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演讲场景】蔡康永:担任主持人,怎样介绍重要嘉宾出场?

095【演讲场景】蔡康永:担任主持人,怎样介绍重要嘉宾出场?

00:00
08:58


会说话不等于是好的主持人,还需要具备服务的意识、服务的态度。主持人在主持之前要做功课。第一,主持人的工作,是要管理台上发生的事情。应该提前想象一遍,即将在台上发生的事情,并想好如何应对;第二,作为主持人,要设身处地地去想,如何塑造期待感。





当我们想要表达的时候,有的人认为,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是,如果我们担任的是主持人的工作,我们需要具备的是,服务底下的人的意识。


你好,我是蔡康永。


我知道有很多人,讲话讲得还不错的时候,很容易被指派担任主持人。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一旦被指派担任主持人的时候,这些人都会想说“我平常讲话还蛮流畅的,应该可以担任主持人吧?”


可是请想一下,如果只要讲话流畅,就可以担任主持人,那岂不是满街都是主持人吗?


之所以“会说话不等于是好的主持人”就是因为,主持人需要一个会说话的人很少具备的意识,就是服务的意识、服务的态度。


所谓的主持工作的服务意识,或者服务态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其实很简单。


我们讲到表达的时候,意思好像是,我们心里面有很多话、很多意见,要表达给别人听。


可是主持并不是这么回事,主持是一个桥梁,要连接台上说话的人,跟台下听话的人。


所以,所谓主持工作所需要的服务态度,就是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在底下看你主持的人,他们是什么心情?


他们要怎么样,才会对于坐在这个空间里面,连续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会有耐心,还不会打瞌睡、不会厌倦?


然后,也要设身处地地替被你介绍,或者将要接受你访问的人想。


他们希望怎么样被介绍,自己才不会紧张?他们希望怎么样被访问,他们才会表现得很自在?


我知道,不少人听说过,主持人在主持之前要做功课。


可是,没有主持过的人很难想象,主持人要做什么功课呢?如果你现在被指派为担任任何场合的主持人,你不妨来想一下,你要做什么功课?


第一个,我们对于功课的态度来自于,主持人是主控台上气氛的人,主持人并不是报幕的司仪。


我们在很多颁奖典礼,会听到某一个声音,躲在后台,你看不到他的脸,只听到他介绍即将出场的人是谁,或者即将颁发的奖项是什么奖项,那个是司仪的工作。


可是,主持人的工作,是要管理台上发生的事情。


所以,这边所说的要做的主持方面的功课,是指我们应该要先在脑中,想象一遍即将在台上发生的事情,跟我们这个主持人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在想象事情的时候,都想到最顺利的那一面。


比方说,他会想象自己讲了一个笑话,全场的人都哄堂大笑;或者,他介绍一个很会唱歌的同事上场,接下来这位同事唱歌的歌声,果然震着了全场,让大家都觉得惊为天人。


这些好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当然很好。可是,如果这些好事情都会自动发生,那要我们这个主持人来做什么呢?


所以,主持人做的功课,不只是要想象好的事情,也要想象坏的事情。


为什么有一些人讲了笑话,结果台下的人不笑的时候,他会很恐慌地、不断地向在场的观众解释,这个笑话其实很好笑。你越是解释,气氛就越悲惨。这就是恐慌者的欲盖弥彰。


而要能够镇定地面对这种状况,就是你事先想过了,你做了功课,知道可能会发生这个情形,要怎么去应对。


同样的,你介绍了一个很会唱歌的同学,或者同事上台唱歌,结果麦克风没有声音,或者是他破音了,不管怎么样,歌声不符合你刚才的介绍。


这个时候,主持人就只好用你的麦克风跟他分享,来访问他一些小故事。如果没有事先做功课,怎么能够临时想到,要问他什么问题呢?


我有的时候必须要主持一些活动,到了排练的现场,我会问工作人员一些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


比方说,如果有一个人要领奖,你先给他一束花,又颁给他一个奖座,接下来,再把麦克风塞到他手上的时候,这个人一手拿花,一手拿奖座,他怎么可能还有手来拿麦克风呢?


