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3:许钧 | 吃一口小点心,回忆起一个世界

《追忆似水年华》3:许钧 | 吃一口小点心,回忆起一个世界

00:00
15:14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许钧。欢迎你回来听我继续讲《追忆似水年华》。


上一节课,我们对《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奇特的书做了一个简介,并讨论了影响普鲁斯特的写作的那些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二是健康状况,三是社交生活。


那么影响普鲁斯特写作的第四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普鲁斯特敏感的性格对他创作的影响。前面我们提到,在法国《读书》杂志的调查中,普鲁斯特排名在巴尔扎克之前。这件事似乎表明,对读者来说,伟大的作家剖析历史风云,呈现社会风貌,更伟大的作家则揭示精神波动,描绘心灵图景。我们知道普鲁斯特经常被人同乔伊斯、伍尔夫和福克纳相提并论,《追忆似水年华》也常被认为是法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意识流”这个概念,似乎更多指向英美小说中的某种传统。


法国自己有悠久而独特的心理小说创作传统,在17世纪末就已经有女作家创作了心理小说,对复杂的心理活动作详尽的分析,到19世纪后半期又出现了现代“内心独白”作品,所以,《追忆似水年华》与其说是“意识流”,不如说是对本国心理分析和“内心独白”传统的继承。有趣的是,据传记作家考证,普鲁斯特本人,其实无论从阅读喜好还是写作意图来看,都更接近一个“古典”作家,比如他常说自己想写出《一千零一夜》那样的作品,至少要像圣西门、托马斯·哈代那样写作,但他最后却成为了法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言人。这一方面当然证明阅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阅读与阐释的结果常常会与作家的本意大相径庭。


另一方面,所谓风格即人,“意识流”也好,内心独白也好,心理分析也好,其实都是跟普鲁斯特自己敏感细腻的性格相吻合的。很多人在回忆普鲁斯特时,说他有着一双通灵人的眼睛,这双眼睛仿佛能够看透事物表象,直达事物本质。他的一个朋友回忆起普鲁斯特,说他有一次盯着一丛玫瑰花入了神,以致于对外界的一切都置若罔闻,另一个朋友说他有一次去探望普鲁斯特,跟他说了一个词,结果无意中诱发了他神游的毛病。或许普鲁斯特的敏感体质导致他确实比寻常人更容易受外界事物触动,进入一种冥想状态,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品尝“小玛德莱娜”的片段:一个冬日,“我”回到家中,吃到“小玛德莱娜”点心,喝到沾了点心渣的茶水,“我”身上产生了奇妙的情绪变化。对于这种电光石火间产生的感受,作者这样写道:


“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混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


 叙述者“我”随后对它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最终发现,这种神奇的感觉与儿时的经历有关。于是,普鲁斯特理性思维的一面展露无遗:他认为一切皆有原因。所以,对于他常常进入冥想的特点,也许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是,普鲁斯特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在构思一部伟大的书,而他的敏感性帮助他在与外界元素接触中,立即判断这些元素能否成为这部伟大的书的素材,同时促使他立即进入诗意的也就是创作状态。这样说并非没有根据,那位说了一个美丽的词导致普鲁斯特神游的朋友,后来发现这个词出现在了《追忆似水年华》中。


疾病或许也使得普鲁斯特越发敏感,还逐渐对他人,尤其是他母亲的关心和呵护产生依赖,据他的传记作者讲,他甚至常常因觉得缺乏母亲的关爱而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感又部分地成为他创作的动因。这些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当然都需要考证,但它们确实都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有所体现。例如在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开篇,他就花了几十页写“我”,也就是童年的马塞尔,在睡前等待母亲来与他吻别的复杂心情。


我们一生中可能都曾有过像书中主角等妈妈来吻他这样的时刻,希望某件事快点到来,又希望它不要来得那么快,因为到来也就意味着结束。在这样的处境中,等待的时间因为充满希望,反而成为最为幸福的时间。所以当我们读到这几页有关等待与希望的文字,我们会打心眼里理解叙述者马塞尔,也感谢普鲁斯特,因为他将我们每个人都曾体会到,却没有能力表达出来,或者来不及记下就已消逝的细微情绪那么好地表达出来。《追忆似水年华》总的来说是这些时刻、这些片段的汇集,所以,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受到读者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七卷《追忆似水年华》,译成中文两百多万字,这部作品到底讲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听众失望,其实这两百多万字,并没有讲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


第一卷第二部分《斯万之恋》可以说是故事性比较强的,讲斯万认识后来的妻子奥岱特并坠入情网的事,但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斯万的恋爱过程上,反而将很多笔墨花在对沙龙的描写和对爱情本质的议论上。说到“爱情”,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中,爱情可以说是仅次于“时间”的重要主题。


总之,《追忆似水年华》故事性不强,用已故法国著名文论家热奈特的话来说,整部《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叙述者马塞尔想要成为一名作家。马塞尔一直想写作,却写不出东西,然而当他叙述完七卷,他无疑与作者普鲁斯特一起,完成了自己的杰作。这当然只是热奈特的一种观点。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松散的结构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关,与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有关,还与普鲁斯特的写作习惯有关。普鲁斯特有很多笔记本和练习簿,平时有所思有所感时便记录下来,最后再将一个个片段按照预先的构想拼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阅读普鲁斯特的小说与阅读其他小说不同,随便翻开一页就可以读下去,而不必介意阅读的连贯性,因为《追忆似水年华》之中,思想性胜过了故事性。


好,在这一课里,我们讨论了普鲁斯特本人的性格对创作的影响,也讨论了《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下一课,我们要讨论的是《追忆似水年华》有着什么样的结构,以及普鲁斯特又有什么风格特点。今天这一节课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是许钧,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叔文_66

    “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这段文字很有共鸣,在自我的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遇见更深层的精神世界。人这一生也只有爱和时间是唯一永恒的。普鲁斯特是用灵魂在创作的作家。

  • 璟玥1

    对读者来说,伟大的作家剖析历史风云,呈现社会风貌,更伟大的作家则揭示精神波动,描绘心灵图景。

  • 行走的苏珊

    老师讲的真棒👍

  • 阿祖热阿Q

    身体不好的人注定敏感,首先他在生理上就比别人多了很多遭遇与感受。所以这类人要变得异常乐观与坚强,否则在艰难的现实中活不下去。

  • 醇水柠檬

    评论太少

  • 15035545mvs

    揭示了人的精神内核

  • 235_

    w

  • 默默的羽毛

    意识流小说

    默默的羽毛 回复 @默默的羽毛: 饼干渣 带来的满足感

  • 明天晴天_bl

    我读过最好的意识流是《安娜卡列尼娜》结尾处安娜自杀

  • 李果_8h

    怎么感觉有道家的思想,思想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