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五柳先生传-名师解析

第5课时-五柳先生传-名师解析

00:00
12:54

【小鹿听课】历史政治生物地理英语语文课程全部更新完成啦,还有最新上线的语文课内古诗文高中历史 及重磅推出的英语课文精讲(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更有免费专辑:作文文化常识 等你来听!专业有声教育服务,助力孩子轻松高效学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喜马拉雅小鹿听课,快来跟小鹿一起学习吧!!(点击历史政治生物地理英语语文课外古诗文即可进入收听)

添加小鹿助手领取配套的课程资料VXzaoxuexinmei007


五柳先生传无事即神仙

陶渊明      

大家好,这里是小鹿听课《初中古诗文素养》课。今天跟你讲的,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我喜欢陶渊明的文字,不是因为《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像是他笔下一个美梦,读后让你感到美好,但是又感觉遥不可及。而我更喜欢《五柳先生传》,那是他以第三人称给自己写的自传,读起来亲切动人多了。

每每想起他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我就会心一笑,感觉陶渊明是自己的知音。只是千百年前的陶先生,他当然不会知道我的存在,他呀,只喜欢和请他喝酒的人做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自传吧。

陶渊明这篇自传的文字很清淡,初读起来朴实无华,微微有种生活苦涩的感觉。再读便让人啧(ze,二声)啧称奇,文章里藏着幽默,不细心很难发现。字里行间有一种自洽,那是活得通达的一种状态。

我们现在很多同学也许不喜欢清清淡淡的菜,觉得不够刺激。其实偶尔有机会,去体味生活的本真,就会发现,清淡的菜细细咀嚼,还是有些耐人寻味呢。

现在让我们来尝尝陶渊明炒的这盘清淡的菜。

 

文章精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个人不知道是来自何方,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住所旁边种着五棵柳树,所以就以五柳先生为号。何许人这一句,何是指什么,许,在这里指地方,何许人,就是哪里的人的意思。

同学们如果把原文中的“先生”换成“我”,再来读一次,就会觉得陶渊明这个人有点意思——我不知道我是哪里人,也不清楚自己的姓名,住所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叫自己五柳先生。这一看就是个傲娇自恋的大叔,谁没事给自己写自传呢?还假装我不是我,我是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陶渊明,江西省九江市人。本来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陶侃(kan,三声)曾经是长沙郡公,死后获封大司马,也就相当于天下的兵马大元帅,在世时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到了陶渊明这一辈,家世衰落,但是他的家族依然有影响力。他若是想要做官,还是随时可以有机会脱离贫寒的生活状态。可是陶渊明还是把好好的县令老爷的位置给拱手让出去,甘心回乡下种田去了。

这样一个主业是隐居,副业是写诗和喝酒的人才,千百年后还能留下名声,多少是有点本事做依仗的,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他傲娇的资本是什么?

他说自己是个安安静静不爱说话的人,不爱慕名利。喜欢读书,但是不追根究底,读到有点领会的时候,一高兴起来就忘了吃饭。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很好理解,陶渊明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刻画自己的性格,没有用更多的笔墨来展开。“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在这里读第四声,喜欢的意思。甚,副词,是很,非常的意思。是说喜欢读书,却读的不仔细,不想逐字逐句的去理解,不去索求文章确切的涵义。若是我们谁说自己喜欢读书,不求甚解,当家长的听了,会有种这小子欠揍的感觉,可是陶渊明不一样,后面那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瞬间就把境界上升了。会意,是说读书能够领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一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吃饭。就是我们说的废寝忘食。

 

接着往下读原文:

性嗜shi,四声)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除了读书,陶渊明最喜欢的是喝酒。这里三个字简单直接说明了这一点:“性嗜酒”,嗜是十分爱好的意思,表示喜欢一个东西,到了根本停不下来的程度。我们看他说自己喜欢读书,是“好读书”,而喜欢喝酒,他却用了一个“嗜字”。还是喝酒更有吸引力些。喝酒的兴奋感,是会有记忆的。

“家贫不能常得”是说陶渊明很穷,不能经常有酒喝。亲朋旧友知道他喜欢喝酒,常常准备好酒请他去喝。

造饮辄尽的造,是造访的意思,尽,尽兴。曾不,就是竟然不,吝情,是舍不得的意思。有人叫我去喝酒,我就喝个尽兴,一醉方休。醉了之后我就回家,也没有舍不得不走。

这几句话,生动的刻画了自己虽然好酒贪杯,又潇洒磊落的形象,他的亲朋旧友,并不嫌弃这样一位‘酒徒’,相反关系和睦,常常热情招呼他去喝酒,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陶渊明坦荡、真诚,不求名利,没有算计。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世出身而高傲自大,也不会因为自己贫穷而自惭形秽。

套用一句话,陶渊明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我们接着往下面读一段原文: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an,四声)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环堵,就是围起来的四面墙,萧然,是指萧条的样子。是说家里穷,家徒四壁。不蔽风日,就是说墙壁漏风,屋顶漏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则是重点描述自己的衣着和生活状态。短褐是指粗布的短衣,穿是说衣服破了洞,结是打补丁。箪是古时候用来盛饭的竹器,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碗。瓢是用来舀水的工具。陶渊明说,我家里是真的穷呀,家徒四壁,挡不住风吹日晒。粗布衣服到处是破洞和补丁,吃了这顿没下顿,碗和瓢经常都是空的。

这种生活听起来是不是很惨?县令老爷不当了,到乡下住着破屋子,还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同学们肯定很难体会到,这种贫困和饥饿的磨折,只会感受到钱不够花的痛苦。那个宁愿辞官也“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说自己“不慕荣利”的陶渊明,是不会轻易在贫寒生活之中低头的,他用了最重要的三个字来拒绝卖惨——“晏如也”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说自己晏如也,我们肯定还不信呢,心想你就装吧,过得这么穷,你还怎么安然自在,整天乐陶陶的呢?他说我呀,常常写点文章自娱自乐,那些诗歌文章能够说明我的志向和乐趣所在。不要太把得失放在心上,就用这样的自在的生活方式,度过我这一生。

接着他给自己写了一段话:

赞曰:黔娄lou,二声)之妻有言:“不戚qi,一声)戚于贫贱,不汲ji,二声)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ou,二声)乎?衔觞shang,一声)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u,二声)?葛天氏之民欤?

黔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隐士。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模样。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传说上古时期,民风淳朴,人们都能够淡泊名利,保养天真。陶渊明在这里引用了这个隐士妻子的话,来夸赞自己: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对于贫困和地位低下,不感到忧愁苦恼,对于荣华富贵,不贪慕乞求。这样的话说的正是我这样的人吧!举起手中的酒杯,写下心中的诗篇,因宣扬自己的志向而心情愉悦,这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

纵览全文,陶渊明这篇清淡的文字里面有一个旷达的人生观。不因身份地位,生活环境而对自己妄自菲(fei,三声)薄,或者是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志向,去寻求富贵荣华。而是安然自若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写作,喝酒,读书可以欣然忘食,写作可以自娱自乐,喝酒可以只求一醉,即便身在陋室,缺衣少食,也能自在度一生。

更为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这一个理念,终此一生。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恰恰是我们所仰慕而不可及的,也恰恰是我们需要去细细品味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试问我们能否修出这一份清清淡淡的自在从容?这正是我喜欢陶渊明的缘故。你们呢?

 

互动写作

 

亲爱的同学们,读完这一篇自传,请你来评价陶渊明这个人和他的人生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