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古代社会的“顶层设计”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这一讲给大家介绍一下月令。
平时我们经常说到两个词,一个是时令,一个是节令。它们都是时间的代名词。
但追根溯源,什么是时令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时令,随时之政令”。也就是随着自然时节而调整的政令。所以古代政令的基本理念是“道法自然”。
什么是节令呢?是某一个时节的气候如何,天气怎么样。但在古代,节令也是节气与月令的合称。
那么什么是月令呢?
月令就是古代的君王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制订和发布不同的政策内容,体现不同的政策导向。换句话说,节气主要指导的是农事,而月令指导的是包括农事在内的社会规则。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遵守时间法则,精确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
举一个例子,不同的季节,天子所用的食物和器物都不一样。
春季:食麦与羊。夏季:食菽与鸡。秋季:食麻与犬。冬季:食黍与彘(zhì,猪的古称)。
那么各个季节所用的器物是什么样子的呢?
春季:器疏以达。也就是器物的纹理粗疏而通达,对应春生。
夏季:器高以粗。也就是器物高大粗阔,对应夏长。
秋季:器廉以深。也就是器物外型有棱角,内型很深邃,对应秋收。
冬季:器闳(hóng)以奄(yǎn)。也就是器物肚大、口小,对应冬藏。
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春天是青色的,夏天是红色的,秋天是白色的,冬天是黑色的。
季节变化时天子还要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穿着颜色应季的礼服到郊外“迎气”,恭迎季节的到来。
而且不同的月份,天子要居住在不同方位的房间。春季坐东朝西,夏天坐南朝北,秋季坐西朝东,冬季坐北朝南。可见,就连天子,从工作到起居,都要遵守月令规则。
刚才说到了时令,要按照天时发布相应的政令。但上苍并不会发布政令,那么应该由谁来发布呢?
先秦时代的一个观念是:“王者承天以治人”。按照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天授皇权的解读,是“王者承天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是上苍授予天子代行发布政令的权力,但天子发布政令要顺应天时,否则天下大乱。
在人们潜意识中,什么事情最重要?当然是天大的事情。
那么在古代,什么是天呢?
日月星辰、风雨寒暑是天,生养万物者是天,这是自然层面的。父母是天,这是伦理层面的。
而天子也是天,这是社会层面的。天子被描述为代天行事,是借助天威施以教化。
所以,月令便是天子由上苍授权,依天时、行政事的“纲领”,天子既有制订政令的权力,也有遵守天时的义务。天子居于明堂以施政,所以月令又被称为“明堂月令”或“王居明堂礼”。 “天子居明堂,以颁月令”, 也就是说,国家的政令不是拍脑门儿,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依从天道,在阳光下施政,正大光明。
天子根据月令,正其位,主其祀,颁其令,教化其民,春夏播洒其恩,秋冬决断其罚。
月令,是上古时期的礼制,是一年十二个月当行之“令”,是借用天的意志发布政令。
月令的依据是天时,这本是自然属性的季节时序,但被“包装”成神秘而神圣的天之指令,于是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信奉、各种礼俗便以天道崇拜的轨迹渐进和推演。
既然是按照天时来治国理政,就需要按照天时来调整和优化政令。从这个意义上说,月令是动态的。
《礼记月令》当中写道:“(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ch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意思是说,每年年底,天子和大臣们都要商议月令的修改和完善。
所以《礼记月令》所提供的政策内容,只是一个参考性的范本而已。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方法论、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囊括了所有政事细则的“百科全书”。
按照明代《月令广义》的解读,什么是月令呢?
