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哲学:以人的立场来看物

庄子的哲学:以人的立场来看物

00:00
11:34

课程金句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

上次我把老子的行于大道,相反相成,无为而治,和光同尘,直到最后的韬光养晦,这整整的思维,最后概括成一个非常具有高度的思想,叫做上善若水,他不是计谋,他是一个至善,和阴谋正好相反的。这个正是我们对老子有一种重新认识了,我上次结束的时候讲,我这一生有好多世界上著名的思想曾经帮助过我,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老子的上善若水,滋润万物而不争,一向处于低位,很安静地对着万物微笑的这种思维是最好的思维,这对我帮助很大。


恢复老子哲学的真面目 

在我的一生当中,很多很多困惑,因为这个哲学就可以迎刃而解。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你为什么无视高位的诱惑,无视外来的各种挑衅,还能够坚持天天写作,写作几十年,书一本本地出,完全不理会外面的喧闹,你怎么能够做到这样?而且不理会外面的诱惑,什么协会也不参加,什么会也不参与,怎么会是这样?


我对学生总是淡淡的一笑,然后就讲水,讲老子的水。学生们就会问,他说老师你既然讲到水,我们就想起了一个比喻,中国的一个成语,叫水滴石穿,你是不是用水的方式,把石头滴穿它,你就胜利了。我说不对,这里边没有胜利这一说。因为水滴石穿这个思维,水并没有把石头当作敌人、当作对手,甚至于根本没有把石头当作对象;穿石,或者说石穿,并不是预计的设计,而是自然的安排。这个自然的安排,就是天体自然的安排,这就是道了。


我们慢慢地写,慢慢地讲,几十年的时间把什么东西弄穿了,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并不觉得眼前有块石头是我们的斗争对象,我一定要慢慢地动用水滴把它滴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那个水滴也太慢了,我为什么不做水,我们做个大力士把石头搬走,这不就干脆一点吗?这里边不存在我们想象的一个长时间躲起来的谋略,和一个对手周旋,最后安静的我方却反而胜利了。因为按照老子的哲学,没有胜败,我们只是滋润万物而已。


我这么讲讲以后,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不能把老子的大善变成大伪,虚伪的伪,也不能把老子的大道变成邪道。我看到很多很多的有学问的学者,他们在写老子的时候,都笑眯眯的说,老子是个老滑头,老子是个阴谋家等等,这都搞错了,这是很对不起老子。


老子是利万物而不争的思维的提出者,是上善若水的提出者,所以,我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文化人,恢复老子的本意,是一种学术责任,更是一种道义责任。尤其我自己受到老子那么好的影响,这就成了一种生命的责任了。我想我的学员也应该如此,我们正面地来理解老子的了不起的上善思维。


我们中国文化当中,阴谋论的东西很多,其实从中国历史上阴谋没那么多,至少没有我们现在电视剧里所写的那么多,没那么多,所以我经常给纽约的朋友讲,到纽约讲课,我有几个纽约的朋友说,我也想了解中国文化,我们终于看了已经翻译成英文的中国的有几个电视剧,一看以后吓坏了,中国怎么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阴谋,这宫廷上下,每一个台阶,每一张笑脸,每一个美丽的宫女都是阴谋家。 


我说,不是,中国阴谋没那么多,这是过去官方的史学家,后来我们可爱的当代的编剧想象出来的。我说,你看中国的历史书上确实写了很多阴谋,但是几百年就那么几个阴谋,这个阴谋中国老百姓不知道,因为在很长的时间,中国老百姓还是文盲更多一点,他们完全读不懂,看不清楚。我说我小的时候在农村,后来长时间在农村劳动,在文革当中也在农场劳动,我非常了解中国农民,我告诉纽约的朋友,中国的农民真的阴谋不多。他们的缺点呢,是比较吝啬,比较小气,不讲卫生,就这么几个缺点,很少有阴谋,如果说有阴谋的话,可能是有一点攀比,有一点保守,如此而已。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学习中国哲学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我们的首席哲学家老子,把他歪曲成阴谋家是错的。他是一个传播最高道德的人,水利万物而不争,是这样的一个思维,中国应该普及这样的思维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我们的无为而治不是阴谋,我们的相反相成不是阴谋,我们韬光养晦也不是阴谋,理由是,老子不是阴谋家。这样我就把老子已经讲得比较完整了。

庄子的哲学:物物者非物 

接下来,毫无疑问要讲讲庄子,庄子呢,在道家看来,教主是老子,没有把庄子当作教主,但是实际上,庄子在老子的身边,身边我不是说时间上的身边了,而是哲学思想上的身边,在他的身边就构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叫老庄哲学。他们其实隔的时间还比较长,但是构成了一种老庄哲学。这个老庄哲学,我们在看道家的他们的教主的思维,他们的宗教的一种哲学根基的时候,大概是离不开庄子的。


庄子,我想讲短一点,因为老子我讲的比较长了。反正大家知道,我在《北大授课》这本书里边,专门写了庄子的一些文章,而且不断地在论庄子、抄庄子。抄庄子就是把庄子的东西写成书法,《逍遥游》我是用草书写的,还翻译庄子,这个读者都不难找到,所以,我庄子可以讲得比较简略一点了。我因为非常喜欢庄子,一讲有可能在篇幅上失度了,讲着讲着就又讲多了。


