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以增长智巧、汲汲功利以为学,圣人以敏觉知见、忘名忘功、乐天知命以为学。放下一切对待的知见,回到从未学习过任何对待知见之前的本真,就能获得无穷无尽的法益。
第二十章 食母
绝学无忧,唯之于阿,相去几何?善之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二十章食母,我们看本文:绝学无忧。绝学,就是要把这个学给绝了,绝了之后无忧。如果从这个定义上来看,这个学,是凶意不是吉意,因为它必须拿掉才无忧,对不对?它是凶的。所以这个学字指的是后天的熏染。
跟一个小孩子在唱歌,唱得很天真,你说:“你唱的表情不对,要哀伤一点儿。”他说:“阿姨,什么是哀伤?”然后接下来你怎么答?这可难了,要答这一题可难了。等到有一天他在人事上受尽波折,不由自主哀伤的时候呢?他就懂了,那叫哀伤。从后天慢慢熏染而来,叫做学,这个学必须绝了才无忧。
世俗以增长智巧、汲汲功利以为学,但巧者劳而智者忧。这就是我们说“”能者多劳是好听,其实是忧苦我们的身心,心灵不但日渐的空虚,精气也日渐的匮乏。你有没有发现忧愁多的人、劳神的人,精气比较凋萎。看着他脸上的气色,没有办法神采奕奕。礼拜天要睡到中午,过了中午还爬不太起来,有没有?这就是精神日渐凋萎的一些征兆。
圣人以敏觉知见、忘名忘功、乐天知命以为学。圣人就学这一招:学无学。把以前所学的一直学,学到那些学都可以放得下,这要不要学?这要学的。要把以前的东西放掉,那个学问可大了。他们是以这个为学,但是他的心灵日渐的充盈,精气也日渐的茁壮。
所以圣人无梦,因为他的魂不游,没有什么梦。若有梦的话,有所启发,偶尔一两次。但不是像我们凡夫俗子,一天跟演连续剧一样,睡一个晚上,好多好多梦。因此放弃了智巧、功利、名相之学的熏染,这是我们后天的学。淡然无欲、与世无争,则心性清静,而免忧矣,所以叫做绝学无忧。
而《论语》的第一句便说“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没有?第一个字就是学。而此章的第一句便言不学,要绝学。这个看似大大的相反,但不知孔子是为人道来说法,所以要以下学而慢慢达到上达。老子乃从天道来立论,所以要以不学直觅本真。
因世俗之人学道,执着名物的色相,分别善恶曲直,用尽聪明,苛察一切,终生疲意而不见成功。是以老子直指先天虚无至养,反乎未生之前,不识不知之天,才能够觅得本来之真。这个是两个人的用心不同,不代表程度有所上下、有所高下或有所差异,或者是这两个人的学问根本互相抵触,不代表这个意思。
也有一些翻译者把绝学两个字解读为失传的圣学,那个“为往圣继绝学”,把它解为这个“绝学”,这个实在是忽略上一章“三绝”所致。上一章谈什么?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所说的就是这一些,因为上下章它是连贯性的,这三绝都是从后天所学来的,因此属于对待。
为什么要绝呢?因为这个圣、智是跟另外一头来对的。这两个一对上之后,我们的竞争、追逐,我们的内心马上动荡、忐忑不安,我们的精神日渐地匮乏,这就是要“绝学”的原因。所以这些后天来的对待之学有碍本性,故宜绝之,叫做绝学,要把学来的东西彻彻底底再把它洗干净,叫绝学。
再看下文:唯之于阿,相去几何?这个唯就是唯唯诺诺的那个唯,就是不论交代什么事,他都是是是,好好好,什么都好,对的也好,不对的也好,可以做的也好,不可以做的也好,有没有?像古代皇帝旁边那些奸臣、小人、奉承阿臾的,就是唯。
唯有吉意有凶意,唯的吉意是恭敬,也是宽和,应人家应答,跟这个阿是相对的。阿是轻慢的、不屑的,或刚烈的,或拘逼的应声。我们用一个比较日常的口吻来说,好像长辈跟你说什么事,你说:“嗯。”或者另一个长辈跟你说什么事,你说:“哼。”有一样吗?这两个字要来用重音符号标是差不多,但是听他的口气,你可以知道他的内心差得多还是差得少?差很多很多的。
说“哼”跟“嗯”这有差吗?这有差。恭敬地应一声“唯”跟轻慢地应一声“阿”,若从口气或音波来分析,我们用科学仪器来给它检验的话,究竟能够有多少差异?你检测不出差异,就是你可以知道它的音波略有差异,但是你没有办法测出它的意义来,这个差异是很小的。
