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特辑】李鸿宾:第三讲 如何理解唐前期南北的兼容及其特性?

【6月特辑】李鸿宾:第三讲 如何理解唐前期南北的兼容及其特性?

00:00
30:25

第三讲 如何理解唐前期南北的兼容及其特性? 

重点内容:唐朝稳定中原汉地的同时即向周边拓展,旨在建立理想的强盛王朝,其观念则源自于传统的天下观加上统治集团北方文化的承传。跨越性帝国的构建是这一时代的趋势,鼎峙于欧亚大陆东部的唐朝,与其他王朝共同支配了78世纪“轴心时代”的运作旋律。将草原纳入王朝的管辖之内形成的强盛局面,成为太宗至高宗议事日程的核心;但维系半世纪之后,随着突厥的复国和吐蕃的崛起并向东扩展而宣告结束。

上一讲,我们曾说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朝廷向中原周围地带拓展,开创了兼纳长城南北,即将农耕与游牧不同地区的文化混合一起,形成了唐太宗集“皇帝”“天可汗”称号于一身的现象。向草原开拓,一直是秦始皇、汉武帝这类中原皇帝构建大型王朝的心愿,只因条件所限,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唐太宗等人则有了真正体验。他的举措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唐以前的秦汉没有达到这种局面,后面以汉人为主建立的两宋和明朝,它们控制的疆域和族群也没有达到唐朝那种幅度,基本局限于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带;超越南北的大型王朝诸如元朝和清朝,那是蒙古大汗和满洲贵族统治的结果。所以唐太宗的南北兼跨,其意义非同小可。这一讲,我们简要谈谈唐朝南北兼跨的过程及其意义。


第一节  唐朝南北兼跨局面的确立

如前所说,隋朝对中国历史作出贡献的突出表现,是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重新获得了统一。但这个统一仍旧限制在传统农耕地带,隋朝曾试图突破这个限制,但没有成功。将中原周边、尤其北方草原广袤地带纳入一个王朝的控制范围,是由唐太宗首发、他的儿子高宗接续而实现的。所谓中原的周边地带具体指中原的东北部、北部和西部,今青藏高原另有吐蕃王朝伫立,不在此限。为清楚起见,我这里主要举草原的突厥为例,谈谈唐朝的南北兼跨。

如同前面交代的那样,552年前后兴起于内陆草原的突厥政权,是在推翻另一拨游牧群体柔然人的控制后成立的。突厥汗国崛起非常神速,因为草原与草原环境的相似,从大兴安岭到里海之间可谓一马平川,没有太多的高山险阻,加之游牧经济相近,一个部落势力一旦走向强盛,就会称霸草原,兼并起来相对容易。突厥势力发展的兴盛程度,直接对应的是先前的匈奴帝国,它接续了人类历史大型王朝中那种游牧式帝国的使命,它以后又有回鹘、蒙古王朝等。它们的呈现,与人们熟知的、以农田耕作为生计的大型农业王朝,共同构成了古典世界两个基本的政治体类型,支配了人类数千年的命运。

突厥虽活跃于草原的东西南北,但对它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南边的农业帝国,那里生产的粮食和精美的丝绸、贵重的物品,对单一游牧经济为主的突厥人尤其上层贵族势力,具有极大的诱惑。他们南向发展与农耕王朝的“恩怨情仇”,似乎具有天然属性。我们看到,东亚大陆南北游牧、农耕两种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互动,从秦汉到明清持续不断,成为这两千多年中国历史发展变迁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具体到我们所说的这个突厥,它与中原的关系,大体表在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突厥建国至隋朝成立之间。这段时期,中原黄河流域分别伫立着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两个政权,他们互相争雄,都想吃掉对手,为此纷纷向突厥纳贡以求奥援,突厥也乐意支持彼此,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他钵可汗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突厥力量强,中原王朝力量弱。

第二阶段是突厥与隋朝的对峙。隋朝建国,尤其统一长江以南,实力大增。在这前后,突厥内部纷争引起矛盾激化,分裂为东西二部,与中原接触的是东突厥。隋朝的建立打破了突厥的一统天下,隋朝对待突厥的态度与前朝不同,不再买突厥的账,双方于是形成对峙,各自寻找办法削弱对手。从隋朝这边讲,它削弱突厥势力的办法是采取“以夷制夷”“远交近攻”等谋划,寻找突破口分化对手,突厥的确受到影响,然而没多久,隋朝自身灭亡,中原再度纷乱,突厥有了喘息的机会。

