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示从容论】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

137.【示从容论】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

00:00
21:21



大家好!从上一篇开始,黄帝的对话对象发生了变化,岐伯变成了雷公;对话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雷公问,黄帝回答。黄帝在回答中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雷公学医多年也未能真正领悟理解其中的要领,所以需要黄帝讲解,黄帝指出了雷公认知的失误,这一切都说明医理、医道的精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同样反映了医道精深。这就是《素问》的第七十六篇叫《示从容论》,顾名思义,就是展示从容之道,“从容”是什么意思?有人说就是从容不迫、从从容容,但从这一篇的内容看,“从容”应该是两个词,“从”就是遵从、按照的意思,“容”就是模式、方法,“从容”就是按照模式分析病情。按照什么模式呢?我认为就是本文提出的“取象比类”的“象数”模式。


我们来看原文。有一天,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育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此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藏六府,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黄帝悠闲安详而坐,召见雷公并问他:你学习医术,诵读医书,如果能够达到博览群书,通晓各种知识,达到取类比象,可以说是已经贯通理解了医学的道理,给我讲一讲你的体会吧。比如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宫、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以及水液的运行,这些都是人生而必需的,也是在治疗上容易出现错误的,你务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做到十全。如果不能了解,就会被世人所怨恨。


雷公听了之后,恭恭敬敬地回答: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雷公答道:我读了《脉经·上下篇》很多遍,但对于取象比类,还是不能做十足的把握,又怎么能说是完全明白理解了呢?


“帝曰:子别试通五藏之过,六府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黄帝说:你在《脉经·上下篇》之外,根据你知晓的,试着说一说五脏的病变,六腑的不和,针刺砭石的副作用,药物的适宜证,汤液的滋味,要仔细全面地描述,我也会详细地解答,就把你所不理解不知道的都说出来吧。


“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雷公说:肝虚、肾虚、脾虚都会使人身体沉重、情绪烦恼,我曾经用药物、针灸、砭石、汤液进行治疗,有的有效果,有的却没有效果,我想听听这其中的解释。


“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yǎo)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若夫三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


黄帝说:你怎么如此年长,却问出如此幼稚的问题呢?可能是我问的问题也不太恰当吧。我想和你探讨深奥玄妙的医理,你却用《脉经上下篇》的内容回答我,这是为什么呢?(你刚才提到的肝肾脾三脏有病的情况),脾脏有病则脉虚而浮好像肺脉一样,肾脏有病则脉小而浮好像脾脉一样,肝脏有病则脉又急又沉又散好像肾脉一样,这些都是一般医生经常搞混淆的,但只要按照相应的方法诊断,就能够辨别。脾肝肾三脏分属土木水,部位相近,都在隔膜以下,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为什么还要问呢?


    从黄帝对雷公的批评可以看出是很严厉的,是不是黄帝太不近人情呢?不是!这是说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什么问题?就是“从容”,也就是遵循什么思维模式、思维方法?黄帝强调要用“及于此类,通合道理”、“别异比类”,也就是要善于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就是用“象” ——也就是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来类比、类推出万事万物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来源于《易经》,《周易·系辞传》中就说过,“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就是类推、类比,就是援物比类。取象比类思维在中医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藏象理论,注重脏腑之“象”,这里的五脏六腑不是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作用相同、时空节律相同、也就是同类的功能结构。这里黄帝本来想要和雷公讨论的正是这些精深的医理,而雷公却执着于理论上的“象”,还不能灵活应用这种思维,这正是雷公不能真正掌握医道的原因,这可是个大问题,所以黄帝对他进行了丝毫不留情面的批评。


雷公听了之后,还是不太明白,于是举了两个具体的案例请求黄帝解惑,第一个案例: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yuě)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藏者,以知其比类也。”雷公说:有一个病人,头痛,筋脉挛急,骨节沉重,胆怯少气,呕哕噫气,腹部胀满,经常惊恐,不想睡觉,这是哪一脏所发的疾病?这个病人的脉浮而弦,切脉如石头般坚硬,我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再一次向您请教脾肝肾三脏的问题,就是为了能够取象比类、分类区别。


“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yùn)热,五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


黄帝回答说: 应该按照取象比类的方法呀。对于年长的人要从六腑去寻求病因(年长者往往饮食不节制),而对于年少的人要从经脉去寻找病因(年少者往往体力消耗大),对于壮年的人要从五脏去寻找病因(壮年人往往纵欲而伤精)。现在你所说的都是错误的,八风郁结发热(外感),五脏销烁受损(内伤),内外病邪相互传变。如果脉浮而弦,是肾气不足。如果脉沉坚硬如石,则是肾气停留不运行了。病人胆怯少气,说明水液通道不畅通了,形气消失了。病人咳嗽烦闷,则是肾气上逆造成的。因此,这个病人的病因在于肾脏。如果认为是肝脾肾三脏都有疾病,是不符合医理经法的。


雷公接着又问了第二个案例: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支解堕,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雷公说:有一个病人,四肢沉重软弱无力,喘咳,大便出血,我为他诊治,认为是肺病,切脉发现脉浮大而紧,我不敢治疗。有鲁莽的医生用砭石治疗,结果病人出血增多,等到血止之后,却马上觉得身体轻快,这是为什么呢?


