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心”到底是什么?

17.“心”到底是什么?

00:00
12:56

《心经》的重点就在一个“心”字,那心到底是什么呢?“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让人听得一头雾水的词句,与我们的菩提真心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色不空,空不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




        上一堂我们已经逐渐要进入所谓到底是什么?心应该具有什么?而心应该没有什么?这个内容。要提这个真心的名,不好提,所以在《心经》里面是运用“舍利子三个字来表达我们这个真心、这个真种的形貌。不好表达也不好说明,用下文来说明,下文第一段是什么呢?舍利子是它的开头、它的名称,这个真心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它的内容就是这一句:色不空,空不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这一段。


        这一段就是它所要表达的菩提真心到底是什么呢?就这一段。然后讲了说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大家还是听不懂,所以才有后面一段,后面一段是说舍利子是什么?“诸法空相”。有没有?“不生不灭”。不什么,无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它就告诉你它没有什么没有什么,那么它之所以提出来“没有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常误以为它是存在的东西,它就故意说它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那个用法就像什么?就像我手上拿个东西藏在我的背后,然后我请你猜猜看说:你猜我手上是什么东西啊?然后你可能会先问说:“是不是什么什么?是不是什么?”然后如果是,我就说是啊!如果你问错了,我就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有没有?大概这个。


        那这个心不好谈,不好谈所以用一个权宜之计,用一个它到底有什么?它到底没什么?就分成这两大段来作为述说。那第一段呢舍利子,色不空,空不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它就是告诉你它有什么,至于没什么的,我们下一段再来谈。


        首先我们先解释“色“空这两个字的大意,这两个字的大意我们先得了解,我们才有办法再来谈说它不空、不色,它到底在谈什么东西。


        此经名为《心经》,所以我们知道色、空两个字所指的都是心中的一种状态、心中的一种感觉、一种知觉,而不是如一般的翻译,以外物的存在为色,外物的形色为色,以外物的灭去为空,这只是一般翻译本的解释。


        好比后文中的“受想行识,因为色受想行识,各位要了解这五个东西是连在一起谈的。那只不过是“色不空、空不色”谈这一段的时候是单独把拿出来,那我们有的时候在翻译的时候就会忘了它是跟哪几个字连在一起啊?它是跟受想行识连在一起的。那么这个“指的也是心中的“受”,“想”指的是心中的“想”,“行”指的是心中的“行”,不要把它解释成行为上,因为这叫什么经?《心经》。我们一定要把主轴抓稳。“”是心中的分别、心中的识,所以这五个字讲的都是心中的一种觉受,不适合把它往外解。那当然“”也是心中的“空”,是心中的一种觉受,不是外物的消灭,跟这个无关。因为这部经,名字就叫做《心经》。所以每个字一直都要落在心的觉受上。这个在读书的时候,它到底在谈什么,主轴我们一定得抓稳,才不会偏离它的方向。


        因此这些字眼都是心中一种觉受,而不是一会指外面的事物的生灭,一会又指里面的心思的起落,这样的解法不仅不能够连贯,而且它会在文中发生多次的冲突。


        好,现在我们来谈“”是什么?在前面其实我们已经有大略谈过,但谈到这儿我们再把它加强一下。指的是前文所说的色蕴。蕴,蕴藏的蕴。它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有没有?前面是不是有一段谈到这个问题?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那色蕴是什么?因为眼睛看着外在的物质或形色、或人们的表情、或他的美色等等,这些都算,所引发出来心中那一股气血起伏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心情,那个感受涌上了你的胸膛,成为一种心情,酝酿在你的胸中,那个时候才叫做色蕴。


        各位为什么色的后面加个“蕴”?它就是要表达它蕴藏在你的胸中,它不单纯只在外,如果单独只在外呢?那我们就用一个“色”这个字就足够来表达,不必要用“蕴”这个字,蕴就是在讲你里面的。色这个字它是“色蕴的简称,它出现在《心经》里面它讲的是一种心的觉受,一种感觉,一种因色的感应而产生的觉受。虽然外在的人物、形色也叫色,但这个色字《心经》,尤其是《心经》里面这个色字指的是:因见到该形色,而在我心中所感应出来的一种感觉。


        比如说看到一个灿烂的阳光,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呀?有啊,那个就是叫做色蕴,因这个形色而起的一种内在的心情是色蕴。好,这个不单独指在美色的这个部分。但女色的这个部分当然也是色的一种,它也是由形色而引发出来的一种感觉。不过,当我们看着灿烂的阳光,内在升起了一种喜爱是比较没有罪恶感;当我们看着美色而升起一种感觉,你会有罪恶感。那这个罪恶感是攀附在哪里呢?也是在内在所升起的感受上,这点我慢慢再说明。


        说得简单一点,指的是心中正在升起的一种感受,而后文的“受想行识”也是这一个意思,所以说“受想行识,亦復如是”。“亦復如是”就是说也是同等的意思,跟“色不空、空不色”同等的这个排列方式,后文中我们还会再解释到。


        现在我们谈,现在各位了解不是指外在的形色,是因外在形色而引发出来的觉受,那个感觉,那个心情的冲动,那个欲罢不能,久久不能自已的那个心情是


        现在谈这个字是真的意思,就是假的都不在叫做空,真的心还在。这个经叫什么经啊?《心经》。空是说本心的部分、本来,天然、本然的觉受之外的不存在,但是那个真的还在不在?那是在的,所以叫做


