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尿床、分离焦虑对睡眠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31、 尿床、分离焦虑对睡眠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00:00
18:44

纽诺育儿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王荣辉,Grace老师。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宝宝出牙、磨牙、生病时对睡眠的影响,这节课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尿床、分离焦虑对宝宝睡眠的影响。


尿床:

有妈妈向我咨询:宝宝3岁了,每天晚上都要尿床,正常小便都要两三次。后来我晚上都不敢给他喝水,只是睡前喝一点奶。晚上睡觉时甚至要定好闹钟,定点起来看看宝宝有没有尿床,都说孩子大了就好了,可我家本来睡得好好的,大了反而被尿床给扰的睡不好觉,还常常要洗床单。为什么我家宝宝这么容易尿床呢?


其实,这个年龄段宝宝尿床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有大约50%的3岁宝宝每周都会尿床数次。造成宝宝尿床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1. 过于疲倦

入睡前玩得太累,睡得太沉而尿床,是宝宝最常见的尿床原因。


2.不愉快的经历

白天受了惊吓,或者害怕尿床受到责骂等,会让宝宝尿床的现象明显增多,但这种尿床常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和情绪恢复了,就会逐渐消失。


3.不良如厕习惯

没有给宝宝及时进行排尿训练,宝宝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去排尿,对排尿的行为没有敏感的反应,那么他尿床的可能性会更大。宝宝的内裤太紧、衣裤、床单等残留没有清洗干净的尿渍等,也可能会刺激孩子尿床。


4.睡眠环境变化

突然更换新环境,或气候变化如天气变冷等,也会加大宝宝尿床的几率。


5.水分摄入过量

宝宝入睡前喝了太多水,或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的水果,或者是睡前没有排尿的习惯,是造成夜尿的最直接原因。

尿床会影响宝宝和妈妈的睡眠质量,如果宝宝到幼儿园、小学了还尿床,还会极大的影响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么宝宝尿床应该怎么办呢?


1. 睡前合理饮水

首先我们要注意让宝宝在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减少因为水分摄入太多而引起的尿床。


2.尽量使用纸尿裤

有部分家长会选用棉布的尿布,缺点是湿了就要换,而且很容易把宝宝的衣服和裤子渗湿。如果包得不够严实,宝宝稍微动一下就松散了。因此建议:晚上给宝宝用吸收性好、并且能够保持干爽透气的纸尿裤。


3.夜间换尿裤的次数要合理

妈妈们担心宝宝尿了以后宝宝会不舒服或者担心捂出红屁股,一旦发现纸尿裤湿了就更换。这会打扰到浅睡中的宝宝,时间长了宝宝形成习惯,一尿了就得换。先不说多花了很多纸尿裤的钱,不环保,就光工作量都增加了不少呢。

一般来讲,宝宝前3个月,4小时换一次;4-6个月的宝宝晚上换2次尿布;6个月之后一晚可以换一次,但是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不同品牌的纸尿裤略有不同,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具体决定。


4.换完尿裤后简单清洁就好

家长每次给宝宝换尿裤以后会进行各种的清洁。在这一过程中长时间开灯、走动让宝宝清醒过来,会影响宝宝再次入睡。其实,如果不得不在夜间更换纸尿裤,建议在换完以后做简单的清洁就好,至于换下来的衣服等可以等第二天再处理。


5.不要过早把尿

有些家长会认为把尿可以帮宝宝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事实上,1岁之前宝宝是没有能力控制尿尿和大便的,把尿会给宝宝肛门带来损害,造成尿频。最好1岁半以后,在宝宝的坐、走、屈膝等运动发展较好的时候再进行如厕训练。但仍不推荐把尿,把尿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时期。比如有些成年人,在上台演讲前会紧张到想要上厕所,就是跟婴幼儿时期被把尿有关。


6.科学合理喂养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免去换尿裤的麻烦,限制宝宝的奶量和水分。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它必然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宝宝需要正常的、规律的饮食。所以不要过度限制宝宝的饮食,要科学合理地喂养。