唯之于阿,相去几何?意思是,如果从表象上来看是相去一点点的,那么也可以解为:恭敬地应一声“唯”和轻慢地应一声“阿”,给予别人及自己的感受产生多大影响?如果我们从科学仪器来检验,那相差一定是很小。如果从听到的人的内心的感受来说呢,那相差大不大?那是非常大的。
善之于恶,相去何若?但这个看似不大的差异,给人内心的感受相差多少呢?是很大。善之于恶就是给我的感受是好的呢?还是不好的?他应“唯”还是应“阿”,应“嗯”,跟“哼”,那是差多少?那是差很多的。对自己的存心养性影响又有多深呢?深不深呢?常常说“哼”的人,心里还有可能养得宽和吗?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内心可以归内心,行为举止可以归行为举止,但那个是你特别注意的那刹那,是切割得开没有错。但如果日常你都常常怀着不屑的眼神,说着不屑的话,那你会说这一个人的内心会有多端庄、多恭敬呢?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当他在“哼”来“哼”去的时候,第一个受害的是谁呀?自己先受伤啊!人家是看到了之后,然后想一想之后,嗯,生气了,有没有?他是人家还没有看到之前,他已经先气在心了,所以哼才哼得出来。
也可以解为:一个长期为善与一个长期为恶所造成的结果相差多少呢?这相差很大的,给人的观感不同,自己的苦乐也不同,到底钻到六道轮回里面的哪一道里面去,那这个差别是很大很大的。就是攸关于我们的心性、我们的言行,彼此都是有关系的。
为什么道家的心法叫“感应”呢?感应不是说我做了一个什么事,天上的神正在看着我。不必等到天上的神在看,你内心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妄念,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气血马上在变化,它马上告诉你,第一个知道的是谁呀?就你自己。你的气血正在变化。你想到了一个贪,里面内在的变化;你想到了一个嗔,你内在马上在变化,这就是为什么道家的心法叫“感应”。
俗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言谈口气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若心存公正,口气宽和,必能够渐渐地得人心;反之,若心怀苛削,口气常怀着好恶的影射,说话一直挖苦,挖苦东挖苦西,有没有?眼神不断地飘忽,头不断地斜斜的,这个人家慢慢可以感觉得到,必渐渐为众人所唾弃的。所以善之于恶,相去何若?是很大很大的。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乃善之本,就是凡是内心的一个诚恳,善之本;阿,是恶之根,奉承阿臾的“阿”也不好,愤怒的、不屑的“阿”也是不好。一念的宽和,自心即是天堂;一念的拘逼,自心即是地狱。所以下地狱何必等到一定死后呢?不一定。有的人还没下地狱,他此刻已经比地狱更难过了,不然他怎么会从阳台上跳下去呢?肯定他现在就比去地狱还难过,他急着去地狱,对不对?急着要解脱,因为非常难过。
长期使用这种看似影响不大的不屑口吻,或看似无关紧要的恶行,必然使身旁的人对你渐渐就敬而远之,也对你的品格开始感到畏惧,开始感到怀疑,常常给你打一个问号,常常对你不断地提防。既然这一丁点的差异对别人或对自己都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么聪明的人可以不持着戒慎恐惧的态度,去认真地思考吗?别人看到你就已经看到鬼一样了,这么害怕了,你自己可以不怕吗?自己要更怕,因为第一个受伤的是谁呀?是自己。
以上的这样的解释,是大众比较能够接受的一个解法。但这样的解释跟本章头一句绝学无忧的前提是无法连贯的。解经典当然是,如果我们单独从其中一句把它拿出来,大家来解一解,咀嚼咀嚼,不管前后文的话,实际上我们可以发挥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如果把前后文装上去的时候呢?往往它的方向就会变成单行道。它讲话是有口吻的,而且它是有连贯性的,配合上前面的绝学,就不再来谈得失的问题了,它是有另外的意思。
