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十分钟走过明清544年

第79节:十分钟走过明清544年

00:00
10:09

十分钟走过明清544年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赵利剑。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中国专制帝制时代的最后阶段—明清时期。这个阶段的时间范围,是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开始,截止到公元1912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下诏退位,历时五百四十四年。

 

这个阶段的朝代线索并不复杂。明朝从1368年建立,一直统治到公元1644年,被李自成起义所推翻。几乎与此同时,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开始入主中原,他们镇压各地的起义军和南明的力量,逐渐巩固了自己在全国的统治。这段历史持续了二百多年,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清王朝被推翻,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也就此结束

 

然而,这五百多年的历史,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即: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期为一阶段;从公元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清朝后期的历史又可以分成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中国历史的发展仍然是固有历史逻辑的延续。明清两代都花了很大力气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清朝通过设立军机处,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在经济方面,当两朝的统治稳定下来以后,都采取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措施,使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清朝前期还出现了所谓“康乾盛世”的局面,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达到了最高水平

 

然而,身处传统环境中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隐隐感觉到,从南方的海洋上开始出现了一些陌生的、以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人和事。十六世纪初(相当于明朝中期),西方开辟了新航路,整个世界开始日益密切的成为一个整体,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的新鲜事物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大量原产美洲的高产农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开始在中国广泛种植,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也通过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的努力在中国传播,使中国人开始了解到还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对世界、对自然界完全不同的解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国的社会开始悄然发生一些变化。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堪称“世界的中国”。

 

然而,对于这些变化,明清两朝的统治者的应对是很成问题的。他们大概是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将给他们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将对他们的统治产生威胁,于是就采取了愚蠢的“鸵鸟政策”,明朝统治者实行了多年的海禁,清朝更是端着“天朝上国”的架子,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整个世界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中国的统治者选择了背过身去,以为只要把国门关起来,不让这些白皮肤、蓝眼珠的“蛮夷”进来,一切就都万事大吉了。中国错失了和世界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发生转型变化的机遇

 

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从鸦片战争之后的晚清七十多年的时间,可以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来形容。在鸦片战争中,貌似庞然大物的清王朝在英军面前一败涂地,不得不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天朝上国”的梦幻被戳破了,从此再也不能恢复起来。十多年后,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捣清朝统治中心北京,清朝皇帝仓惶跑到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被焚毁,又一次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结束了战争。其间,沙俄还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北方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在外来冲击面前,大清王朝威风扫地,内部也发生了巨大规模的民变。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爆发,太平军势如破竹,席卷东南各省,定都南京,正式建立起和清朝对峙的政权。清朝的正规军不堪一击,最终是靠着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这些地方武装才平定了这次长达十四年的民变,代价是数千万人的死亡,东南各省糜烂不堪。

 

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头脑比较清醒、比较务实的官僚士大夫意识到: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与以往任何时代都大不相同,要想应对危机度过难关,不能照方抓药,而必须采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就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始认认真真的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兴办近代教育,筹划海防,清王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所提高,这段难得的太平光景被称作“同治中兴”

 

然而,所谓“中兴”不过是假象。到了十九世纪末,西方掀起了新一轮的瓜分世界的浪潮,中国自然不能幸免。尤其是,中国的身边,这时出现了一个劲敌:正在进行明治维新的日本,生机勃勃、虎视眈眈,也加入到了对外扩张的行列。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一向被中国视为“弹丸小岛”、“蕞尔小邦”的日本,把清军打得一败涂地,曾经位居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只好又和日本签订了一个更加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个条约不仅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他们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认为像洋务运动那样单纯引进西方技术而不改变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中国应该实现更加彻底而全面的改革。

 

1898年,光绪帝开始进行被称为“戊戌变法”的改革,但是在顽固势力的阻挠之下,加之维新派在政治上犯下了很多严重的错误,最终以失败告终。清王朝变得更加保守和反动,竟然想利用民间的排外力量达到驱逐洋人的目的,最终又遭遇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严重后果。

 

排外不能解决问题,清朝重新回到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从清末新政到预备立宪,也颇有一番作为。但是,这个政权已经错过了实行改革的最佳时机,很多社会阶层都对其感到深深的失望,清王朝可资利用的政治资源已经逐渐耗尽。这时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号召推翻清政府,废除帝制,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和中国两千年的帝制都在这场革命浪潮中被埋葬了

 

好啦,有关本阶段历史发展的具体内容,请你从下一期开始注意收听。谢谢,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789789zb

    Good

  • A顺势而围

  • A顺势而围

  • A顺势而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