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如果有人在办理丧事,孔子在旁边吃饭,都是寥寥草草吃一顿,不会吃饱。孔子如果当天去吊丧哭过,则这一天不会在唱歌娱乐自己。
我们为什么需要祭祖?
《梁注论语》很快就进入尾声了,恰逢清明期间,你会回家乡祭祖吗?
对小梁来说,这些年每年都会去广东的某个市、某个县、某个乡、某个村的村头,顺着蜿蜒的小路开始爬山,爬回四十年前我第一次爬上的那座小山。
我今年四十五岁了,记得五岁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祭拜他的父亲,现在我的爷爷已经躺在那里了。我为什么会突然讲起这句话呢?因为跟《论语》中的一句话有关——“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丧失亲属的人旁边吃饭,尽量不吃饱。如果这一天他去参加过一场葬礼,回来了就不再唱歌了。
平常,孔子是一个喜欢唱歌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弹一弹古琴,振动一下味蕾,振不到盆腔,起码振到胃、肝……根据五音“宫、商、角、徵、羽”,用自己的手指接触琴弦的振动,再配合这些频率,让自己的五行、五脏(心肝脾肺肾)都能根据不同的音乐、音律去振动,这也是身体内在的频率型的“广播体操”。但如果这一天孔子去吊唁过某个人,他就不再唱歌了。这段话引发了小梁对每年回乡祭祖的一个感触。
……
完整文字内容,请移步“自在睡觉”微信公众号查看。
中药和西药都是苦的,是不是说明药物起作用的本质成分是一致的?梁老师说的中西医归一还真可能吧~
又是一年清明 好巧
请问:怎样才能在“自在睡觉”里,找到这篇文稿?
讲伤寒吧!倪海厦的已经刷了二遍感觉不够还想听,受益匪浅啊!
回乡祭祖想起先人是想一想自己灵魂的根。中国人祭拜先人而不是上帝和神是因为在精神上寻根。而这样与各种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信仰。
感恩梁老师带给我们这么多有智慧的语言
做正确的事,爱自己爱的人
稳住
每天陪着自己的声音,马上就要结束了,不舍 很多内容特别同频,仿佛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期待新的作品
梁老师对《论语》讲解没有假装深邃的大道理,更没有刻意而言的作秀,而是由浅入深的娓娓道来讲述着人身与人生的大事小情,听来入耳入心,让人浑身通透舒畅,心生柔软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