        凡物唯见其本来的面貌,无所染着也无所罣碍,它的存在对你不罣碍,它的存在对你不染着,这个时候我们叫做空,叫做独见其真,叫做空。如果因为它的不在所以我不染着,这件事情根本不必在经中提的,为什么?因为它不必下功夫。之所以会迷惑人,我们需要去下功夫的地方就是你做做不来的地方,就是它存在,而你深受影响的那个部分,它所要谈的是这个部分,所以空叫做真。所以你一定听过真空这两个字,对不对?就是空里面有一个真,不是很空很空的意思,是空里有一个真。


        对于你的情绪而言,空是气自气,我自我,清明的知见跟气血的起伏不相攀缘罣碍,这个时候叫做空。为什么我们要谈到情绪来呢?因为这个经叫《心经》,谈心的部分就不能离开情绪来说话,因为我们的罣碍是在哪里啊?在情绪。不一定在想法,想法不能罣碍人,但是想法想到有情绪的时候,你就开始坠入这个罣碍里面。它只是一个空泛的想法,但是情绪没有起来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还很清明,还很自在,一直到情绪涌起来,那个自在、清明就不在了。所以,谈到“空”这个字就必须回过头到心上的实体上来谈,到底我们产生了什么污染、什么罣碍、我们失去了什么?然后我们增加了什么假象?把那个假象拿掉,所以回到情绪上来说。


        那你的情绪是什么组成的呢?为什么我们要谈气自气、我自我呢?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情绪是一股波涛汹涌的能量在窜流,才有所谓情绪。好比我很生气,你有没有发现里面有一种能量在动荡?或者是说我非常的贪爱,你有没有发现有一股能量在里面旋绕?那个东西,就是气。我们现代的人比较喜欢说能量,古人则是说气。


        气的起伏归气的起伏,它纯粹是一种物理变化。我们不当把它当成我的贪爱,这是攀附上去的结果。好像水的起伏只归于水的起伏,好像空气的流动归空气的流动,很简单的物理现象,而且对我们是没有妨碍的。但你如果是在上面攀附了一些知见的话,那它的影响力就会非常大。所以整个《心经》的练习最困难点,禅修的整个练习、解脱自在的整个练习,困难点就在这个环节上,如何是气归于气的物理变化,而它正在我的身中,正在我的身中消长着、起伏着,而我可以不受它影响呢?原则上、理论上应该是可以不受它影响,因为它其实也不大,它只是一种能量的慢慢的流转变化,应当是可以让它自在。可是,每次当它涌起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个学问的困难度是非常非常高。所以如果能够透过观照练习,气自气、我自我,清明知见跟气血的起伏关系,若即若离,它不相攀缘。不因为气血越大而恨意越深,而爱意越深。气血大归气血大,清明的思考清明的知见归于清明的思考跟知见,这个情况之下,叫做


        空就是不当挂上去的东西通通拿下来了。又好比我们看着这个东西,各位现在看这个东西,你现在看这个东西什么心情啊?这没心情,这就是空。你看到它的东西就是真相,这就是真空,就这么简单。但是不简单的地方在哪里啊?如果我现在,各位想想看,我现在拿的这条是黄金,而且我晚上没锁门的,假如是这样,那各位现在看到这是什么?那很多人的心里是有变化的,变化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本性的特质很奇妙,它对特殊奇妙的东西立即感应,感应你就会有变化,可是那一刹那你竟然攀附了一个心思说“竟然会想到要去偷,或者另外一个人想到说“这不偷哪行呢?岂不白混了吗?对吧?门又没关……内在是不是一直波涛汹涌,那个波涛汹涌越大,有道德的人越加深他的罪恶,没有道德的人越加深他的冲动,你有没有发现你的那个力量从哪里来?从内在微微的波动,那个就在气血上挂了东西,那个不叫空,这样各位了解吗?


        空不是没东西,空就是我看到它的真相,但这个真相指的不是外在的真相,最重要的是这叫《心经》嘛!对吧?指的是观照内心起伏的真相的清真的真相,因而摆脱了贪跟嗔的束缚,不把气血的晃荡当作情绪的冲动,你的爱恨情仇的力量,那是两码子事。透过观照跟练习,慢慢恢复这样的知见,这就是得到全方位大解脱的妙法。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挂碍都是来自于气血,都等到气血动了,你的不得自已、你的烦恼、你的烦闷、你的焦躁不安,它才能够持续,然而气血退了的时候,你就说今天心情好多了,改天气血又来了,你就说那我又不行了。所以烦恼知见都是攀附在气血上,若是能够观照到“气自气、我自我,那么这个叫做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llen128

    若能够观照到气自气,我自我,清明知见跟气血起伏的关系若即若离,不相攀援,不因为气血越大而恨意越深,而爱意越深,气血的大归气血的大,这就叫做空,便得到全方位大解脱的妙法。

  • 地天泰004

    越听越好听,遇到张师太晚3

  • 1569375orjm

    大家在感恩的同时,别忘了为张讲师打卡哦!!!我是每集都打的哟!

  • ellen128

    本性的特质很奇妙,它对特殊奇妙的东西立即感应,感应你就会有变化,如果在上面攀附了一些知见的话,那它的影响力就会非常大。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1125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有意义的巧合。

  • EijiKeita

    讲的太好了,这一集16分钟我反复听了三遍了,明天再来几遍

  • 省覺

    五蕴, 五种情绪蕴藏的当下

  • A231657978

    听了几个人讲解,感觉张讲师讲解的好,容易懂

  • 木己先生

    感恩讲师!

  • 强力_Vm

    有人说 观心,就是观一切的感觉。虽然这也是对的。 本集讲师说到,观一个想法可以,但想法想到有挂碍情绪了,观,才有价值。 这个阐述厘清了观的方向。不用时时刻刻去观。也不是观任何感觉就是修行。 是观那个烦恼挂碍起时。 没有明确方向的观,就是修行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