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路上,很容易堕入种种陷阱,染着贡高造作之病,偏失主轴实相。只有明辨是非,剔除错误知见,才能进入无为之道,修己之身,治理天下。
第十章 玄德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再往下看: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疵”是弊病、缺失。涤除的“涤”,是洗净、洗干净。“玄览”有两个意思,吉意是玄通而旷达,不分别的眼光,叫做玄览。“玄”是幽深的意思。“览”就是知见。
但它也有凶意,凶意是指自以为高明的智慧的那一种贡高执着,叫做玄览。说我别具独见,那也可以称为你所认为玄览。而你也真的有见地,可是有见地之后偏偏生起了一个高傲感,那也是所谓的玄览,没有错,但这已经堕落了凶意。
此句若将玄览作吉意来解释,能否洗涤充满尘垢污染的心,放开观察古今内外的旷达的眼光,既不像不开通的人,目光如豆,溺守旧学,不思开创;也不像拘于物质的人总是往外的追求,以所见为有,以不见为无。现在的科学界都是这个弊病,拘于唯物。其智慧策内策外,通玄入微,钩深致远。不拘于一偏,活活泼泼、毫无弊病,就是这一边所谓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没有弊病的发生。
可是如果将玄览做凶意来解的话,那么就像以下这一段,能否洗涤,自以为高明、自以为有所得或自以为通玄入微的贡高执着。禅修的地方多跑几趟的人,我常看到这个病,病得还不浅。你讲什么他都知道了听过了,还有没有更新的?然后我问他这一项做好了没?还没,那明年再说;那一项做好了没?还没,后年再说。你做好了那一项,就是我每年必定参加五次十次的禅修,这种贡高之病要一直消除,一直到毫无弊病的残存。就是“涤除玄览”。
看下一句: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个“无为”的“为”是造作,“能无为乎”就是不造作。这个可以从内外来解的,因为我常常讲,经典都是个比喻学,这个民也好国也好,还可以比喻一身,你看我们身体还可以比喻天下,对不对?那为什么不能比喻为国呢?当然可以。里面的一切东西都可以比喻为民。
从外面来说,爱护百姓治理国家的时候,在随方就圆、变化无穷的应世之道中,还能顺应民性,去诱导治理而没有产生偏差。就是他这个法握在他手上,永远都跟随着一个主旨,反正就是把百姓治理得非常的平安,把天下治理得泰和,对不对?这个主旨没有变,那什么方法都可以变的,这就是所谓“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孟子》我们看这一段“有为、无为”的差异:郑子产听郑国之政,这个人叫子产,他是个贤人。“听郑国之政”,就是主宰郑国的政治的权柄。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戴乌纱帽的人都有官派的车,对不对?前面有两匹马或四匹马在拉。那他有一天经过这个河,他派了有两部车,经过这个河,看那个百姓冬天在涉河,很难过,因为那个水很冰。
各位如果走过比较冰的水就了解,走进去,腿一酸都快跪下去了,对不对?他看了不忍心,有很多老弱妇孺。他就把他其中一辆车给这个这条水的人,让他们去过河。就是前面有马拉,对不对?坐在有马拉上虽然有点颠簸,可是勉强拉得过,然后让人坐在马车上,这两条河的人过河暂时可以得到舒缓。
孟子看到这个现象说,惠而不知为政,说郑子产果真是一个有仁慈的人,也懂得施恩给百姓的人叫惠,可是“不知为政”。
他说要怎么样怎么样为政?岁十一月,说一年之中十一月;徒杠成,说你征调民力做桥,先做步道,十一月的时候,那个人可以走在步道就先成了。十二月,舆梁成,到十二月的时候“舆粱成”,就是车子可以走的那个桥也完成了。民未病涉也。从此之后百姓是不是不用借你的车,对吧?
