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效应:“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富兰克林效应:“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00:00
10:55

各位职场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墨多先生!每天懂点心理学,破解人生潜规则。


今天我所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话题,叫做“好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不如先从我自己说起。


曾几何时,我是一个特别害怕“麻烦”的人。换言之,我既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喜欢别人麻烦自己。


之所以不喜欢麻烦别人,是因为自己害怕拒绝,每次需要找人帮忙的时候都要纠结好长的时间。所以凡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我就坚决不麻烦别人。


相反,这种来源于自我内心的“投射效应”,导致了我同样不喜欢被别人“麻烦”。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对方可以动手动脑自己解决的事情,凭什么要我把精力花费到那些无趣且没有价值的地方。


所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抱着这种“我不麻烦你,你也别麻烦我”的想法,虽然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我也逐渐地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越来越少的人向我提出帮助,时而久之,我进入了一个人际关系地孤岛。


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害怕麻烦别人?或者说,我们到底该不该麻烦别人?


之前,有个热播电视剧叫《蜗居》,里面有个经典桥段。在剧中,老奸巨猾的宋思明托沈律师找人帮忙,沈律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于是,宋思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了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尤深。


他说:“关系这个东西,你就得常走动。越动呢就越扯不清,越牵扯不清你就烂在锅里。要总是能分得清你我,那就是生分。每一次,你都得花钱去摆平,要的就是经常欠。欠的多了也就不愁了,别人替你办一件事是办,办十件事也是办啊。等办到最后,他一见到你头就疼,那你就赢了。这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剧中的宋思明,是个久经沙场的官场老手,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他在剧中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心理学中的“富兰克林效应”。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有一次,富兰克林想找一个宾夕法尼亚州立法院的议员合作,然而,这个议员却是个比较难缠的人物,而且对富兰克林有些成见。


那么,富兰克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是向他卑躬屈膝,还是找他打一架?事实上,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采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巧妙办法。


富兰克林经过打听,得知该议员的私人藏书中有一本绝版的稀世图书,于是就主动上门询问这位议员是否能把书借给他看两天。议员起初感到诧异,但结果还是答应了,让人诧异的是,他还竟然在日后的交往中对富兰克林表示出了深深地善意。


于是,富兰克林后来把他借书所带来的成功归结为一条简单的原则:“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会愿意再帮你一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让对方喜欢你的最好办法,不是你去帮助他,而是让他来帮助你。


这,就是心理学里所讲的“富兰克林效应”。后来,它同样得到了大文学家托尔斯泰的绝对认同,他说:“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


举个例子。在爱情当中,许多失恋的人回望从前,总喜欢抱怨一句:当初我爱他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换来,真不值得......就是这么一句“不值得”,可以见得很多人在恋爱关系中,除了爱情本身的魅力外,更看重自己过程中的付出。


因此,后来就有很多人把“富兰克林效应”用到了恋爱的技巧上。当他们追求一个人的时候,会从让对方帮助自己一个小忙开始。


不如让我再来说个身边的故事。之前我有个同事老李,他喜欢上了公司新来的一个女生,长得蛮漂亮。这个女生到了公司没多久,就有各种各样的单身男士向她示好,时不时就邀请吃饭,但基本上都遭到了拒绝。


老李是个聪明的男人,他知道一味地讨好并不能俘获女生的芳心,同时,他也认为一开始就请女孩吃饭也不是最佳的追求方式。因此,老李换了一种不同的追求方式。


老李通过与同事平常的闲聊,得知这个女孩是成都人,而且是个典型的吃货,每次回四川都会带一些家人自制的“冷吃兔”分给大家。于是,有一次知道女孩要回老家,老李便拜托她顺手带几包冷吃兔给父母,回头在把钱给她。


女孩非常热心,没过几天,她就从成都回到了北京,不但帮老李带回来一大包冷吃兔,而且还附带了一些其它四川特产。老李甚是高兴,说要把钱转给女孩,但却被女孩拒绝了,硬是不提要钱的事。很显然,这位女孩觉得分享家乡的特产本就是件快乐的事情。


这样一来,老李算是欠了女孩一个人情,日后请她吃饭或者是送她东西也就变得名正言顺了。与此同时,他们私下的接触也多了起来,比如在办公室里相互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再比如聊聊彼此的家乡,和对方喜欢吃的东西等等......


所以,从上述这个故事中,不知你总结出了什么道理?


事实上,所谓请人帮忙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迅速通过一件小事拉进彼此的关系。一般而言,初次找人帮忙的请求一定不能太大,必须是对方举手之劳就能办到的,否则就会给别人增加压力,一旦初次就被对方拒绝,以后就会被更多的拒绝。


再回到前面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越是付出越停不下来,而被给予的人总是期望被给予?

为什么恋爱当中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的人却一直有持无恐?

为什么父母一直在持续的付出,而有些当子女的却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


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很简单,因为前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而后者没有。这其中的成本就包括了感情、时间、精力与金钱等等...


事实上,这个叫做“富兰克林效应”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日常的人际关系,与职场当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价值的人脉都是相互麻烦出来的”。然而,这其中也同样暗藏着其它几种玄机。


第一,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可以麻烦别人的?


比如我们微信通讯录里的很多人都是偶然机会下认识的,可能也就是见了一次面,相互加了个微信。所以,倘若我们想要对这种轻薄地弱关系,进一步发展巩固的时候,最好是提出一些轻量级的请求。比如咨询一个问题,帮忙做个问卷等等。


反之,如果我们上来就涉及一些重量级的帮助,比如涉及项目、金钱等等,会让人感觉极其的不舒服,因为你的麻烦与人脉的价值度不匹配。


第二,你所提出的麻烦,不能超过同等条件下你的能力范围


换言之,当你向对方提出一个帮助的时候,就要做好未来对方找你还人情的准备。所以,你所提出的请求一定要和自身的价值相匹配,否则就会把彼此的关系搞砸。


第三,在麻烦了对方之后,要显示自己的一点诚意


现实当中,我经常遇到一些人,他们从不吝啬于请求他人的帮助。比如曾经有人向我咨询一些专业的问题,动僦就要打一两个小时的电话,或者花费一下午的见面时间。事后,当我帮其解决了问题之后,对方连个谢谢都没有。


这种人给人的感觉十分不好,一来不尊重对方的专业价值,毕竟别人看似简单能办到的事,但之前却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积累;二来一味的索求而没有感激之情,会让人觉得你是单纯为了揩油而来,最终会让人避而不见。


因此,富兰克林效应虽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隐藏的社交技巧,相反,我们同样也要明白人际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交换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赢得健康的人际关系,就一定要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所谓人脉的核心,是“来往”。这与借书的道理如出一辙,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来二往,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变得更近一步。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