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入主中原
喜马拉雅的听友,你好。我是赵利剑。
在上一讲中我们介绍了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的情况。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终取代明朝在中国确立统治的,并不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而是由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满清王朝。这个王朝是怎样兴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提过女真族,他们所建立的金政权曾经对中国历史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明朝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分成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每一部又有很多部落。他们过着农耕和渔猎的生活,明朝政府在形式上统治着东北地区,在当地设立管辖机构,但是明朝一般都是利用当地酋长来间接统治,授给他们官职,按期朝贡,由他们代表明政府来进行统治。在经济上明朝在辽东的抚顺、开原城设有市场,女真人可以在这些市场和汉人进行贸易。
明朝中期之后,女真和明朝开始发生冲突。后来明朝边防废弛,女真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明朝就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着力打击女真族比较强大的部落,并且挑动女真族内部的争斗,借此削弱女真的势力。努尔哈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的。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身于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家庭,他会说汉语,受汉族文化影响比较深。他曾经以挖人参为生,也曾经当过兵,作战勇猛,性格坚毅。当时,明朝刻意扶植一个叫尼堪外兰的女真贵族,在明军帮助下,他对其他女真部落发动袭击,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都被明军误杀。为了安抚努尔哈赤,明朝政府授予他官职。这样就给了努尔哈赤一个合法的身份。
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以他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以向尼堪外兰复仇为名义,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努尔哈赤是个非常有心机的人,他在起兵之初对明朝一直保持着恭顺,经常到北京去朝贡,明朝认为他是“忠顺学好,看边效力”的人,对他不加防备。
同时,努尔哈赤积极发展自己的力量,他派人创制了女真文字,尤其是创制了富于民族特色的八旗制度。这是一种集军事、行政、生产三职能于一身的综合制度。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这就将女真各部有效地组织起来,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战斗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制度在女真族崛起之初发挥了重大作用。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将女真各部统一起来。
公元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
努尔哈赤并不以割据一方为满足。他迅速的把攻击矛头指向明朝。这时的明朝正处于万历年间,朝政荒怠,军备废弛,对边境的控制力下降,于是给了努尔哈赤以可乘之机。
公元1618年,他以所谓“七大恨”告天誓师,正式向明朝发动进攻,迅速攻占了抚顺。这时,明朝才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威胁,迅速从全国各地调集军队,又加派“辽饷”,集结了十多万军队,号称四十七万,企图一举消灭努尔哈赤。
然而,明军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他们相对于后金军固然有一定的人数优势,但是采用了“分进合击”的战术,兵分四路,每一路的兵力都很单薄,而且彼此之间配合得很差。努尔哈赤针锋相对,确定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对策,各个击破,分别击败了三路明军,第四路不战而退。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今抚顺东浑河南岸)大战,后金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很快攻下了开原、铁岭、辽阳等地,控制了整个辽东。随后,又一鼓作气拿下了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在山海关以外的重要据点几乎全部丢失,当时的辽东经略高第下令撤掉全部关外守备,把军队撤入山海关。然而,他手下一个叫袁崇焕的部将抗令不从,他说: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便以孤军坐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城。
