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被蚊子叮一下之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复杂变化?

第三集:被蚊子叮一下之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复杂变化?

00:00
10:31

正文:


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入地认识人体。


在前两集里,我们已经讲到,当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希望通过正确认识人体来解决许多问题时,他们开始想办法打开人体,仔细观察、记录,并利用实验来进行验证。这样的过程,经历了数千年的探索。


在这一集里,我们将继续观察和认识人体。不同的是,曾经在前两集中出现的,承担人类认识自身最前沿工作的那些人物,无论是古罗马的“医圣”盖伦、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准确描绘人体的达芬奇,以及开创了现代解剖学的维萨里,都无法做到像我们今天要讲的人体认知。因为,这是依靠眼睛无法完成的任务。


 


还是从一个发生在你身体上的感觉说起吧。夏天的夜晚,当你听到讨厌的嗡嗡声,几分钟以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很显然,那只胜利逃跑的蚊子,会在你的皮肤上留下一个又痒又肿的蚊子包。在你看来,这整个过程可能是快捷而简单的,然而,在你的身体以内,其实发生了一连串复杂的变化。如果你能像一个魔法精灵那样进入人体,你会看到一场由蚊子引发的战役:


当蚊子的针形嘴扎入皮肤,它在吸血的同时,一边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刺耳的警报随即拉响了,这是你体内的免疫细胞做出的第一反应,它在通知你身体的防御系统前来增援。这时,另一些细胞已经紧张起来,开始收缩,它们是被叮咬部位的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这个收缩的动作,导致它们之间的空隙增大,这必然会引起一些其它的物质进入——血管内的血浆和细胞会通过血管壁进入这些空隙,形成你肉眼能够看到的又红又肿的蚊子包。这些渗出物和蚊子分泌的物质还会刺激你的神经末梢,于是你的身体就感觉到了痒。


这场发生在你身体内部的小型战役,如果用科学术语来表达,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细胞通过通信所促成的炎症反应。


 


当我们这样来描述一只蚊子叮完人后带来的身体反应,你听起来是不是仍然觉得简单——不就是细胞通信吗?但是我得告诉你,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复杂到,不同时期的科学家们在一步步搞清楚其中道理的过程中,竟因此分别在1974年、1999年和2013年,三次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


如果要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你,这三次诺贝尔奖的背后到底意味着怎样的成果,我必须打个比方。在生命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一种像货运船一样、被称作“囊泡”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精确的信息与物质传递。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货运队伍”,在身体内自行其是。运转顺利时,人体就是健康的,一旦发生混乱或堵塞,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当科学家发现这个“货运队伍”,并对它们的运转规律与调控机制有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时,许多原本无法企及的生命奥秘,都因此打开了迎接我们去探索的“大门”。那么,这算不算足够重要的科学发现呢?三次诺贝尔奖,证明了它的价值。


 


而这样一个人类一直到二十世纪下半页才触及到的人体秘密,究竟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视野中的呢?


我打算回到那段人体认知的历史轨迹中,带你踏上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迂回之路,也许你会有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理解。


我首先要提一个问题:无论是蚊子引发的人体内“战役”,还是那个被称为“囊泡”的货运队伍,这些内容,和我之前所讲的那些人和故事,也就是盖伦、达芬奇和维萨里,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差别呢?


会思考的你,应该能很快给出答案——我们在之前讲述的人体探索故事,都是基于肉眼的观察;而身体内部那些由细胞、甚至“囊泡”来完成的任务,是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


你一定能够预料到,我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能让细胞出现在人类视野中的显微镜。并且,你们可能还会立刻想起生物课本里出现过的胡克、和虎克这两个名字。他们可不是两兄弟,虽然他们都出生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虽然他们都和显微镜技术以及细胞研究有关,但我现在并不打算讲他们的故事,而是要带你去看一看,那个时候的欧洲,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能够促成人类获得认识人体的全新可能。


 


在我们讲过的维萨里之后,也就是紧接着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欧洲社会与科学界发生的变化与故事,虽然没有一个像“文艺复兴”那样响亮的名号,但确实是值得一说的。


我还是会用我的老办法——穿越,带你回到那时的欧洲去亲自看一看。


如果你对之前一两百年、甚至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也有了解的话,那么对于你现在来到的16到17世纪欧洲,你会明显地感觉到变化:


首先你发现,你在很多地方可以买到书籍,从中学习到知识,因为印刷术已经相当普及;


如果你属于有学识的人群当中的一员,你很可能会定期参与一些自然哲学类沙龙,欧洲有名的那些城市——例如巴黎、伦敦,都有类似的沙龙。你会穿着齐整地、带上你自己写的一些手稿、甚至是自己印制的书籍前往这些沙龙,期待遇到知音、或者能帮助你提高的人。


你还会了解到,各种国家级的科学院都在成立,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谁也不愿意落后。你偶尔会听说,某一位并没有学历、工匠出身的人,居然也在科学院里修成了教授的身份——我在这里八卦一下,你所知道的那两位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胡克与虎克先生,都属于这种情况——这时,你会不会也想拿着自己的手稿去试一试呢。


你会发现,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真的不一样了。那位有名的达芬奇虽然已经过世,但越来越多的人在像达芬奇一样,用实际的观察、理性的思考来面对世界,这种氛围,被称为“科学革命”。


你还会发现,在学者当中也出现了有趣的变化。还记得维萨里在巴黎大学求学的时候,教授端坐在台上讲课,台下由助手或工匠实施解剖的情景吗?那时的学者似乎觉得,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才是高尚的,符合学者的身份;需要动手的那些事,得留给下一层的工匠们去做。这样的想法,到了16、17世纪,显然就已经过时了。有一个叫伽利略的人,就既喜欢动脑、也愿意动手。据说他为了证明前人所说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降快这个定理是错误的,他亲自拎着一大一小两个铁球爬上了比萨斜塔做实验,当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时候,相信许多人都感到懊恼,为什么没有亲自去试一试,就盲目相信了前人说的话呢。


事实的确如此,你会有种强烈的感觉,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盛行于这个时代的欧洲,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实验科学”。


而正是由于实验科学的兴盛,才会促使我们熟悉的胡克与虎克做出成就。这两个人,因为同时拥有了工匠的巧手、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利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显微镜,最终观察到了人眼无法看到的细胞。由此,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得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听到这里,你会对这一段认识人体之旅,产生怎样的理解呢?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发现,我们曾经讲过的盖伦、达芬奇和维萨里,以及在这一集出现的胡克与虎克,这些人在认识人体的历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他们获得的成就,都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那么你认为,那些成就,还属于谁呢?这就算是今天我留给你的一道思考题吧。


在下一集,我们对人体的认识还将继续深入。一同期待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6930hgvv

    这个少年时音频太棒了!把近二三十年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历程梳理得清晰明了!!!

    靠谱的花园 回复 @1396930hgvv: 第二季即将上线,会先在小多平台首发。欢迎继续收听!

  • Yongdeng

    简直太好听啦。爱少年时,买了全套的48本

  • 1300022qnyd

    用历史的方式贯穿整个讲解,清晰明了,赞👍

  • 叮当Sean

    666

  • 1739777pkzy

    太贵了

  • 沈蓓_dt

    👍👍👍👍👍👍👍👍👍👍👍👍👍👍👍👍👍👍

  • 1890990qcir

    vip能听吗

  • 抬杠者一号

    v糊奻

  • 抬杠者一号

  • 水月千秋

    我也被叮了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