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欧丽娟:是谁救了中邪的宝玉?

【精讲】欧丽娟:是谁救了中邪的宝玉?

00:00
07:10

大家好,我是欧丽娟,欢迎收听我的红楼梦导读。今天我们读到了红楼梦的第二十五回。


这一回,先写到贾环受到了嫡母王夫人的提拔,坐到了家长的炕上,于是作威作福起来,还趁着近水楼台,用热滚滚的蜡油把旁边的宝玉给烫伤了。而他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同样地黑心,居然和来府里请安的马道婆合谋,作法要把凤姐、宝玉两人给害死,这就是〈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一段的情节。当然,这时宝玉、凤姐都不能死,故事还早得很呢,于是一僧一道赶来救援了,用那块通灵玉把宝玉给救活了,这就是〈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的过程。


这一回啊,写到了好几个重点,我们讲其中的两个。


第一个重点是,当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提到了暹罗进贡的茶叶,因为黛玉觉得喜欢,所以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那一份转送给她,凤姐还特别说会派人送过去,顺道有一件事要求她帮忙。你注意一下,凤姐的姿态其实很低,不但专程送礼物过去,而且话还说得很卑屈,用的是「求」这个字,没想到林黛玉又说歪话了,竟然说凤姐只给她一点茶叶,就要使唤她了,这不等于说凤姐把黛玉当作下人吗?简直是颠倒是非呀,于是凤姐可不甘示弱了,当场给黛玉开了一个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林黛玉羞红了脸,又啐了一口,凤姐就挑明了指着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这就讲得太露骨了,林黛玉实在承受不起,于是抬身就走。


大家要注意,王熙凤这说亲的玩笑可不是信口开合的胡言乱语,你想想看,凤姐是何等精明、懂得轻重分寸的人,才能获得贾母的喜爱、王夫人的信赖。所以,这玩笑话其实隐含了家族内部高层的舆论,后来,小说中也不断提到上上下下同样的说法,显示出黛玉身为宝二奶奶的预定人选,其实是众所公认的。连脂砚斋都批云:「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卽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


所以说,小说的真相是其实是木石姻缘,可惜大家因为只注意到金玉良姻的预言,给果就被蒙蔽了,都没有认真读到这一点啊。


讲完了这一回的第一个重点,接下来就是这一回的第二个重点。你看,当这场和婚姻有关的玩笑到达颠峰的时候,突然急转直下,发生了宝玉、凤姐中邪的事故,而且情况越来越危急,这两个病人几乎是无药可救了,这时幸好来了救星,那就是一僧一道,这两个半仙念咒作法,终于祛魔除祟,让中邪的两个人逐渐痊愈。就在这一段惊心动魄、起死回生的过程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其中的两件事:


第一,是谁救了宝玉?你一定会说,当然是一僧一道啊,这不是再明显不过的吗?确实,这个答案完全正确,但是还不够。你注意一下,固然一僧一道的法力是最重要的关键,可是并不是这样就没问题了,你看,那和尚还特别交代贾政道:「将他二人安在一室之内,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阴人冲犯。」于是家长将凤姐、宝玉两人安放在王夫人卧室之内,把通灵玉悬挂在门上,由王夫人亲身守着,不许别人进来。这样经过了三十三天,就大功告成了。你知道吗?这后续看护、守卫的工作也一样地重要,最关键的是,那可以守护宝玉、协助他复原的人,就只有王夫人啊!


所以你注意到了吗?能挽救宝玉生命的人,不是林黛玉,而是王夫人,那是他的亲生母亲,她在最初给了宝玉生命,这时也给了他复活的希望!换句话说,真正能救宝玉的人,是亲情,而不是爱情哪。


讲完了宝玉复活的力量,再让我们注意第二个重点:凤姐、宝玉受到这样致命的灾难,生死交关的时候,最伤心悲痛的人是哪些?你仔细看一下,长辈们自然是不用说了,此外,以平辈来看,凤姐这边有她的丫鬟「平儿、丰儿等哭的泪天泪地」,可见主仆情深,关系深厚,再有一个也是「比诸人哭的忘餐废寝,觅死寻活」的人之一,你可不要意外,那就是凤姐的丈夫贾琏!由此可见,贾琏、凤姐之间是有着真感情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些有点尔虞我诈的情节就以偏概全,误以为这对夫妻只是同床异梦,其实世间的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那么在宝玉这一边呢,围在他床边痛哭的,就只提到袭人一个人了,除此之外并没有写到晴雯,甚至也没有提到黛玉,这不是非常特别吗?看起来,宝玉是很喜欢晴雯,这并没有错,但那比较多的是宠爱、纵容,是一种欣赏,我们看后面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那一段就知道了;而反过来说,晴雯对宝玉也没有比袭人更深情,她的性格没那么细致,也没那么深沉,连带地情感性质也就比较粗放,这样的人不是会「哭的忘餐废寝,觅死寻活」的人。


在这种生死交关的关键时刻,最是真情流露的时候,而曹雪芹告诉我们,给宝玉最深的真爱的人,就是袭人。


这么说来,这一回我们所讲的几个重点,是不是都很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红楼梦》的意义呢?