7.不要责骂宝宝

再小的宝宝都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如果妈妈对宝宝尿床露出不满和厌烦的情绪,宝宝会把尿床等同于尿尿,产生一种“我做错了,尿尿这件事让妈妈不高兴了,尿尿不是件好事情”的想法和压力,严重时会产生憋尿、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稳等。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尿床都不是宝宝的错。虽然大部分宝宝在3岁以后不再尿床,但是根据数据显示:仍有20%的4岁宝宝会尿床,5岁宝宝中尿床的占10%。因此,不要因为宝宝尿床而责骂宝宝,我们要帮助宝宝学会尿床之后,及时找到干净的衣服换上,并且把床品拿去晾晒。


8.抚触按摩

增强宝宝下肢的运动,并对下肢多做按摩,可以更好地提升宝宝下肢的身体控制能力,这也有利于宝宝更好地感知和控制大小便。那些触觉敏感的宝宝一旦感觉到湿就醒来,换尿布时也特别容易醒,抚触按摩还帮助宝宝改善触觉的敏感。


    现在,爸爸妈妈们知道该怎么处理宝宝的尿床问题了吗?


接下来我们讲分离焦虑

我们在第29课讲睡眠倒退时,曾经提到过,分离焦虑是造成宝宝睡眠倒退的原因之一。很多妈妈在回归职场时,都特别纠结,担心上班后宝宝睡不好吃不好。其实,妈妈的离开并不一定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只要妈妈们能妥善处理好宝宝的分离焦虑。

宝宝通常在7、8个月时出现分离焦虑,在10-18个月时达到顶峰。每个宝宝面对和妈妈的分离表现都不太一样,很多妈妈不知道宝宝的表现是正常的依恋还是分离焦虑,那要怎样判断宝宝出现了分离焦虑呢?

通常,分离焦虑会使宝宝产生以下的行为:

1. 一离开他的视线范围就大哭大闹;

2. 越接近睡觉时间,越离不开妈妈;

3. 摸着妈妈的脸、脖子或者耳朵才睡得着;

4. 睡觉时要挨着妈妈,经常试探在不在;

5. 夜奶次数变的频繁,但宝宝并不是饿了;

6. 可能会在半夜哭醒,安抚后才能入睡;

7. 在陌生的环境,紧紧抱着妈妈不撒手;

8. 烦躁不安,食欲下降,情绪波动大,发脾气和哭闹的现象增多了。


那么,宝宝为什么会产生分离焦虑呢?下面这四个原因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知道:


1. 视觉发展

三四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区别熟人与陌生人的不同,进而对陌生人产生逃避的反应。只要带养人离开,宝宝会出现害怕和哭泣的行为。


2. 认知发展

这个阶段的宝宝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或者其他主要带养人是独立的个体,但却还不能理解「客体永久性」,认为离开久了就等于是完全消失,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官,去看见妈妈、听见妈妈或者摸到妈妈,才可以感觉到妈妈的存在,才能安心。所以当妈妈离开了,宝宝就认为妈妈消失了,不爱他了,而会大哭大闹。


3. 带养人单一

宝宝不管开心、难过、不舒服,身边都只有妈妈一个人陪伴时,宝宝跟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会很难接受其他人的看护或者照顾。而且新的带养人可能不熟悉宝宝的作息规律和需求表达,无法及时恰当的像妈妈那样满足宝宝的需求,让宝宝更加不能适应


4. 离开的方式不恰当

妈妈生怕离开的时候宝宝会哭,经常不辞而别,等到宝宝想找妈妈的时候才发现妈妈不在,这是宝宝会更加没有安全感,烦躁不安,伤心等,长期如此,宝宝不只会有分离焦虑,还会不再信任妈妈,难以跟妈妈形成安全型的母婴依恋(本课程中另附母婴依恋类型测评)。

分离焦虑会让宝宝睡眠倒退,还会破坏宝宝的安全感,那么妈妈可以怎么帮助宝宝减轻分离焦虑呢?


