去打,没有让别人上阵,自己守在家里,否则算什么领导呢?


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他的夫人真的不能去打,而是告诉他的夫人,要去打就要小心一点,那些人都不是好惹的。


否则,如果孟获的夫人武艺很高强,平常又目中无人,孟获这时候不提醒她,让她心里有个准备,那她出去打仗就真的是去送死了。


孟获携带珠宝,从各部落借来刀牌军数十万,又前来与蜀军挑战。孔明反而传令全军,退回营寨。


照理说,孟获之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如果自己是两军正面交战时被擒,就会心服口服地投降,现在他率大军来攻,孔明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全力应战,将孟获抓住才对。


可是孔明没有这样做。对此,很多将领都大惑不解。但孔明知道,这次孟获的大军准备充足,士气高昂,现在应战的话,就算全力以赴能取胜,双方也会死伤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孟获心服口服并不容易,所以他让蜀军暂时避开孟获大军的锋芒,等对方的士气降低一点了再战。


可见,孔明是说到做到,并不是嘴上说要帮助南蛮,结果却做出很凶残的事情。他嘴上说要和平,在战争中也非常重视如何降低双方的死伤,为将来双方的和平做努力。


孔明三擒孟获而不杀,只想服其心而不想灭其族,可谓用心良苦。这事也只有孔明才能做到,换成别人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素养,因为就算有这样的观念,也很不容易具体落实。


孔明不但想到,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切实地落实这种想法,当然很难得。孔明并不想把南蛮整个灭掉。


因为孟获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力,这个空间要留给他们好好去发展,孔明只是希望跟他们永远修好,两边互不侵犯,并不是要侵略他们,把这里当殖民地。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没有要把外国当做殖民地的想法。孔明想要让孟获真正体会到这一点。


为了能尽快与蜀军一决高下,孟获率兵前往蜀军营寨偷袭,却不料蜀军营寨中没有任何动静,这还是孔明在用计。他留下一个空营,里面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却没有一个人。


孟获的士兵进来一看,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孟获那些士兵的动作可以知道,他们还是很天真无邪的,根本就不清楚战争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在那里不停地乱叫,却不动脑筋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孟获当然要聪明一些,他到了以后就开始研究,说蜀军要是怕打不过他们逃了,营寨一定会很乱,现在一切都整整齐齐的,连粮食都没带走,就说明蜀军没有要逃的准备,一定是蜀国遇到东吴来犯或曹魏来侵,命孔明赶快率部队回成都去了。


他分析得条条有理,自以为很对,然后下令去追蜀军,趁他们回去的途中狠狠地打击他们一次,却不料又中了孔明的计。


第四次被擒,孟获还是不服气,他始终认为孔明用计擒他并不算什么真本事,什么时候孔明不用计了,能在硬碰硬的战场上擒了他,他才真的服气。


当然,孟获这是在耍赖,可是孔明心想:既然已经放过他这么多次了,这次就再放他一马吧,说不定他下次真的心服口服了呢。于是又放走了孟获。


孔明有必要和孟获这种人玩游戏吗,他到底在想什么?如果孔明只是为了自己一时的兴趣,跟孟获斗着玩,那他所做的一切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让这么多人耗在这里,把成都的事情丢在一边,跟孟获斗着玩,算怎么回事呢?可孔明并非如此,他是为了整体的发展,为了长远的计划,为了使自己能够全心全意去北伐,才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


实际上,孔明是很高明的。从他对孟获这件事上,我们也应该有一点启发,那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文化水平不断地提升上去。


中国人长期以来始终是在同化别人,很少有被别人同化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水平高,如果用武力去打,那是不可能长久的。


当初英国人打得全世界都有它的殖民地,可是短短一百年间就统统都丢掉了。我们中国的疆土之所以到现在还这么大,就是因为我们用的是同化,而不是武力,否则早就四分五裂了。


但是,现代的炎黄子孙要想想:今天我们还有那么强的同化力吗?没有了。我们盲目地学外国,学到最后都不像中国人了。


中华民族最大的危机就是我们的同化力越来越弱,以后能够不被别人同化就不错了,更别想去同化别人了。


我们应该好好想想:我们的老祖宗凭什么去同化别人?就是凭着他们高度的文化水平。因此,努力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努力的目标,其他都在其次。只要我们把文化发扬光大,维持较强的同化力,其他的根本就无需担心。


孟获被再次释放,回去之后,见天气炎热,想让暑气逼走蜀军,兄弟二人便躲入了秃龙洞。


人都是这样,当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总会寄望于天气、地形等自然力量,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共同的思维。


孟获原本信心满满,以为不会输给孔明,现在越来越觉得诸葛丞相不好惹,因此想用当地险要的地形地物和闷热的天气逼走孔明,这样他们就不必投降了,这是孟获的好主意。


诸葛亮率军前往秃龙洞,擒拿孟获。通往秃龙洞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孟获来的路,地势平坦,土厚水甜,人马可行,但只要在路口垒上木石,就算有百万之师也进不来。另一条路不但隐蔽,而且道路艰险,人马难以前行。


孔明见那条好走的道路被封了,又不想跟孟获发生正面冲突,以防双方死伤惨重,于是选择了另一条险路,虽然辛苦一点,但能减少伤亡,这是孔明必然的选择。


蜀军冒着酷暑,由险路进入秃龙洞,结果比想象的更糟糕,那条险路不但险陡难行,而且还有很多没法破解的天然障碍。那里的地形地物以及天气的变化,都是一般人所没有办法想象的。