第三阶段是李唐与突厥的交往。李唐建国前后,李渊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与其他势力相互角逐,曾向东突厥称臣纳贡获取他们的支持,《旧唐书》《新唐书》这类史书有意隐藏这段经历,认为有损于伟大的唐朝君主;经过陈寅恪等历史学家的探索,人们才弄清了这段历史真相。唐朝一旦坐大,它也像隋朝那样,挑战东突厥的霸主地位,双方的相互支持随之转成了相互对抗。就在唐太宗于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不久,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南下逼近长安,给唐太宗一个下马威。为什么要这样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唐朝的坐大改变了东突厥称霸的局面,它要通过武力展示,给新上台的唐朝君主一个警告:这世上只有我一个主人,你要小心!最终,李世民通过与他们约定的“香火之盟”,迫使他们退兵,私下里应当给了不少好处,突厥满足后也就解除了威胁。

然而双方对峙的局面仍旧如此。在那个以武力独领风骚称雄世界的时代,对峙局面的维持不会太久,尤其对走向兴盛的王朝,它不甘心居于从属地位,一向注意吸取隋朝失败教训的唐太宗,在拓展王朝的行动中不但没有吸取隋炀帝的教训,反过来继承其志向,继续向四周拓展。当下面临的重要对手就是这个东突厥。凑巧的是,唐太宗当政不久,对峙双方的天平就迅速转向了唐朝这边。贞观四年(630)之前,东突厥内部矛盾加剧,冰雪风暴导致草原牲畜损毁严重,唐朝利用这个机会出军北上,将东突厥汗廷一举捣毁,擒获颉利可汗。于此前后,草原其他势力如铁勒诸部也纷纷归降长安朝廷,一时间北方各地就被纳入到唐廷的统辖范围。这表明,兼跨长城南北农耕游牧、汉人非汉人众多族群组合的王朝架构就此确立起来。


第二节  唐朝对降户的安置办法

东突厥被征服了,唐高宗当政后又进一步向西开拓对付西突厥。西突厥最后的首领是阿史那贺鲁,他是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与东突厥类似,西突厥内部同样矛盾龃龉,内讧不断,这给外界的干预提供了便利条件。唐廷深知他们的弱点,采取分化肢解的办法,旋后派军征讨。为首者将军苏定方率领部众追击阿史那贺鲁到达碎叶水(今中亚楚河)一带,阿史那贺鲁父子被迫逃往石国(今中亚塔什干),石国迫于唐朝威势,将他们父子交给唐军。这样,西突厥被唐朝所征服。这是高宗显庆二年即公元657年的事情。

顺带一提,东突厥之后,草原另一支有影响力的薛延陀势力也曾一度称雄,但唐朝及时出击,将其剪灭。这样,经过高祖、太宗、高宗(尤其后二者)当政的前后打拼,唐朝终于控制了中原周边蒙古高原、西域和东北各地,加上南方的广大地区,形成了集农耕游牧于一体的以“皇帝”“天可汗”称号为标识的兼跨长城南北的大型王朝。它盛况空前,与欧亚大陆诸国并峙,构成了新“轴心时代”的主轴。这个“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用来描述公元前数百年间欧亚大陆出现的思潮,它们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潮流。这里的“轴心”,表达的则是包括唐朝在内有影响力的几个王朝(其他诸如西亚的萨珊波斯、地中海东部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突厥、回鹘等草原帝国),它们同样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世界走向。

那么,唐朝形成了内外一体局面,它对外层是怎么治理的呢?这可分成普通民户和上层贵族两个层面。

首先是对普通民众的安置。

为了安置东突厥为主的降户,唐太宗与朝廷文武大臣反复商议,如何拿出最佳的办法对待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的人群。最终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他们安置在灵州(治回乐,今宁夏吴忠西)至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南)之间的长城沿线,这里南下可步入农耕核心区,北上则进入游牧的草原世界,大致可满足突厥人的生活需求,可谓策略适宜、灵活有度。这些州县与内地的同类州县有差别,即州刺史的职务大多由那些部落酋长和首领担任,他们基本不上交赋税,即使上交,数额也不太多,算是一定程度的优待,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他们基本上自行管理。这些州县叫做羁縻州县。它虽然不是唐朝首创,但做到整体化和制度化,则是唐太宗君臣们的谋划。

与此同步,为加强对边地的控制,唐廷又在外围地带广设都护府一类的军政机构,旨在维系这些地区的社会安全和稳定,它以军事机能为首要,兼具一定行政治理之功能。

其次是对上层贵族的处置。

对突厥的上层王室和贵族,唐朝多将他们安置在都城长安,赐予他们高官厚禄。宋人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曾记载:“其余酋长至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第6078页)这里的五品官,在唐朝九品制度中属于高官,这表明唐朝还是很优待这些草原的王室和贵族的。


第三节  唐朝南北兼跨局面的解体

按理说这样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全,也能充分考虑突厥和草原其他势力的特殊情况,这些降户应当安宁下来。实际情况则未必按照唐廷的安排那般顺利,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贞观十三年(639)四月发生的一场叛乱,它颇能证明事情的复杂程度。

