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熙熙攘攘地追逐着后天对待的名相,一副精明锐利的样子,乐此不疲,却在这样的追逐中耗损着生命的本真。圣人内在则一派天真,如婴儿般清真自在。在纷扰喧嚣中,如何保有内在的清真?凡圣对内在气机一动的差别在哪里?一起来领略内在那无知无识、无分无别的景象。
第二十章 食母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下一段则是老子在描述荒兮其未央哉的那个时候,那个无知无识、无分无别的概略的情景,就是用以下这一大段。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这个熙熙是热络地追求着、享受着、看着怡人的舞台的表演,很陶醉的叫熙熙。太牢是什么呢?古代皇帝祭天的时候,最丰盛的一个大礼,就是在刚收成的时候,那谷物是最多的时候,来办礼的,也就是说太牢这种的祭典,祭完之后,要吃的时候,那个宴席是最丰富的意思。所以如享太牢的意思就是说,享受着最丰盛最丰盛的宴席。
如登春台,春天去赏景的一个高台叫春台。我们看这一段,看看世上的众生,熙熙攘攘地追逐于后天的对待名相之中,是不是熙熙攘攘?你稍微想一下,每天去逛百货公司的人有多少?他们到底是在买一个日用品,是生活真的必须,还是在买一个跟别人能够相比?两三万的一双皮鞋是日常生活必须吗?那可不是这样的。
所以人们熙熙攘攘追逐于后天的对待的名相之中,美的、丑的、高尚的、鄙陋的等等,好像正在吃着那个最丰盛的酒席,看着那个最美丽的春景一般,以为自道乐此不疲,就是这边所说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让我们乐此不疲的是什么呢?就是对待。对待里面我们觉得我们占上了上风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非常的愉悦。对待里面我们觉得占了下风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比不上,我觉得我的名片拿不出来,我觉得同学会的时候,说起收入的时候我会丢脸,有没有?你的内心就开始要交战,而那个名片拿出来,头衔很好看的,他就一直一直在推,有没有?他也正在享受,如享太牢,如登春台一般。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这个泊就是船靠在岸叫做泊,它是比喻,比喻内心有了依靠,内心的宁静淡泊,不再跟着漂泊叫泊。
泊兮其未兆,这个兆,心头的一个端倪、心苗。未兆就是知见还未起之前的心头的清明的景象叫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这个婴出生到学爬、学讲之前叫做婴。已经开始在爬,开始在牙牙学语叫做孩,婴、孩是有差别的。这个孩,学走路、学讲话的阶段我们叫做孩。所以婴儿之未孩,就是一个字句都还不会的,那个叫做婴儿之未孩。
那这段什么意思呢?说唯独我的内心宁静淡泊,不跟着人家追逐时髦走的。这阵子流行什么,然后就乐此不疲,有吗?然后那阵子又流行那个,然后这一个又好像毫无价值又抛开,然后又追寻那个,就是永远都是像这样如享太牢,毫无目标的。
唯独我的内心宁静恬淡,不迷于世位,泊于物欲。念头之未萌,物欲跟念头都还没有萌,他的心停在这。回到婴儿未孩之前,你怎么引诱他,用漂亮的东西引诱他,他会跟着漂亮起来吗?他会跟着愉悦起来吗?你用最尊贵的东西去吸引他,然后他就会开始虚荣起来吗?是不会的。但是你不能说他没看到,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他还没有这个知见。
这个婴儿未孩之前,内在活活泼泼,了无分别知见,了无世俗拘累,那个清真跟自在。其实你只要把世俗的繁琐的知见通通放下,眼睛闭上,反观内在,身中清真的感受,其实那当下就是跟婴儿之未孩的景像是完全一致的。
乘乘兮,若无所归。我们看这一句,这个乘乘兮,自在飘摇的样子,乘乘兮。任内在的气机去随天而动,没有一毫人意的造作,没有一毫知见的攀附,只是觉知它的清真,自由的存在,叫若无所归。没有一定要这样,我要把内在感受安排成这样,我要把内在感受安排成那样,那样的感受不能出现,只有那一种感受才可以存在,不做这样安排。
乘乘兮,好像踏着冲浪板,不论大的浪、小的浪在上面奔驰,乘乘兮。不论内在的感受是好的不好的,紧的热的,大的小的,你就好像驾着一个冲浪板在上面冲浪。乘乘兮,若无所归,就是随便它载我去哪里,随便它在我身中产生什么样的姿态,叫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遗,遗失掉了什么一样。众人皆一副非常聪明犀利,非常追逐的样子。独独我空空洞洞,好像遗失了什么似的,好像,不是真的。因为众人的那一副竞逐、追逐的样子、比较的样子、犀利的眼睛、犀利的言词、夸张的笑容,这一些好像大家都要像这样才算是正常。这一个人好像不太正常,好像头脑是不是哪一根筋出问题。而我独若遗,其实不是若遗,而是最纯真的。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这个沌沌是不识不知的样子。说我的心就像愚人一般,不识不知的样子,因为他一直保持在婴儿之未孩。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个众人在很多版本写“俗人”,但是如果讲俗人的话,其实是不太符合这个篇名“绝学无忧”,抛弃所有对待的说法是不太通的。昭昭是精明锐利的样子,闷闷是浑噩无知的样子。
这一段是在讲什么呢?说众人皆精明锐利的样子,而我独像一个糊涂人一样,无知无识的样子。众人皆一副苛察的样子,而我独闷闷然无所分别的样子,不计较,也不去追逐,也不去陶醉,也不去抗衡,只是静静地去经历它。
我们的道、我们的性,它是非常非常多的功能的整合,可是不论它组合成一个贪字,组合成一个嗔字,那个时候我不要叫你看那个贪。反观觉照的时候,你看到你内在的浮躁,但是我要你看的不是那个浮躁,是叫你看组成这个浮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仔细停留在那一个焦点上,会发现细细麻麻,细细麻麻。你再仔细看看,那个细细麻麻里面有没有任何阻碍?仔细看,放宽胸怀去看,非常畅然,所以你可以在浮躁里面非常畅然。
所以你对着内在的一丁点卡在你胸头的东西,你耿耿无法释怀,因为你一直看的就是那个对待的层面。而圣贤要我们看的是,如婴儿之未孩之前,它那一个聪明的气血,它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对吧?
