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

第80节: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

00:00
15:29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赵利剑。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正式进入明朝历史的学习。

 

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又是一位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开国之君。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本名朱重八,出身于一个完完全全的贫农家庭。他十七岁的时候,父母和大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相继死于瘟疫,死后连一片葬身之地都没有。朱元璋万般无奈,只好到皇觉寺出家当和尚,想混口饭吃。可是庙里边僧多粥少,朱元璋进寺才五十天,就被打发去云游化缘,其实就是要饭。他在外风餐露宿,饱受人间磨难,对下层社会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公元1351年安徽地区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朱元璋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手下,成为他的得力干将,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为妻,越来越受到器重。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成为这支军队的统帅。他以江南重镇集庆(后改名应天,今江苏南京)为根据地,采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并不急于自立门户,防止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当时元朝在南方的统治已经基本瓦解,朱元璋首先集中力量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整个江南地区都被他所控制。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基本同时发兵北伐,攻入大都,将元朝势力驱赶回蒙古高原地区,中原地区也纳入了明朝的版图。

 

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战,从一个贫苦无依的普通农民,取得了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如何保住皇帝的宝座,让朱家子孙世世代代保有这大好河山,这让朱元璋煞费苦心。其实,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为加强自己的权力大费周章,但是由于朱元璋来自于社会下层,所以他的思路和做法就和其他的开国之君不太一样,带有比较直接、简单,甚至比较粗暴的特点。

 

明朝初年,中央政府机构基本是沿袭元朝,设立中书省总管天下政务,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丞相统率百官,对政务有专决的权力,只对皇帝负责。朱元璋对此大不放心,就想对宰相制度动大手术。公元1380年,有人告发中书左丞相胡惟庸谋反。胡惟庸此人能力很强,但是恃功自傲,骄横跋扈,朱元璋对他存有戒心,至于那个谋反的罪名,经很多史学家考证,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的欲加之罪。但是借着这个罪名,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追究他的党羽,前后株连十多年,杀了三万多人。

 

胡惟庸死了,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换一个可靠的人来代替胡惟庸当丞相。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宣布废除了中书省,不设宰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行政机构,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正式被朱元璋废除了。而且,他在训诫子孙后代的《皇明祖训》里还念念不忘告诫后人: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样,朱姓子孙就至少不能明目张胆的恢复宰相制度了。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儒家的理想是选拔出道德高尚的贤人来管理国家,为民众做出榜样。但是中国的皇帝除了王莽,没有谁是选出来的,都是靠枪杆子打出来或者靠血统继承的,所以宰相制度的存在就成为必要了。皇帝不能选,宰相可以选,他可以辅佐皇帝,弥补君主世袭所带来的弊病。所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并不是做皇帝,而是做帝师。

 

然而宰相制度是有两面性的,宰相既可以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匡正皇帝在个人决策过程中可能会犯的错误,但是相权过大,也会对君权产生威胁,造成君相矛盾。所以,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博弈,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不过,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协调君相矛盾的时候,都不会直接废除宰相,因为这个制度毕竟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大都是想办法在保留宰相制度的同时来分散或者限制宰相的权力,防止它威胁到君主的地位。然而朱元璋试图一劳永逸的解决君相矛盾,这就使得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制度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其恶果在明朝中后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宗羲曾经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很快,朱元璋也对宰相制度废除的弊端有了切身体会:皇帝负担加重。本来在有丞相协助的时候,朱元璋每天的工作量已经非常大了。当时有的官员为了卖弄学问,写起奏疏来洋洋万言,废话连篇。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封奏疏,朱元璋叫人读到六千多字,仍然不知所云。他非常恼火,就打了茹太素一顿板子。第二天他平心静气叫人继续念下去,直到一万六千多字以后,才涉及主题,建议五件事,其中四件可行。朱元璋转怒为喜,即刻命令主管部门去施行,同时又指出茹太素建议的五件事只须五百多字就可以讲清楚。这还是在有宰相辅佐的情况下。

 

废除中书省以后,朱元璋大权独揽,日理万机,事无巨细都要他亲自过问。以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为例,他平均每天要看二百多个报告,要处理四百多件事情。长此以往,怎么能受得了?于是他就采取了一个变通措施:设置了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用一些品级比较低的官员来担任,这些官员协助皇帝阅读奏章,处理和起草文书,只是皇帝的顾问,没有什么实际的大权

 

后来到了明成祖的时候,开始让殿阁大学士参与机要政务。这些人在内廷办事,经常在殿阁之下侍奉天子,人们就把他们组成的这个班子称为“内阁”。内阁大学士虽然可以参与机要政务,但是品级还是很低,而且没有下属,连正式的办公衙署都没有,不能压制其它机构

 

到了明仁宗、宣宗时期,就让六部的尚书入阁兼大学士。这时的阁臣,级别和地位已经很高了,而且还掌握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所谓票拟权,就是先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然后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阁臣掌握票拟权,即意味着他已经可以参与决策过程了。而首席殿阁大学士,在明朝被称为“首辅”,其实已经和以前的宰相差不多了。我们可以把“首辅”看做是明朝后来变相重设的宰相。这就说明,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宰相制度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内阁和首辅毕竟和以前的宰相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有自己正式的下属和官衙,有自己的职权范围。他们的权力固然很大,但这权力是“制度”赋予的,与人没有太大关系。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官员,才可以叫“大臣”。而内阁始终带有临时机构的性质,大学士也很难独立发挥权力,而必须依附皇权。他甚至连名正言顺的宰相的名号都没有,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所以明朝的首辅也好,大学士也好,要想有所作为,都要通过一些不正常的途径来获得更大的权力,才能施展手脚。

 

比如张居正,堪称明朝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主持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明朝的寿命,然而也只能通过结交内廷等途径来获得权力。所以在有的学者看来,这样的官员,不是“大臣”,而是“权臣”。

 

听完我们今天这一讲,你对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这一措施如何评价呢?你认为他解决君相矛盾的做法和思路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呢?

 

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刘慧天天天蓝

    张居正难道不算忠臣吗?为什么算是权臣呢?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刘慧天天天蓝: 忠臣和权臣并不矛盾。忠臣强调的是“忠”,即对帝王或者国家的忠诚。权臣指的是他手握重权,且按钱穆先生的观点,往往还是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忠”。

  • 宁静致远_gdh

    什么时候有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宁静致远_gdh: 这个节目里就会有

  • 虫儿鸣_e4

    好棒

  • CCchen

    购买了为什么还是不能听?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CCchen: 不应该啊,可能是技术问题,您再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