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友:大家好!我是张其成。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三伏天怎么养生?
我国有句俗语叫“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就是说到了三伏和三九的时候就要特别注重锻炼,注重养生。为什么呢?因为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三九是从冬至开始算的,三伏是从夏至开始算的。三伏是什么意思呢?“伏”就是潜伏,是指阴气受阳气逼迫潜伏在地下,阴气藏起来的,只有阳气了,你想一下有多热!所以三伏天气温很高、气压很低、湿度很大、风速很小。三伏是什么时候呢?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的,也就是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三伏的初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今年就是四十天,也就是从7月12日开始一直到8月21日。“三伏”天也就是《黄帝内经》说的“长夏”。按照五行相生的说法,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分别为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三伏长夏五行属“土”,土又主湿,所以三伏长夏是湿热天气。四季为什么要多出一季?要多一个三伏长夏?因为如果没有长夏,五行就缺一个土,那么从夏天的火进入秋天的金,就不是相生的,反而是相克的,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长夏、三伏,为土,土是最低的,潜伏在那里,这样就五行相生的序列就不中断了,夏天火生长夏土,长夏土生秋天金。
我国长夏三伏是气温最高的时期,入伏后,日照强烈,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热量慢慢累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此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人们会感到闷热难耐。这个时候养生就特别重要。怎么养生呢?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要从四个方面来养生。这就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也就是饮食、起居、运动、精神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饮食。
三伏天是“暑、热、湿”三气相交之时,所以饮食要以清暑、祛湿、清热、滋阴生津为主。长夏对应的脏腑是脾胃,三伏暑湿重,湿气容易困于脾,所以要以健脾养胃为主。总的来说是要多吃清热消暑、健脾益气的食物。具体说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第一要吃去火清热的食物。哪些食物是去火的呢?比如苦瓜、西瓜、西红柿、菊花、莲子、绿豆等,这些食物大都是性凉的,其中苦瓜、苦菜、苦荞麦这些苦味食物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虚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还有百合、薏米、红豆等,这些食物是健脾养胃的,可以做成粥,容易消化吸收,是三伏天很好的食品。另外牛奶性微寒,也有补水、滋阴、解热毒的作用。
第二要吃清淡甘酸食物。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清淡,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容易消化,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
三伏天暑湿重,对脾非常不利,虽然苦味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但又不宜多食, 尤其脾胃虚弱者更应谨慎。脾胃在五行为土,对应的味道是甘,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味的食物尤其是甘凉或甘寒。比如莲藕、茭白、丝瓜、南瓜、土豆、圆白菜等。
另外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水分容易流失,适合吃一些酸味食物,可以防止水液流失,酸味食物具有敛汗、涩精、收缩小便、止泻等作用,比如酸梅、西红柿、菠萝、李子、橄榄、柠檬等,另外,多吃些醋,醋是个好东西,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第三要吃养阴益气的食物,要及时补充水分。刚才说了,三伏天天气酷热,出汗较多,人体水液消耗大, 容易耗气伤阴。所以要吃益气养阴的食物,比如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饮食应以汤、羹、汁等汤水膳食为主。要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喝水要定时,要少量多次。可选用白开水、茶水、柠檬水、绿豆汤等。如果出汗较多,可选择一些运动功能饮料,也可以每餐做点菜汤、鱼汤或鸡汤等。适合喝绿茶,绿茶是偏阴的,可以降温去火,清热消暑,在大量出汗后喝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当然绿茶性偏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喝。
三伏天饮食上要尽量做到三不吃。第一不要吃生冷食物。炎热夏季,凉拌食品和冷饮成了很多人的最爱,但是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生冷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刺激胃肠黏膜产生应激反应,诱发胃痛、腹泻等症状。生食如果洗不干净,很容易残留农药、细菌,也会伤肠胃;生的海鲜、肉食还可能有寄生虫。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以熟食为主。凉拌菜、蘸酱菜等,一定要用清水认真将食材冲洗干净。
还有不少人爱喝冰啤酒,冰啤酒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更不能过量,尤其是痛风、慢性胃肠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病患者都不宜喝啤酒。冰啤酒容易损伤胃黏膜。健康人群每天喝啤酒最好不超过1000毫升,否则易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第二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夏季气温较高,消化功能和抵抗力相对减弱,因此要不吃或者少吃油腻辛辣的食品。过于油腻会造成胃肠负担,还会导致肥胖。不要吃油炸类食品。可是有一种现象是越是炎热的天气,烧烤配冷饮越让人爱不释手。要知道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时间, 不能吃过多的烧烤,烧烤+啤酒易患痛风。辛辣煎炒食物,常常会引起脾胃伏热、心火上炎——俗称“上火”。而人在“上火”时,抵抗力会降低,就会出现如热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状。夏季本来就干燥燥热,所以在饮食方面最好是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少吃些辣椒、火锅、烧烤这类刺激的食品。