可是这两者说起来,暂时给百姓的观感,哪一个的声名会比较亲切?你看他走路上班,他把他的车给谁?给我们,那我们的感激之情是溢于言表,你知道吗?如果是用选举的那郑子产在当时一定是选第一高票的。可是他却忘了如何更广泛而长久的获得长治久安之道,这就是为。他是作为了一个东西,可是这个东西离他的治国、离他上去的任务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所谓的为。
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这孟子说,君子做你该做的事,站在位子上,把你应该施政的大大小小都看得清、都实行得来。就算你出巡的时候前面都有人拿个牌子,讲什么?威武!有没有?然后旁边的人通通跪下都躲在旁边去,那个叫“行辟人可也”。可以的。因为你的份内工作做好没?做好了,百姓感恩是应该的。
你说你这样威风没有问题的,你不必买感情嘛,对吧?你长治久安的事情做好了,焉得人人而济之?你一个人的官车有几台?你知道你自己的国家有多大?然后里面有多少河吗?一个冬天到的时候每一条河都有人这样子在过河,对不对?你有几台可以这样子施私人的恩惠呢?没有办法的。
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如果你想要这样讨好你的百姓、你的选民的话,那你天天都在外面奔走都不睡觉,你还是时间是不够用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政客就像这样,真的就像这样为,这不是真的在政治,这就是知爱民而不知无为。无为就是不造作,不造作就是本然应该如此,你就照如此做,这样了解意思吗?本然该如此而你竟然选择了另外一个不是如此的路,叫做什么?叫做为。
我们再看《东周列国志》这一段: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看起来这样是不错哦,但受五牛分尸之后,最后怎么死的?百姓恨他恨得牙痒痒的,连走路都要路票,要住个旅店要先有当地的官审核、批可,有没有?真是累死人呐!百姓争啖其肉,死的时候五马分尸,百姓还拿他肉吃也,须臾而尽相吃光,岂非苛刻之报乎?这个跟郑子产是相反的,不知爱民又不知无为。有没有?郑子产比他略胜一筹,起码还知道爱民,对不对?但两个都陷入有为,这则是他们的过失啊!
于内而言,国可以比喻身体,我们把疆界比喻做皮肤,对不对?里面这个气,可以比喻为住在里面的百姓,因为里面真正的能量只有一股能量,它是谁?就是气。
在修治一身之时,对内在任何感受的发生、任何气机的造化都能保持无贪无嗔,清静无为,任其自在的发生,就是所谓“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你一干涉它就叫做为。你一改造它就叫做为。你只是经验它、你只是觉知它,任其自在,不论它发生什么,非常静谧也好你就看着它,轻飘飘也好就看着它,非常炽热燃烧也好你就看着它,五藴炽盛也好经验它,你只是这样,你就进入了“无为之道”。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我们先看“天门”,天门说是心,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心可以通天,叫做天门。心不二,就是不贪不嗔的时候周身的气机的运行是与无极之真相似,通理天。
心有二的时候,开始闹贪、闹嗔的时候,在意这个、在意那个的时候,我们周身的造化,它是理天的造化闭掉了,就开气天的造化之路。周身气机的动静造化也叫做天门。所以不止心叫做天门,周身的气机也叫做天门。因为跟理天相和跟气天相和都是什么?都是气的造化模式。
那我们现在看开阖,就是关跟开,开跟闭就是开阖。又动静也叫开阖。由这个现象变那个现象,又那个现象又返回这个现象,这个也叫做开阖。
那我们现在再看雌这个字。天门开阖,能无雌乎。雌,我们看这一段:凡“无”字后面所接的都是凶意。例如: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魄让它抱一,可不可以不要离开?一离开是吉还是凶?是凶的。
例如: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疵”是瑕疵,能够没有瑕疵吗?那个瑕疵是凶的,没有瑕疵才是好的。治国爱民,能无为乎?那个“为”是凶的,不要“为”才是好的,所以是无为。那再看“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无雌跟下面“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是无知。
如果前面这些字前面接的都是无的话,那这个雌应当做吉意还是凶意?这一整排都是凶意。前面才会接无,无一接上去就变吉意,对不对?这才是教育的办法。因为雌字,多半有柔顺、乖巧的意味,因此多数的学者觉得把这个雌字做凶意来推,好像是于理有点不合,因为这个雌是这么样的美好,有没有?这个雌是这么样的温柔、是这么样的善良,觉得跟理是有点不合。
但要将它做吉意推的话,那么前面如果加上一个无,那整句岂不是变成劝人往不好的方向去吗?对吧?雌如果是好的,前面加无,那就是不要雌,那就不要好的,不就变往坏了吗?这个于理也不合。因此有一部分学者主张把“无雌”改为“为雌”,有没有?那这有一点像,因为“無”下面有四点,“爲”下面也是四点。古字拓印不一定,不一定的,意即劝人守住安静柔弱之道,这就是天门开阖能够守住安静而柔弱之道吗?