由于路况艰险,暑气燥热,士兵们干渴难耐,当他们看到一个水潭时,不禁惊喜万分,于是大量饮用,却不料水中有毒,喝过此水的人都变成了哑巴,孔明不得不下令远离潭水。


照理说,孔明平常很神算,掐指一算应该就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并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可是这次没有,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真正知道的人。


现在的孔明跟当年草船借箭的孔明完全判若两人,他对眼前的事情也感到很惊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如果他以不知为知,乱七八糟地乱搞一气,可能会害死更多人,那样他就有愧于良心了。


但孔明是儒家,懂就是懂,不懂也不会装厉害,所以这时候的孔明并不是不愿处理这件事,而是他也不知道怎样处理。


他生平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以前从没有看过或听过,所以他的反应也跟平常人一样,只能让士兵们避一避,然后再想办法。这是孔明了不起的地方。


孔明一筹莫展,其实这才是真诚的表现。因为他不能充内行,不能随便猜测一下或推理一下就告诉士兵该怎么做,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请教懂的人,否则实在太危险。


怎么会有喝几口水就变成哑巴的事呢?这太可怕了,所以他派人出去打听,看看谁知道其中的原因,然后按正确的办法来解决。他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为了能尽快医好中毒士兵,孔明亲自出马,前去寻找当地的人家,经过了一番艰苦跋涉,终于在林中寻到一位高士,告诉大家如何解毒。孔明当时的感想只有一句话:皇天不负苦心人。


老天之所以这么晚才让他找到那个人,就是要试试他的真诚到什么程度。当一个人真诚到了老天要的那个程度,就是力道足了,接下来大门自然就会打开,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经验。


要是孔明派人找了两次没找到,就打道回府了,那些士兵的毒也就解不了了。所以人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到九十还不行,坚持到九十八还差一点,坚持到底的时候,那个高士就出来。


孔明在感动的同时,也表示很佩服那个高士。他没有说,这个自己以前也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也没有说高士的看法跟自己一样,而是很真诚地感谢高士的指点,传令士兵要遵照高士说的去做。


他也没有问这位高士是谁,因为那时候身份地位已经不重要了,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等大家的毒都解了,一切都安定下来了,再问也不迟,何必一来就浪费时间问他的姓名呢?


见面先说自己碰到的困难,问他有什么可以解救的方法没有,这才是优先要解决的问题,今天的话叫做针对性很强。


当士兵们所中之毒被解之后,这位高士向孔明谈起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这位高士不是别人,正是孟获的大哥孟节。孟获排行第二,所以大家都叫他二哥。


照理说,作为大哥的孟节应该站在孟获那边才对啊,是不是他现在所讲的都是想害蜀军呢?可是看他那么诚恳,将解救的办法说得那么仔细,又好像不是。


孟节知道孔明不好问他,于是主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自己并不赞同孟获的做法,可又拿他没办法,所以只好隐居在此。


现在蜀军遇到困难,能够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丞相,对蜀军有一些帮助,也算是给丞相赔礼谢罪了。


孔明对孟节万分感激,心想老天毕竟还是有眼的,此次蜀军如果真的是侵略人家,死伤更会无数,因为那样孟节就不会告诉孔明这些应对之策了,前面的种种难题也会让蜀军损失惨重。


所以孔明一方面很庆幸,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对的,另一方面也很感谢孟获这个有良心的大哥。


正当孟获在秃龙洞中躲避蜀军之时,他曾经的死对头,银冶洞主杨锋来到了秃龙洞。


他假说自己是来助战的,并让一些歌伎前来助兴,缓和一下大家紧张的情绪,然后趁孟获他们正在兴头上毫无准备之时,一下擒获了孟获等人。否则孟获也是个不简单的人,要想抓住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杨锋擒到孟获后,就送到了诸葛亮那里。他每一次被擒,都有不一样的理由,这种人值得信赖吗?其实这种人才值得信赖。


如果孟获是那种存心不良,一开始假装投降,等孔明带兵回朝了再叛变的人,那才糟糕。


凡是很容易就投降的人,都是不可靠的,像孟获这样每次都找理由,顽强抵抗的人,看似不可理喻,但等到有一天他真的投降了,那一定是口服心服的。这是孔明比较高明的地方,也是孟获比较真诚、可爱之处。


老实讲,不要看南蛮人样子粗鲁,实际上他们是很朴实、很实在的。


我们希望大家了解,人类最初的本质是很诚恳、很实在的,只是后来文明越来越发达,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才开始有了分歧——有人坚守着诚实和实在,有人开始变得阴险奸诈。


越是文化水平低的人,越是朴实和真诚,这一点我们不必怀疑。当时,南蛮那个地方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那里的人普遍很实在,因此就算孟获是个很顽强的人,但他不会耍诈,也是值得信赖的。


我们看人不要只看表面,而要看他的内心深处。孟获这种人不服就是不服,等到真的服了的时候,会比谁都服。


孟获第五次被擒,他还是不服,惹得孔明都要大怒了。但是孔明一想,还是算了吧,再忍他一次也无妨。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路不是说走了五十里就算走了一半,因为越往后人越疲劳,也越难走到,所以一百里路,要走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


而孔明的素养很好,知道凡事贵在坚持,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里了,那就不妨再放他一次,让他心服口服的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猪猪爱阳阳

  • 林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