并且如果我们这样的解法,也跟此段的最后一句荒兮其未央哉,是没有办法吻合的。荒兮其未央哉是什么意思?我们待会再解释。所以此段必须做另外的思考,我们先来解开下一句,再来探讨。
下一句是荒兮其未央哉。这个荒指的是像原野般的没有任何污染,宽阔、广大。其未央哉,这个央,是播种完毕叫做央;旧有的常衡已经失掉,而进入有穷有尽的气数,也叫作央。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是有关系的。播种完毕叫做央,就是因我已经种了,结果自然就会发生,那个已经结束了一个事情,而另外一个苗正在滋长,这个情况叫做央。我们旧有的本性、永恒的本性已经失去,因我们一念的对待,而从无极进入到太极,旧有的永恒之路断掉,一下子往六道的方向开始钻去,我们不断地按那个按钮,那个气数已经产生,虽然还没有很茁壮,但那个时候,我们就称为“央”。
未央就是还没有堕气数,就是无穷无尽。我这个种子现在拿在手上,我没有种,它可能有另外的升华,不堕短暂的气数,叫做未央。那荒兮其未央哉什么意思?我们从这整段把它凑起来,保持心头的原始,心头的宏大、宽阔,心头的没有分别,好像未曾学过什么对待污染一般,因而免除人人畏惧的气数的枷锁,逃离这个气数里面来,这个便是绝学无忧的所在。
这样的荒兮其未央哉跟前面的绝学无忧,这是一整段,这一整段就对得上来。就是把后天的污染都放下,放到什么程度?放到像原始一般,像荒兮,像原始一般的没有任何人为破坏。我们现在把我们后天的播种,把它比喻为人为的破坏,虽然短暂看起来有收获,但失去它的原貌,我们是这样来比喻它。所以前面的绝学无忧,放下一切,跟下面的荒兮其未央哉是可以连贯的。
那么也有学者把此句解为众生的心田之荒芜,应该好好地耕耘跟学习,说荒兮其未央哉,把它解释成我们的心田是这么样的荒芜,那么样的没有耕种,那么样的没有播种,言外之意是在影射我们要好好地去播种,对不对?这样解起来看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跟全章的第一句绝学无忧的主旨相不相符?是完全不相符的。
也跟后半段,后半段各位再读下去的话,它有所谓的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等等,这一些话是没有办法呼应的。这个是不成章不达的解法。虽然有了这样的解法,但我们先把这个解法先放下,因为这整段所在说的是叫你多学习,还是叫你把所有后天的学习放下?是要把它彻底放下,所以不往那一个方向来解释的。
老子用这一句荒兮其未央哉,作为绝学无忧的收尾,也用这一句作为下一段无知无识、无情无识的一个开头,可见得这整章的精神皆系于这一句,因为它是连上贯下。放下一切对待的知见,回到从未学习过任何对待知见之前的本真,就是这边所谓的荒兮其未央哉。
就好像我们看着一片洪荒的原野,还没有任何人在上面开垦过,它是那么样的纯真,那么样的原始,保有它原来的风貌,就是指这一边荒兮其未央哉。那么如此一来,一切的善恶贪嗔皆在此章的去除之列,因为善也是学来的,恶也是学来的。前面的那一章讲到圣也要绝,智也要弃,仁也要绝,义也要弃,对不对?后天学来的通通都得放下。
因此在这章的前面说唯跟阿,善跟恶,来做好坏分别的一个取舍,用这样的解释的话,其实是不吻合第一句,也不吻合这一段的最后一句,所以这一个有重新调整的必要。
我们如果用贯穿第一句跟最后一句的说法,那这一段大意在讲什么?说唯与阿,善与恶。在无知无识的婴儿看来,其实是没什么分别的。你对一个婴儿说“嗯”跟对一个婴儿说“哼”,对他的分别是什么?是没有分别的,他都对你报以最灿烂的笑容,对吧?因此婴儿面对这些情景的时候,他的心性依然是泰然的,因为他还没有分别的知见,他的气机不堕后天八卦的轮回造化规则之中,心能够超脱这个知见。
那么面临唯跟阿的际遇的时候,其实对我们来讲也没什么差别。为什么要为了这个小小的差异而自堕于气数的枷锁呢?只要心能够涵容一切,那么面临好的命运,就是所谓的“善”,以及一切不好的际遇,就是所谓的“恶”,总是逆来顺受,心甘情愿去生活,那么又能够有多大差异呢?