 


好了,这一回的导读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uYU儿

    听欧教授的解读,常常有吃苍蝇的感觉。

    莱斯特_nf 回复 @LiuYU儿: 我真的太同意了!

  • 彤彤爱公主

    这位真是能胡分析,辜负了原作者的写作初衷。请问可以退钱吗?

    青灯古佛桥边客 回复 @夜以内: 其他分析还好,一到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就很明显的偏颇了,宝玉床前哭的只有袭人没问题,可是为什么非要搭上黛玉,宝钗也没在那儿哭啊怎么不提呢?还有说什么能救宝玉的只有王夫人没问题,为什么非要说只有王夫人而不是黛玉,我发现欧老师总是会有踩着黛玉的感觉,比较吹宝钗,真的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感觉,另外红楼梦不管电视剧小说解析都看过很多遍了,实在觉得欧老师分析的立场没那么中立,有自己“偏解”

  • 芳果子

    欧丽娟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能耐让人叹为观止

    听友249643173 回复 @芳果子: 踩一捧一的能力特别强

  • 月夜Luna

    另外还有一层:全家上下皆知袭人已是内定的姨娘,她哭的再寻死觅活别人也不会觉得过分,毕竟是在哭自己的丈夫。而黛玉和其他一干人就要克制、守礼制,心里再担心焦急,在人前也不能表现得超越礼法,以至哭到“寻死觅活”。这叫“失礼”,在礼法社会是最不能接受的,贾家这样的大家不可能出这样失礼的事情。

    TangYalan 回复 @月夜Luna: 是啊,袭人是丫鬟,黛玉是小姐,黛玉当比袭人更知道什么是教养和得体,当然不能放声哭。并且此前已经有凤姐等人调侃宝黛关系了,黛玉更要避嫌。袭人哭的惨,一是有真情,还有则是怕没了宝玉这个后半生的指望。 黛玉后来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真情流露,还招来了宝钗的挪揄,哪里还敢被人看见哭。

  • yuki_l

    欧老师我劝你善良。作为读者对人物有喜恶是人之常情,但是你就不要老说自己是站在作者的立场了,每次都是捧一踩一,作者可没报名过你们女德班。

    大道至简简 回复 @yuki_l: 真希望这教授能看到你的留言

  • 莱斯特_nf

    真是听不下去了!晴雯很粗放不细致,所以不会哭的寻死觅活,袭人在床边哭,所以袭人就是最真情流露?!林黛玉的深情是不需要哭给外人看的。同样的情节可以参看三十三、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的文字。 阮籍的母亲死时,亲朋好友来吊唁,可他却一点都没有悲伤的样子,大家都指责他不孝。众人散去后,阮籍吐血昏倒。真情不需要演给别人看。欧老师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哎,欧老师的解读真的是太主观了,以至于被蒙了眼睛。

    六六爱遛弯儿 回复 @莱斯特_nf: 感觉这个老师没什么真情实感,西厢记那回大家都明白黛玉是害羞,她说黛玉恼怒,这回里也是,很怀疑她是不是从来没爱过人啊

  • Yan_zheng_

    这位导读从来不说黛玉的好话。

    璐璐_maggie 回复 @Yan_zheng_: 是的,没一句说话

  • CarolineZiping

    删了我的评论再发一次: 这是古代!林妹妹跟宝玉连定亲都没有,怎么亲身照顾宝玉?就算是现代,没结婚的、十来岁的儿子由妈妈照顾也是最正常的吧!这是有多歪曲的脑子才想得出来的解读?!

    CarolineZiping 回复 @CarolineZiping: 况且文中明明写僧道说的是:“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陰人冲犯。”所以妻子是可以照顾的,只不过宝玉还没有妻子而已!当然欧老师也可以理解为:妻子也是亲情、不是爱情......😣

  • 月夜Luna

    袭人哭的寻死觅活固然也有真情的成分在,未必就说明她是最爱宝玉的人。因为她的哭完全可以解读成她怕失了最大的倚靠,毕竟她现在已经委身于宝玉,她全家都盼着她成为姨太太(半个主子)终身有靠,现在宝玉要是死了,她的终身就落空了,只能出去配小子。

    野青_cq 回复 @月夜Luna: 还有作为贴身大丫头袭人哭宝玉再怎么也不为过,像萍儿哭熙凤一样

  • 听友216945292

    听了这段导读,我在是明白听众们为什么这般讨厌欧老师了,第一,凤姐说要求黛玉帮忙,这只是谦词,客气话,怎么到欧的解读里就是放低姿态?而黛玉的回话就是一番同表嫂的调笑打趣,而接下来凤姐的说的话同样也是调笑,不过借此挑明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关系,很符合凤姐的形式风格。当然作为未嫁女,黛玉当然要羞涩走开。怎么到了欧老师这就是姑嫂间的较劲,抬杠? 第二,王夫人贴身照顾宝玉和凤姐他们叔嫂俩,并不是“什么能救宝玉的是情亲,而不是爱情啊”这样文艺女青年的哀嚎。那一僧一道指定妻母照顾是意将赵姨娘等隔离出去了,免得人多是杂,恐再生祸端之意。他们是半仙之人,怎会不知何人作恶,不过是凡事留一线。

    湖荼妮 回复 @听友216945292: 你说的两点都全了。欧老师对黛玉好像特别不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