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上-19.4罗马向苏格兰地区扩张

欧上-19.4罗马向苏格兰地区扩张

00:00
12:20





第四节 罗马向苏格兰地区扩张

罗马击败不列颠人控制苏格兰低地

如果说大不列颠岛的南部,是以伦敦平原为主的连片平原地带,加上奔宁、坎布里亚两条山脉,那么北部的情况则正好相反,高地成为了北不列颠的主角。格兰扁山脉与“南部高地”之间,是北不列颠低地的主要集中地。苏格兰境内的主要城市,比如首府亚丁堡,以足球闻名的格拉斯哥都位于此。



当我们把视线投向 格兰扁山脉北部,情况 就要糟糕的多了。两片 高地之间如果拉开足够 的距离,本来也可以形 成一片核心低地区。然 而地质运动并没有给苏 格兰人这个机会,而是 仅仅在此形成了一条近 乎直线的“莫尔峡谷”。 这条峡谷对苏格兰人最 大的贡献,就是在 18 世 纪挖掘了“喀里多尼亚 运河”,缩短了苏格兰 东西海岸的海运时间。 只不过,由于不能通行 大型船只,今天这条运河已经基本失去经济价值了。 由于西北山地与格兰扁山脉几乎无缝对接,两大高地之间的的低地区,主要集中 在莫尔峡谷东端的马里湾一带。广义来说,我们可以把苏格兰境内所有的低地都称之 为“苏格兰低地”。狭义的话,就只是指格兰扁山脉——南方高地之间,这南北纵深 数十公里的低地区了。在我们后面的行文中,苏格兰低地的范围指向的是后者。同样 的,我们也可以把苏格兰境内的所有高地,称之为“苏格兰高地”。但从地缘角度看, 只有格兰扁山脉及其以北地区,才是通常所称的“苏格兰高地”。 对于苏格兰人和他们的祖先(罗马人称之为皮克特人)来说, 能否控制“苏格 兰低地”无疑是显示他们存在重要标志。如果不能据有苏格兰低地,那么苏格兰人即使现在还能以一个独立民族的形像示人,其政治地位以及影响力也绝不会高过威尔士 人。

公元 80 年——84 年,罗马人开始向苏格兰低地扩张。北不列颠人与之进行的最 大一场战役,发生在“格劳庇乌山”脚下。试图考察出具体的战役地点是十分困难的, 可以肯定的是,战役应该是发生在格兰扁山山麓。战役中,抵抗者武装了所有能参战 的成年男子(3 万人),背靠山地与入侵的罗马人决战。在罗马人的记录中,罗马士 兵甚至没有亲自动手,只是靠由那些臣服的不列颠人所组成的辅助部队就解决了战斗。 1/3 的北不列颠人被杀,其余的则逃至了格兰扁山脉之北。 格劳庇乌山战役之后,控制了苏格兰低地的罗马人,认为不列颠人再无力量进行 反抗了。他们并没有进一步向北攻击前进,而是在海军完成一次环北不列颠的航行之 后,就宣布罗马已经完全征服了不列颠。罗马人当时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很大程度 是因为在同一时期,他们正在日耳曼尼亚的高地区进行扩张,以期完整控制土地肥美 的“莱茵河中游平原”以及“巴伐利亚高原”。 虽然罗马人觉得自己在大不列颠岛上的统治不会再有麻烦了,但“苏格兰高地” 就真的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事实上,身为凯尔特后裔的苏格兰人在被日耳曼人后 裔的英格兰人同化了那么多年后,依然能够保存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地缘背景就在于 那些南方入侵者,没办法真正统治苏格兰高地。由于苏格兰高地内最有价值的低地区, 只在山海之间环状存在,入侵者即使凭借军事优势控制了低地区的那些据点,也无法 移民自给出足够自保的力量。而如果在战略上依靠南部地区支援的话,那些退入高地 的凯尔特人,又很容易下山切断脆弱的沿海通道。 对于今天的苏格兰人来说,高地区是他们民族的根系所在。从语言这一最显性的 民族特征来看,高地苏格兰语——“苏格兰盖尔语”,属于真正的凯尔特语言。反过 来,目前占据“苏格兰语”标签的低地苏格兰语,其实倒是在 12 世纪后,逐渐被日 耳曼语侵入而成成的英语方言。然而不管苏格兰人现在和将来说着什么样的语言,只 要苏格兰人依然想摆脱英格兰人的控制,苏格兰高地区的地缘地位就不会被取代。苏 格兰方格裙、风笛、盖尔语这些标签,也依旧会被刻意保留。就像当年入主中原满洲 人,在二百多年后虽然大多已经不会再说满语,也绝不想再回到原来的渔猎生活,但 还是会维持各种表面特征,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一样。