叛乱的起因并不复杂:突厥小可汗突利有一个弟弟叫结社率,他当初跟从突利入朝,被授予中郎将一职。文献说他不求上进,与突利关系不好,唐太宗对他很不满意,他的职位也一直晋升不了,经常怨气冲天,我行我素。贞观十三年(639)四月,唐太宗一行前往长安西北的九成宫安歇,结社率利用这个机会勾结他的部下四十几号人发动叛乱,但他们人少势弱,很快被宫廷卫兵打败,结社率逃入河套黄河北岸的旧有部落,然而还是被官军追获加以处置,这次事变就被平定了。

但事变给朝廷造成的震荡很大。有些人认为安置突厥于黄河之南非长久之计,敦促唐太宗重新想辙,让他们返回黄河北岸,免得再生动乱。朝廷于这年七月任命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渡黄河还其旧部,在那里为朝廷保卫边塞。但阿史那思摩忌惮草原的另一支势力薛延陀,迟迟不肯出发。出发之后也不安分,过了5年,他们又偷偷返回黄河南部胜州等地,这里属于今之河套地区。

这说明,唐朝安置突厥降户于长城沿线地区之后,形势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稳定下来。唐朝南北一统化局面的确定,并不意味着局势就一定会平稳,相反,建立了这么一个幅员广阔、族群众多的王朝,也就意味着矛盾和困难的聚集,这需要王朝不断调整和统合。以往的中外王朝遇到类似问题时都如此处理,只不过调理的方法和手段不同而已。上面发生的叛乱,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个环节,此后的形势更趋复杂,整体看,突厥贵族的对抗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持续的、不同规模的。

到高宗后期,北边形势开始吃紧,最终酿起突厥降户大规模和持续性的反抗。面对这种突变的形势,唐廷先是征用都护府军队进行弹压。这个都护府我们在前边简略提过,它最早创立于西汉,统理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兼有军政职能。唐朝开边之后,在羁縻府州设置的基础上增设都护府,其中负责北方草原地区的主要是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系统。面对突厥的反抗,唐廷征用都护府军队镇压,但因叛军人数众多,都护府军队人数不足,对付不了,自身损失惨重,唐廷转而征集各地兵员组成的行军予以征讨。

这行军也是唐朝常用的军队组合。它根据叛乱者人数和规模大小,调集相应人数和规模的军队,多者达数万甚至十数万,譬如调露元年(679),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造反,众达数十万,朝廷调派素有经验的重臣裴行俭担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伐,他直辖的军队18万,加上其他会合的共计30多万,《旧唐书》说这是“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但即使这次征讨成功了,也未能阻止突厥反抗的持续。因为行军都是临时征集,战事一结束,军队就遣散,士兵各归原处;突厥人趁唐朝退军之后再次叛乱,前前后后,持续不停,最终于682年前后复辟而重新建国。这样,630年之前那种游牧、农耕南北对峙的局面再度出现。

与突厥反叛对应的另一周边形势,是7世纪20年代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在其君主松赞干布的统率下迅速坐大。从地缘政治角度讲,吐蕃坐大并对外扩展的方向,一是朝向它的东北,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这与唐朝直接对应;二是朝着它西北方向步入西域腹地。其中夹在唐与吐蕃之间今青海、甘肃南部一带的,是农牧兼有的吐谷浑政权。吐谷浑是鲜卑慕容的一支势力,以其首领名字称呼这个部落。他们从大兴安岭南麓辗转西进,流落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一个幅员不小的政权,从313年建立政权,历经350年。当初隋朝兴起之后向西部开拓,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对着吐谷浑去的。吐蕃若向东北纵深发展,吐谷浑就首当其冲。在唐朝、吐蕃这两大政权之间,谁能占据吐谷浑这片缓冲之地,谁就能占有主动权。最终,唐高宗、武则天掌权时,吐蕃兼并吐谷浑进而控制了青海,直接与唐朝对垒。随后,吐蕃与唐朝几次军事较量,直接威胁唐朝都城的西部。唐朝在对垒中曾遭遇过滑铁卢式的失败,唐长孺先生总结说,这时候唐朝的军事战略,被迫从此前的攻势转成了守势,可见吐蕃崛起而展开的进攻,对唐朝构成的威胁之大。

一个在北部重新崛起,一个从青藏高原威胁唐朝西部,周边其他势力譬如契丹、奚等等,也都趁机周旋上下,时叛时降,整个局势异常严峻,唐廷不得已放弃了边军防御、行军征讨的军事战略,采取节度使驻防方式防御边疆。这样一来,原本王朝组合的周围四方各族势力及其草原、高原等地,再次成为朝廷防范的对象。唐史学界普遍认为,初期向外开拓形成的“内重外轻”格局,到此时则变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这表明,南北兼跨的一统式王朝架构就此解体了。

