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伍子胥身边的价值行动者

32.伍子胥********

00:00
21:58

他们不惜生死,不顾利害,唯价值理想是从,他们是价值行动者,这是我们中国人曾经有过的样子。为什么说春秋中国是中国精神的高峰?详解请看“杨鹏评点史记人物”之“伍子胥身边的闪光小人物”。


价值行动者


大家好,这是掌上国学院“杨鹏评点《史记》人物”,本课我们讲伍子胥身边的那些闪光人物。这些人做事,首先考虑的不是利害得失,而是他们心中认定的善恶是非观念,他们按照价值准则行动,我们可称他们为价值行动者。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伍子胥的春秋大复仇。伍子胥的生命圈中,有他的盟友吴王阖庐、齐人孙武等。孙武就是写《孙子兵法》的孙子。也有他的对手:越王勾贱、文种和范蠡等。这些人都是春秋时期名人。本课要讲的不是这些名人,而是四位名气不算大,但具有闪光个性的楚人。

 

我们要讲的这四位与伍子胥相关的春秋楚人,第一位是伍子胥的哥哥伍尚。第二位是渔夫,伍子胥逃亡途中渡伍子胥过江的渔夫。第三位叫王子綦,他在楚昭王逃亡途中冒死顶替楚昭王,救了楚昭王。第四位是申包胥,在伍子胥、吴起率兵攻破楚都之后,他请秦国出兵救楚。这些人物和伍子胥一起,以他们特别的行动,塑造了春秋时期充满魅力的楚人精神。


伍尚的生死抉择


我们先讲第一个人物,伍子胥的哥哥伍尚。楚平王在抓了伍奢以后,要求伍奢以父亲的名义召来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计划把他们都给杀了。


弟弟伍子胥说:我们如果去的话,肯定就和父亲一起死了,“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哥哥伍尚说:“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我知道我去最终不能够救父亲的性命,但是父亲召唤我,我为了求生而不去,这样我于心很不安。


伍尚对伍子胥说:“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你赶快逃走吧,你能够替父亲报仇,我将归去,与父亲一同赴死。

 

伍子胥逃走,伍尚与父亲伍奢在公元前522年同时被楚平王杀害。


伍奢非常了解自己儿子,他知道伍子胥很能干,而且极有复仇精神。《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当伍奢得知伍子胥逃走以后就哀叹:“楚国君臣且苦兵矣。”楚国的君臣将要遭受战争的苦难了啊。

伍奢

《史记·楚世家》记载: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



《史记·楚世家》记载: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伍奢临死前,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楚国将遭受战争的苦难。

 

伍尚明明知道去见父亲的结局,但他还是从容赴死。伍尚并不反对弟弟伍子胥逃跑以后来日复仇的想法,他为什么不和弟弟伍子胥一块逃走?


他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他认为自己不能为了逃生而不顾父亲召唤,他宁愿选择与父亲共同赴死。他说:“我将归死。”你怎么看待伍尚的选择呢?


江上渔父自沉于江


讲完伍尚,我们讲第二位人物,就是救伍子胥过江的渔父。


《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伍子胥逃难到江边。江上有一位渔父在划船。这位渔父知道伍子胥很危急,就摆渡伍子胥过江。伍子胥渡江后,解下自己的佩剑递给这位渔父,并说,这把剑价值百金,以此酬谢您。渔父回答说,楚国的法令,谁能够抓住伍子胥,就赐粟粮五万石, 封执圭这种很高的贵族爵位,这岂止是剑一样的价值百金呢?这位渔父不接受伍子胥的酬谢。

江上渔父

《吴越春秋》载: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这位渔父明知楚平王悬赏令,抓捕伍子胥不仅会发财,还能被封为贵族,但他不是抓伍子胥去领重赏,而是冒险救伍子胥过江,而且还不接受伍子胥的酬谢。这位默默无闻的渔夫,他心里所求的是什么?


在《吴越春秋》的记载里,这个故事更令人震撼。渡过江后,渔父见伍子胥饥饿,就给他带来食物。伍子胥吃完饭、离开渔父的时候,告诫渔父说:“你把汤碗给藏好了,不要泄露我的情况。”这位渔父答应了。伍子胥离开几步,回头一看,这位渔父已经把船颠覆,自沉于江水之中了。渔父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伍子胥,你放心,我永远不会泄露你的情况了。


这一段原文是: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大家怎么看这位自沉于江的渔父呢?


  王子綦冒死救楚昭王


第三位人物是王子綦。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孙武率军攻入楚国的都城郢,楚昭王逃到随国。随国在楚国北边,和楚国接壤,是周王朝的一个姬姓小国。地点就在今天湖北省的随州市,当时是楚国的附庸国。


吴国大军压境,包围了随国,吴军对随人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意思是周人子孙在汉川所建之国,楚国都消灭了。你们是周王室子孙,楚国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随人想把楚昭王杀了,但王子綦把楚昭王藏了起来,自己假冒楚昭王,把自己交给了随人。王子綦这种替楚昭王赴死的行为,《史记》中不过寥寥数语:“随人欲杀王,王子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形势图

至公元506年,汉阳诸姬只剩随国,这种情况下楚昭王被交出去的概率很高



有趣的是,随人抓住王子綦以后,就占卜,问是否应该把楚昭王交给吴国军队。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随人就向吴国表示道歉,说不能把楚昭王交给吴国。


原文是这样的:“随人卜与王于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


王子綦侥幸不死。楚昭王复国以后,王子綦成为楚国重臣。

 

