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讲】由浅入深攻克浮力计算

【第10.03讲】由浅入深攻克浮力计算

00:00
10:50

【第10.03讲】由浅入深攻克浮力计算

同学们好!
关于浮力的计算题比较多,很多同学都为之头疼。其实,只要你原理学得扎实,能在题目中灵活运用,就不用怕浮力的计算。建议你听这一讲之前准备好纸笔,演算的地方暂停一下,自己打打草稿,这样容易跟上解题的思路。

我打算分两次,带你由浅入深解决几个典型习题,看看所谓难题是怎么被出题人给“生产”出来的。其实,难题都是以简单的基础题为“种子”生长出来的,将多个知识点连贯起来就成了难题。就像学舞蹈一样,基本动作是有限的,但是编排连贯起来就能成为变幻无穷的舞蹈。所以,跳舞之前必须先熟练掌握基本动作。

浮力计算中,见得最多的题目有两大类,一类是求浮力的大小,一类是利用浮力求密度或者求体积。
求浮力大小,通常有四种方法可选:
1. 称重法。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次,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称一次,两次之差即为浮力。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能下沉的物体。
2. 压力差法。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这个方法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3. 阿基米德原理。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来计算浮力。
4. 平衡法。根据力的平衡来推导浮力。此法只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情况。

【例1】用弹簧秤测量某石块的重力,在空气中测的结果是5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测的结果是4N。问:石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这就是求浮力的四个“基本动作”之一——称重法。石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等于两次测量之差, 5N-4N=1N。

接着,由例1这粒种子,生长出了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
【例2】用弹簧秤测量某石块的重力,在空气中测的结果是5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测的结果是4N。如果把石块浸入一半在水中,请问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刚刚例1已经分析出,完全浸没时,浮力是1N。现在只浸入一半,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原来的一半,那么浮力也是原来的一半,所以此时浮力应该为0.5N。再结合力的平衡,浮力与弹簧秤的拉力之和,等于石块的重力。所以拉力应该是5N-0.5N=4.5N,也就是弹簧秤的示数。

换一个生长方向,由例1还可以生长出,求体积的题目:
【例3】用弹簧秤测量某石块的重力,在空气中测的结果是5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测的结果是4N。问: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只要是浸没的物体,其体积就等于V排。根据浮力公式,如果知道了浮力和水的密度,就可以计算出体积。在例1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水中的浮力为1N,所以V排=F浮/ρ水g=0.1×10^-3m^3=0.1dm^3,这样就求出了体积。
其实,我们知道了石块的重量和体积,石块的密度也是唾手可得的。

综合例2和例3,这棵藤上还可以生长出更复杂的问题:
【例4】用弹簧秤测量某石块的重力,在空气中测的结果是5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测的结果是4N。如果把石块浸没在密度为1.1g/cm^3的盐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弹簧秤的示数取决于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而浮力可以由公式F浮=ρ液gV排来计算,这就需要知道V排,题目已知是浸没在盐水中,V排就是石块的体积,刚刚已经算出来了0.1dm^3。剩下的问题就简单啦,很容易算出来在盐水中F浮=1.1N。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就应该是5N-1.1N=3.9N。
发现了没有,在密度为1g/cm^3的水中浮力是1N,在密度为1.1g/cm3的盐水中浮力就是1.1N,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利用这一点,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不用计算体积也可以很快地说出浮力的大小。

你觉得这样就完了吗?可不要小看出题人。他们时不时的,还会偷偷挖个坑,等着你来跳。比如:
【例5】用弹簧秤测量某石块的重力,在空气中测的结果是5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测的结果是4N。如果把石块浸入密度为13.6g/cm^3的水银中,求石块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
有了刚才的经验,你是不是脱口而出就想说,浮力是13.6N,因为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嘛。恭喜你,掉坑里啦!浮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是有条件的,条件是V排保持不变。但是这个题中,石块在水银中是浮是沉,还不一定呢。如果是漂浮,那V排就不等于石块的体积了。所以这个题的关键是要先判断浮沉。怎么判断呢?我们在算石块体积时,就已经提过,石块的密度也是很容易算出来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比较密度来判断浮沉。经过计算你就知道了,石块的密度是5g/cm^3,比水银的密度小,所以会漂浮在水银中。既然漂浮,那么应该用平衡法求浮力,即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石块在水银中的浮力应该是5N。

真有这样的考试题吗?有啊,比如这道中考试卷中的题目,你看出题人是怎么挖坑的:
【例6】将重力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中,然后放手,求铜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题目说了是一个铜球,但没有说是一个实心的铜球,还是一个空心的铜球。虽然题目说了是浸没在水中,但后面又说放手,等铜球静止时是浮是沉,还不一定呢。这坑挖得够深吧?
吃一堑,长一智。你以后审题时就要小心啦,保持猎狗一样的警觉,才是正确的审题心态。
好啦,这道题就作为思考题,留给你自己演练一下吧。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口算出结果,你可以吗?

今天就到这,下一讲我们再继续。咱们下一讲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公子孑

    老师,水银的密度为多少

    物理老师卢耀兴 回复 @公子孑: 13.6*10的3次方kg/m3

  • 种太阳的悠悠26

    老师,请问想把您讲课下面的文字部分打印出来,从哪里能够打印?谢谢。

    物理老师卢耀兴 回复 @种太阳的悠悠26: 目前软件上还没有提供打印的功能。

  • 书中的快乐

    老师讲的太好了

    物理老师卢耀兴 回复 @书中的快乐: 谢谢你的肯定。

  • 庭前落雪

    老师你讲的太好了

  • 秋月_vg

    ✧\ ٩(눈౪눈)و //✧加油啊喂

    物理老师卢耀兴 回复 @秋月_vg: 加油⛽️

  • 听友311524055

    4.5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