大家还记得我曾经把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做了个排位,我把庄子放在第一位了,孟子第二,老子第三,孔子第四,这大家还有印象。伟大的孔子那么了不起,你怎么放到第四,我还讲了理由,因为我们不是从哲学思维和影响力上来讲,我们是从文学品味上来讲。庄子,以一个小孩的陌生的眼光,提出很多问题,而不是在高台上回答很多问题,他是提出问题的,然后以小孩的方式做整体的回答,这就是个艺术家了,而且用的方式是寓言,寓言,寓言,有好多好多寓言,是个大艺术家。


我呢,特别强调在庄子哲学里边的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的,说起来有点绕口,少少的五个字里边有三个是同一个字,叫物质的物,他的哲学概念叫“物物者非物”,这就是庄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什么叫“物物者非物”?第一个物是动词,它指的是创造事物的一种力量,物物者,就创造事物的人,创造物质的人,他本身不是物质。“物物者非物”,大家能够理解我讲的意思吗?让物成为物的那种力量,本身并不是物。也就是我们要成为造物者,造物者不是物,这个观念我们一定要认真地体会一下。


他在《秋水篇》里边专门讲了个概念,他的概念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我们要以人的立场来看物,不要以物的立场来看物。什么叫以物的立场来看物?就是我的存款是300万,他的存款是400万,以此来判断我们的等级的话,就是以物论物了。庄子说不,我们要以道来论物,以人来论物,这个观念是庄子的一个重要思维。


我们今天讲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明凡书苑

    我为我和秋雨老师生活在同一时代而感到自豪!

  • 林圣野

    老子不是阴谋家,更不是军事家。但在历史上和现代,有许多人尤其是从事政治和军事的人,往往把老子一书当做政治和军事著作来读。为什么?老子道大流古今,各取所需,被误解和误用是常态。孔子说: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

  • 金客听说

    终于可以听到余秋雨老师的声音了,我从高中时期开始拜读余老师的著作,几乎它所有的书我都读过,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一位是路遥一位就是余秋雨

    空空空空空无 回复 @金客听说: 我也是

  • 华Liu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的“物物者非物”进一步说明了造物者不是物,是“道”。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并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 晨曦如诗

    庄子的“物物者非物”的这个概念是否可以理解为:手中的笔,当它握在一位学者手中,学者用它写下思想 记录历史,笔就成了推向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伟大力量;当它握在一位画家手中,画家用它表达思想 描绘现实生活场景,笔就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元素之一……

    爱读书的小掌柜 回复 @晨曦如诗: 物物者非物!是道也!是人也!也就是是天道,大道,是人。

  • 1395913bpkp

    老师要是不经常吹嘘自己就好了

    无空无色 回复 @1395913bpkp: 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他这样已经很低调了

  • 妮可NICOLE

    感谢秋雨老师,感谢喜马拉雅,感恩遇见! 近一年来,在《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上聆听秋雨老师深入细致又极富人文温情的讲解,很多原有对社会,历史,文化等的肤浅认识被颠覆,很多疑惑被解答,很多错误被指出,很多似是而非有了正解,有时听得如醍醐灌顶,甚至对生命,对生活都有了重新的思考和态度。这场中国文化课的学习,犹如重生一般,就像秋雨老师在开课时说过的那样:“如果你能够完成这些学术大课题,那么,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对中国文化有充分话语权的人,那么,你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变得从容不迫,你不管和谁交往,都会变得平和安详”。 是的,我想我们都有这感觉了。

    发仔_jx 回复 @妮可NICOLE: 就像大鹏起飞了一样,全新视角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审视文化。就像秋雨老师说的,这是改变我们思维、思想、思考方式的一门课,而我们变成一个个行者,历经千辛,始获大道。

  • 华山剑君

    最近听王东岳的课件和余秋雨先生的课件,深感不是一个档次,余秋雨先生是一个卓越的文化人

    挥红袖 回复 @华山剑君: 这两位先生一位是学院派,一位是自由学者,都是大能!余先生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东岳先生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目光深远,观点独到。听了感觉醍醐灌顶。大众对他褒贬不一,但自古高人隐士都是如此境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赞赏余老师不反对,但是不赞同您踩一捧一这种做法,老师刚讲的君子之道,您这做法似乎与君子之道背道而驰呀?!

  •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中国的宫廷剧害人不浅,应该打击,毁了价值观!

  • 动动月亮

    庄子的“物物者非物”,我粗浅的理解是:支撑创造的基础不是物,类似于气,看不见,摸不着。创造包含的意思有许多,比如:教育、自我超越等等。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衡量其好与坏,高与低的标准是什么?肯定不是物质,在我看来就是气,一股凝聚天地宇宙的灵气、正气。特别是生活在当下的我们,物质生活得到大大提高,但是,我们恰恰缺少包容之气、善良之气、真诚之气,缺少这些灵气、正气,我们可能成为空皮囊,由空皮囊组成的家庭、家族也就没了生气,这,才是最可怕的结果。

    BABAGO庄周 回复 @动动月亮: 写的很棒,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