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赚钱,为什么不把贷款利息定得高一点?

23. 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赚钱,为什么不把贷款利息定得高一点?

00:00
18:13

精华笔记 

喜马拉雅的听众,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张军。


在上一节课里面我们讲了“信息不对称”,讲了“你想选择“”,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所以在这节课里面,我还会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不过这次我想重点是要回答银行为了挣钱为什么不能把利率定得更高一些,或者说为什么不能够实行差别利率?为什么不能随行就市来确定它的利率水平?


在上节课里我讲过,如果企业因为财务的压力,来降低员工工资,其实最后的情况不见得是如意的,因为可能将素质比较高的员工排挤出企业,所以有选择性的裁员,其实要比减薪的更合理。


与此类似,如果银行为了赚更多的钱,不断提高利率,其实它也会产生同样的一个后果,会把风险比较低的那样的贷款的申请企业排挤出它的潜在的客户群,反而让银行面临一个非常不利的选择,因为他把那些高风险的客户反而都筛选进来了,这个其实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威斯在当年所做的研究,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影响的论文。


我跟斯蒂格利教授还是比较熟悉,在十年前我曾经邀请他来复旦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演讲。过去这些年,几乎每年的3月份在北京我都会碰到他,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个经济学家,也很多产。应该说在整个美国的政府也好,对全球经济,包括现在对中国经济他都有很好的一些这个观点和言论。接下来我想就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一下斯蒂格利斯教授和威斯他们当年发表的那篇关于银行的信贷分配的论文的一个基本的想法。


假设我们有两类的申请贷款的人,一类是风险比较低的,一类风险比较高。每类贷款的申请人都需要初始的一个投资100万元,但是他们自己没有投资的资金,他们只好向银行去贷款。低风险的贷款申请人的投资没有风险,让他们可以确切的收回100万的投资,再加上10万的回报,就是10%的回报。


高风险的贷款申请人,这个投资是有巨大的风险的,所以有50%的概率可以获得90万元,因为可能投资有时失败所以这就是个风险,最后只能收回90万元。另外的50%的概率是投资很成功,投了100万,最后获得130万,有30%的回报。


所以这样的话平均而言,也能收回一百十万元,也就是说平均的回报率也是10%。对吧?因为他们各自有50%的几率这个会发生。所以平均而言,第二个高风险的贷款的申请人也能收回一百十万元,所以回报率平均也是10%。如果银行的利率是5%,这两类的信贷的申请人,都会去申请银行的贷款。但是我们假如经济中货币比较紧,银行资金成本增加了,这个时候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时候,会提高利率,我们可以断言就是银行的利率,其实是不能高于10%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呢?


这个原因就是你的利率如果一旦达到10%以上,大家可以推测一下,就是你低风险的贷款的申请人,申请贷款实际上就已经无利可图了。因为他的投资确切的就是可以确切的收回10%的回报。现在银行利率也是10%以上,所以这个时候显然去向银行借钱去投资就无利可图,所以他们肯定放弃申请贷款。银行所贷出去的资金,这个时候就会全部到高风险的贷款的申请人的手里面。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时候银行遭遇到了逆向选择的问题,对不对?


就是说我等于把高风险的人筛选进来的,我把低风险的可靠的申请人排挤出去了。因为这个时候高风险的贷款申请人,如果投资成功了,可以还银行100万元的本金加上10万元的利息,对吧?可以说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如果高风险的投资者他失败了,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让银行能获得10万元的利息。因为贷款申请人投资失败以后,这个时候银行拿不到利息了,连本金还要损失10万元。


所以总而言之就是说银行在这个时候,是不应该把利率提高到10%以上的。因为它这样做会导致贷款的申请人的群体的平均质量会下降。但是如果银行把利率定在10%以下,对吧?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可投放的贷款的金额,可能就不能满足贷款申请人对资金需求的程度,也就是供不应求。因为利率低了以后,大家会觉得融资比较便宜,这就会有很多的申请人来向银行申请贷款,所以这个时候资金就出现满足不了大家的这种需求的这种情况。


于是银行对每个企业的贷款其实都不可能做到全额的满足了。这个时候只能采取配级的这种方式。这个就是斯蒂格利斯教授和威斯在当年发表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是叫《信贷的配给》。所以你看银行其实不是个市场,所以不适用市场随行就市的办法,对它发放的贷款进行定价,而是采取了一个配齐的方式,就分配贷款的方式,分配的贷款,并不完全是借助于市场的价格,所以看起来是没有效率的一个结果。但是斯蒂格利斯教授和威斯教授就认为这个看起来没有效率的结果,是因为银行要防范。


