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医学:天人合一道解肾经络穴大钟穴第四

武当道医学:天人合一道解肾经络穴大钟穴第四

00:00
15:28

武当道医学:天人合一道解肾经络穴大钟穴第四

作者:武当祝玄冲

公众号:武当祝氏道医


今天讲肾经之络穴大钟。

大钟穴出之《灵枢经脉第十篇》:“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经脉篇记载了十五络穴,十二经脉以及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共十五络,《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全身一共是十六络穴凡络脉,皆别走与其互为表里的经脉,按武当道医祝华英道长丹道胎息内证之道医学:互为表之经脉阴经升则阳经降,阴经降则阳经升,为表里经脉阴阳对立;而阴经络阳经、阳经络阴经之时,会分出一部分本经经气别走与其互为表里的经脉,发挥阴阳表里脏腑经气互络互生的机能;表里经脉有对立有互生才是真正太极阴阳之大道。故络穴最重要的机能就是阴阳互生。唯有脾胃之大络大包与虚里,络及周身肌肉、百节、血络,并非别走表里。脾胃别走表里之经脉分别为公孙、丰隆二穴。络穴同时还具备开与阖的机能,具体可参考祝华英道长著作《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根中,以上踹内。”此别入根中,便为大钟穴之所在此穴何以名为大钟呢?气穴所发,各有其名;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古今释此穴名,一般有两个解释。一为大钟者,为足跟之踵。古代称足后跟为踵,比如昨天讲太溪的时候讲太溪主纳气平喘,太溪位于足跟部位,而”真人之息以踵“,故太溪主肾之纳气。《灵枢经筋第十三》云: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这个结于踵是古人释大锺的锺为踵的来源第二种释为酒器,《说文》:锺,酒器也。比喻肾水津液聚集此处,由此转注膀胱经。还有第三种认识:《白虎通五行篇》:锺者,动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这个说法有点接近大钟真意,但是还未得大钟其名之精髓钟是近代简化字,为锺。

那么到底大钟为何意?我以前读《礼记.月令》时,里面有关于十二月之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仲冬之月------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季冬之月------其音羽.律中大吕------.孟冬之月为农历十月,仲冬之月为农历十一月,季冬之月为农历十二月,此三月为北方冬季。

十月之律为应钟,十一月为黄钟,十二月为大吕。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黄钟大吕这个词什么是律呢?学习古乐的人一定不陌生古代关于音律有五音十二律,以应五行十二,或者中医五行十二五音各分阴阳,分别为太宫、少宫;太商、少商;太角、少角;太徵、少徵;太羽、少羽,其中太为阳,少为阴。其中的少商相信大家不陌生少商为肺经大拇指端井穴这个是从音律命名经穴最典型的代表关于太商、少商、太羽、少羽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有十二律是古乐音律。律,本来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不同长度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故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合,以十二律应十二月,又名十二月律。太清玉册》卷八载:正月大蔟、二月夹钟、三月姑洗、四月中吕、五月蕤宾、六月林钟、七月夷则、八月南吕、九月无射,十月应钟,十一月黄钟,十二月大吕。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黄钟建子,兆乃滋彰;丑之大吕,结正低昴北方阴阳之律,黄钟为阳律应子之十一月,大吕为阴律应丑之十二月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什么是黄钟呢?相传黄帝时有”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吕氏春秋·古贤篇》:“昔黄帝令伶伦作五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合五音,以施谟诏。”伶伦取用十二根竹管,长者九寸,取阳数之极,短者四寸六分,然后于西北之地降竹管依次埋入大地之下,而上端十二竹管一般齐整,而下端深浅不一。又以苇中之膜烧灰,置于竹茎之内,到冬至之时,阴极一阳生,阳气由大地之内升发,黄钟九寸竹管里的灰会飞出来,同时发出嗡音,冬至时节此音便为黄钟之音而十二月竹管所发之音是为大吕之音。

而大钟穴,依我个人浅见,当为黄钟与大吕的合称,而为大钟因为大钟本为肾经络穴,别走足太阳膀胱经,一穴合肾与膀胱阴阳之表里,正与北方阴阳律吕相合黄钟为北方一阳生阳气升发之音而大钟穴为肾经之气别走足太阳膀胱经,进入太阳经后升发上行,故黄钟之音所代表的“阳气始动于黄泉之下”而升发,正是大钟穴的作用,从大钟穴位置上来说,位于太溪穴下面,太溪为水中土,土为黄色,不正是黄泉吗。依据祝道长丹道胎息内证:肾经在从腹走足之时,肾经经气打开大钟络穴,从而引一部分肾经气进入膀胱经,与此同时,肾经降而膀胱经上升是故大钟穴为阴极而阳气生发走表之穴

