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意思是观众有没有能力听。第一种含义是“说话时要考虑到听众的条件和文化背景”,第二种含义是“说话时要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不冒犯到听众”。当我们在公开场合,作为一个表达者的时候,其实就应该对自己有要求,要尽量体贴,尽量去照顾到每一位听众。
大家好,我是阿庞。
聊完了“想说、能说跟想听”,这一期,我们来谈谈表达中最后一个关键点——“能听”。
能听,意思是观众有没有能力听。当然,这不是指听众的听力好不好,需不需要助听器,而是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指的是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你听众的条件、文化背景,能不能充分理解你的意思?你讲的内容,会不会超出听众认知的射程范围?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听众的身份,会不会冒犯到听众,或是让听众感到为难?
我先来解释第一种含义,什么叫“说话时要考虑到听众的条件和文化背景”呢?
就好比说,执中学长演讲的时候,如果因为内容需要,要举出一个美女,他就会讲林志玲。那有的人就很好奇,“执中老师是不是特别喜欢林志玲啊?怎么每次举例都讲林志玲?”
其实,这倒不是因为学长特别喜欢林志玲,而是因为,他只要一讲林志玲,全场听众就都能听懂:“哦,美女。”没有人不认得,也没有人会质疑。
不然的话,听众常常是来自不同背景,你如果需要举出一个人做美女的代称,很可能会遇到两种情况:一、大家不认识;二、大家不认同。
比如说,学长也很喜欢苏菲·玛索,一位法国女明星,讲到美女的时候,有时候也想举苏菲·玛索。可是如果他讲苏菲·玛索的话,底下就会有很多听众窃窃私语:“诶,诶,那个人是谁呀?”
连我刚才提到苏菲·玛索,我都多补了一句,说“她是法国女明星”。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我也不知道。
如果讲到美女的时候,是举一些当红的明星,那也许现场的人都认得,但是因为审美的差异,马上就会有人吐槽说:“她才不是美女嘞!”这是什么?这种情况就是不认同。
不管是因为不认同,还是因为不认识,总之,当你想举一个例子代表美女的时候,听众就会遇到一个“不能听”的问题。
再比如说,我本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辩论队教练,经常带队南征北战,这些国际赛事的评审和观众,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什么年纪跟背景都有。
当我们想要举例子时,常常会提前确保听众能够听懂。
比如说,如果我们不确定一个例子或者一种说法,能不能被马来西亚观众所接受,我们就会提前找几位马来西亚同学来做个测试,通过了测试,这个例子我们才用。
除此之外,“能听”还有第二种含义,就是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会不会冒犯到听众,让人误以为你有恶意、有攻击性?
一个大原则是,听众人越多,对冒犯的容忍度就越低,能听的范围就越小,你说话就更要慎重;反过来说,听众人越少,对冒犯的容忍度就比较高,你说话就可以比较随性。
比如说,七八个人在一起吃饭聚会,大家有很多共同点,共同的朋友圈、相似的兴趣等等,同质性比较高。
更何况,在人少的场合,听众倾向于认为彼此是自己人。自己人关起门来,我们说话放肆一点,开开谁的玩笑,甚至是说些政治不正确的话,大家都会友善地聆听,用善意来解读你的话。
但是,听众多的场合就不是这样了。
你比如说,一整个礼堂看辩论的观众,首先大家差异很大,无论是三观还是审美,五花八门。再加上,观众会用外人的身份、外人的眼光来听你说话,大家不一定会用善意来解读,你的话会受到严格的检视。
比如最近,有个日本偶像上广播节目,主持人问他说:“您择偶的标准是什么呀?”他回答说:“嗯,我希望对方有头发,有手有脚,能好好站立。”
