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集02/南怀瑾详解楞严经

第54集02/南怀瑾详解楞严经

00:00
17:22
色就包括生理的、物理世界、物质世界同我们身体地水火风,这是色法,生理上的这些有为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这个色法。

受:心理一半,生理一半,一种感受的痛苦啊等等,受是很重要,我们大部分人把受字搞不清楚。这个受,现在我坐在这里好受不好受,这个椅子好受不好受,今天这个气候好受不好受,很难懂得。一般人都把感受感觉状态当成思想,思想和感觉状态两个是分开的,但我们的人生大部分被受阴,五阴里头受阴感觉状态牵起走,很严重的。所以现在人讲:人活着求生活的享受,享受两个字就是受阴的作用,感觉状态。这个受阴我们经常在痛苦,我们提过很多次。佛学这个受分五种,乐受:快感。苦受:痛苦感觉。舍受就是丢掉了、空空的,没有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心里空空的,很难过,舍受;忧受:思想的忧愁;喜受:高兴。这五受佛把这五受归纳性的,佛把生理心理归纳性的五大类的感受,我们看看五分之一的一个乐,五分之四都在痛苦中。乐和喜两个沾了一点点边,其他都在痛苦,自己不觉得,这是受阴的痛苦。

想阴,就是思想,我们有了生命有这个身体思想停不掉,当然思想包括很多,想钱了,想名了,想前途了,大家求算命了,我说你们不要算命了,八个字啊算命算八字:前途有限,后患无穷。这八个字算完了命,有什么算?每个人都前途有限,你活了一百年两百年也是那个样子,生命活着给人家带来很多的痛苦,每个人活着都给人家找麻烦,这就是八字,就是想阴的痛苦。

行,行不是走路啊,生命的动能停不了。譬如大家说打坐念佛想定下来,定不下来,两个腿盘在那里眼睛闭着,心里静不下来,要把行阴切断了才是真正得定。你坐在那里看起来你在打坐入定,清净睡觉,睡觉身体上血液还在流行呢,那个行阴,你那个思想还在做梦呢,行阴生命这个动能,你切不断在那里,就有这种苦。

那么识阴,识不是思想,是心意识,包括心物一元的那个心体,心性的习气,所谓八个识,这个不详细讲了,就是心意识,给自己支配自己的那个习气。所谓业识茫茫,那么佛学有一句话,业识茫茫,我们这个生命的习气,每个人个性带来这个脾气,脾气与个性就是业识的作用,前生的果报累积所带来的,前生的思想行为所构成的这么一个成果,变成自己这一生的个性与习气。这股力量是切不断的,行阴,切断了才叫做悟道证道而成佛。那对自己生命来去自由,有了把握了,行阴很难,识阴也很难。

所以五阴炽盛,象火一样在烧,炽盛两个字注意啊,第八苦叫做五阴炽盛苦,我们生命活着,就在一个火炉里头受煎熬。所以佛经上说,三界不安,三界就是指我们这个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叫做三界。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人生的境界永远不安祥,等于在火炉里头受煎熬,这是基本上四谛法门讲苦谛的看法。

为什么我们重述它呢?一讲八苦,学佛的人都懂,但是谁能真体会到人生毕竟是苦?很难体会到。你尽管学佛,乃至学佛了以后,哎哟修道,忙忙碌碌跑到山里头修道,为什么?有所求,想成佛想成道,这也很茫然啊,佛是什么样子?道是什么样子?理论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然后在山里头又不吃饭,又拼命受苦,又打坐,那真是五阴炽盛苦,那苦中加苦,因为他理论不懂。你说哪一处是安?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三界是包括天人的境界啊,你跑到天上也苦啊,天人有天人的缺陷。这是娑婆世界。所以苦的真正体会到没有?

所以第一个是苦谛,谛就是一个总纲很仔细,你要搞清楚,人生是纯苦无乐。那么一切众生不知道自己生命在苦中,在求苦,把暂时偶然的轻微的痛苦当成了快乐,错误,所以众生颠倒。颠倒这个意思是佛学的名词,我们现在讲就是犯了最大的自己自我的错误,把轻微的痛苦当成了快乐。

譬如我们说眼睛看书吧,拼命想求学问、求学位,拼命的读书,眼睛近视了,多痛苦呢。一个眼镜一带上,很好,看得很清楚,很高兴,又加了一个负担。所以我戴着眼镜看书的时候,我到现在都很讨厌,我很想不读书也不看东西了,应该废了这个眼睛,老了嘛,加了一个东西就觉得麻烦。可是众生呢?加了以后觉得这很好啊,这个科学的恩惠呀!啊,很高兴,实际上负担很重。汗出来,这个眼镜就挂在鼻子这里变成鼻镜了,那个样子也不好看,可是众生在这个时候觉得科学的文明。譬如说举这个例子,很多,仔细的体会没有真正的快乐,没有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除非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来。