因为他如果随行就市来发放它的银行的贷款,利率就会定的比较高。在资金供不应求的时候,利率高了以后反而会让更多的贷款人他最后不能够做到还本付息。因为银行把高风险的借款人都筛选进来了,这个对银行是很致命的,所以银行它是一个风险规避者,因为银行的可以发放的贷款的资金是来自于存款人的钱,所以银行这个时候他会把这个风险控制呢,放到第一位,这就是出现信贷配给的一个原因。


所以斯蒂格利斯和威斯他们在论文当中认为在出现信贷配给的时候,到底银行是按照什么原则来发放贷款呢?如果不是按照借款人愿意出的价格,也就是利率来发放贷款的话,银行靠什么发放贷款呢?也许银行愿意按照一个很奇怪的原则来发放它的贷款。比如说凡是公司的名字笔画为单数的企业可以获得贷款,为双数的就不能给予贷款。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歧视的意图呢?其实不是,他仅仅是为了回避,将贷款过多的发放给那些高风险的企业,从而在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


只要这个公司的名字的笔画数跟公司项目的风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银行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因为这样它就可以避免逆向选择的问题。金融市场上面的逆向选择还可以解释穷人的借款,或者中小企业的借款为什么这么难?很多人指责银行的嫌贫爱富。是这样,因为穷人你去银行去申请贷款的要比富人要难的多,在许多发展中的国家,贫困的农村的金融信贷体系非常的脆弱,许多的农户是得不到贷款的,所以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它就越来越贫困,他不能脱贫。


即使他们拥有很好的商业性的创业或者很好的项目,但是因为得不到融资,就没办法实现。所以要改变他们的命运,其实也就变得非常困难,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你穷就贷不到款,贷不到款很多好的项目的投资就没办法进行。这样你就会无法摆脱贫穷的状况。银行为什么会嫌贫爱富?难道就没有一家银行可以有一点爱心或者社会责任?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当然是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了。


因为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个问题不是在于银行有没有爱心或者社会责任,而是在于信息不对称。因为这个道理当然也很简单,就是我面对素不相识的,也没有曾经的借款记录的,陌生的客户,银行难以判断这个人的诚信的程度和偿债的能力。所以如果银行不加区别地把贷款发放出去,就会造成大量的呆账坏账。所以银行必须借助于某种手段,来甄别客户的诚信或者偿债的能力,或者要贷款的人必须向银行提交很多的书面的这个资料来表明自己的偿债能力,或者我们都知道有的时候要抵押房产等等。


而揭示一个人的偿债能力的最好指标,可能就是这个人的财产了。所以如果一个人愿意将他的财产抵押给银行,银行当然就乐意为他提供贷款,所以这样银行就可以避免将贷款发放给那些没有偿债能力的借款人所造成的这种逆向选择。但问题是穷人通常没有财产可以抵押,所以穷人就更难得到贷款。穷人当然可以承诺自己的项目一定会挣钱,而且挣钱以后承诺将还本付息给银行,甚至于可以多还给银行一些利息。


但是银行没办法判断这个项目的投资收益,是不是像借款人所说的那么好。更没办法在没有抵押品的情况下去,相信穷人的偿债的这种这种承诺是不是可信?当然我们如果考虑到贷款给穷人的风险很大,银行当然可以提高对他们的贷款利率,但是这么做又会使得那些具有更高风险性的这种项目,或许才能够申请到贷款,这样的话银行就其实就选择了对自己非常不利的一种利率了。银行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就面临着对自己一个非常不利的选择。


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让贫困的农民获得金融的支持,往往是政府为他们提供担保,获得贷款。即便如此,政府也面临与自己不利的影响选择,因为农民还不了钱或者拒绝还钱,政府就要背负农民的那些债务。所以政府的担保通常都是小额贷款而且要求农民必须将贷款用于指定的农业的生产,这个时候政府才愿意提供担保。银行贷款当中的逆向选择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早也就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比如说前美联储的主席,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本·耐克,他就曾经用这个思想来解释美国,1929年大萧条,他认为大萧条呢它所解释大萧条的困难不在于最初的股票市场的崩溃,而在于随之发生的失业的持续性。


本·耐克认为股票市场的崩溃弄垮了地方银行,并且使得信贷人员的专业知识随后也就损失了。在损失了专业知识以后,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余下的这些银行更不愿意去放贷,所以这个时候就使得经济的恢复更加的困难。所以我们经常讲,一旦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整个金融就会变得非常的保守,特别是银行,就会变得非常的谨慎,会惜贷。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恰好是需要市场上有足够的货币和流动性,从而使得这个市场可以逐步的恢复信心。


但是因为担心逆向选择,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他们反而更加收紧了自己的钱袋子,这个时候就让市场恢复变得非常的困难。如果逆向选择在市场上出现,在二手车市场上最终买到的都是质量最低的车。在企业里面,同样的问题就是留下的都是生产力最低的员工,在金融市场上就是资金都被风险最高的企业借走了。所以这种局面就会形成了拍卖理论当中的所谓赢家的诅咒!


