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药师经—十门通经

018药师经—十门通经

00:00
43:32

018药师经—十门通经

第二、以一心开二门。
一者心 真如门,所谓不生不减心;顿教。以此门中,说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离言绝虑等义。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即是真如之相。

*离言,离言说绝虑,断绝思虑。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行不到处”是指众生心行所不能达到之处。常说“心行路绝”,也正是同义。

二者心 生灭门,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终教。

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心体之不生不灭,常寂平等,称为心真如;而随缘起灭,有染净差别者,称为心生灭。此真、生二门,以不相离故,皆各总摄一切法。谓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心含摄真、生二门。就其体而言,如来藏心乃平等一味,其性无差别,非染非净、非生非灭,故称心真如门;就其相而言,如来藏心随熏起动,染净诸相不同,故称之为心生灭门。

第三、依生灭门明二义:此识有二种,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一者,觉义。心体离念,等虚空界。即是如来法身等。于中有始觉本觉。净相,是本觉。反流,即始觉。
二者,不觉义,即无明。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而有其念。佛说诸法,无不是空。纵有一法胜涅槃者,亦说如幻如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念相者,即是法身。依此法身,说名为觉。不觉者有根本枝末之异。根本无明,即诸烦恼之根本,不觉迷妄之心。于真如之海中,起动最初之一念者。枝末复有三细六粗。

第四、依后不觉义生三细: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一者业相。指从真起妄的初动之相。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转相。见初动之相,又称“见相”。 前之业相,转至此位,为能见故。依初动业相,转成能见之相。故起信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三者现相。又称境界相。由前“转相”,而妄现境界之相。故起信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简而言之,从真起妄的初动之相,尚未能区别主客之状态,称为业相;生起主观称为能见相;通过能见相对世界的反映生起客观,称为现相。。

上列三细,可以镜、物作喻∶业相如镜面,见相犹镜面能照物,现相则如因镜能照而映现万象。

第五、依现相生六粗: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智,是智慧。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於净境则爱,於染境则不爱,称为智相。简单讲这个智不是究竟的智,是智的一个相,它有分别的能力;这种的能力属于俱生法执,有法的执着。俱生法执,就是这法执是与生俱来的。

二者相续相,因前分别,遂起苦乐觉心。依智相分别,於爱境则生乐,於不爱境则生苦;觉心起念,相应不断,称为相续相。相续相是属于分别法执。

三者执取相,执前苦乐,取之为实。执,就是执着。依前之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著,称为执取相。执取相是属于俱生我执,有个与生俱来的我执。

四者计名字相,以执取实,故闻名总相,便生嗔喜等。依前之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假名者,虚假之名。)属于分别我执。上四皆惑道也。

五者起业相,以贪嗔盛故,发动身口,造诸善恶不动等业故。依前之计名字相,执取生著,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此属业道。 

六者业系苦相,业累既成,牵至苦果,如绳所系,不自在故。系於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称為业系苦相。从起业相,就起第六种业系苦相;这个业就把你绑住,好像用绳子把你绑上似地;绑上,就该受苦了!此属苦道。

有偈云:一念不觉生三细 境界为缘长六粗 尘劳烦恼种种相 山河大地及众生。

经云:「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人天业,苦义。「竭烦恼河」,小乘执名义。「破无明壳」,相宗分教业义识义。「便能舍家,趣于非家,解甚深义」,空宗始教真觉义。「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终教生灭义。「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顿教真如义。「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今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圆教无尽法界义。此经所说,若本若末,贯通一切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66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