坦白讲,说出这样的择偶标准,很可能是这个偶像已经试图在避免冒犯到人了。如果是在跟朋友的聚会中聊到,哪怕是更苛刻的择偶标准,也完全都不会是问题。
可是呢,因为他上的是广播节目,他说的话是在向全日本传播,那情况就没那么简单了。有很多民众就批评他,说他歧视身心障碍者,歧视秃头跟坐轮椅的人,引发了一场风波。
为什么?如我们刚才所说,大家不把公众发言当成自己人去善意地听,而且人多的时候,差异性就大。朋友聚会里可能没有秃子,但全日本一定有秃子,一定有解读方式不一样的人。
再举个例子,我在某一期的《奇葩说》,用如晶常常拿辩论赛的亚军来举例。
其实这个梗,无论是在辩论圈,还是在与如晶日常相处的时候,都常常被提起。甚至,还有一首星辩的主题曲,就是以此而创作的。平时,我们甚至把它当成一种小圈子相处时的共同语言。
但是节目播出后,就有如晶的粉丝来骂我“伤害了如晶、攻击了如晶”。
我后来去请教执中学长,学长跟我说,其实在现场的时候,没有人觉得这个例子不妥,因为大家能感受到我说话的温度、细微的动作、视线的互动。
在那种气氛下,大家心理距离很近,大家看得出我跟如晶的互动是友好的。
但是,当同样的东西被摄像机拍出来,再播放给荧幕前无数的人看时,那些氛围消失了,那些视线互动消失了,我只是一个符号式的人,说了一句感知不到温度的话。
在网络时代,不像是以前,我们必须要走到舞台上去演讲,才有公众表达的机会;现在,我们当众表达的形式大大增加。
比如,我拍个短视频放上微博,“诶?明明只是朋友间很普通的对话和玩笑,怎么就挨骂了呢?”可见,能够意识到“当听众变多的时候,能听的范围会变小”是多么重要!
除了听众的人数以外,听众的身份也会影响到他们能听不能听。
像我们都知道,脱口秀的规矩,是只有黑人才能讲黑人的笑话,胖子才能嘲讽胖子,不然就变成了冒犯。但是这条规矩,放到台下观众身上,其实也成立。
黑人的笑话,只有黑人才适合讲,其实,也只有黑人才适合听。不然,我们想象一下,一个黑人脱口秀演员,在台上嘲讽黑人,可是台下听众清一色全是白人,他们能笑吗?
恐怕是如坐针毡,觉得很尴尬吧?除非还有其他的黑人听众在场,黑人听了笑话先笑出来,白人才能放松下来,跟着一起笑。
这又好比说,英国女王有一次接受采访,她正要说话的时候,上空有直升机飞过,声响非常大,女王就随口开了个玩笑,说:“为什么每次我想讲话的时候,都会有东西跑来吵个不停呢?比如说特朗普总统,或是奥巴马总统。”
像女王这句话,虽然只是玩笑话而已,但也只有女王可以讲,英国的记者跟官员,可不能接话,也不敢笑,做什么反应都不太妙,这是一种“不能听”。
总之,说话的时候,就必须顾虑到听众的文化背景,能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也要顾虑到听众的人数跟身份,会不会有人觉得受到了冒犯?会不会有人不适合听你说这些?
如果听众其实不能听的话,那不管你讲的内容有多棒,都没有意义。
就好像,牛排虽然很棒,但如果你直接切下来一块,就喂给了小婴儿,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这时候会有人抱怨“说个话还要顾虑这么多,多没意思呀!”
但是,当你在公开场合,作为一个表达者的时候,其实就应该对自己有要求,要尽量体贴,尽量去照顾到每一位听众。
更何况,如果你在公开场合失言了,那不但伤害了听众,你自己也要倒大霉哦,就算小心一点呢,也不为过。
事实上,我今天教你的东西,也都还只是开胃菜而已,大菜还没端上桌呢。
因为我必须先确保“你知道了什么是能听”,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后,我们在后续的课程中,你才有能力去接受那些更进阶的观念跟技巧。
好了,那么今天的课程先介绍到这里。在最后呢,我给大家出一道分享题。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你面对的听众,对于某一种题材他很想听,可是他的能力却不能听,以至于你在分享的时候特别有挑战性?
欢迎把你的经验回复在留言区中,跟大家分享。表达课,我们下次见!