关于大钟穴的治疗作用,先看内经《灵枢经脉篇》: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癃闭,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其病气逆则烦闷,什么气逆呢?大钟穴所在的别行络脉之气逆看大钟穴原文: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根,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心包,下外贯腰脊。这段话阐述两个重点:第一,当踝后绕根别走太阳,也就是从大钟穴分一络脉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引肾经之气补益膀胱经脉;第二,其别者,并经上走心包,下外贯腰脊就是从大钟穴还有一道脉并本经上走心包。而“其病气逆”指的就是这道别走心包的脉而少阴肾经上行“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经气由大钟穴上逆心包,从而引起烦闷,那么取大钟穴引气下行就可以了而大钟穴也可以治疗肾阴不足导致心肾虚热引起的烦闷,烦为虚热导致,闷为经气升而不降结聚在胸导致。

实则癃闭,如果邪气实而堵塞大钟穴,导致肾经之气不能别行膀胱经,会出现小便癃闭病症肾与膀胱对立升降相配合完成水液的气化与行水外出在肾与膀胱的对立升降中,表里二经经气互络互生。一旦经脉的互络互生出现问题,那么经脉就不能正常对立升降,经脉不能正常上下往来,则脏腑功能会受到影响因为脏腑的一切运动性的生理功能背后,都是脏腑经脉里的经气升降出入推动的实则癃闭,其实邪多寒邪、湿热、瘀血;寒舍肾,寒从足下生,而大钟位于足跟部位容易为寒邪所乘。另外湿热也是肾与膀胱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可以针刺泻之,以荡其邪,以通其络。

治疗癃闭小便不通之证,可以辨证配合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委中、委阳穴同用。委中主膀胱病“欲小便而不得”,委阳主三焦病“不得小便”。如此疏通络穴之淤塞,降阴而升阳,恢复肾与膀胱经因为大钟络穴引起的癃闭。


虚则腰痛,大钟穴虚是什么概念?实际是指肾经经由大钟络穴别入膀胱经的经气不足,从而导致腰痛。痛部位为腰部膀胱经所在的肾俞区域。这个肾经进入膀胱经的经气作用之一就是温养腰部这一块的经脉气血。因为腰为肾之府虚则腰痛可以大钟配伍肾俞穴治疗即可,皆取补法

总结《内经大钟穴的主治:其一,大钟支脉与肾经不降引起的心烦胸闷;其二,实邪痹阻之癃闭;其三,虚证腰痛。

癃闭之证相当于现代西医学的肾炎、前列腺诸多小便不利病症,比如前列腺增生、结节等。如果小便不利伴有血瘀症状,水瘀互结可在大钟配伍委中穴的基础配穴上加三阴交活血逐瘀。

《玉龙经》:大钟一穴疗心痴。痴,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我们说智慧,智与痴相对。智为心中光明善悟,思维明晰,处事明白。《标幽赋》:大钟治心中之痴呆。释为痴呆痴呆现代多为老年痴呆疾病老年痴呆临床上以肝肾精血亏虚为本,瘀血痰浊阻络导致气血不能上荣脑窍为标。大钟别行膀胱经,膀胱经“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肾经之气由络穴大钟别入膀胱经,随膀胱经上行入脑而荣养脑髓。膀胱经本身为太阳经,太阳者,日也,头脑为天,太阳经为日,那么膀胱经经气能上行于头,人之神明如天有日光而不昏聩,故能开脑中神明之窍。可以大钟穴配伍天柱、百会、四神聪等同用。

大钟穴位于足踵部位,故也可以单取大钟治疗足跟疼痛,针刺以平补平泻疏通经脉为主,针感放射到足跟底部位为佳。那么临床上主治足跟疼痛的穴位共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四穴。

大钟古代还有其它治疗病症,就不一一细说了。

下一个穴位讲肾经五输穴之经穴:复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60655cylj

    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听的讲解,没有之一。

    一弦一柱思华年0414 回复 @1860655cylj: 謝謝鼓勵

  • 王锦辉_ib

    声音挺好听,需要认真领悟,不能一次听太多,不然犯困

    一弦一柱思华年0414 回复 @王锦辉_ib: 谢谢

  • 姬永清_nu

    讲的好。老师辛苦了。谢谢你!

  • 听友223522605

    先看,然后在听

    听友223522605 回复 @听友223522605: 细细品悟

  • 福正德堂

    一弦一柱思华年0414 回复 @福正德堂: 謝謝😜

  • zhang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