回到罗马征服的问题上来。罗马人和后来的日耳曼人,在苏格兰地区所遇到的麻 烦是一样的,那些隐藏于西北高地、格兰扁山脉苏格兰人,不仅使他们进一步渗透马 里湾地区变得非常困难,也对其在苏格兰低地的统治造成巨大威胁。事实上,这种威 胁在罗马宣传完成对不列颠的征服之后,就一直存在着。以至于在公元前 122 年,当 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不得不选择在奔宁山脉以北修筑一条横向切割不列颠的边 墙——哈德良长城(全长 117 公里)。





如果让中国人选择的话,他们可能会更喜欢把长城建在南部高地的分水岭上,或 者退而求其次的建在南部高地与奔宁山脉之间的“切维厄特丘陵”上。不过为了适应 罗马军团的战术特点,哈德良长城最终选择修建在了切维厄特丘陵与奔宁山脉之间的 低地上。这也使得它本身并不太适合成为一条地缘分割线。今天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行 政分割线,西点虽然与之同样在深入岛内的“索尔韦湾”,但东部终点则向北偏移了 大约 110 公里。从地形图上看出,切维厄特丘陵的分水岭,正是这条分割线的主要依托。 修筑哈德良长城,并不代表罗马放弃了对苏格兰地区的军事征服。它的作用是保 护罗马已经经营成熟的核心区。如果在苏格兰境内的统治开始稳定的话,那么罗马的 防线也会进行一步向北推进的。20 年后(公元 142 年),罗马人的确又一次推进了 他们的防线。在苏格兰低地的中部(克莱德湾——福斯湾),也是整个大不列颠岛东 西纵深最窄的“蜂腰”部,罗马人又新建了一条新的边墙——安东尼墙(当时的罗马 皇帝叫“安东尼 . 庇护”)。当然,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也可以将之为“安东尼 长城”(全长 59 公里)。

安东尼墙的修建,不仅让罗马人得以渗透入苏格兰低地的核心,也让不列颠行省 的防线缩短了一半。应该说,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来说,新长城的修筑都对罗马 人颇为有利。然而要是仅仅靠一道墙(当然还会加上若干城堡),就能解决所有的问 题,那就太容易了。要知道,罗马人是在一个海岛上进行扩张,他们所要考虑的威胁, 并不仅仅来自于陆地。

所谓“不列颠”的概念中,并不只包含一个岛。先不算大不列颠岛周边数以千记 的小岛,它的西侧也还有个面积相当于重庆市的大岛——爱尔兰岛。如果罗马人想进 一步入侵爱尔兰岛,距离最短的渡海地点,应该是在苏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北海峡”。 仅需在这条叫做“北海峡”的海峡中颠簸 20 多公里,罗马人就可以踏上爱尔兰的土地了。事实上在入侵苏格兰低地之后,罗马人的确有过这个想法。只不过如果连苏格 兰也不能稳定统治的话,即使渡海作战能够取得军事上的成功,也难以真正形成占领。 大不列颠岛上的居民,大举向爱尔兰岛移民的开端,是在 17 世纪初苏格兰与英 格兰,第一次拥有一位共同的国王之后。在此之后,移民爱尔兰东北部的苏格兰、英 格兰人与岛上的土著发生的激烈的地缘冲突,并最终形成了现在归属于英国的“北爱 尔兰”。当然,我们还要等上 1500 多,才会详细解读这些恩怨。在这里牵扯出北爱 兰问题,目的是在于让大家明白,北海峡在大不列颠、爱尔兰岛之间的地缘融合中, 发挥着核心作用。 在大部分的历史中,将北海峡作为沟通桥梁的,更多是凯尔特人。事实上,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苏格兰地区,并建立“苏格兰王国”(公元 9 世纪上半叶)的国王(肯 尼思一世),就很有可能是从爱尔兰渡海而来的凯尔特人。其实即使没有爱尔兰岛的 存在,格兰扁山脉也向北海峡方向延伸了足够长的半岛、岛屿,为“苏格兰人”从海 路攻击安东尼墙以南的罗马人提供了方便。 由于西海岸的安全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罗马军团在半个世纪之后(公元 196 年), 还是放弃了安东尼墙,退守哈德良长城。公元 211 年,在经历过三年不太成功的平叛 战争后,罗马对征服哈德良长城以北的土地再无兴趣。这条著名的罗马长城,也正式 成为了不列颠行省的北方边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巢湖老乡

    好听

  • 听友62213057

    讲的很好

  • 听友195378008

  • 肖恩imba

    支持٩( 'ω' )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