生命本来没有找到以前,都在集谛,集苦为乐,集就是去抓,一切都去抓,一切抓来以为是真的。我经常讲过这个故事,一般在这里同学听我讲惯了,叫做猴子偷苞谷,四川人的话。猴子偷苞谷当然你们没有看过的,至少看过猴子,猴子偷东西很有意思的,山上。我们在山上那个时候求苦啊,自己在求苦,以为修道的时候,看得很有趣。猴子偷东西呀,偷那个玉米那个苞谷,它一来了以后,猴子看到玉米,一掌,东看西看手就来摘哟,它那个摘,猴子也没有穿衣服,苞谷一摘来它就一夹,夹着了,这个手又去,又捧起来,这样掉了一地。掉了一地,哎哟他忙得很,一边还要看人,怕有人有来的。我们看到它抓了一地,很多了,故意“哟”,它就跑了,跑了连最后一个也没有了,这就是人生。人生就象猴子偷苞谷,生下来的时候两手就抓着,到了民权东路傧仪馆最后放掉了,猴子偷苞谷,什么都没有抓到。光光的来,光光的去,当然后来有些人还给你加一点衣服啊,弄一把电火给你烧一烧,其实也很多余,当时来也没有什么烧啊,回去了还要烧一烧,这是集谛。众生以集,集:抓住,就是集中了痛苦自己认为是快乐,错误颠倒的认识。这是四谛的前面两个。

所以集是因,苦是果,因为来抓这个东西,才有所求,集就是求的意思,人生有所求,就有痛苦。那么要灭掉痛苦,众生的目的,不只人生啊,凡是有生命的一切众生有个共同的目的是离苦得乐,脱离痛苦求得幸福得快乐。真正的快乐要灭一切痛苦才能得一切快乐。

所以第三个是灭谛,灭不掉。譬如我们思想,要睡觉要失眠了,想睡觉求不得苦,血压高了失眠了,想睡觉都做不到。年纪大了想自己身体灵便一点做不到,求不得,一切都是求不得。所以想灭除痛苦做不到,灭掉苦就是乐,不需要求乐,只要灭掉了痛苦自然就是乐。所以灭谛我们很难,譬如我们学佛修道打坐,想念头思想把它宁静下来空一下做不到,灭不下去。怎么样才能真空真灭掉一切苦啊?道谛,除非你证道。得了那个道,道是什么呢?空就是道,怎么样空呢?不晓得怎么办!

所以众生永远在那里轮回,成天学佛想空空不掉,空不是没有,空掉这个受阴,感觉上,空掉这个思想,基本从这里开始。想阴中被这个生理物理牵起走而做不到,所以学佛的人说四大皆空,你半大都空不了。今天天气冷了,你不穿衣服,站在那里试试看,四大皆空嘛,冷算什么?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你看看,马上就感冒就生病,半大都空不了,这是风大,天气冷了,风大你也空不了。可是这四谛的道理呀,在学佛的基本,大家没有去想,没有去求证,所以一点苦谛的因、集所求的因、得苦的因、都没有动手灭掉,只有自己找了更多的烦恼,乃至去信一个宗教也好,任何宗教,乃至去信佛,本来还没有关系,一信了佛两夫妻还吵架啊,信一个宗教啊,家里头变成一个问题的家庭,我们看得多了。这又何苦上教堂?何苦跑庙子呀?本来为了离苦得乐,这是离乐求苦,多矛盾呢,这是因为心有所求,集谛,要观察得清楚。观察清楚。

四谛法门我们都晓得,佛最初说法说这个四谛,同时在佛学里还有个名称,三转四谛法门。三转:转了三次,三转怎么转法?四谛就是四个字、四个范围,那么有几种说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乾酷
  • 听友294661879

    感恩佛,感恩南师,感恩夏韵菩提主播,顶礼观世音菩萨。

  • 珍空廖友

    阿弥陀佛!感恩南师,感恩夏韵菩提

  • 丑丑狗666

    👍👍👍🌹🌹🌹🙏

  • 钟扬_zy

    🙏🙏

  • 觉曌

    🙏🙏🙏 南无阿弥陀佛。

  • 赵赵隐于市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 

  • 金刚空

    你要搞清楚,人生是纯苦无乐。那么一切众生不知道自己生命在苦中,在求苦,把暂时偶然的轻微的痛苦当成了快乐,错误,所以众生颠倒。

  • 金刚空

    五阴炽盛,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三界是包括天人的境界啊,你跑到天上也苦啊,天人有天人的缺陷。

  • 金刚空

    想阴痛苦:算命就八个字,前途有限,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