这个就是为什么在圣贤的解脱心法里面,六祖说烦恼即是菩提。那我们都把他解释成,烦恼历经久了之后就习惯了,就看开了以后就舒服了,叫烦恼即是菩提。那个意思是说,把烦恼擦掉之后,然后再重写一个菩提,对吧?不是即是!即是是什么?同一秒。
为什么我们学习圣贤心法,你学不来的原因,为什么告诉你说要“浑浑噩噩”,你老是问我说:“那浑浑噩噩,那圣贤岂不是很笨?”那圣贤既然这么笨,如何写经典?如何教导后世的子民?他凭什么?就是你把这两个事情又分开来看,其实它是同一件事情。
所谓“浑噩”是什么,用绿色的墨写红色的“红”,我只叫你看绿色的颜色这个东西,你对红色的“红”的字形浑浑噩噩,你只看什么?看绿色,这样了解意思吗?所以他不是不可能,是一直讲,讲不通。
等你看里面的时候,看到你的本性清真,看到你的本性真空的时候,为什么它是如此的智慧,为什么它的弹性是如此的大?而我们为什么弹性是如此的小?一丁点一丁点的气血侵袭你的时候,你今天的整个心情全部都在转变,因为你看到什么?你看到浮躁,你看到我的不屑,你看到我的自卑,你看到对方的计较,你看到对方的险恶,有没有?你全部都在看这一些。
所以该看的你不看,学道就是看“道”而已。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往内一觉观都看到什么?就是道,道就是什么?就是气!气就是气,绿色就是绿色,不论它写什么,不论它组合什么,我们不看它组合什么,我们看是什么来组合它,对吧?所以一切的烦恼苦厄,你就解开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忽兮其若海,当然也有版本写“忽兮其若晦”,其实这两个意思差不多。漂兮若无所止,也有版本写“寂兮若无所止”,这都可以的。漫不经心的像海一般,呼吸,漫不经心的,就是不要对那个“红”看得这么清楚,可是你对哪一个不能不看清楚,对那个“绿”不能不看清楚,你搞清楚吗?对那个字形不要看清楚,对那个颜色不能不看清楚!因为所有的东西都由这个颜色组成,我只要你看到它的根,我们不要看老是迷在它的变化,这样了解意思吗?
好,就说我用一盆的沙,我可以写很多很多字,但是我已经跟你交代好,不论我在上面写什么,你只看那个沙,所以我写什么,答案你都得说什么?就是沙。不要我写鸡就说鸡,写鸭就说鸭,这样了解意思吗?就是那个沙。
往内看,为什么我说它清真本无意义?它就是气,气本无意义的。所以漫不经心的,像海一般宽阔、无际、不可捉摸。为什么叫不可捉摸呢?因为圣贤的心思你挂碍不着,你觉得很奇怪,你觉得他深不可测,那只是因为怎么样?他很单纯地永远只看那个最单纯的面,因此我们觉得他深不可测,那是因为我们以满身的污秽去看那个婴儿之未孩的人,你会看不懂。
空荡飘摇、随遇而安地漂兮,像是毫无希求、毫无目的的一阵风一样的。漂兮一落无所止,你就随便飘到哪里,爱到哪里就到哪里。你喜欢用这一盆的沙,你爱写什么就写吧,反正我永远都只看沙,你欺骗不了我的,这样了解吗?
婴儿出生到学爬、学讲话之前叫做婴。开始爬,开始在牙牙学语叫做孩。说的意思就是内在活活泼泼,了无分别知见,了无世俗拘累,那个清真自在。
“反观觉照的时候,你看到你内在的浮躁,但是我要你看的不是那个浮躁,是叫你看组成这个浮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当头一棒!
解开一切烦恼苦厄的法子就在这集里了
返观时就看全身细细麻麻的气,那些烦恼就是由这些细细麻麻组成的,这时你的烦恼就没有了
淡泊名利,婴儿未亥之前
凡事只看根本,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往内觉观,只看组成各种情绪的气,是细细麻麻的气,是流动的气,马上烦恼即菩提!
感恩!!20210123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420
讲师解经,独到、精彩、别具一格。唯此种解法,才能体现经典的价值!感谢讲师,感恩遇见!🙏
我们对内在的一丁点卡在胸口的东西,无法释怀,因为你一直看的就是那个对待的层面。
哇,这一集好精彩👍 如果用沙子写任何字,我只看沙,不被字迷惑和带跑! 一样的道理,往心中看,组成情绪的就是气,只看气,不看情绪。那就得菩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