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勤劳为何会带来忧苦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他告诉我们,天下万物都是“道”所生,所以“道”就是天下的本源,天下万物的开始。因此,我们可以把“道”称为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叫作“天下母”。
有一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叫作“道法自然”。“道”要怎么样才能“法自然”呢?这一篇,老子就想把它的规则说清楚,当然要完全说得很清楚,也不容易,还是要靠我们一步一步去领悟。
“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从第一章读到现在,脑海里面应该很明白,它是万物的本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本体。
因此,老子说: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你既然找到了万物共同的根源,既然知道宇宙是有一个本体在的,你就应该从这个本源,来看到它所产生出来的一切一切的现象。
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是现象不是本体,只是儿子不是妈妈。你看到儿子,就知道儿子是妈妈所生的,那就不应该停止在现象的部分,而应该去寻找生出这些现象的本体。
我们一般人没有这个习惯,整天在现象当中打转,总觉得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都是摸不清楚的,因此就慢慢养成一种坏习惯,叫作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还没有关系,最后变成投机取巧、同流合污,那就不是好现象了。“道”是不会变的,所以现在,我们常常喜欢讲一句话,而且还总觉得自己讲得很有道理,叫作“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唯一不变的”。
其实这句话是非常有问题的,因为本体是不变的,唯一不变的是“不变”,而不是“变”。“变”是现象,现象背后是本体,现象是万变的,但是本体是不变的。
所以我们还是要再说一遍,“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确的,不要随便去改动它,说什么“以万变应万变”,那是没有原则的,那是随着现象迷失了自己,是不应该的。
老子接着告诉我们: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你既然看到了现象,也知道现象只不过是儿子,就应该回归到本源,就应该去守住道,守住妈妈,而不是老在儿子身上打主意。
这样的话,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叫作没身不殆。“没”是没有,你的肉身没有了,就是这一生结束了,所以“没身不殆”就是终其一生都不会有危险。
“道”,是最会保护我们的。当你跟“道”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会置自己于死地,就算你真的置自己于死地,也没有生死的感觉,也不会害怕死,反而这样就有活的机会。
这一篇告诉我们,现象背后有一个本体,那个本体是恒久不变的,可以让你很安心、很稳定,所以一定要好好去守住。怎么守?就是法则,就是你的“道”要“法自然”。
下面老子就给我们讲了具体的方法: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塞”就是堵塞,“兑”就是眼睛。眼睛看了,心很喜悦,那你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你要阻塞住让你很喜悦的主要来源——眼睛。
他要我们目不妄视,这跟孔子所讲的非礼勿视,其实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养生时,只要有机会就要闭目养神,就是“塞其兑”。
你要维持自己内心的安宁与虚静,因为眼睛看到,心就会动,心动就会行动,恐怕就有危险。这就违反老子所讲的原则,你怎么可以随便动心呢?动心也要赶快控制住,不要马上就行动。
“闭其门”,“闭”是关闭,“门”是口,就是嘴巴。所有的事情,都是嘴巴闯出来的祸。目、口就是你的情欲的通道,自己要控制住。
人都会不自觉地想做一些自己都感觉到将来想起来会脸红的事情。眼睛看到的,嘴巴说出来的,都是情欲的门禁,情欲的道路。
情绪如果不从这里进来,它就无从进来,如果进不来,你内心就很安宁,就很虚静,就不会产生那种不必要的情欲,那你就会“终身不勤”。“勤”是勤劳,“终生不勤”即终身都不忧苦。为什么勤劳会跟忧苦,是同样解释呢?
你为什么要勤劳?就是怕没有饭吃。你为什么能勤劳?就是怕丢掉工作,赚不到钱。你现在终身不受这些限制,没有这些忧苦,该做就做,那就没有必要告诉自己要勤劳,没有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了。
所以“塞其兑,闭其门”,这就是方法,要练习,不停地练习,慢慢变成习惯,那你一辈子就都不用那么忧苦。天天要发奋、要努力,你就能很自然地、自在地过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老子提醒我们,他说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这样子的。甚至你反省自己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可笑。
我们都是开其兑,把眼睛张得大大的,东张西望,到处去看有什么好看的,有什么新奇的,有什么可以拿回家的,拿来用的。
济其事,我们都在济长内心的情欲,让它不断产生,结果自作自受。终身不救,一辈子都没救了,不可救药,那都是自己惹的。
所以还是那四个字,自作自受。我们读完这一段,就要反省自己,是要自由自在过生活,还是要动之死地,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
老子给了我们一些指引,所以他接着就说: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能够看到那些很微细的,才表示你是个耳聪目明的人。
一般的聪明其实是不够聪明的,都是假的聪明。但是我们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大的东西,不会去看小的。
什么叫作明?就是那些不可见的、很微细的东西,那就是道。看得见道的人,才是明白人。
你只看到现象,在那儿团团转,就是烦恼人、苦恼人。守柔才叫强,因为“弱者道之用”,守得住柔,就守得住道,守得住道就等于抱住了一,这时候你才真的是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运用道的光,运用明的作用,你就会恢复到本源,就会很快从外面把自己拉回来,那就叫作复道。
复道就是回归本源,就是西方人常讲的back to basic。不要越跑越远,因为跑得越远,你就知道的越少。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这时候我们就恭喜你了,你不会留给自己任何灾害,就是找不到死地。老子说这种状况是谓袭常。
我们知道了这种道法自然的法则,不仅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去实践,要把它养成习惯。透过知常到用常,然后顺常。最后归于常。
顺常就是顺其自然,归于常就是连这些都忘光了,就是说我本来就是这样,生来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习以为常。
老子用这个“袭”,是要我们加强印象,意思是说你要常常依照常道而行,并养成习惯,根本不必动脑筋,也不必在那里想半天,自然而然地就有那样的表现,这就是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的时候,你随时随地都在道法自然,你是最安全的、最自在的、最聪明的,也是真正的强者。那就好了嘛,谢谢大家!
【视角和习以为常】 万物都是道所生,道是万物共同的母亲。 既然找到了根源,就该从这个本源看到它所产生出来的一切一切现象,而不是在象象中打转,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既然看到了现象,也知道现象不过是现象,就应该回归本源,守住道,而不是老在现象上面打主意。 目不妄视,非礼勿视,维持内心的虚静安宁,口不妄言,就会终生没那么大压力不那么忧苦,自自然然自在生活,不那么发奋那么努力。而东张西望,滋长欲望,那一辈子都没救了。要自由自在过生活,不要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于明。就是复道,回归道的本源,就会无遗身殃,找不到死地。渐渐养成习惯,你就随时随地都在道法自然,是最安全的。
听着曾老师讲的道德经入睡~ 晚安~
就这玩意还要VIP中P,送你一个字!!!切!!!
谢谢曾老,谢谢平台。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沙溪岭:
感谢曾老的讲课,学无止境
道养成行动 行动变成习惯…
至少有两个或以上章节重复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细细体会,受益颇深!
大音希声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凤翔887: 每个人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携手并肩,坚定信念,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祝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