古代的圣贤,在皇宫里面成圣贤的也很多,当乞丐成圣贤的也很多;际遇一帆风顺、一辈子没什么苦厄的也很多;一辈子饿得死去活来的也很多;常常被追杀的也很多,对不对?圣贤他们在修持的时候,不管外面这些际遇的好坏,根本不是他们探讨的重点,就是照这样子生活而已,我尽我所能的去生活。但他的内在不因为一个小小的“唯”,或者是一个“阿”,或者一个大大的“善”,或者一个大大的“恶”,而堕入于分别取舍之间......为什么要因为这个小小的差异而自堕气数的枷锁?这个气数才是人人所畏惧的,面对它时,我们能够不小心翼翼地做出选择吗?
所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一谈到说人家快死的时候,大家哭哭啼啼,死的也哭哭啼啼,活的也哭哭啼啼,为什么?怕!如果我们知道他去的地方比我们这里更好,各位你要不要哭啊?就不必了,就放鞭炮、系彩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哭得死去活来?因为他不知道去哪里?然后那个人也很怕,有没有?他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人之所畏,就是怕这个气数,怕一个未知。既然大家都怕,我们怕不怕?我们应该要怕,要早戒慎、早惕励,不要等那时候再来怕,再来紧急地念佛号,是为时已晚。
怎么样的选择才能避免气数的枷锁呢?其诀窍就在于“绝学无忧”,所有的对待通通抛下来。而“绝学无忧”的诀窍在哪里呢?就“荒兮其未央哉”。这样的解法才能将整段连贯在离一切相,离一切分别取舍,以及上一章的“三绝三弃”的这个主轴下,就能够把它贯穿,相互辉映。
各位回去,你仔细地咀嚼看看,你用各种的解法,刚刚我们各种的解法都示范过了,对不对?你用各种的解法,然后仔细地朗读几遍看看。而读经典的时候,有一个各位常常忽略的,就是口气。我们念它的字的时候,会念到它的口气,对不对?念到它的语重心长,念到它的峰回路转,那个语气才是你要来注解这个经典到底往哪个方向的最大依据,这样各位了解吗?
比如说我们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晚上要去看电影好吗?”妈妈说:“好哇!”或者她说“好啊。”然后板着脸。两个都是说好,可是意义是相同吗?这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读经典如果你不能读出语气的话,我敢跟你讲百分之八十的意思你是读不到的,知道吗?
语气你要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一个主轴。还有一个就是连贯性。圣贤写东西是很有逻辑的,他绝对不会上一句跟下一句,才四五个字的距离而已,然后就前后完全不相干,自己打自己嘴巴。一下说要绝学无忧,一下说要开始好好地学习,不会干这个事情的。这个精神各位要掌握到。
感恩!20210419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002
放弃名物色相,回到内心的本真。
圣人提倡的学习,是放下增长智巧,放下汲汲功利,放下对待,回到原有清真的心。回想我们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很多时候是增长智巧,汲汲功利,是追求外在的浮华,南辕北辙。难怪心不安定。警醒!
绝的是学到的知见呀
荒兮其未央哉,保持心头的原始,心头的宏大、宽阔,心头的没有分别,好像未曾学过什么对待污染一般,因而免除人人畏惧的气数的枷锁,逃离这个气数里面来。
此章作如此解,让人耳目一新。
世俗之人:巧者劳、智者忧,终生疲惫精神凋萎不见成功~ 圣贤之人:忘名忘功、乐知天命,把以前学的东西都放掉,心灵日渐充盈,精气日渐茁壮! 我们要向圣人学习“绝学无忧”的精髓!这一集里有答案!
读经典要读出语气才能了解圣人的意境👍
绝学就是去除知见、离物去欲的学问
内心依道不依学!是谓绝学。人岂能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