这个话题又想到了奇葩说上那句“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不随意误解是聆听者的本分 ”,我们知道其实传播中的非语言部分传递了大部分的信息,那在没有感受到现场环境、说话的气氛这些因素的时候,作为听众的我们,可不可以也让自己不要那么容易被冒犯,给彼此多一些空间。
米未MeWe 回复 @仲玥_z5: 彼此都变得更温柔一点
在讲人工智能的时候,下面的学弟学妹基础参差不齐,他们既想听人工智能的神奇之处,又听不懂数学推导。经验告诉我的解决方法是:多用直观的例子,让他们容易脑补,比如一只小蚂蚁在一个坐标点,这时原点着火了,小蚂蚁要跑呀,这时它的最优选择是balabala
1773996uvvw 回复 @呆萌的Miao: 蚁群算法,哈哈哈
题材:对于出国留学的看法 今天值班的时候和老师聊起对出国留学的看法,我当时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观点:我接触的一些出国读大学的同学是由于高考没考上才出国读书的,暗含了一种学习成绩差的想法。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同事聊起来,他告诉我老师的孩子就是高考没考好才出国读的书,我听完就感觉很尴尬,没有顾虑太多。就和今天学习的“能听”里讲的一样,说话时要考虑到听众的条件以及说话时要考虑对方的感受。所以自己的想法是以后表达观点前尽量多了解听众的背景。
1773996uvvw 回复 @德克_vg: 可是如果你没说,怎么知道导师的孩子出国了呢?
作为一个粉丝来说,听到阿庞说如晶总是第二名时候,心里确实不太舒服,觉得这个栗子是不是不太恰当会伤害如晶,现在听到她把这件事当做事例放在这里说,也能明白了。所以不要不了解情况就随便骂人。也希望阿庞不要受到伤害~
米未MeWe 回复 @蛋堡麻麻: 收到你的爱意哦
我和舍友之间经常会开玩笑,比如“为啥阿姨给你打的肉比我多”“哈哈哈,人品问题”;“为啥微博中奖从来没有我”“人品问题,没办法”。其实只是玩笑,说多了也觉得没啥。但有一次我和另外一个班的同学相约吃饭,期间拍了美食的照片,她问“为啥你拍的总比我好看”,我脱口而出“人品问题”,事后她表示当时有些无法接受,为啥一个小事上升到人品。事实证明,说话时考虑听众是否“能听”是很重要的事情
“当听众变多的时候,能听的范围就会变小,说话就要更谨慎”,学到啦
关键在公众场合演讲,讲台下都是陌生人,要如何鉴别哪些话会冒犯到对方?有的时候说话者自己是没有这种冒犯意思的,但是听众却感觉到了,这其实很难避免的,不知道后面的大菜是否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再透彻些,期待
米未MeWe 回复 @听友133944931:
的确有,是关于地域文化差异的,因为内容敏感也不适合在这留言。大概的场景就是,在一次亲友聚会上,大家聊起了这个话题,我刚好去过那个地方,所以就自然而然被点名了。当时我的确是本着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去解释他们所讨论的事情和人的好坏无关,而是文化冲突,但是以我浅薄的能力很难深入浅出讲明白这个问题,所以一是人家没听懂我在说什么,二是说的东西也不中听,场面一度很尴尬。我后来反思,面对话题,除了顺着接、顶回去,或者道明其中原委,其实还有第四种回应的方式,就是岔开话题。不过因为以前太听话了,养成了“有问就必须得答”的极端思维模式,所以变通能力很差。
我是一名乐高老师,一说起乐高,大部分家长来咨询就觉得要是我家孩子能搭建个机器人,简直太炫酷啦。所以导致有一些家长,尽管自家宝贝刚3周或者刚刚学前(3-6周)就问,我家孩子要是能上这个课程就给他报名。其实机器人课程并不是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上的,他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搭建基础和认知理解能力才可以,就算孩子从小是乐高迷,经常搭建,差不多9周左右才可以学习机器人。所以每每遇到这样的家长,我都会解释一番,带他简单看看机器人,家长上手都很难,更别说孩子了听了今天的分享,更加切实的感受到,日常生活沟通过程中,能够清晰的明白对方能听什么,不能听什么,用对方可以理解的语言去对话更美好
Warmingirl 回复 @Warmingirl: 感兴趣的话,可以买来自己研究一下,创意搭建也很有趣哦😉
听了几季奇葩说以后,个人觉得挖坑式聊天不仅能帮自己解围,更能够调节聊天环景气氛,并且通过网上的搜索,对于这种挖坑式聊天是少之又少,希望通过这次奇葩天团出的当众表达,对挖坑式聊天有些更深入的了解
米未MeWe 回复 @1858250porj: 挖坑...为什么感觉怪怪的哈哈