这位王子綦也是命大,如果落入吴军手中,在伍子胥手上难逃一死。但随人占卜的结果救了他。随人也很有意思,他们对占卜神意的重视,超过了现实政治军事利害的考量。


随国并非大国,吴军却没有因此继续攻打随国抓楚昭王,春秋中国人有一些我们今天难以理解的行事方式和精神气质。


子亡楚,我存之


今天要讲的第四个人物是申包胥,这是本课重点人物。楚平王杀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以后,伍子胥逃往吴国。


《说苑》记载:伍子胥要逃亡吴国,跟他的好朋友申包胥告别。伍子胥说:“后三年,楚不亡,吾不见子矣。”三年之内楚国不灭亡,我就不再见你了。


申包胥是这么回答的:“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你就努力去做吧,我不能够帮助你。“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我帮助你就是讨伐我们楚国的宗庙,要制止你就不是你的朋友。“子亡之。我存之”, 虽然这样,但你要是把楚国给灭了,我就会让楚国存活下来。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申包胥与伍子胥是朋友,他认同儿子要报父仇的原则,所以并不阻止伍子胥为父复仇、灭亡楚国的想法,而且他还鼓励伍子胥努力去做,他说“子其勉之”。


按春秋精神,朋友之仇就是自己之仇,是要帮朋友复仇的。但申包胥又忠于楚国,他不愿意讨伐祖国的宗庙,所以他明确告诉伍子胥说,我不能够帮你报复楚国,而且我一定要保存楚国。“亡之,我存之”。也就是说,你尽你的孝,我尽我的忠。申包胥做事所遵循的价值原则,清清楚楚,是典型的春秋时人的风格。


申包胥哭秦庭


据《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506年吴军攻破楚国郢都时,申包胥逃亡在山中。他听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就派人对伍子胥说:“子之报雠,其以甚乎。”你如此报仇,真是太过分了。


 “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我听说,似乎人多就可以胜天,天也一定可以破除人。


“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你是已故楚平王的臣子,曾经亲自面向北面为他做事,你今天竟然去鞭打侮辱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这岂不是无天道到极点了吗!?


伍子胥对给申包胥传话的人说,替我去谢谢申包胥,“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伍子胥知道自己是有点倒行逆施了。


申包胥哭秦庭

《史记·秦本纪》载: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



没有任何君王授权,申包胥就自己跑到秦国去求救。一开始秦哀公并没有同意,《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


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


申包胥站在秦国的宫廷前昼夜哭泣,不吃不喝,七天七夜不绝其声,他震动了秦国。秦国出兵救楚打败吴军,楚昭王得以复国。

 

《春秋左传》对申包胥赴秦求救的记载,更为详细一点,它这么说:申包胥哭到第七天,令秦哀公感动。秦哀公为申包胥吟诵了《无衣》这首诗,而且对申包胥磕了九个头以示敬意,然后才入坐。秦军就出动了。


楚昭王复国以后,封申包胥荆地5000户,让申包胥成为享有5000户人家赋税的贵族,但申包胥推辞不受。《说苑》上是这么记载的:


申包胥辞曰:“救亡非为名也,功成受赐,是卖勇也。”


救亡国家不是为了荣名,大功成就了却接受赏赐,这等于是在出卖我的勇气。“辞不受。” 推辞了,没有接受。

 

申包胥不愿把自己的救国行为,当成出卖勇气。用吴思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英勇救国行为,当成收取“血酬”的一个方法。


与子同仇


秦哀公为申包胥吟诵的那首《无衣》,因为收入《诗经》“秦风”,我们今天有幸可以读到。这首诗充满英雄豪气,表达了秦哀公要与申包胥这样的人同温暖共命运的态度。我们全文引用,一起欣赏。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如下:

岂能说无衣服,我与你共战袍。王要兴师起兵,修好戈与矛,我与你同仇敌忾。 

岂能说无衣服,我与你共汗衣。王要兴师起兵,修好矛与戟,我与你一起去做。

岂能说无衣服,我与你共衣裙。王要兴师起兵,修好盔甲兵器,我与你同行。


秦哀公在位时间是公元前536到公元前501年,他可真是性情中人,诗情出众。


春秋中国,虽然各国独立相争,没有王权政治的统一,但已经逐渐有一种文化价值的统一,这是一种非常有活力的秩序。某种程度上,春秋是中国文明史上,最昌盛的一个时代。


唯价值理想是从


司马迁很有意思,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背叛祖国,率吴军破楚,但司马迁赞美伍子胥是“烈丈夫”。


申包胥忠于楚国,他为救楚国在秦国宫殿前哭七天七夜,感动秦王出兵救楚,司马迁借秦哀之口赞美申包胥说:“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申包胥和伍子胥

伍子胥报父仇为大孝,申包胥救国家为大忠,两人皆留名于青史。



伍子胥和申包胥这两个对立的人物,一个为了报父兄之仇,要毁灭楚国。一个因为忠于楚国而坚决救楚国,司马迁《史记》对他们皆大赞美。可见司马迁判断人,不是国家本位而是个人本位的,他关注个人的价值,看中的是人物的坚毅性格和价值自觉的行为,这是司马迁《史记》优于以后中国任何史书的魅力所在。

 

我们这节课讲的这四个人,伍子胥的哥哥伍尚,救伍子胥过江的渔夫,以自己顶替楚昭王的王子綦,请秦国出兵救楚国的申包胥,这些人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


他们的特点就是他们做事,首先是基于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他们重情重义,不惜生死,不顾利害,唯价值理想是从,他们是价值行动者,而不是利益行动者。这是我们中国人曾经有过的样子,表现在这些人身上的春秋精神特征,就是价值观优先,善恶是非优先。

 

人做事是应当先打着算盘计算好得失再行动,还是首先应当考虑善恶是非而行动呢?某种程度上,春秋中国是中国精神的高峰,是中国人格的高峰。春秋以后的历史,是中国精神的堕落,是中国人格猥琐化过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