努尔哈赤得知关外守军撤退,就在公元1626年率领大军南下,直扑山海关,在宁远城下遭到袁崇焕部的顽强抵抗。努尔哈赤以为宁远弱小孤城,不堪一击,没想到攻了三天没有进展,自己反而伤亡惨重,只好撤围而走。努尔哈赤从25岁起兵,历四十三年,自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在袁崇焕手下损兵折将,羞愤难当,宁远战后不久,努尔哈赤就去世了。而这是明军在和后金军八年作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朝野上下欢喜若狂。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一说广西藤县)人,他原本是个文官,和打仗不沾边儿。但是他不肯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太太平平的做知县,投入军旅之中,把自己置于明朝和后金战争的最前沿。他性格倔强,好为天下先,在其他人都撤入山海关的时候,他孤守宁远。面对强敌,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应对有方,有恰当的战术。
袁崇焕的战术是六个字:凭坚城,用大炮。女真铁骑摧枯拉朽,冲击力极强,但是攻坚并非其所长。明军则短于野战,而如果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和火器打防御战,则可以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在1627年又对明军发动了进攻,结果又一次在锦州、宁远城下败在袁崇焕手中,这次他的战术如出一辙,再次证明了“凭坚城用大炮”的正确性。后来,清朝在编《明史》时,为袁崇焕写了这样一句评语: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
然而,对于明朝来说,皇太极是比努尔哈赤更加凶险的敌人。他有着父亲的勇武,而谋略有过之。他在宁锦地区吃了袁崇焕的亏,知道短期内打败明朝是不可能的。明朝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不可能直接推倒,而必须先砍掉它的枝杈根须,消耗明朝实力。于是,在公元1629年,皇太极换了另外一个方向攻击明朝:他借道内蒙古,从喜峰口突破长城南下进入关内,从北京城边绕过去,直接深入明朝的北方腹地,一直打到山东河南一带,大肆劫掠,然后原路退回,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对明朝的实力造成严重损耗。
最严重的是:就在这次攻击行动中,皇太极还施反间计,使刚愎多疑的崇祯帝逮捕了袁崇焕,最后竟以通敌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这实在是自毁长城。《明史》中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此后,皇太极还曾经两次采取类似的战术,深入明朝北方腹地,明朝的家底几乎被掏空。
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即皇帝位,建国号为大清。这就意味着他不再满足于后金时期的地方政权状态,而是堂堂正正的要和明朝争天下了。四年之后,明朝调集全国精兵十三万汇集关外,在松山、锦州地区与清军展开最后一次决战,但是全军覆没,从此明军无力和清军对抗。
1643年,皇太极病故,幼子福临即位,即顺治帝,由皇叔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第二年,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入北京,明朝灭亡。清朝觉得这是入主中原的好机会,八旗军立即西进,准备取道蓟县、密云向北京进发。恰在此时,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大喜,下令改变行军路线,星夜疾驰,赶到山海关,大败农民军。随后,清军入关,进抵北京,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
这时,李自成农民军虽然退出北京,但仍有比较强的实力,四川还有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明朝在南方的遗老大臣也先后拥立过福王、鲁王、唐王、桂王,史称“南明”。清朝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到康熙初年,才平定了这些势力,基本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在明清战争中,貌似强大的明王朝最终没能战胜新兴的满清政权,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在这场战争中,最令人疑惑的便是袁崇焕被杀一案。崇祯帝为什么要自毁边防柱石,一定要置袁崇焕于死地呢?
好,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再见。
袁崇焕没这么厉害吧,死的时候老百姓都挺开心的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溡閒d旒逝憾忄青d_no: 袁崇焕是否厉害和他死的时候百姓是否开心,是两个问题。不厉害的人死时百姓也可能悲痛万分
攘外必先安内!内忧永远大于外患吧?老师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铁骨孙: 也不可一概而论
世界史部分有没有啊?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1890337zqmw: 这个节目只包括中国史部分
老师,皇太极是以什么离间的袁崇焕?大清的统治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谢谢老师!😀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14_slj3a: 皇太极离间之计并不是袁崇焕被杀的主因,袁崇焕之死还是制度和个人性格造成的悲剧。至于清朝统治的影响,我在后边的内容里是有涉及的。
老师您之前说袁崇焕个人性格问题,能帮我讲解一下吗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1369321dfyv: 孤傲,好出风头,爱说大话
老师 君王杀袁崇焕和杀岳飞时所思所想是否有相似之处呢?崇祯是想和大清缓解关系,向大清示弱才杀的袁崇焕吗?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无人可敌的烈焰: 我觉得不是你说的原因。咱们可以一起思考
一
小钰和 回复 @曹孜: ?
皇太极那种级别的反间计能骗到崇祯??
特级名师赵利剑 回复 @papermoonsun: 反间计只是一个由头,不是袁崇焕被杀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