如果本文是“天门开阖,能为雌乎?”那意思就是像现在我们所说的,这个意理固然看似不错,但在上下一连串都用“无”来贯穿的文意里面,独独这里跑出一个为,各位你念念看就知道,这有点怪。因為古人他们在写诗写词都有一个连贯的口吻,前面说“无离”,然后说“无疵”;说“无为”,然后后面说“无知”,然后这里一个“为雌”,一个“为”跑出来,这是于语意上是不连贯。读起来让人感觉前后不呼应也不顺畅,这样实在不像是圣贤的笔法。
因此又有一部分的翻译本就将经文保留“无雌”,还是写无雌。但在翻译的时候,他虽然是写“无雌”,但在翻译的时候他怎么解?他写人心一放一收,能守着安静、慈柔之道吗?这样的解法虽然是已经吻合了我们认为的道理,可是又有一点像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什么?因为它的原文是写“无雌”,而他的翻译是写什么?叫我们守着安静柔顺之道,而前面却加个什么?加个无,也不合道理。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维持“无雌”这个连贯性。在这个王弼所翻译的《道德经》里面也是用“无雌”,神童江希张九岁的时候就翻译《道德经》,他的范本也是“无雌”。多半的范本还是“无雌”,没有写“为雌”。
现在的好多学者因为翻译这样不好翻译,对不对?所以就写“为雌”。那我们如果要写无雌,那就要把这个雌字做凶意来推演,这样才能够吻合这个经意。雌有什么凶意啊?雌还是有凶意,吉意是柔顺,吉意是安静。凶意呢?阴的,就是凶意;故作柔弱也是凶意;只能静的不能动的这是雌的凶意;将正在动的变为安静,将正在起伏的变为平稳这些都是雌。用雌的手法、用雌的手段去造作心性应有的律动,所以雌一定吉意吗?那未必。
我常常在讲中国字的任何字都有吉意跟凶意。有同学说,哪有?那个中间的中应该没有。不偏这不偏那,应该没有凶意。各位,中有什么凶意?守住那个中,就有不知变通的意思。知道吗?它的凶意还是很凶的。
六祖所谓“抡刀上阵,亦得见性”,是那个气的澎湃。抡刀上阵有可能很安静吗?那还怎么杀敌,对吧?那个气的澎湃是很难想象的,可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听之以气”,照样照见本性的清真,所以“抡刀上阵,亦得见性”,这个就是无雌之意。无雌,该硬它就得硬,该澎湃就得澎湃,它该快速它就得快速,它不是永远保持柔柔弱弱。
比如说通关过窍的时候就是非常澎湃激昂的,它也不是一直柔弱的。而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修得不动、不跳、不言、不笑,这个就是刻意的“为雌”之害。就是想要可以动的让它静下来,可以发生的让它不见,这是“为雌”之害。
所以我们先来解“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观照你的心田、观照你的气机的动静都算是天门的开阖;心的起心动念都算是天门开阖;气的变化由静而动,由动而静,由后天八卦而先天,由先天而后天,由太极而无极这些都算是开阖。在起心动念时不论心田中气机是动是静、是起是伏、是柔是刚,皆一本其自在纯真的实相,安住在任何动静的实相中,不刻意的去平抚,这就是所谓的雌。
不要雌,不要平抚,不刻意地将它变柔,不刻意将它变小,不将它改造成为你要的宁静模式,只是静静地观照着它应有的实相,起就看起,弱就看弱,强就看强,来看来、去看去只是如此。在这个天门的动静造化中,安住在任何动荡不安的气机实相里面,但却永葆不分别取舍的正等正觉,不使这个雌的知见,扰乱了这个天门应有的开阖的造化。就是这一段“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这一段的意思。
经典中常听讲师讲每一个字都有吉义和凶义,经典是类比学,直指人心,要多听多类比自己生活中的身外和身内事才行呢,不听讲师讲真不知其中真义呢。感恩!
国比喻身体,疆界比喻皮肤,百姓比喻身体里面的气。讲师的智慧 超赞!
通理天和通气天 之前一直不知道在说啥 今天听懂了一点 经典真是每次学习感觉都不一样啊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是不是意思是天门开合能没有雌吗?
听友373204286 回复 @成己成人w: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雌是吉意啊!能没有雌吗?不就是需要这个东西吗?怎么能说成凶意啊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雌是吉意啊!能没有雌吗?不就是需要这个东西吗?怎么能说成凶意啊
能无雌乎。讲师对这一句的讲解令我感受颇深,原来我一直时在认为的干预造作,面对内心的一切发生,只是静静地接受就好,别的不要干涉。
感恩讲师传道受业解惑!
这就是所谓的雌,是不是“无雌”,漏掉无?
每听一遍感觉又不一样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930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