月令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治国家,究年寿,未有不由者也。
各种政令都不可违逆月令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官是民,是君是臣,大家概莫能外。月令如同官之施政、民之行事的“基本法”,国中没有法外之地。
“凡兹政令,兼张毕举”,所以月令在古代,是设典立制,是“建皇极,授民事,以为法天循古之治”的第一要务,是古代社会的“顶层设计”。
古代社会,人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是生存和繁衍。
在此基础上,身需要温饱,心需要安宁,家国需要兴旺。
不断丰富的古代月令,其实都围绕着四个关键字:丰,丰饶的丰;康,安康的康;兴,兴盛的兴;和,和平的和。或者两个成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是手段,是实现路径,是对天诉说的气候愿景,终极目标,还是国泰民安。
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是朝廷的税赋之源,也是民众的衣食之本。所以颁令于节,应时而作。政令的出发点,就是顺天时、求地利,追求物产的最大化。
如果某个月的月令与自然时令不符,冲犯了时令,上苍就会以天灾的方式进行“黄牌”警告或者“红牌”惩罚。
各级官员的职责是什么呢?奉顺阴阳,授民事君。
如果顺应得好,按照《汉书》的说法, “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五谷熟,丝麻遂,草木茂,鸟兽蕃(fán),民不夭疾,衣食有余”。于是“君尊民悦”。
如果顺应得不好呢?是“夫风不时,则伤农桑,农桑伤则民饥寒,饥寒在身,则亡廉耻,寇贼奸宄(guǐ)所系生也”。这是连锁反应。
当然,传统的月令体系在不同的年代,朝廷的重视程度大不相同。
为什么有人特别重视?是因为希望借助月令的理念建构政治权威。
为什么有人不重视?是因为天子和权臣不愿意受到月令当中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人们追求简洁,不喜欢繁复。月令可以为我所用,而不是为其所累。
西汉时期,汉成帝曾经在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的春天,颁发《顺时令诏》,批评朝野上下不重视月令:
昔在帝尧,立羲和之官,命四时之事,令不失其序。…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传以不知,周行天下,而欲望阴阳和调,岂不谬哉!其务顺四时月令。
(敦煌悬泉汉简保存了当时下发的诏书原件)
意思是说,现在大臣们不仅对月令生疏,而且“薄而小之”,就是鄙视月令,所以很多政令都违背天时,导致天灾。
在唐代,对月令的重视程度是怎样的呢?
唐太宗的时候,是“复修四时,读令之制,命有司因礼记月令文,以时增损,月读之”。
就是各级官员每个月都要阅读《礼记月令》,并且有关部门还要经常修订月令。
唐玄宗的时候,是将《礼记月令》定为最重要的必读书目。
“定位利己首篇。讲官以每月朔,奏读一篇。孟辄亲迎时气”。
每月初一,百官都要认真学习《礼记月令》当中的一个章节。每到换季之际,皇帝都要亲自到郊外迎接新季节的到来。
而在宋代,宫廷里,御前摆放月令典籍,可供皇帝随时阅览。有关部门还设置专门讲授月令的课程,可以定期重温。
宋代进士张虙(fú),他就曾做过南宋理宗的御前侍读。张虙写下的《月令解》,总共有十二卷。皇帝每月观览一卷。这样,便于皇帝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月令。
他认为,如果天子依照月令施政,就可以“裁成天地之道,可以辅相天地之宜”。可以上正礼教,下导民风,以月令确定人伦纲纪,于是“万物乃叙(通:序)”,“百灵乃安”,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
月令,是将自然规律与人间秩序相对应。君王对于天时的遵守,是以遵守月令的方式来体现的,“以时为秩”,其核心是时间秩序。
礼仪之邦,物质层面是以农立国,文化层面是以礼立国。
《礼记礼器》曰:“礼者也,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也就是以礼制规范人与天地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构公序良俗。所以月令的内在逻辑,是得乎天道,行乎人伦。
正如中国最早的时令文献《夏小正》所言,“阴阳生物之序,王事之伦,莫大于月令”。
月令的指导性功能,是要做到不缺位、无盲区,成为全社会修身、建功、立业之根本。
月令之中,所有政令的分寸与导向,都需要顺应天时,契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并且列举出倘若颁布违逆天时的政令,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作为“红线”,以为禁忌。希望关乎民生的政事与天时产生和谐的“共振”,这是月令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说的是中国古代月令的基本概念。
下一讲,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国古代月令有哪些重要的具体内容。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今天又要大降温了我解放了不再干快递了,不用受这份苦了
关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住在不同方位的房间,我记得在圆明园的遗址里边就有这样的建筑,这种做法在中医来看是非常养生的。
感觉像是传统道家的学术文章,👍👍👍
听了这一讲,大体了解了农耕时代先民对自然层面天的认知,对社会层面天的顺应。天子又是怎样承天以治人-月令被说成天的指令,"季冬之月,天子与公卿大夫,共饬國典,论时令,以待来岁",顺天时,求地利,得一个国泰民安。
这一讲的学问好大呀!
一年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解说的非常详细。
春季坐东朝西,夏季坐南朝北,秋季坐西朝东,冬季坐北朝南。真有意思!以后等我有钱了,也这样在老家盖房子,四个季节轮换着房间住。
灿灿的夏文心 回复 @张百万168: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