只要把这个画面在脑中浮现一遍,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你接下来就会产生延续的问题,请问,这个人会用耳挂式的麦克风吗?那就不需要用手拿。


如果要用手拿,是用我手上这只麦克风跟他一起使用,还是另外台下会有人,跑上来把麦克风递给他呢?


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疑问,可是奇妙的是,很多工作人员就会想象,只要有人上台,他手上会自然出现麦克风。


所以,请不要把担任主持人,当做是一个纯粹表达的工作。除了表达之外,它有很大的分量,是依赖它具备服务的态度,服务台下的人,服务台上的人。


第二个重点,作为主持人,要设身处地地去想,如何塑造期待感。


我看过一个人,教大家怎么样写网络上的文章,才会吸引人。他讲了一个简单的原则,我从来没有想过,他说“写网络上的文章,你要把每一句话,都当成是下一句话的广告。


这个讲法挺惊人的,因为如果这个讲法成立的话,那整篇文章,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就全部是广告。


可是,他这个讲法说明了一个很好懂的事实,就是,你写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让你的读者,很期待读到下一句。


有时候,你去一些很老派的餐厅,它那个菜端上来的时候,上面会盖着一个罩子。


那整套餐具,不管是银质的刀叉,还是银质的盘子、银质的这个罩子,它的华丽程度,都远超过罩子里面实际上罩住的那一块肉。


可是,当服务人员穿着好看的制服,英挺地站在你旁边,用华丽的手势,把这个罩子给揭开来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哇”的感觉。


当我们要介绍的明明就是隔壁的部门经理,可是我们不介绍她是隔壁部门的经理,我们说,有一个妈妈,生了小孩之后,一个礼拜就靠着意志力,让自己瘦回了原来的身材。


台下的人听你介绍“即将上台的是某某部门的业务经理”,不会有期待感;可是,如果你讲的是一个“生完孩子一个礼拜之内,就瘦回原来身材”的妈妈,大家起码会有兴趣看一看,这个人瘦到了什么地步。


这就是期待感,他起码很有兴趣知道,他即将看到的这个人的样子。


再来,我也可以推荐一个介绍别人出场的角度,就是,只要是你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就不要讲这个印象。


比方说,我们都知道的了不起的小说家金庸,如果介绍他上场,就是很尽责地说“他写过多少本小说,哪一些小说,曾经多少次被改拍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


这种千篇一律的介绍,就不能够给你加分,也不能够引起观众的期待。


金庸有一个好朋友就教大家说,不要这样千篇一律地介绍,要提到“即将上场的这一位,虽然写了很多伟大的小说,可是,他同时是一位芭蕾舞专家,他写过很多文章研究芭蕾舞,他本人还跳过芭蕾舞。”


如果你这样介绍,结果上场的是金庸的时候,大家都会非常有兴趣,金庸本人一定也会对你印象深刻。


这些效果,都是你如果没有做功课,就不会发生的事情。


你要想,怎么介绍一个人,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引起大家的期待?也要想,怎么样介绍一个人,那个被介绍的人,才会很有兴趣跟你好好聊一下?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担任主持工作,要有服务的态度。


今天最后的小练习。请你想一下,你在公司里面担任主持人,你马上就要介绍你们公司的老板上场。欢迎你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会怎么样介绍你的老板呢?


我是蔡康永,下一次的表达课,我们再见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Carol______

    康永老师感冒了吗 声音好有磁性 注意身体哦!爱你

  • 我喜欢学习001

    大家想知道行业的神秘人物吗,提出行业标语的老板吗,想听一听他是怎么解读行业吗?

  • 听友193956511

    各位大神,怎样才能听完蔡康永讲完这期?充值充不了。又贵!其他的也不想听和买。

  • 听友193956511

    我只想听这期,可要全部

  • 温水m

    很受启发,多了好多人生思考,谢谢蔡康永老师!

  • maybe比卡丘

    模拟事情的发展,想象最糟糕的情况,也要想象好的情况,想好应对方式。

  • 九尾彩狐小仙女

    康永哥的内容总是这样娓娓道来,却又是真正的源于真实世界的道理。想起很多公司会议主持做的很棒的几个人的瞬间,服务意识。收获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