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篇,可以说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篇“医德”专论,题目叫《疏五过论》,排在《素问》第七十七篇。“疏五过”就是疏理五种过错。这一篇主要分析了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容易出现的五种过错。这一篇和下一篇《徵四失论》,都是讲不明医道所造成的医疗过失,概括起来就是“五过”、“四失”。“五过”、“四失”从反面论证“医道”之真、掌握“医道”之难,也从反面提出做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医德规范,这一篇的最后还提出了医生必须具备的“四德”——四种品德。
我们来看这一篇开头,黄帝对雷公感叹道: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哎呀,医道真是太深远了!医道之深远好像观察万丈深渊,又好像面对天空中的浮云。深渊尚且可以测量,而面对天空中的浮云就很难知道它的边际了。圣人的医术,是普天百姓的典范,圣人讨论判断疾病、建立医学理论,必有一定的法则,遵循这个原则和法度,按照它来为医治病,就能为普天下人民谋得福利。所以行医者应该有“五过”与“四德”,你知道吗?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雷公离开坐席起身再拜说:我年纪尚幼小,愚笨而迷惑,没有听说过五过和四德,只能在表象上与名称进行比较,空洞地引用经文原理,其实心中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于是黄帝就详细指出来为医治病的五种过错:
第一种过错是不询问病人的生活贵贱贫富的改变情况。“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是在诊治病人的时候,一定要先询问病人的生活状况。如果曾经高贵而后来卑贱的,那么虽然没有外邪直中,疾病也会自内而生,名为“脱营”,“营”就是“荣”,荣耀。如果以前富裕而之后贫穷的病人,则名为“失精”。情志五气流连郁结,积聚为病。医工诊治时,病位不在脏腑,躯体外形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常常在诊断时充满疑惑,而不知道是什么病。但是病人身体一天天消瘦,气虚精损,病势加深没有气力,恶寒而惊恐。病情之所以会加深,正是因为情志五气郁结,在外耗伤卫气,在内夺伤荣血。医工的过失,正是因为不了解病情,这是诊治中的第一个过错。
第二个过错是不问病人的饮食起居、神志情绪变化情况。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凡是要诊治病人,一定要询问他的饮食居所,有没有突然的欢乐或者突然的痛苦,或先快乐后痛苦,都会损耗精气,精气耗伤竭尽,则形体损伤败坏。暴怒耗伤阴精,暴喜耗伤阳气,厥逆之气上行,经脉胀满,形体羸弱消瘦。愚笨的医生治疗这样的病人,不知道何时补泻,也不知道病情进展,精华日渐耗脱,邪气逐渐盛实,这是诊治时的第二种过失。——中医问诊的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不只包括第一条提到的富贵贫贱的改变,还包括这一条提到的病人的饮食嗜好、生活居处、工作环境、情绪变化,还有婚姻状况、个人病史、家族病史、日常生活等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情志情绪的变化,《黄帝内经》十分重视人的情志对人健康的影响,反复强调五志过极会伤害相对应的五脏,如《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第三个过错是不能精准分析脉象的变化。“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善于脉诊的医生,一定要分类归纳各种脉象,比较分析正常和异常的脉象,从容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假如医生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他的诊治也就不见得高明了,这也是诊治的第三过。
第四个过错是不问“三常”——不问病人的地位高低、变迁、权欲情况。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诊治时要问病人的三种情况,首先要问病人的贵贱也就是地位高低情况,其次是地位变迁中遭受的挫折,第三是有没有想当官的欲望。——这种生活经历的巨大变化肯定会造成情志变化,所以必须要问清楚。如果以前是侯王,是个高官,后来被贬职失去了权贵地位,这个人虽然没有遭受外邪,也会有精神上的内伤,身体一定会败亡、生病。如果之前很富裕,而后变得很贫穷,虽然没有感受外邪,也会皮肤枯焦,筋脉屈曲,两腿痿软。如果医生不能严谨认真对待,不能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而是一味柔弱,屈从病人的要求,就会诊治混乱失去常法,疾病一定不能去掉,不会有什么疗效,这就是诊治时的第四个过错。