第四节  如何理解这种短暂的兼跨局面

形势为什么会如此变化呢?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明白,但正如前面所说,虽然复杂,但总有一个大致的解释。我不打算面面俱到,只是大略言之,讲讲我自己的理解。

整体看,唐朝在高祖一朝、外加太宗初期,基本上稳定了中原为中心的农耕地区,太宗至高宗二朝,在此基础上向周边开拓,尤其出兵蒙古高原,接连朝向西域腹地、东北等地深入,相继征服或收降众多的游牧、渔猎等政治势力,连同他们所在地区,构造了南北东西兼跨的大型王朝。这一系列事实表明,唐朝具备了这种开拓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它的军事布局讲究方法和手段,将领指挥得当,胡汉军士勇猛顽强,尤其统治集团,兼具北方胡人文化要素并与中原传统有机结合,眼界开阔,目光长远,具有挺向草原的动机和意识;他们利用突厥的内部矛盾,采取“离强合弱”“远交近攻”等手段将其削弱,最后再征服;同时又收降征讨中原周边其他的游牧、半农半牧势力,构建了一统化王朝。这些都是它能力的展现。

然而能否持续而有效地维系这种一统化王朝的局面,那是另一个问题。用古人的话说,马上得天下容易,马上治天下就不容易了。从上面突厥复国、吐蕃势力东进,以及周边其他势力前后反复、诸多连兵反抗的结果看,唐朝没能维持住这个一统局面。唐廷为此采取的各种办法,诸如安抚游牧上层权贵如何妥帖、设置羁縻府州如何因应形势,这些措施无论怎么聪明和智慧,都是建立在唐廷不能完全稳定周边局势的基础上,或者说唐朝做不到中原核心区那样的程度,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唐朝能够将幅度如此广阔、人口和民族成分如此众多的人群拢合在一起,就已耗费了它的全部能量,还想要维系这种局面,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个基本判断。

兼跨南北一统局面前后虽不足50年,但它对唐朝乃至中国王朝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追求一统化并真正实现的,最早的是秦朝。秦始皇统一农耕区之后也想北上进入游牧地区,也攻占了河套,但他遭遇草原强大势力匈奴的抗衡,被迫退而求其次,修筑长城以防御。汉朝建立之始,刘邦也曾率军数十万北上进攻匈奴,但在白登被围,他不但丧失了进攻能力,甚至到了全军崩溃的边缘,幸亏部下出主意用赎买和贿赂换取和平,这才挽救了刘邦大军的命运。到汉文帝时期,他跟匈奴首领说,长城北边是你的天下,由你掌握;南边则是我的管辖范围,二者分明,互不干涉。汉武帝当政后,转而改变策略,出兵草原,与匈奴攻伐,相继攻占河西各地,后来设置四郡固守,但也没有达到征服整个草原的地步。只有唐朝做到了。它成功地将中原农耕地区与周边外围组织在一个政权之内,超越了农耕的单一属性,创建了新型、也就是复合型的王朝。虽然只维持50年左右,但它为后来者提供了榜样。只不过后面的宋朝、明朝这类由汉人为主建立的王朝没有能力再次构建,它的重任落在了蒙古贵族和满洲贵族的肩上,他们建立的元朝和清朝,都跨越长城南北、沟通中西,也是复合型王朝。清朝更加成功,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的方针和政策,因地制宜,统合不同的民族和不同地区,用达到古典王朝最佳模式的话语来形容,并非过分。

从前后的对比,再反过来看唐朝,它成功的经验被后人所吸收和采纳,它的特点也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北林的暗物质

    老师的课如结合地图一起听。就更好啦~

    白头邵翁 回复 @北林的暗物质: 来了

  • 卡尔维诺_1n

    李老师的唐史非常精彩!解答了很多我一直存在的问题!

  • 周晓豐

    唐朝没能统治南北间垮的帝国,矛盾在哪?为了游牧民族被安置了却还要反叛?第四节,终于等到分析部分了。结果总结为唐廷心有余而力不足.....

  • 子瑄_vl

    李老师的课越听越好听

  • billyyan

    隋朝扶持了启民可汗,平灭了吐谷浑和西突厥,除高句丽之外,也以圣人可汗名义号令长城南北,唐朝并不能算第一个吧。

  • 纯南瓜饼

    喜欢李老师的课

  • 1394198vjdw

    唐史没遗憾了,谢谢李老师,谢谢新亚文化

  • 廿四明月夜

    李老师从大处着眼研究唐史,深层次剖析唐朝或者说古代一统化王朝的构建模式,通过由秦到清通贯的比较分析,阐明唐代一统化王朝以及50多年南北兼跨局面形成的意义与地位,听下来真有醍醐灌顶之感。感谢新亚,感谢李老师。(一哭)

  • 我感恩每一天

    唐没能统治南北间跨的帝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没有支撑其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