第三饮食不能过饱、过量。因为三伏天容易出汗,消耗大,容易饿,所以好多人爱暴饮暴食。我们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晚上好多人光着膀子围在一起大吃大喝,一直到深夜。这是很不好。三伏天尤其要注意饮食不能太饱,要少吃多餐。尤其晚上不能吃饱。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晚上吃饱然后立即睡觉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
第二个方面是起居。
按照《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法:夏季的作息要:“夜卧早起”。也就是晚一点睡,早一点起。为什么?因为夏天白天时间长了,晚上时间短了,所以人白天活动的时间也要长一些,晚上睡觉的时间也要短一些,这样就符合天地运动的规律了。但晚一点究竟是晚到几点?夏季的光照时间长,所以入睡时间会较晚些,但再晚不能晚到晚上十一点,十一点以前必须睡。早晨要早一点起床,在早晨可以进行晨炼,在晨炼的时候,要避开烈日之时,注重加强防护。
有一点要强调一下,炎炎夏季,人容易疲劳、困乏,所以一定要多休息,要保证睡眠。开头我讲了三伏的“伏”是指阴气被阳气逼迫而潜伏,阳气过于旺盛了,对人体各方面的消耗都太大了,所以身心也要潜伏,要休息。在三伏天这40天里,让心静下来休息,好好睡觉,别折腾。当然除了晚上要保证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以外,午睡十分重要。俗话说得好:中午不睡,下午崩溃。按照中医的说法,一天中的午时为阳中之阳,是心经当令的时候,人在这个时候心经旺盛,容易昏沉,需要小睡一会儿,这个时候又是从阳到阴过渡的时候,午睡可以很好地完成好这个过渡,有助于培养阴气。中午睡眠时间一般半小时左右比较好。中午小憩,有助身体健康和下午继续开展工作。特别是在三伏天。我想起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就是描写夏天午觉醒来之后的情景。中午睡个美美的午觉,下午就都会精力充沛。
有人说了我睡不着,有的说我中午没有条件睡,怎么办?有办法,炼一会儿静功,静坐一会儿。我在《黄帝内经》音频课程中第36讲教大家的易道功中就讲到了静功。从某种意义上说静功是一种更高级更积极的睡眠。
此外,三伏天的起居作息还要注意防止风寒湿气入侵,睡觉时不要电风扇对着头部、脚部吹,不要夜晚长时间露宿。空调不要开得过低,也不要长时间开,空调房室内室外的温差不能过大。
第三方面是运动。
夏季气温高,人容易疲劳,不想动,三伏天就更不喜欢运动。这是不对的。三伏天更要运动,只是运动量不能太大。要“不妄作劳”。 什么样的运动比较好呢?一般都是推荐慢跑、散步、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一些有氧运动。这些都很好。但对很多人来说没有学过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怎么办?我推荐给大家的就是易道功,易道功动作很简单,一学就会。我在《黄帝内经》音频课程第36讲教了第一步功筑基功,就是打基础,其实就一个连续的动作,很多人坚持炼下来,在音频上或者给我留言,原来有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都好了,免疫力提高了,体力精力都增强了,我听了十分高兴!在99讲我教了第二步功小太极功,通过运转腹部的小太极,很多人肠胃蠕动,能够及时排便,不仅减了肥,而且脾胃功能大大增强,三高也降下来了。希望大家坚持炼功。我曾反复地说,炼功是最重要的、最好的养生方式。一年四季都要炼功。那么三伏天炼功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在时间和地点上最好选择在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最好在公园、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第二,要避免体能衰退,运动量不能太过,微微出汗即可。如果出汗过多,可以选择饮用盐开水,切记不能运动后立即喝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直接洗澡,否则容易诱发寒湿痹症等一些疾病的产生。
第四个方面是情志。
情志就是精神、情绪,《黄帝内经》有七情五志的说法。三伏天的情志养生,就一个字“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三伏天天气越是炎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所谓的静心,就是指人心静如水,心无旁骛的时候的感觉。静心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修炼。天热人就容易急躁,容易发火。《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无怒”,情绪上要戒怒。不要着急,不要求快。越热越要静、要慢。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做到?你就把它当成一种修炼,每到要着急发火的时候,想一想这正是修炼的时候,于是你就自然而然地慢下来、静下来了!还有三伏天注意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等,平静一下心情。当然最好的静心的方法就是炼静功,通过三调——调身、调息、调神,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
我教的易道功每一步功都有动功和静功两部分,其中静功是调节情志的最有效的方法。
最后,我来说说大家都很关心的“冬病夏治”和“三伏贴”的问题。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来源于《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人体内的阳气和气血流通也都十分旺盛,“冬病”暂时会得到缓解,体内凝结的寒气容易祛散,所以在三伏天运用补虚助阳、温里散寒的药物,内外合击,就容易把冬天所患的病邪消灭掉。
那么“冬病夏治”的疾病是些什么病呢?主要是哮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小儿感冒等,还有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肾虚腰痛等。这些病三伏天进行治疗,可以预防冬日里发作。这些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引起的,而三伏天气,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这时候,就不能吃任何寒凉食物,而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其中三伏贴是一种常见方法。源于清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三伏贴贴敷的时间为初伏、中伏、末伏的当天,用中药贴敷在穴位上,所用的药物有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姜汁等,大都是温热性的,所贴的部位是人体相应的穴位。所贴的时间正是人体毛孔张开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逼走人体的寒湿,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
要注意的是三伏贴既不能包治百病,又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希望大家理性选择。
最后,祝大家健康快乐度过三伏!谢谢!
张教授这办法好,听,点赞!
新的课程学习好久上线?
张老师讲课用的课本,在哪可以买到?谢谢!
阳虚的人不能吃清热去湿的食物,阴虚的人才可以
和和学易 回复 @hnjzzzy555: 是的,以我的经验:阳虚尤其是便溏的人合适:小米,怀山,红姜,姜等这些温阳的煲粥。
讲的好!
讲的好
讲的好!
讲的好!
讲的好!
我每天上午认真练习易道功,动功和静功,有时候练习过程中会嗳气,这是什么原因?好现象吗?练完都是舒服的。
张其成 回复 @平平的平: 不用管,脾胃不好,排病气, 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