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组织层绩效】构建组织自适应系统,解决企业系统问题

05【组织层绩效】构建组织自适应系统,解决企业系统问题

00:00
18:53

- 如何突破规模经济与边际效用递减的逻辑困局?

追求涌现性,解决“组织次优”。


- 如何有效解决客户、供应商、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者提出的不同诉求?

理解组织层,避免单点问题解决思维,构建企业“自适应系统”。


- 系统派为何不倡导企业变革?

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维持组织“内稳态”,要有机制做适应性调整,避免贸然打乱内部平衡。


- 形成系统的层次观:一个汽车制造商的例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舟舟_y65

    组织的三个绩效变量,目标、设计和管理。在组织层面,目标即战略。战略是企业的取舍,对重大问题和方向的取舍,取舍企业市场和客户,取舍产品和服务,取舍竞争优势。

  • 舟舟_y65

    组织绩效,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整体的绩效来认定的。每个人都好,不一定加起来最好,出现组织次优。系统论,让个体组织成一个整体,追求涌现性,整体性。客户不满意,是交付、成本和质量的不满意。供货商,经常提前要产出。首先要理解问题和组织,构建企业自适应系统。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且首先要企业组织满足健康发展,需要维持组织内稳定,要有机制做适应性调整,建立内部的反馈机制,避免贸然打乱内部的平衡。攘外必先安内。内部稳定失去了,就没有变革的基础。系统还有层次之分,不要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