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老光,欢迎来到我的《职场说服课》。
今天是我们技巧篇的最后一节课。
这节课,我想把其他几个我认为有用的说服技巧,做个汇编,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想法可以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可。
这节课我介绍三种你听了就能用的说服技巧。
一是未来绑定法、二是不确定的说服力、三是场域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未来绑定法
第一种方法,未来法。
如果你是一名团队主管,需要说服团队成员改用一个新的工作系统或内部流程,从长远角度,这对每个人以及整个组织都有好处,大家也都知道。
但是,由于之前推行过几次其他变革,都没如预期般成功,所以,你预估这次也会遇到阻碍,因为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量实在太大了,而要配合这次调整,又会增加很多新的工作量。
请问,你如何说服大家,可能会更有效?
我们先分析一下,这是一类什么事情?
这是一类别人“应该做”却又未必“愿意做”的事情。职场中有太多这类事情了,从长远的角度,这种变革员工应该配合,但却未必愿意支持,因为任何一种变化,都会让人们离开已有的舒适区。
这类“应该做”却又未必“愿意做”的事情,是说服中最难的一种情况,纵使你的说服技巧再娴熟。
这背后有一个有趣而隐蔽的心理。就是,人们知道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是不想现在就做。
社会心理学家做的一项研究说明,“不远的将来”和“遥远的未来”在人们心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想到离眼前不久的事,人们会想得十分具体,可是,想到那些在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人们更容易把它想得更为抽象。
比如:
你想说服某个朋友跟你一起去献血,那么,是这个周末就去,还是5个月后的某个周末再去,他们的反应就可能完全不同。
如果你希望他这个周末就去,他的评估关注点就可能放在某些具体的代价上,比如,没法逛街了,有个约会没法去了,或者,我害怕。
但是,如果你希望5个月之后的某个周末再去,他们就更有可能从更为宽泛的层面上评估你的请求,而这个评估会让他们不大去想“愿不愿做”的问题,而是更容易问自己“应不应该做”。
而当人们知道适量的献血,既可能帮助别人,又不影响自己的健康时,他们会更容易答应你的请求,而因为他有了口头承诺了,当时间点到的时候,他遵守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
这个方法,就叫做“未来绑定法”
意思是,当你想要说服他人接受某个改变,或者做一件他不太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不要让他立即就改或立刻就做,而是放到未来的某个时段。
当然,前提是这个改变或事情对他们有好处,而且符合他们的价值判断。
好了,回到我们前面的案例:“主管想要说服团队成员改用一个新的工作系统或内部流程”
作为那个主管,你既然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说服,就不是展示你的各种表达技巧了。
你不妨这样试一试,在更早之前,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团队成员,话术不是要求大家立马变,而是和大家说:“请大家在3个月之后做出改变,而今天你想得到的,只是大家的承诺而已。”
做了这个调整,团队成员考虑的问题,就会从“愿不愿意”变到“应不应该”。显然,这个改变大家都觉得是应该的。
(二)不确定的说服力
第二种方法,不确定的说服力。
请问,当一个人为了让人们对他说的话更确信时,应该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还是应该用有一点点不确定性的语气?
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傻。我想大部分都会选择前者,当然是斩钉截铁的语气。
遗憾的是,这件事情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如果在信息高度匮乏的时代,言之凿凿可能更有说服力,而现在显然已经是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到处都能看到“言之凿凿”的言论。
消费者研究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个结论:最令人信服的往往不是那些听上去最自信的专家,相反,自己也不太确定的专家说出来的建议和忠告往往最有说服力。特别是,当问题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时,更是如此。
同一位美食评论家,写了两句不同的评论:
第一句:我在这家店吃了晚餐,我十分确定,这个店可以打四星。
第二句:因为我只在这家店吃过一次晚餐,所以我不敢完全确定,但以目前的体验来看,我会给这家店打四星。
实验结果是,读到这个语气不太确定的美食评论,人们对这家店的好感度明显大得多,而且更加愿意经常光顾。
针对这种现象,有一种解释:
因为人们都会预料到,那些想说服别人的人,他们的看法肯定是非常确定的,至少,他们应该表现得非常确信。所以,当他们流露出不太确定的感觉时,人们的注意力反倒被吸引过去了,结果就是,语气中带着某种程度的不确定的说服者,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
而且,某种程度上,这种不确定性的语气,特别有助于建立信任。
(三)场域法
第三种方法,场域法。
场域这个词,听起来虽然虚,但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选择或是创造一个不同的场域,对说服是有影响作用的。
但凡对体育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有“主场”和“客场”的说法,而且,差不多每一种体育赛事都是这样,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拥有“主场优势”的球队往往胜出次数更多。
行为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招募两种测试者,两人一组,进行模拟谈判。一个模拟采购人员,一人模拟供应商,这是商业中最高频的一种说服场景了。
模拟主场的人,可以事先把谈判环境按自己个性来布置,而且办公桌上还可以摆上自己的工牌,可以把自己家人的相片放在办公桌上,在办公室贴上自己的相片。一切就绪了之后,模似客场的人再被带进来,然后两人针对某一个产品或方案进行采购谈判。
很有趣的结论是,无论是采购人员还是供应商,身在主场的测试者在谈判中的表现,都要比客场选手更好。
听到这,这个方法都无需再解释了,下次谈判的时候,如果对手邀请你去他们那儿谈,那么你可以提议对方做个小调整,换在某个中立的地方,当然,更好的是,你邀请他到你的办公室来。
比如,你想说服你的上司接受某个提案时,最好也不要去他办公室,可以在某个会议室,甚至,在公司的走廊里,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一去到他的办公室,你自己就进入了汇报工作的状态,而没有说服的感觉。
谈到场域法,我还想到两个方法,至于有多么科学,我还真说不好,但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选择这么做。
如果你想说服别人接受一个有创造性或创意的方案,最好选择一个天花板比较高的场地。
如果你想说服别人接受一个执行性或计划性很强的方案,最好选择一个天花板比较低的场地。
(四)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今天讲了三个技巧的汇编,每种技巧,你一听名字,就能理解核心了。
第一种,未来绑定法
第二种,不确定的说服力
第三种,场域法
所谓的技巧,就是在你核心技能已经及格的情况下,一个好的技巧,也许能帮你辟出一种新的可能。
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将成为一位成熟的说服高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