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生命的活力】健康长寿的秘密?

45【生命的活力】健康长寿的秘密?

00:00
16:32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彭凯平。


在上一讲中,我给大家谈的是为什么亲近大自然会让我们感到舒适,满足,开心,愉悦,今天我们谈一谈我们老人家做什么,能让他们快乐开心,而且健康长寿。


自古有云:树难千年,人难百岁。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经常讲,家有一老,家有一宝。这既是好话,也流露出照顾老年人的艰辛,不亚于照顾小宝宝。老年人的健康,幸福,不光影响到老人们自己,也影响到周围的人。据《“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到2030 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79岁。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老人渴望长命百岁。究竟,如何让我们的老人,不光是长寿,还要健康。有没有一些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给我们启示?


1976年,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兰格教授和学生朱迪斯·罗丁(Judith Rodin)挑选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阿登屋养老院(Ardn House)一批年龄跨度为65岁到90岁的老人, 47位老人为实验组, 他们被告知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自主制权,比如说, 可以自己决定房间的布置,告诉管理员想做和希望做的事;养老院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棵植物,他们可以选择要不要; 选择哪一种盆栽植物, 并照顾好植物;和选择在哪天放电影。有44位为对照组, 他们被告知, 别人会给他们营造舒适的环境, 在各方面帮助他们;养老院还为他们准备了每人一棵植物,护士每天浇水照顾;下周四、五晚上各放映一场电影,稍后通知时间。实验持续了3周。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老人自我报告更快乐也更有活力; 而对研究不知情的护士的评估结果显示有93%的老人身体状况都得到了提高,而对照组只有21%的老人状况,向积极方面变化。另外和他人的交往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实验组的老人与他人的接触增多,与各类工作人员长时间地交谈,而对照组则改变很少。看电影也是如此,前者有更多的人选择去看电影。18个月后再去回访这些老人,兰格教授震憾地发现, 在这18个月的间隔当中有30%的对照组老人离开了人世,而实验组中去世的老人仅为15%!


根据他们的研究并结合其它早期研究,兰格和罗丁指出,对于一个被迫失去自我决策权和控制感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提高他对生活的控制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会提高,生活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


怎么做可以帮助老师活的健康,快乐,积极一些? 1979年,兰格教授和她的学生在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什么?兰格教授认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使得人在发现自己老了以后, 开始真的衰老起来。


人不可避免的最终一定会衰老,如何抵制身体的衰老对我们的影响呢?美国肯塔基大学神经学教授大卫斯诺登从1986年开始对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曼凯托的古德康瑟尔圣母修道院的678位修女进行跟踪研究,这些修女出奇的高寿,其中有7位百岁或年逾百岁的老人。在长达15年的研究(1985-2000)中,修道院里年迈的天主教修女们接受了基因分析、平衡性及力量方面的测验。他发现,年轻时比较乐观的修女,到了年老后更不容易患老年痴呆症。而经常焦虑、动怒的人岁数大后更容易中风和患心脏病。快乐真的能使人长寿。


斯诺登又研究了180位修女在申请加入修道院时写的自传,当时写下自传的时间是1932年,那时修女们大概只有22岁,那一年178位修女完成受训,这些即将开始传教的修女受到方方面面的测试,其中一个就是她们要写自己的短小传记。这个资料几十年前就收集起来了,最近心理学家才打开这些资料,想对它进行研究,想弄明白,有几个修女活到了今天?活了多久?研究者想找到其中长寿的预测因素。


实验中,研究人员考查了可能影响长寿的多个因素。例如,智力水平,研究者查看修女们的传记写得多深奥,结果发现智力水平跟长寿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考察居住环境,想知道居住环境的污染程度,会不会影响修女的寿命,结果依然显示没联系,住加州的和住波士顿的没分别;研究者又研究修女们的虔诚程度和信仰程度,可实验开始的时候她们才22岁,对长寿没什么影响。只有一样东西,跟她们的寿命有联系,那就是积极情绪


研究人员所做的是,查看修女们写的传记。因为研究者不认识这些修女,因此这是一个完全匿名研究,双重匿名研究。研究人员看这些传记,把传记分为四类,最积极的,最不积极的,中间还有两类。然后他们比较最积极那类,和最不积极的那类。


最积极的其中一位记录如下:


“上帝为我的人生开了一个好头,他恩赐我生命以无尽的价值,过去一年,我在圣母学院受训,这一年我过得很快乐,现在我热切期待接过圣母的圣衣,接受主无上的爱。”——快乐,欢乐,爱,这是一个积极的人。


最不积极的一位记录集如下:


“我出生于1909926日,家里最大的孩子,五个女孩,两个男孩……我在女修道会受训一年……教化学,第二年在圣母学院教拉丁文……蒙主恩赐,我会尽力完成使命。” ——她的记录非常写实,她并不是特别消极,只是也没有积极者那么积极和乐观,她不关注于积极情绪上,没有欢乐。


结果怎样呢?


资料显示,那位积极的修女活了98岁,那位不积极的修女只活了59岁。总体而言,85岁时,最积极那类有90%还活着,而最不积极那类只有34%,两个数据相差很大。到她们94岁的时候,最积极一类中有54%还活着,而最不积极那类只有11%。能活到现在,102岁的修女都是那些年轻时开始就是积极心态的那些人。


因此,在这个长寿研究中,最能解释两组相差如此大的数据的因素,就是积极情绪,总体的积极性,对生活乐观向上的修女会在自传中多用“幸福”、“快乐”、“爱”、“满意”和“充满希望”等字句,而且她们要比悲观的人平均多活10年。尽管他们的尽管她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


之所以选择修女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因为修女们的生活方式非常固定,并且相互间生活方式也非常相似。比如,她们不抽烟、几乎不喝酒。这些生活方式往往会排除那些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便于研究的分析。此外,修女们因为没有生小孩,所以怀孕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也很少。加上她们都是白人,用餐都在修道院的餐厅,职业也大都是天主教会学校的老师……基于这些共同点,她们非常适合作为此项研究的对象。


因此,根据对长寿修女和其他的养老的研究,我提出老年人保持积极心态的养心6诀。


第一,   一定要养成爱动脑子的习惯,爱学习,有好奇心,很重要;


第二,   一定要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第三,   一定要养成爱做一些小家务事的习惯,特别是那些手眼心三位一体协调动作的事情要多做;


第四,   一定要和年轻人在一起,多帮助年轻人;


第五,   一定要有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第六,   一定有精神信仰。这个信仰不是要去信教,而是要相信人世间的一些朴素的大道理,比如,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人间有正道,信的人就比不信的人活得要好一些。


今天你感到福流了吗,谢谢。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62247135

    为什么换了手机就不能听完整版的呢

  • 1373211kovp小迷糊

    彭教授讲得太对了🙏🙏🙏👍👍👍

  • 乐道子真

    很有启发,感谢。

  • 人干净心灵则贵

    一个人走出内心。积极的开心,愉悦心情

    听友233755830 回复 @人干净心灵则贵: ::

  • 见贤思齐7717

    这音乐叫什么名字

  • 福相_gs

    积极心态

  • 鸣鸣叫

    厉害了

  • 听友62247135

    我已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