“帝曰:子所能,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此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是失吾过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此类《从容》,是以名曰诊经,是谓至道也。”


黄帝说:你所能够治疗的疾病,已经很多了。但在这个病上,你却出现了过失。至于那个粗莽的医工能够治愈此病,好比鸿雁有的时候也能一飞冲天,偶然成功而已。“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然而圣人治病,都是遵循法度的,结合各种事物进行类比——取象比类,然后在冥冥莫测当中灵活掌握变化规律,观察由上及下、察上则知下、举一可反三,何必要拘泥于经书呢?现在这个病人脉浮大虚,是脾气外绝——脾的阳气太虚,不能正常输送津液,不能复归于阳明胃经。“二火不胜三水”,二火不能制约三水,二火就是二阳,也就是阳明胃;三水就是三阴,也就是太阴脾。胃中阳气受损导致脾经得不到胃中饮食精华的营养,因此脉象混乱无常。这个病人四肢怠惰无力是因为脾的精气不能输送。气喘咳嗽是因为水气并入阳明胃经。大便出血是因为血脉流行不畅,使血液溢出脉外而导致的。其实这一切都是脾脏的病变,而你却认为是肺脏受伤的疾病,那是因为判断失误而说出来的错话。“不引此类,是知不明也。”如果不能引申对比、取象比类,那么诊断疾病就不能明确、正确。肺脏如果受伤,也会引起脾气不能自守,胃气不正常,进而经脉之气不能正常运行,反过来又使得肺脏衰弱,经脉不能输布精气,最后导致五脏精气都漏泄,不是衄血——鼻子出血就是呕血——吐血,但不是大便出血。所以脾脏受伤和肺脏受伤这两者是不相同的。“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就好比天是无形的,地是无边的,白与黑相去是很远大。你的这次诊断失误是我的过错,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就没有告诉你。现在我要明白告诉你取象比类的“从容”方法,才是诊断的法要,是最高明的道理。


这里黄帝又一次强调“至道”,这在《内经》中已经出现很多次了,这一篇中的“至道”是指从容之道,也就是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这就是中医思维,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根本所在,也是明医和庸医的差别所在。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11836fgww

    除了《内经》中的藏象学外,脉学亦是意象思维的动态显现。脉象并非可视的对象,而是通过三指的触觉,进而调动感性直觉、知性、想象力、时间包涵空间的观念等在内观中予以再现的动态景象。脉学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运用象思维,描述脉像什么,比如浮脉如水漂木,如春风拂动柳梢。脉象是意象的产物,象思维是系统整体的全息科学,脉象里蕴含宇宙的时空信息。脉学多为哲学诗,是诗性的哲学,动态押韵,情景兼容,物我不分,是哲学运用语言最高的表达。

  • 知非lyu梦菲

    这里的“从容”的意思挺耐人回味。王冰以为“从容安缓”之意,吴昆以为“从人之容貌”,老师这里认为是遵从取象比类的模式。我以为,不论此词本意如何,皆不出“从其本来之容”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从医者心态之容,无欲无求,从容中道。二是从病者及外界之容,脉象、容貌都使其以本来的样子自然显现。两方面又互为表里、互相作用。

  • 翔宏

    黄帝强调至道,不可教条,要比类取象。全局观很重要!感恩致谢!

  • 食疗咨询

    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 仁和系统勤修戒定慧

    张教授讲的黄帝内经太好了,越听越入神,黄帝好像大慈父,雷公好似自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收益太多了,感谢感恩老师详细解读,为您点赞!

  • 静默儿

    “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可见,取向比类的思维方式才是中医高明的医道所在,“不引此类,是知不明也”,诊查疾病尤宜思之

    听友104139454 回复 @静默儿: c---'-c-c(没有c别vtoo-_(哦:

  • 离七七77

    中医的思维方法是最重要的,也是中医人"觉悟"的关键,象数思维,取象比类!

  • 福悦养生

    讲的好!

  • 王文贤_n6

    高明医生循法守度,精心辩证论治,取像比类的从容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maxcui

    黄帝的境界跟岐伯相比真是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