什么叫赢家诅咒呢?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我拿出我的钱包放在桌子上拍卖,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来出价,但不能看我钱包里有多少钱。显然每个人的出价都取决于对我钱包里面到底有多少钱的这样一种猜测。猜测低的人出价就低,猜测高的人,出价就高。如果有两个人来参加竞拍,一个人出价十块钱,一个人出价一百块,假如所有人的平均猜测和我钱包里面的实际的金额是一样的,也就是55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人员出价一百块,他就把我的钱包就拍下来了,就拿走了。大家可以想象,他的内心必然是崩溃的。所以这就是赢家的诅咒。因为之所以能够拍下我的钱包,唯一的原因就是他高估我钱包里面的金额。但是当他用一百块来换来55块以后,虽然他赢了,但是他反而吃了大亏!


所以生活当中也存在这样的赢家诅咒的例子,比如说婚姻,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以恩爱美满为结局的。2005年有一份报告就说北京的婚姻离结率大概是50.9%,基本上每天两对结婚,就有一对要离婚。失败的婚姻,显然是赢家的诅咒,因为你为了寻找伴侣,其实这个过程跟竞标是一样的,如果你对某个潜在的婚姻伴侣的是否理想的估计高于其他人的估计,你显然你潜在伴侣结婚的概率就比较大。


但是婚姻是否理想,其实只有结婚以后或许才能知道。所以如果你对潜在的这个对象的理想的程度的估计越是比别人高,你可能估计犯错误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婚姻的结局也有可能就成为赢家的诅咒。


好了,今天我其实这节课就是跟大家继续讨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这个问题斯蒂格利斯教授和威斯在他们当年那篇论文当中,重点是讨论了银行发放信贷上面可能面临的一种困境。


我想其实不仅仅在银行,其实在其他领域当中都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所以这里我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


美国在1979年的时候修订了就业法当中关于年龄歧视的条款,修正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学的终身教授的强制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了70岁,而且从1993年开始取消了关于强制退休的这样一个规定。我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其实他们是不退休的,除非你自己愿意。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不想做了可以退休,学校不能强制让你退休。


这样一来,占据大学课堂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自身的年纪比较大的老教授,而不是这个学生所习惯的所喜欢的那种博学多才,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


现在美国的这些大学现在在考虑,为了要使这些高龄的教授能够自动的退出讲台,他们动了很多脑筋。比如,大学现在都实行买断计划,假如你现在是55岁以上的教授,想退休的话,学校就提供非常优厚的一个养老金的计划,让你主动的选择退休。


结合我们这节课和上一节课的这些分析,你思考一下大学的这种买断计划,能不能鼓励更多的高龄教授选择退休呢?这种买断的计划会有什么弊端吗?


好,今天这个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超learning

    有风险的人回报率10%搞不懂是怎么怎么算的

  • Metamorphosis_howl

    美国大学的买断计划会让一些身体、精力、学术能力不济的高龄教授为了丰厚的养老金而退休,一方面虽然可能缓解高龄不退的问题,但同时造成较大的行政经费开支。另一方面这样的激励机制失衡也会形成赢家诅咒,导致逆淘汰。因为年轻的教授感到分配不公要么选择离开,另谋高就;要么尸位素餐,坐等退休。

  • 谷睿Maggie

    根据王博宇老师上课介绍过,国外大学实际情况是这种买断计划,不一定能鼓励更多的高龄教授选择退休。因为,国外的大学老师并非因为纯粹因为收入而执教,而是因为自己热爱教育事业,也希望为国家、为大学、为研究领域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这种买断的计划可能会抑制真正想继续在教育平台上培养学生、人才的高龄教授的想法。

  • 一问_v4

    老师,请用一个专题讲讲纳什的博弈论吧!谢谢🙏

  • 秦天南歌

    能有幸听到张军教授的课,真的是太幸运了。受益匪浅,能把原本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讲的这么吸引人,真的是太厉害了!每节课都要听几遍,每次听都会有新的感受。

  • 1398515yxvn

    很好,会让真正想干事的人留下来。

  • 萌萌哒大

    深圳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