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何让你在优势不明显时说服对方

10.如何让你在优势不明显时说服对方

00:00
11:11

image.png

你好,我是老光,欢迎来到我的《职场说服课》。


上节课我们说了如何巧用数字帮你改善说服效果,这节课我们说说如何让你在优势不明显时说服对方。


一次说服就是一次销售,也许我们并不是从事销售职业,但只要你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你想卖给对方的东西。


比如:


一次相亲,也是一次销售,产品是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一次培训,也是一次销售,产品是我想分享给别人的“方法和经验”。


所以,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从销售过程中,借鉴到宝贵的说服技巧。


我经常问别人,向别人完成一次销售,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回答要知己知彼,要真诚示人。


有人回答要对产品了如指掌,爱如亲子。


而我认为,销售最重要的,是洞察需求。当然,说服也是。


特别是,当你从表面上评估自己的优势并不明显时,更要学会洞察对方真实的需求,从需求的层面重新制定新方案。


这句话一听还挺复杂的。其实不然,只是我们大部分人对“需求”这个词的理解并不够根本。


比如:


我想买一个大屏、超薄、高像素的手机。


请问,我的需求是什么?


我想,你一定会回答,我的需求是:大屏、超薄、高像素的手机。


事实上,这只是我的买点。而买点,并不等于需求。


这节课,我要讲的说服技巧,就一句话,在你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优势不明显时,要学会透过买点看到需求。


(一)案例1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


天,一位老太太拎着篮子去楼下菜市场买水果。她来到第一个小贩的水果摊前问道:“这李子怎么样?” “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别好吃。”小贩回答。老太太摇了摇头没有买。


她向第二个小贩走去问道:“你的李子好吃吗?” “我这里是李子专卖,各种各样的李子都有。您要什么样的李子?” “我要买酸一点儿的。”“那您尝尝这篮,这篮李子酸得咬一口就流口水,您要多少?”“来一斤吧。”

 

老太太买完李子继续在市场里逛,又看到一个小摊上也有李子 ,又大又圆非常抢眼,便问第三个小贩:“你的李子多少钱一斤?”“您好,您问哪种李子?” “我要酸一点儿的。”“别人都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要酸的李子呢?”


“我儿媳妇要生孩子了,想吃酸的。”“老太太,您对儿媳妇真体贴,她想吃酸的,说明她一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您要多少?”“给我来一斤吧。” 老太太被小贩说得很高兴,便又买了一斤。


小贩一边称李子一边继续问:“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 “不知道。” “孕妇特别需要补充维生素。您知道哪种水果含维生素最多吗?” “不清楚。” “猕猴桃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适合孕妇。您要是给您儿媳妇天天吃猕猴桃,她一高兴,说不 定一下给您生出一对双胞胎。”


“是吗?好啊,那我就再来一斤猕猴桃。”“您人真好,谁摊上您这样的婆婆,一定有福气。”第三个小贩开始给老太太称猕猴桃,嘴里也没闲着。


故事讲完了,你听出了什么?


一次生活中的买卖,作为小贩,他无外乎就是想说服客户买他的东西。


三个小贩,第一个什么也没卖出,第二个卖出一斤酸李,第三个不仅卖出一斤酸李,还卖出一斤弥猴桃。


在这里,我要明确一下三个词,一是买点,二是卖点,三是需求。


我们总觉得,我的产品卖点和客户的买点如果对应上了,那就大功告成了。这个理解虽然对,但我觉得不够全面。


这会导致很多人在说服谈判中,只关注到买点和卖点,就如同第二个小贩一样。虽然卖出了,但只卖出了客户本来就想要的东西。


老太太的买点是什么?很明确是酸李子。可老太太的需求呢?其实是成为“一位体贴的婆婆”。


在碰到第三个小贩前,在老太太的认知里,她把成为“一位体贴的婆婆”等同于“买儿媳妇想吃的酸李子”,而且这等式还很坚定。


而第三个小贩,就聪明地帮老太太造出了第二个等式。


成为“一位体贴的婆婆”还可以等同于“给儿媳妇买更有营养的弥猴桃”。


各位可以在脑子里写一下这两个等式。等式的左边是需求,等式的右边是买点。


成为一位体贴的婆婆 = 买儿媳妇想吃的酸李子


成为一位体贴的婆婆 = 给儿媳妇买更有营养的弥猴桃


人们的买点其实都基于一个更底层的需求。而说服或谈判,就需要学会透过买点看到需求,一旦你看到了需求,你与对方之间达成共识的概率就会放大好几倍。


哪怕你的产品并不符合他的买点,但你们可以在更底层的需求上产生共识,然后,再基于这个需求,创造出新的等式,让他产生新的买点,这就是“透过买点看需求”。


(二)案例2


比如:


假设今天你是一名销售人员,我是一位顾客。


我的目标很清楚,我要买一个待机时间长的剃须刀,因为我经常出差,待机时间长,我觉得方便。


但你要清楚,表面上,我的买点是待机时间长,实际上,我的需求是方便。只是在我的认知里,方便=待机时间长。


所以我开始去货比三家了。


第一家,他们的产品主打年轻、时尚、轻便。为了追求轻便,待机时间更短,但有个特点就是充电时间也短。我一看就没有兴趣,所以我很快就逛过去了,而且,服务员一听我要待机时间特别长的,也就对我没有什么兴趣了。


第二家,他们有待机时间长的产品,但还是不够长,所以,既使他们极力说服,我依然觉得还差一点点。


第三家,产品其实跟第一家差不多,但销售方式不同,结果就可能天差地别。


你告诉我:


先生,您觉得待机时间长很方便,这个太能理解了,但无论待机时长多久,总会有没电的时候,哪怕只有一次,都足以让你受不了。


而且,待机时间长,产品也都会比较重,如果经常出差,也不是很方便。


其实,像您这样的商务人士,真正的方便,并不是剃须刀的待机时间有多长,而是充电时间有多短。这是我们新的产品,充电一分钟,就能使用10分钟。任何时候都不怕没电。


作为销售人员,你最终的目的就是说服我接受你的产品,而根据我提出的要求,表面上,你的产品并没有优势。


如果你只是看到我的买点,而未能透过买点看到我真实的需求。那就会像第一家和第二家店一样,被“待机时间长”这个买点阻挡住了。


第三家店,虽然你的卖点也没有符合我的买点,根本没有优势,但你学会透过我的表面买点,看到我真实的需求,其实就是方便,然后,再基于方便帮我创造了一个新的等式。


我原来的等式是:方便 = 待机时间长


你给我创造的新等式是:方便 = 充电时间短


最后,我不仅仅买了,甚至我有可能觉得,你比我自己更懂我。


(三)总结


做个小结吧。


买点并不等于需求。这是一个大家基本都会忽略的问题。


看到一个人要买新手机,就认为他的需求是新手机。不,手机只是买点,他的需求或许是方便,或许是虚荣。只是他认为有了新手机,就能满足这个需求,所以他才想买新手机。


人们的买点都基于需求,不要一看到买点好像跟你的卖点不匹配,你就放弃了,再往更深层看,了解对方真实的需求,你说服对方,达成共识的概率便会有本质的改善。


特别是,当你明显地意识到,基于对方的表面买点,我们说服并不占优势,这时,就更要学会基于需求创造新的等式。


其实,这就是在优势不明显时,想要说服别人,要学会制定更有利于自己的新规则。


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将成为一位成熟的说服高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