第五个过错是不了解病因和预后的情况。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肢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唯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
凡是诊治病人时,一定要了解发病的始终全过程,做到察本知末。在切脉问诊时,要注意区分男女不同。凡是生离死别、思念过度,忧愁多虑,惊慌恐惧、喜怒无常,这些情绪因素都会使五脏精气空虚,气血难以维持。如果医生不懂得这些,又谈什么治疗之术呢?比如有病人曾经负过很大的外伤,筋脉斩断,但身体依旧行动,津液就不能滋养,就会损伤筋脉之气,血气内结不畅,淤阻阳脉,时间久了就会腐烂化脓,而出现发热打寒战等症状。粗莽的医生治疗这样的病人,总是多次针刺阴经和阳经,导致病人身体正气解散,四肢痉挛,濒临死亡。医生还不能明辨,不问发病的原因,只说死期不远,这是粗莽医生的行为,是诊治中第五种过错。
最后黄帝总结: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导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凡是以上提到的五种过失,都是由于医术不通,人事也不明晓。因此说,圣人治病,必然知晓天地阴阳的变化,四时经络、五脏六腑,雌雄表里的相互关系,还要知道针刺、艾灸、砭石、药物等主治的适应病证。对于人事也要从容理解,明白医道诊治大法,要了解病人的贵贱贫富,各自的性格品质,要询问年龄长幼,分析性格的勇敢与怯弱,审查疾病的部位所属,就可以知道疾病的根本,然后再对照八正时节与三部九候的脉象,那么诊治就一定很准确了。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不知俞理,五藏菀热,痈发六府。诊病不审,是调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治疗疾病的方法,应当以保持住体内正气作为根本,循求真正的病因与原理。如果不能求得真正的病因,那么过失在于表里关系没有把握。在治疗时一定要坚守医道法则进行治疗,不要搞错针灸腧穴的方法,只有这样进行治疗,一生才不会有什么过错。如果不懂腧穴之理而针灸治疗,就会使五脏之气郁积成热,六腑发生痈肿。如果诊断时不能审慎觉察,就会在治疗时失去了常规。所以要严谨遵守这个治疗法则,按照《上经》《下经》的经文要求,推测疾病发生在阴还是在阳,是在奇恒之腑还是在五脏,要通过观察明堂(鼻部)及面部的色泽变化,审查疾病的终始——病因和预后,这样才可以在世间广为行医。
黄帝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其实是提出了四种医德,也就是开头说的“四德”。如果说诊治五过是从反面提出了医德规范,那么这一段论述就是从正面提出了医德规范。这四德就是:一要全面了解天地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与人体生命的对应关系,二是要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发病等基本原理以及针刺药物等治疗方法,三是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社会生活、精神情志、体质性格、饮食起居等各种情况,四是要全面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技术。
这一篇和下一篇《征四失论》是古代最早的医德文献,那么《征四失论》又讲了什么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这篇文章让我记得《道德经》的修心与做人方法还要孙思邈的医德。感恩张其成教授关于这篇《黄帝内经 疏五过论》的解释。
对于心身疾病还有论述,真是妙
以内经的要求,当今基本没有合格的大医!
中医从一开始就是以患者为主体,以患者复原健康为依归,而这样的人文精神在西医那成为被攻击不够科学的重要原因。而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现代医学科学的傲慢呢。
黄帝内经太伟大了!只有全面掌握病人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科学分析施治,现在这样的中医太少了!人心太浮躁了。
这一篇黄帝讲的好全面,张教授讲解的好详细,相得益彰。真好点赞加油
老师们好,黄帝内经我是付费了的为什么还要付费。
离七七77 回复 @1897139ktxz: 可能是登陆的账号和购买时的账号不一样,您再看看。
今日养生帖,祛湿防暑:“饮食要清淡,要利于消化,应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常用清热利湿食物以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最为理想。”
很受益,感恩张老师
为往圣继绝学,多谢张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