1. 让宝宝知道妈妈最爱他

尽情的向宝宝表达你对他的爱,可以通过亲子活动、触觉游戏,让宝宝确信“妈妈最爱我,妈妈不会离开我”,同时,也让爸爸更多的参与到育儿中来。爸爸妈妈的亲密关系,也能够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还可以带宝宝去你工作的场所,向他介绍你的同事、工作的内容,即使他不会说话也没关系,相信孩子,他能够听得懂你讲的每句话。这样的巡视几次后,宝宝就会知道:妈妈不在我面前时,是在这个地方工作。


2. 离开时不要突然消失

告诉宝宝你要离开,并形象地告诉他你什么时间回来,让宝宝有心理预期。还可以给宝宝留下安抚物,比如你的衣服,毯子等,告诉宝宝如果想妈妈了可以闻闻妈妈的衣服、毯子,就像妈妈就在身边。孩子的嗅觉很神奇的,我女儿就常常抱着我说:妈妈你真好闻。可是我却一点也闻不出有什么味道。


3. 主动满足孩子爱的需要

正视宝宝的分离焦虑和他对你的思念之情,你和宝宝都需要积极主动地释放情绪,主动积极地表达你对宝宝的思念与不舍,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即使是痛哭也没关系。如果孩子不会哭,那才更让你头疼呢。

主动满足宝宝对妈妈的爱的需求,当你返回时,可以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或者声音、表情,来表达你对宝宝的想念,这会有助于形成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我们可以利用在家的时间,提高亲子陪伴质量,不要让家务和其他不重要的社交占用你和宝宝的亲子玩耍时间,要多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比如宝宝进行抚触,为宝宝洗澡、按摩,更多的亲吻和拥抱宝宝,主动跟宝宝说:妈妈非常爱他,妈妈非常想念他。

但是要注意,不要因为白天没有陪伴宝宝而在晚上过度弥补白天缺失的陪伴时间,让宝宝晚上太晚入睡。


4. 逐步分离

从出生开始每天和孩子玩视觉游戏,比如用纱巾遮住眼睛或者脸,从1-2秒钟开始,到1-2分钟;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的离开宝宝的视线范围,从5分钟到15分钟,再逐步延长到2-4小时,帮助宝宝慢慢适应“妈妈暂时不在”这件事。我们要给宝宝一个缓解分离焦虑的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分离焦虑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事,它的出现意味着宝宝的心理活动,在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5. 睡觉前减少分离次数

宝宝在睡觉前会显得脆弱,这个时候尽量减少和孩子的分离次数,陪伴他进入入睡流程,帮助他摆脱内心的不安全感。


6. 帮助宝宝认识客体永久性

在第29课我们讲过可以利用躲猫猫游戏帮助宝宝认识客体永久性。确保宝宝能够正确认识“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的妈妈在另一个空间真实存在。


7.提高其他看护人的陪护质量

在和妈妈分离时,宝宝会大哭,但有时候这种哭泣仅仅是在表达:妈妈我不想让你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关注点要放在离开以后,其他的看护人是否能够高质量的有效的陪伴宝宝。如果我们能有效的提升其他看护人的陪护质量,会发现宝宝很快就不再哭闹了,而是能够非常愉悦地跟妈妈拜拜。


我们可以从这3个方面来提升新看护人的陪护质量:

(1)让新的看护人熟悉宝宝的白天小睡时间表,熟悉宝宝的作息规律,让宝宝在该睡的时候睡、该吃的时候吃、该玩的时候玩。

(2)让新的看护人记录宝宝白天的作息日志,以便妈妈准确了解宝宝白天的作息情况,避免宝宝过度疲劳或小睡过多。

(3)让新的看护人使用正确的安抚方式和亲子游戏,避免抱睡、摇睡、推车睡、喝奶睡等。我在第9第10课里有介绍很多的感官活动,也是很受孩子们喜欢的亲子游戏,简单好学,妈妈可以复习一下。


成长,就是分离,正如龙应台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话对于妈妈来讲,真的是太扎心了。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孩子。不舍得放手,但你内心又十分清楚:必须放手。我们能做的,是在放手前,帮助孩子培养那些能伴随他一生的能力,比如睡眠能力、运动能力、热爱生活的能力。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尿床和分离焦虑对宝宝睡眠造成的影响,和改善方法。找到科学的方法,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我们做快乐的父母,养育快乐的孩子。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